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黃侃說文言文省錢,胡適舉了個例子證明白話文更省錢

黃侃說文言文省錢,胡適舉了個例子證明白話文更省錢

胡適是新文化運動最早的倡導者與實踐者之一,由於新文化運動所倡導的白話文是新生事物,當時社會上對此的反對異常激烈,反對白話文運動的有大學者吳宓、黃侃、林紓、梅光迪、章士釗等人,尤以黃侃為最。


黃侃乃國學大師章太炎的大弟子,恃才傲物,其狂妄與尖刻是出了名的。一次,黃侃對胡適說:「你提倡白話文,不是真心實意!」胡適問他何出此言,黃侃正色回答道:「你要是真心實意提倡白話文,就不應該名叫『胡適』,而應該名叫『到哪裡去』。」此言一出,他仰天打三個哈哈,胡適則氣得臉都白了。



黃侃說文言文省錢,胡適舉了個例子證明白話文更省錢


又一次,黃侃在講課中讚美文言文的高明,舉例說:「如胡適的太太死了,他的家人電報必云:『你的太太死了!趕快回來啊!』長達11字,而用文言文則僅需『妻喪速歸』4字即可,僅電報費就可省三分之二。」


這一次,胡適回擊了,而且巧妙得令人拍案叫絕。也是在課堂上,胡適大講白話文的好處時,有位同學不服氣地問:胡先生,難道說白話文一點缺點都沒有嗎?胡適微笑道:沒有。這位學生想起黃侃關於文言文電報省錢的論調來,反駁道:怎會沒有呢,白話文語言不簡潔,打電報用字就多,花錢多。胡適說:不一定吧。要不我們做個試驗。前幾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給我發信,邀我去做行政院秘書,我不願從政,便發電報拒絕了,複電便是用白話文寫的,而且非常省錢。同學們如有興趣,可代我用文言文擬一則電文,看看是白話文省錢,還是文言文省錢。



黃侃說文言文省錢,胡適舉了個例子證明白話文更省錢


同學們果然紛紛擬稿,最後胡適從電稿中挑出一份字數最少的且表達完整的,其內容是「才學疏淺,恐難勝任,恕不從命。」胡適念畢,不無幽默地說:「這份電稿僅12個字,算是言簡意賅,但還是太長了,我用白話文只需5個字:幹不了,謝謝。」隨後胡適解釋道:「幹不了」,已含有才學疏淺、恐難勝任的意思,而「謝謝」既有對友人費心介紹表示感謝,又有婉拒之意。可見,語言的簡練,並不在於是用白話文,還是用文言文,只要用字恰當,白話文能做到比文言文更簡練。



黃侃說文言文省錢,胡適舉了個例子證明白話文更省錢



胡適一番精闢的闡述,是對黃侃「文言文電報省錢」之論調的回馬一槍。同學們聽後不由得紛紛點頭贊同。在胡適等的不懈努力下,白話文最終取代了文言文。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杜漠冷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得天下後冊封了34位功臣:最後僅一位善終!
老外拍攝的慈禧出殯時場景:震撼又恐怖
朱元璋為何對元朝統治者大加讚賞?
古代真有殺盡胡人的殺胡令嗎?
大清第一漢族文臣,老婆竟然差點被王爺搶走

TAG:杜漠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