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放過」你的童年

「放過」你的童年

「放過」你的童年

人的成長是一個逐步選擇與適應的過程,童年事件給人帶來的影響是不確定的。成功與失落都可以拿童年說事,但對童年境遇不同的態度造就不同的人生。

童年是成人記憶的搖籃,不管這個搖籃大小怎樣,舒適與否,人都會離開它去闖蕩世界。有些時候人已經遠離了童年,心卻依然躺在搖籃里不想離開,那麼是誰在做這樣的決定呢?

生命常有兩個態度需要選擇,一是線性的:昨天的一切成就了今天,今天的努力代表著明天;二是非線性的:昨天的一切不等於今天,今天的一切也不代表明天。線性的態度是可以歸因與預測的,如果我們沒有美好的童年,就不會有真正幸福的現在,更不太可能出現閃耀的未來。心理學強調童年的遭遇決定成年以後的性格、情感與行為,並且假定如果不消除童年給予我們的陰影,生活中會永遠缺少陽光。

現代心理學更接受一種非線性的態度,它認為人的成長是一個逐步選擇與適應的過程,童年事件給人帶來的影響是不確定的,不是一種簡單的原因而是一種可選或者可以多重賦義的資源。比如童年經歷了父母不幸的婚姻,它是讓人獲得對婚姻更大的耐受性,獲得應對婚姻爭執的經驗,減少對婚姻理想化的期待,還是讓人害怕婚姻,缺少長久維持親密的能力,是不能確定的。「童年不幸」可能只是當下的一種回憶產物,是為眼下親密問題合理化的結果。那麼是否接受這種合理化要看這樣的解釋是否讓人獲益,哪一種獲益?如果讓人產生了覺悟,並對生活有積極的效果就接受它。如果解釋增加人的缺陷感、無力感,放棄努力等待救贖,那麼心理學就否認它。

現代心理學追求有效的解釋而非追求既往的真實,因為人不可能客觀地評價過去,今天的你與過去的你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回憶童年也許是為當下的我服務的,婚姻幸福的人會說父母失敗的婚姻教會我善待婚姻,婚姻不幸的人會說父母的不良關係讓他失去獲取幸福的能力。事實上,婚姻的不幸可能有很多原因,並非只是童年創傷印痕的重複,經歷不幸福也許正是人們可以真正感受幸福並珍惜自己的前提。

一個心理學家問一個成功的人士:「你成長的訣竅是什麼?」那位先生說:「因為父親從小就看不起我,我要努力證明給他看我也是好樣的。」又用同一問題問一個在地鐵里乞討的男子,男子說:「我從小就不受父親的重視,造成我自卑、膽怯,至今一事無成。」成功與失落都可以拿童年說事,但對童年境遇不同的態度造就不同的人生。

(生活中的大事小事煩心事,讓專業的心理諮詢師為您解開心中的疑惑和困擾!還能收看在線直播,聆聽專家的知識分享,助您收穫個人終生的成長!歡迎關注悠悠心理公眾號,或下載悠悠心理APP,可在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悠悠心理」進行下載。)

尋愛途中,你愛上的可能只是你自己
自然是生命之母

TAG:悠悠心理 |

您可能感興趣

愛了你七年,餘生謝謝你放過
「好心人",請你們放過一個年僅9歲的孩子吧!
放過我吧
謝謝你,當年放過了我
連貓和老鼠都不放過,我的童年不見了
放下過去,也放過自己
老公,放過我,放過孩子吧!
放下,放過
「你放過我吧。」
做了五年情人,愛過才會彼此放過
放過別人,就是放過自己
放過孩子!
你們這些成年人,連兒童節都不放過啊?
你以為自己年輕,癌症就會放過你?
放下過去,更是放過自己
放過你也放過我自己,祝你幸福
我放過你了,卻從沒放過我的記憶
拜託,放過薛之謙,也放過我吧!
和渣男交往五年他始終不肯放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