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科學表情符讓科普更有趣

科學表情符讓科普更有趣

科學表情符讓科普更有趣



第一次表情符大會近期在美國洛杉磯召開,一群科學愛好者和表情符設計師們,提出增補一些科學概念的表情符。他們認為如果這個建議獲得同意,那麼將對推動網路世界科學推廣具有重要作用。

從上世紀末開始,相比見面交談,人們更習慣用電話或者網路來保持溝通。通話或許尚能通過語調來傳達當下的某種情緒,而在諸多的通訊軟體和社交軟體上則主要是通過文字來溝通。能夠傳達當下情緒的表情符應運而生,從最初用標點符號拼湊而成的「抽象」表情,到今天各式各樣的表情符號,emoji顯然已經成為現代人語言體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


科學表情符增補


所謂emoji,音譯自日語中的「顏文字」,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傳呼機時代開始出現,但最初只在日本流行。最終在全球範圍內掀起波瀾是在2011年,蘋果公司在iOS 5中加入了emoji表情,從此一發不可收。


不管是哭是笑,是困是餓,是想翻白眼還是想表達憤怒,總可以從emoji中找到合適的表情符。據美國廣告公司Swyft Media統計,全球約20億智能手機用戶平均每天發送近60億個表情符號,也就是說每個人每天至少會使用3個表情符號。

除了表達情緒,emoji中還有很多表達美食、職業、植物、動物以及其他各種信息的符號,它們同樣深受用戶喜愛。其中與科學相關的表情符也有一些,比如顯微鏡、天平、溫度計等,大多是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科學儀器。從總量來看,科學表情符所佔分量較低。


11月伊始,第二軍醫大學教授孫學軍在《自然》上看到一篇關於科學表情符增補的新聞報道。他覺得十分有趣,並將此報道翻譯成中文並發布在科學網博客上,閱讀點擊量突破兩千人次,網友紛紛留言好奇自己喜歡的科學符號有沒有被增補其中。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第一次表情符大會近期在美國洛杉磯召開,一群科學愛好者和表情符設計師們,提出增補一些科學概念的表情符。他們認為如果這個建議獲得同意,那麼將對推動網路世界科學推廣具有重要作用。


科學表情符小組於11月6日正式向統一碼聯盟提交了一份提案,提交的表情符內容包括地球以外行星等,該小組計劃在未來幾周內提交第二個提案,內容主要包括普通實驗室設備,如燒杯、本生燈、滅火器、培養皿和護目鏡等,另外有DNA雙螺旋結構、一種微生物、氦元素瓷磚、一摩爾和一個水分子。


用emoji來做科普?

孫學軍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並不是重度表情符號用戶,但認可表情符作為網路交流方式的諸多優勢。他說:「表情符號給網路交流帶來了許多便利,能更形象化表達意思,而且單位信息量大,甚至不同語言之間都可以使用,是網路時代的一種很有價值的交流符號。」


而與科學表情符小組的訴求一致,孫學軍認可通過增補科學表情符在科普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他分析說:「科學交流領域相對比較少,這不利於學術信息在網路世界的擴散。增加這些表情符號,並將這些符號在普通人群中進行傳播,不僅對科學交流有價值,也能增加普通讀者對科學的接觸幾率,更能提高科學的親切感,有利於科學在普通大眾當中的傳播。」


提案中一隻很像大象的動物表情符首先吸引了記者的注意,但單從圖像上看卻並不明了其含義。在北京大學化學系博士沈蔚的幫助下才明白原來意思是「摩爾」。摩爾(mole)簡稱摩,舊稱克分子、克原子,是國際單位制7個基本單位之一,表示物質的量,符號為mol。單詞mole在英語中也是「鼴鼠」的意思,所以記者以為的「大象」其實是「鼴鼠」,指的是基本單位摩爾。


