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科普:漢人皇帝穿的是赭黃色龍袍,不是滿清的明黃色

科普:漢人皇帝穿的是赭黃色龍袍,不是滿清的明黃色


科普:漢人皇帝穿的是赭黃色龍袍,不是滿清的明黃色



唐懿德太子墓壁畫 身著紫、緋、綠、青、黃常服圓領袍的內侍


科普:漢人皇帝穿的是赭黃色龍袍,不是滿清的明黃色



以服飾體現等級,在中國古代是一種尤為重要的手段,用以區分社會階層身份貴賤、官位高低。歷代建國之後都需要持續不斷地對其進行反覆詳加釐定,以「辨貴賤、明尊卑」,形成極其發達繁複的服飾系統。服飾等級可通過樣式、配件、紋樣的不同加以區別,自北朝以後,服飾顏色也逐漸成為重要的區分方法,形成了完備規範的「品色服」制度,其基本序列自上而下大體依次是紫、緋、綠、青、黃白,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位居最高的帝王「黃袍」。


那麼問題來了,皇帝為什麼穿黃袍?這倒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我們還是先得從這種品服顏色次序的形成說起。

北朝之前的傳統漢晉禮服,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服色排列制度,服飾等級更多是通過冠、印、綬、佩等部分的不同加以區分。北周首次在侍衛服飾中出現「品色衣」的提法,《周書?宣帝紀》: 「大象二年詔天台侍衛之官,皆著五色及紅紫綠衣,以雜色為緣,名曰品色衣。有大事,與公服間服之。」但制度未詳, 數十年後的隋大業六年,第一次明確地制定了品官服色等級,《隋書?禮儀七》:「詔從駕步遠者,文武官等皆戎衣。貴賤異等,雜用五色。五品以上,通著紫袍,六品以上,兼用緋綠,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皂,士卒以黃。」正式把紫袍確定為五品以上文武官的一等服色,以下緋綠青白依次排列。


初唐武德四年頒布衣服令,繼承其制並逐漸調整完善,「尋常服飾,未為差等,今已詳定,具如別式,宜即頒下,咸使聞知,於是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以下服緋,六品七品以綠,八品九品以青」,「流外官及庶人服色用黃」。有唐一朝,經過六七次的微調,基本確定了紫、緋(朱)、綠、青(碧)、黃(白)的五級服色制度,並基本為後世所沿用。


在北朝末期至隋代出現這種顏色序列的成因或許是多方面的,以往大多從宗教、色彩理念角度分析。但如果從當時各種顏色的染制難易程度角度思考,也許能得到一些新的答案。



科普:漢人皇帝穿的是赭黃色龍袍,不是滿清的明黃色



科普:漢人皇帝穿的是赭黃色龍袍,不是滿清的明黃色



兩漢服紫實例


魏晉南北朝以來,紫色的地位迅速上升,在隋代正式超越硃色,躍升為百官常服的一等服色,常有說法認為與道教崇紫以及唐代推崇道教有關,但或許這也和當時紫色染料的難以獲取有更大的關係。那麼便不得不提西方以紫為貴的概念影響。


在古代西方,優質的紫色染料主要從一種產於地中海東岸的骨螺所分泌的液體中提煉而得,稱為骨螺紫。腓尼基城邦推羅城所產的紫色染料最為有名,所以又稱為「推羅紫」,「腓尼基」本身也源自希臘語「紫紅」之意。骨螺本身產地有限,並且據說幾千個海螺才能提煉出幾克紫色染料,導致其價值極其高昂,有時甚至十克黃金僅能購買一克染料。古希臘、埃及、巴比倫、羅馬都視紫色為尊貴的顏色,羅馬普通市民穿著白色托加,而高級官員托加上則可有紫色鑲邊,羅馬元老院規定只允許皇族穿用紫袍,4-6世紀的西奧多西婭法典和東羅馬帝國帝王法典都詳細記錄了皇室對於骨螺紫絲綢的壟斷,所以紫色又被稱為「帝王紫」。

