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出境旅行前,有哪些致病風險不可不防?

出境旅行前,有哪些致病風險不可不防?

在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趁假期來一次出境旅行,這可能既是因為異國風光往往更能吸引人的眼球,也和出境旅行的成本不斷下降有一定的關係。不過話說回來,未知的國度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怡人景色,各種傳染性疾病也有可能潛伏在角落之中,這樣一來,在出境旅行之前,了解目的地的疾病流行情況和相應的預防措施,自然也是很有必要的。今天的這篇文章將會通過對近些年常見的和旅遊相關的傳染性疾病進行介紹,幫助大家在旅行之前做好準備,防患於未然。

令人苦惱的旅行者腹瀉

估計不少人在旅遊時都會有這樣的痛苦回憶:本來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在外遊玩,結果因為一頓不潔的晚餐,隨後的幾天就變成了和衛生間的「親密接觸」…….這一段看似無奈的回憶,其實所描述的正是旅行之中最常見、最令人苦惱,卻又最難以預防的傳染性疾病——旅行者腹瀉,而若是不想在旅行途中被它騷擾,在飲食上多加註意還是很有必要的。

顧名思義,旅行者腹瀉主要發生在出外旅行的人身上,這很可能是因為人們在旅行時經常會對食品安全掉以輕心。而在全球範圍內,近年來旅行者腹瀉的發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在一些衛生條件欠發達的地區(例如非洲、中南美、印度)更是如此。一般情況下,旅行者腹瀉最常見的病原體是大腸埃希菌(即「大腸桿菌」),其他的一些能夠導致腸炎的細菌(如彎麴菌屬、沙門菌屬和志賀菌)、病毒(主要為諾如病毒和輪狀病毒)和寄生蟲(比如賈地鞭毛蟲和隱孢子蟲)有時也會引發旅行者腹瀉,且在部分地區大有取代大腸埃希菌的趨勢。

出境旅行前,有哪些致病風險不可不防?

全球旅行者腹瀉的發病率匯總圖,顏色從淺到深分別為無數據、發病率低(<8%)、發病率中等(8-20%)和發病率高(≥20%)。圖:《JAMA》

相較於其他類型的腹瀉(例如乳糖不耐受引發的功能性腹瀉),旅行者腹瀉一般發病更急,且有著更為嚴重的癥狀。如果在旅行之中恰好進食了可疑的不潔食物,此後又發生了腹瀉、發熱、血便等癥狀,即可基本確定為旅行者腹瀉。通常情況下,旅行者腹瀉需要接受抗生素(環丙沙星、利福昔明或阿奇黴素)治療,一些輔助性療法(例如水楊酸鉍)也可考慮採用,如果你將要前往旅行者腹瀉的高發區域,那麼自行準備抗生素類藥物還是有必要的(以防在當地買到假藥)。

瘧疾:肆虐熱帶的毒瘤

2015年年末,中國藥學家屠呦呦因發明治療瘧疾的青蒿素類藥物而榮獲當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不過,她之所以能夠憑藉這一成就成功獲得諾獎,還是因為瘧疾的流行趨勢在如今已經愈發嚴峻,而青蒿素類藥物又為人類與瘧疾的戰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事實上,瘧疾不僅僅困擾著熱帶地區(如非洲、東南亞、中北美和湄公河流域)的居民,發達國家的人們也經常在旅行之中頻頻中招,更加令人擔心的是,瘧疾流行區域往往難以獲得抗瘧藥物(這主要是因為假藥橫行,以及當地的經濟條件落後),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在前往瘧疾流行地區之前做好準備。

作為一種通過蚊子傳播的傳染性疾病,瘧疾感染和當地的氣候、衛生條件緊密相關,而儘管旅遊景點和住所往往都會有著較好的衛生條件,但也難免會在此遇到含有瘧原蟲的蚊子,從而感染瘧疾。通常情況下,人們會在感染瘧原蟲後的7-15天內出現包括發熱、寒戰、頭痛和嘔吐在內的癥狀,而由於瘧疾的早期癥狀一般輕微且難以引人注意,因此相當一部分患者都會錯過最佳治療時機,病情也會在此後更為嚴重,少部分患者(例如兒童、老人和免疫系統異常的人群)甚至可能會發生瘧疾的嚴重併發症——重症瘧疾,此時治療會變得更加困難,可用的藥物也會更少。

出境旅行前,有哪些致病風險不可不防?

瘧疾耐藥性在全球範圍內的分布圖,顏色從淺到深分別為無瘧原蟲分布、分布有普通非耐葯瘧原蟲、分布有耐氯喹(瘧疾治療的重要藥物)瘧原蟲和分布有多重耐葯瘧原蟲。圖:CDC

對於絕大多數在瘧疾流行地區短暫停留的旅客而言,簡單的預防手段就能夠幫助他們最大程度免於患上瘧疾。首先,無論是在室內還是在戶外,都一定要做好嚴謹的防蚊措施,例如在戶外穿上儘可能覆蓋身體的衣物,並適時噴洒驅蚊劑(關於驅蚊劑的選擇,可參考文章《夏天到來,什麼樣的驅蚊產品才靠譜?》),在室內使用殺蟲劑(包括電蚊香、殺蟲噴霧劑、浸葯蚊帳等)等。其次,如果所前往的地區瘧疾發病率過高(例如非洲部分地區、湄公河流域和東南亞),可以在旅行之前和旅行途中服用預防藥物,比如伯氨喹(適用於預防非耐藥性瘧疾)、多西環素(適用於預防耐藥性瘧疾)或甲氟喹(同樣適用於預防耐藥性瘧疾,孕婦服用安全,但國內無葯),在各地的出入境衛生服務部門通常有此類藥物出售。

最容易被忽視的殺手是什麼?

