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國家存亡的原因:長篇連載二

國家存亡的原因:長篇連載二

3、負面消息更引人注意


要提醒的一點是,雖然國際上很多人預言中國會崩潰,但不要因為認為他們一定對中國有強烈的敵意。實際上,預言崩潰、危機、混亂,這在輿論界、傳播界一直是一個很大的生意。基督教文化在西方人心中深深埋下了一種「末日」情結。他們總是難以遏制地想像末日到來的情景。


在美國,無數人多少年如一日地預測世界和美國要崩潰。他們寫出各種聳人聽聞的書、文章,製作出各種電視節目,散布悲觀、絕望的情緒。在美蘇冷戰時期,他們對核戰爭的渲染讓很多人陷入到恐慌之中,擔心隨時會死於原子彈氫彈攻擊。有的偏執狂在家裡化大價錢修建避難所,有人甚至很長時間躲在地下。

根據進化心理學,人對負面消息更加敏感。人類產生以來,幾十上百萬年都生活在艱苦危險的自然環境中。在這種環境中,人們必須對各種信息高度敏感,並將之理解為負面信息:奇怪的聲音、陌生的氣味、突然出現的不安的感覺、不正常的改變……這些信息很可能意味著兇猛的野獸或可怕的災難。如果沒能儘早採取措施應對,就會遭遇沒頂之災。


那些對負面消息不敏感的人,都在進化中被淘汰了。只有對負面消息高度敏感的人,才有機會生存下來並繁衍生息。這些人就是我們。所以,我們很難在正面信息和負面信息之間均分注意力。負面信息的優先度更高,已經內化為人類大腦的神經結構。我們就是寧可反應過度也要避免猝不及防。因此,通過輿論散布負面消息,總是能得到更大的注意力。於是,在競爭注意力的輿論市場上,從來都不乏聳人聽聞的聲音。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不要指望著社會變好會減少負面信息。事實是,社會越好,傳媒越發達,你就會聽到、看到越多的負面消息。


4、我們正坐在火山口上么?


面對「中國崩潰論」,中國人雖然口頭上很不服氣,但其實心裡也是頗為緊張、狐疑。這從中國知識界、讀書界的兩個熱點可以看出來。

一是對法國政治哲學家托克維爾的關注。托克維爾的書學術性很強,在西方往往只限於專業讀者閱讀。但在中國,經中央決策級人物的推薦,托克維爾的《舊制度與大革命》居然成為暢銷書,擺在各家書店的醒目位置。托克維爾那句名言:「對於一個壞政府來說,最危險的時候通常就是它開始改革的時候」刺激性尤其猛烈,讓改革中的中國人深深體驗到改革的困難、複雜和危險。


雖然不見得有多少人真正去讀托克維爾,但對他的高度關注已經表明了中國人在思考這個問題:中國現在是不是像法國大革命之前那樣,正處於火山口上?表面的經濟繁榮背後,是不是隱藏著巨大的社會危機?大崩潰、大革命、大動蕩,是不是就在不遠處等著我們?


二是晚清民國歷史成為社會熱點。其中一些新銳學者——比如澳大利亞華人學者雪珥——的著作,還引起社會廣泛的追捧和議論。和托克維爾成為熱點的原因一樣,人們關注晚清民國歷史,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大家在思考,當代中國會不會重蹈晚清民國的覆轍,在一度的發展和繁榮之後,陷入社會危機和崩潰之中。


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這個問題:中國會不會崩潰?


(未完待續)

參考書目:方紹偉:《持續執政的邏輯》,中國發展出版社,2016年。

國家存亡的原因:長篇連載二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鉛筆經濟研究社 的精彩文章:

不要把書變成表演的道具
中國離發達國家還遠嗎
地球並非我們的「母親」
科學家思維還是律師思維
為什麼我們總是無法說服對方

TAG:鉛筆經濟研究社 |

您可能感興趣

夏朝存亡:中國首個王朝因何滅亡?
史海拾遺:漢景帝的子孫連續三次拯救漢朝的存亡
秦國的興衰存亡,從附庸小國到大秦帝國,最後毀於一旦
國家存亡,匹夫有責!抗日戰爭時期的十大高僧!
王國存亡史:憑空消失的十個神秘王國
英國國菜面臨存亡之際!
歷史罕見,後周柴家子孫被亡國,卻與新朝共存亡?一
精彩發現:日本戰國不一般,戰國北條家生死存亡一戰,奇襲一比八的勝利
古今三千事:中國歷史上的幾次存亡危機
中國唯一敢和長城叫板的工程,二千年來鮮為人知,今面臨生死存亡
丁家洲大戰:決定南宋存亡一役,十三萬人齊解甲
邊芹:話語流向事關國家與文明的生死存亡
民國了·灤州(1)「拿破崙字典中無難字」,白雅雨與新軍共存亡
中國古代三大工程,最後一個二千年來鮮為人知,至今面臨存亡
大象的生死存亡,全球都在指望中國?
揭秘:在元朝生死存亡之際,四大汗國為什麼不出手相救?原因令人可嘆!
《築夢路上》 第二集 存亡之秋
岳飛五個子女的悲慘下場:長子與父共存亡,其他三個簡直生不如死
二戰中蘇聯版的《狂怒》:留下悲壯遺書與謝爾曼坦克共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