魏晉以後,西北各民族大規模進入中原,西域粟特胡商也活動頻繁,同時帶來東西間的文化交流。自北齊鮮卑化的貴族重新反對漢化,崇尚西胡文化,西胡粟特定居或封王開府者數不勝數,胡人的鑲邊圓領袍衫逐漸在中原上下流行開,從北魏之後的中原墓葬陶俑與佛教供養人形象中也可以看出,西胡裝束的比例越來越大,最後甚至超越了鮮卑服和漢服的比例,如沈括所言「自北齊以來,乃全用胡服」。到了隋代,胡服已然完全融入中原,成為人們日常最常穿著的服飾。而同在此時,恰好形成了以圓領胡服為基礎的官員常服制度,色彩等級的概念正是在其中得以體現,而沒有觸及同時存在的中原漢晉傳統祭服、朝服顏色系統,與之並行。那麼紫色在此時成為胡式常服的一等服色,就不得不讓人懷疑是否有受到傳入的西方觀念影響的可能了


另外在中國,雖然紫色並不需要從昂貴的骨螺紫中獲取,但染制也很不容易。中國傳統紫色染料基本只有紫草的根,製取複雜,其色素難溶於水,並且不甚穩定,一次只能吸附少量素色,需要十數次反覆染著,僅在絲綢上著色相對較易,而在平民化的麻、葛上較難染色,在技術上也適合成為高級顏色。先秦紫草染色多集中在齊國東部,這也是前文提到「齊桓公好紫」得以出現的基礎。《管子》中還有一篇「纂茈(紫)之謀」:「昔萊人善染。練茈之於萊純錙。其周中十金。萊人知之,聞纂茈空。」山東的萊人所染的紫色絲綢一純在周地可值十金,萊人便大量收購之販至周地欲獲取暴利。這也可見當時染紫並不是一件普及容易的事情。


宋以後紫色的染取技術逐漸提高和豐富化,宋初有「先染作青,徐以紫草加染」的油紫色染法,到淳熙年間,又有一種「蓋不先著青,而改緋為腳,用紫草少,誠可奪朱」的緋青套染法,才得以節省紫草的使用。宋以後由於蘇木從南海的大量輸入,以蘇木加青礬媒染,也成為紫色的新來源。


自隋代定紫色為一等服色以來,在唐宋「紫」都是身份和尊貴的代名詞,能夠獲取一身紫袍金帶,是無數世人終生的追求,還形成了「借紫」、「賜紫」制度。有意思的是,到了明代,又因為「惡紫奪朱」與國姓「朱」之衝突,紫色的地位一落千丈,被取消一等服色而代之以硃色。


科普:漢人皇帝穿的是赭黃色龍袍,不是滿清的明黃色



紫色之下的緋或朱、赤色,自古以來就被視為正色、貴色、吉色,也是相對較難染制的顏色。早期染紅多用茜草的根,加入明礬等媒染劑煮染後可得茜素染色。茜草適於絲綢染色,而在棉麻織物上效果不佳。而另一種傳統顏料硃砂,也是較難著色的紅色染料,難以推廣。


漢以後多用紅花的花瓣作為紅色染料。紅花,或稱紅藍,一般認為其起源中心在近東和埃及北部,西漢傳入我國西北地區,東漢中原逐漸開始出現種植。紅花含有黃色和紅色色素,因為黃色染料的其他來源已經足夠豐富,所以其中的水溶性黃色素多捨棄不用。紅花採摘後經過初淘分離黃色素、復淘固著紅花素、發酵,再曝干製成干紅花或陰乾成紅花餅,才可進一步染色,在南北朝時期尚不屬於一種很容易獲取的染料。紅花染出的硃紅色比茜草染出的紅更鮮亮動人,與相對沉著樸素的青綠相比,的確更加耀眼奪目,在北齊北周也是很受六鎮鮮卑歡迎的胡服色彩,如《周書》即有北族豪貴著緋綾袍的記載,《舊唐書》也稱北齊「高氏諸帝,常服緋袍」。於是緋色和紫色,這兩種當時染製成本最高的顏色,也就成為最高級的兩種服色。