除了瘧疾和旅行者腹瀉,在出境旅遊期間,同樣有很多值得我們注意的傳染性疾病,例如分布於非洲的非洲錐蟲病(由錐蟲引起,主要影響神經系統)、分布於東南亞/非洲/地中海區域的利什曼病(由利什曼原蟲引起,依類型不同可影響皮膚、黏膜或內臟)和分布於南美的恰加斯病(由錐蟲引起,主要影響心血管系統)。這些疾病均可以在短期停留期間被傳染,並會對身體造成長期的影響,甚至於置人於死地。

為了應對這些「最容易被忽視的殺手」,我們在出境旅行期間,一定要做好準備工作。通常情況下,在出境旅遊之前,下列數據和新聞動態值得關註:

誘蚊產卵器指數:在熱帶,很多傳染病(例如瘧疾、登革熱)均可通過蚊子來傳播,而熱帶地區的衛生部門為了監測此類疾病,往往會在標誌性地點放置誘蚊產卵器(一種通過引誘蚊子在容器內產卵,從而統計當地蚊子數目的裝置),並會根據裝置記錄的數值來制定誘蚊產卵器指數。誘蚊產卵器指數越高,意味著當地的蚊蟲活動越廣泛,在誘蚊產卵器指數過高(≥15%)的地區,應該謹慎出行、做好防蚊措施,必要時可以取消赴當地的行程。

關於疫情的實時報道:若想關注出遊目的地的疾病流行情況,可以訪問包括中國疾控中心、世界衛生組織在內的機構網站,此類機構一般會實時更新各地疾病流行的相關報道。而倘若某地的疾病流行已經達到了需要謹慎前往或是取消行程的程度,外交部赴外旅遊警示系統也會對此提出警示並更新其詳情。

對於前往絕大多數地區的遊客而言,按照下列步驟進行傳染病預防,可以有效防止感染絕大多數傳染病:

  • 及時接種疫苗,這一點在前往人流密集地區(例如宗教場所、熱門景點)時非常重要,因為幾乎每年都會有人流密集地區爆發普通傳染病(如腦膜炎、軍團病)的報道,而染病人士絕大多數都沒有及時接種疫苗。此外,某些地區性傳染病(例如黃熱病)已經有成熟可靠的疫苗可用,此類地區的簽證申請也可能需要疫苗接種證明。

  • 做好蚊蟲防護措施,由於很多傳染病均通過蚊子或其他昆蟲(如白蛉、臭蟲、蜱)傳播,所以如能有效防止被昆蟲叮咬,即可避免患病。有效的蚊蟲防護措施包括穿著覆蓋面積大的衣物(長袖、帶帽子衣服及長褲)、使用驅蚊產品(如含有避蚊胺、驅蚊酯的花露水)、在外露營時使用浸葯蚊帳,以及必要時給房間噴洒除蟲菊酯類殺蟲劑等。

  • 必要時使用預防藥物,這一點對瘧疾尤為重要,因瘧疾一旦患上治療往往困難,但預防卻較為容易。預防藥物可以在醫院開具處方後購買,或是在疾控中心等部門領取。值得注意的是,預防藥物並不適用於所有人,孕婦、兒童等人群在服用預防用藥前,一定要諮詢醫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喝肉湯真能滋補嗎?
為什麼我總在跑步還是胖?
為什麼有人長痤瘡有人不長?
用牙齒開啤酒瓶的代價有多大?
有一種天象,你的一生只能看見兩次

TAG:知識百科 |

您可能感興趣

假期出門旅行,你不得不防!
旅行不是出行,這樣的玩法才夠浪!
出門旅行,這些藥品不可少
川藏線上那些不得不預防的坑,不要讓旅行變成寸步難行
外出旅行以蒜為伴,可以有效防治旅途中的這些疾病
太空旅行,哪些風景你不可錯過?
說走就走的旅行沒這麼簡單,不好好計劃 前面的不是風景是險境
不安全因素無處不在,旅行?也一樣
不要小看它!出了事才知道,旅行保險有多重要!
世界上最好的熱氣球旅行都有哪些,看過後是不是蠢蠢欲動?
生活,唯有美與旅行不可辜負!
旅行中有沒有遇到過哪些不好的人或事?
出境游,怎能不做旅行的行家
假期旅行遇見前任不可怕,可怕的是……
不吹不黑,出門旅行最需要哪個星座?
防晒不止一瓶噴霧,如何在旅行中優雅又時髦地防晒?
孕婦外出旅行必讀注意事項,這些可千萬馬虎不得!
旅行遇到這些事,簡直不能忍!
旅行,就是享受不可知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