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秦朝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武器?

秦朝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武器?

秦朝,距今2000多年,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大一統的帝國,雄厚的國力讓秦國可以製造出當時世界上最好的武器,秦人製造的武器,是按照標準化製造的,誤差之小,讓人難以想像,在那些英武的兵馬俑身上,我們彷彿能真切感受到2000多年前秦國軍隊的磅礴氣勢。

秦朝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武器?

在冷兵器時代,戰爭的兩大要素一是軍隊,二是兵器。從此次展出的部分兵器來看,不難發現,秦統一六國中,武器的勝出是攻城掠地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秦兵馬俑坑出土的武器絕大多數是青銅兵器,約達4萬餘件。鐵兵器數量極少,總共只有鐵矛1件,鐵鏃1件,鐵鋌銅鏃2件,出土的鐵質兵器僅占俑坑出土兵器總數的萬分之一。

秦朝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武器?

這說明戰國中晚期後,雖然鐵器已在農業生產中廣泛使用,但由於武器對鐵質的要求過高,依照當時的冶鐵水平,還處在塊煉鐵和生鑄鐵的階段,這兩種鐵的硬度和強度均不夠,不宜大規模製作兵器。

而青銅在當時使用已經非常廣泛,故秦人大量使用改良合金配比的青銅兵器,把中國青銅冶煉工藝推向了一個新的里程碑。

秦朝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武器?

秦軍的兵器無論品質或是生產力都比前代有長足的提升,幾乎囊括了當時盛行兵器的所有種類,既有以往常見的戈、矛、戟、劍、弩、殳、鉞和銅鏃等,也有首次發現的長鈹和金(吳)鉤。

有些兵器上還有完整的銘文。按其功能可分三類:第一類是短兵器,有劍、金鉤;第二類是長柄兵器,有矛、戈、戟、鉞、殳、鈹等;第三類是遠射程兵器,有弩、弓等。這些兵器都是鑄造成型。它們的主要成分是銅、錫、鉛,另外還有微量的鎳、鎂、鋁、鋅、鐵、硅、錳、鈦等元素。

秦朝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武器?

古人在長期的青銅冶煉實踐中,直觀地認識了合金成分、性能和用途之間的關係,總結出了「六齊」規律。所謂「六齊」,是對於六類不同的青銅器物採用六種不同的銅、錫配比。

對此,戰國末期齊國人所著的《考工記》中關於「六齊」的記述,是世界上最早的合金配比規律的科學總結。人類第一次通過自覺地控制銅、錫成分配比,獲得了性能各異並且適合於不同用途的合金材料。

秦朝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武器?

從出土的兵馬俑各種青銅兵器的合金比分析,與《考工記》中的「六齊」配比基本相符。說明秦國在當時已非常懂得吸收與利用他人的長處為己所用,並把這種配比規範化,如俑坑中出土的青銅劍,含錫量均在18℅-21℅之間,很接近中碳鋼調質處理後的硬度。

秦國軍隊當時號稱步兵百萬,戰車千乘,騎萬匹,(加微信號tydhl3為好友,朋友圈文章更有種、有料。)所需兵器數量極為龐大,因而武器製造的保障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秦人的做法,就是讓武器生產制度化,模具標準化和工藝流程規範化,並用法律加以約束。

《秦律十八種·上律》明確記載:「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長、廣亦必等。」在秦俑坑中出土的所有同類器物都是如此。如兵器中的銅弩,各個弩機上的同一部件都可以互換。

秦朝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武器?

又如青銅鏃的頭部是三棱形的,三個面和三個棱被加工成拋物線,基本相等。專家對鏃的三個面放大20倍,發現同一個鏃的三個面誤差小於0.15毫米,不同鏃的誤差,小於0.2毫米,這樣的精度標準是很高的。

與法律相配套的是推行「物勒工名,以考其誠」的獎罰辦法,要求兵器上都要刻上製作年代、機構、督造者以及具體製作者的名字,這樣工匠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和肯定。

秦朝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武器?