在看了此次提案建議增補的其他表情符號——氦元素、DNA雙螺旋、培養皿、護目鏡、錐形瓶之後,沈蔚表示「這些圖太複雜了,不夠簡單」,「也就和專業里的同學發發估計還看得懂」。 長期從事科學可視化工作、「美麗化學」項目負責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傳播與科技政策系特任副研究員梁琰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並不認為可以將科學表情符作為科學可視化工作的一部分,「如果那樣,概念就太廣泛了」。在詢問到如果提案通過,是否會使用emoji里的這些科學表情符時,梁琰表示「自己不會用,會顯得太專業,像在炫耀一樣」,「用在科研圈子裡還可以,和普通朋友打交道用這些符號的話,有點兒故意告訴別人我是geek的感覺」。


但世上有一件事情叫作「不明覺厲」,喜愛美劇《生活大爆炸》的觀眾中一大部分並不明白主角們科學幽默中的「梗」究竟何在。科學表情符會不會也起到「不明覺厲」的效果呢?對此,梁琰回答說:「或許一次兩次可以,但如果整天用這樣的符號,挺招人煩的」。

對科學表情符增補一事,科普作家沙錦飛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在表情符已經在虛擬世界中廣泛應用的時候,推出科學表情符這一設想「的確非常有創意」,「相信當科學表情符得以廣泛使用時,一定會對科學傳播具有相應的促進作用」。


「但是從目前提出的幾種科學表情符的設計來看,尚存在一些可能難以推廣使用的問題。一是表情符號本身的設計不可愛、不吸引眼球、缺乏令人心動想要使用它們的動力;二是未能賦予這些符號相應的特殊表情意義,即使推廣也必定會降低其使用率。故而從個人角度看,這兩點問題不解決,將很難實現科學表情符推出的初衷,難以達到科學傳播之目的。」


世界語emoji


的確,翻看自己的聊天記錄,再對比下輸入法中完整的emoji鍵盤,不難發現,其實翻來覆去使用的主要還是那麼幾個,很多表情符的真正含義我們也只是大概知其一二。如果要用科學表情符來發揮科普作用,精巧的設計是前提,而且恐怕要通過「科普」表情符含義的方法來發揮表情符科普的功用。

回歸到「表情符」這三個字的本來含義,emoji最初以及最重要的功能是描繪發信人當下的表情,補充文字交流情緒表達的不足以及被誤解的風險。媒體報道Facebook正在表情心理學家和皮克斯動畫師的幫助下,試著將1872年查爾斯·達爾文出版的《人類和動物的情緒表達》中50多種通用表情變成表情符號。


發展到今天,emoji儼然已經成為了一門獨特的世界語,無論是在iOS還是安卓系統中,都發揮著灼灼的生命力,甚至演變成一種獨特的文化。此次科學表情符增補是在這門世界語中獲得科學席位的有趣嘗試,不知道統一碼聯盟是否會最終通過。但願未來有一天輸入「摩爾」的時候,會蹦出一隻可愛的小鼴鼠!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活久見!但男性壽命仍然比女性短
一種神秘結構佔據了染色體47%的成分
年輕大腦和老化的大腦,哪個更好?結果未必是你想像的……
Cell:高纖維食物對結腸癌預防效果顯著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科學研究顯示:狗狗內疚時的表情其實是害怕
主人為愛犬設計特朗普招牌髮型 沒想到表情竟與特朗普神似
科學家們如何解碼貓的表情?
人類精子庫科普進高校 學生情侶露羞澀「表情包」
為什麼QQ小黃臉表情更具科學性
特朗普再會美國科技界大佬:多人不賞臉 去了反成「表情包」
科普:帶表情的機器人更受人類歡迎
用王寶強和張繼科表情,測測你的表情包有沒有矜持屬性
特朗普召開新醫改討論會 全程嘟嘴賣萌秀表情
哈士奇絕對是寵物界的表情帝
你會科學地使用聊天表情嗎?
特朗普表情泳衣引熱議 特朗普形象商品成美國新時尚
二哈都是影帝級的寵物 哈士奇不愧是表情帝
他曾執教詹皇和科比 如今超越麥基變勇士表情包
德國總理默克爾接見青年科學競賽獲勝者 查看科研成果表情呆萌
迪斯尼研究中心又一牛B技術,物理模擬增強面部表情動畫
心理學與讀心術:微表情讀心術
川普開會表情豐富,網友:又有表情包新素材
實拍加拿大藝術家製作拇指娃娃,憨態可掬表情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