不過,成為高級顏色的同時也刺激了更強烈的追求,早期尚有技術之局限,到了唐代,因為紫、硃色織物需求的擴大,紫草和紅花的種植得到廣泛普及,加上蘇方等新染材的引進,在技術上也為後世各種僭越提供了可能,使紅色成為一種屢禁不止的顏色,如《冊府元龜》所提「紫服赤衣以辨貴賤,遂有閭閻僮僕公然服用」。到了明代,因為紫色在服制中被廢止,硃紅色躍升為一等公服色,同時更成為國人最熱衷的吉服色彩。


明朝五行屬土德。所以皇帝袞服確實是明黃色。 冠服和常服就有很多顏色了。比如紅,紫,藍,綠等。清朝皇帝的常服也有藍色。袞服只是上朝之類的重大場合才穿的。


這種赭黃,開始也不禁臣庶使用,當被皇帝使用了一段時間之後,才漸漸成為其專屬顏色,「遂禁士庶不得以赤黃為衣服雜飾」(《新唐書》),《元史?輿服志》也有「庶人不得服赭黃」之令。到了明永樂三年制定皇帝常服為「袍黃色」,禁黃的範圍延伸至「柳黃、明黃、薑黃」,但赭黃依然是帝王常用的專屬袍色。留存至今的明代帝王肖像中,尤其是中後期,也基本均身著各種赭黃、赤黃色袍服。天啟五年,魏忠賢曾陷害寧安大長公主之子「新作赭黃五爪龍袍」,還致其被按盜用御物例處以大辟。


明孝宗、神宗、穆宗御容



科普:漢人皇帝穿的是赭黃色龍袍,不是滿清的明黃色



直到清代,帝後朝服顏色才明確調整為我們所熟悉的「明黃」,皇子及貴妃、妃用「金黃」(偏赤黃),非特賜禁臣庶使用。我們很難想像,在後世象徵皇權的最高色彩,在最初卻只是庶人的服色而已。


清高宗乾隆像



科普:漢人皇帝穿的是赭黃色龍袍,不是滿清的明黃色



清 帝、後明黃色朝服(左) 皇子、妃金黃色朝服(右)



科普:漢人皇帝穿的是赭黃色龍袍,不是滿清的明黃色



另外有意思的是,模仿唐制的日本,至今還把赭黃色當做天皇的專屬色彩,這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唐代皇帝黃袍具體色相的旁證。平安初弘仁九年(818年),即唐憲宗元和十三年,嵯峨天皇頒布新詔,「儀式衣服皆依唐法」。弘仁十一年(820年),以剛剛歸國的遣唐使菅原清公帶回的唐製作為範本,頒布了改定天皇服飾的詔書,制定天皇元正受朝用袞冕,大小諸會用「黃櫨染衣」(《日本紀略》)。其衣色即為黃櫨和蘇木染出的赭黃色,可見當時唐朝皇帝的常服色當與此相去不遠,這在日本也成為天皇之外的絕對禁色。直到明治天皇即位時,廢除袞冕,將「黃櫨染御袍」升級為即位禮服束帶裝束,便成為現代日本天皇最隆重的禮服了。


黃櫨染御袍束帶裝束、明治天皇御袍



科普:漢人皇帝穿的是赭黃色龍袍,不是滿清的明黃色



明仁天皇的黃櫨染御袍



科普:漢人皇帝穿的是赭黃色龍袍,不是滿清的明黃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口袋讀物 的精彩文章:

看看歐洲君主一個皇帝稱號裡面包含多少個國家?
為何武俠小說中宋明清三個朝代登場最多
古代農民為什麼敢起義,誰給他們勇氣?
史上兩個最有骨氣的朝代,第二個你絕對意 想不到!

TAG:口袋讀物 |

您可能感興趣

科普:漢人皇帝穿的是赭黃色龍袍,而不是滿清的明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