俑坑中出土的兵器均未生鏽,是因為當時已具備有效的防鏽技術。專家用電子探針和激光技術分析,青銅兵器表面有一層鉻鹽氧化層,這種現象在兵器中普遍存在,說明這不是偶然因素造成,而是有意進行工藝處理後形成的,從而起到良好的防鏽作用,使兵器光亮如新,鋒利無比。正是因為在嚴格的制度管理下,秦王朝把當時最為純熟的青銅製造技術運用到兵器生產上。

才使統一六國戰爭有了足夠的武器保障,並創造出兵器史上一個又一個奇蹟。秦始皇兵馬俑一、二號坑所出土的青銅兵器,最讓人著迷的——首先要數鋒利堅韌的秦青銅長劍。柳葉狀劍身的秦劍,又細又長又尖,長度均在81~94.8 厘米,遠遠超出戰國時期其他諸侯國的寶劍(長度一般在50~65厘米)。

秦朝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武器?

回顧中原銅劍的發展歷程,劍身一直在不斷地加長。當其初起之時,劍長只有二三十厘米;至春秋戰國之際,長度普遍達到50~60厘米左右;戰國晚期,一些劍超出了70厘米,最長達75、76厘米,秦代,關中秦劍的長度更上新台階,超過了80厘米,最長者將近95厘米。

秦劍的造型是一個寬、窄、寬、窄、束腰的造型,前面是劍尖兒,呈階段性的, 由厚、薄、加厚、薄到劍尖,階段性遞減,這種設計使秦劍受力部分得到加強,而又保持一定的彈性,同時劍身又不過於沉重。

青銅劍在技擊格鬥中,首要功能是刺殺敵人、穿透對方的鎧甲,劈砍、劃拉只是輔助功能而居於其次。比對手的劍長出近30厘米的秦劍,在格鬥中顯然更容易刺到對方,這很可能是秦劍加長的主要原因。但是,這畢竟是青銅劍,秦人用什麼方法讓長劍不易折斷呢?

秦朝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武器?

在青銅時代,鑄劍的關鍵是在冶煉時,向銅里加入多少錫。錫少了,劍太軟;錫多了,劍硬,但容易折斷。對秦劍做的化學定量分析顯示:它的銅錫配比讓青銅劍的硬度和韌性結合得恰到好處。作為是青銅劍鑄造工藝的最後巔峰,秦劍的長度、硬度和韌性達到了幾乎完美的結合,攻擊性能也因此大大增加。

秦朝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武器?

秦式銅劍不僅長,而且很鋒利。一些劍出(加微信號tydhl3為好友,朋友圈文章更有種、有料。)土時毫無鏽蝕,光潔如新,鋒刃銳利。經試驗,一次尚能劃透18層紙。這些劍表面都呈灰黃色,組織細密,沒有沙眼。而且劍身表面都進行了精細的銼磨、拋光,故極為平整光亮。

秦劍劍身特長,劍莖(柄)也相對很長。秦俑一、二號坑出土的青銅劍,其劍莖長度多在17~20厘米左右。根據秦劍的長度、重量和技擊實用功能推測,秦劍多數為雙手使用(雙手劍在某些時候單手使用亦可);少數劍莖較短者可能是單手劍。

秦朝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武器?

秦時期,軍隊統一,軍權高度集中,軍隊的指揮和管理體制嚴密,兵役制度也較為完善,這些表明秦王朝時期的中國封建社會軍事制度的已經基本成型。

對刀劍有興趣可加龍泉鑄劍師,龍泉章師傅微信:Lqbj689

獲取更多知識兵器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zhonghuadaojian (中華刀劍)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刀劍志 的精彩文章:

中國歷史上的名劍一開始都是蠻夷用的?

TAG:中華刀劍志 |

您可能感興趣

它們是很少有人知曉的武器,被稱為「溫和武器」
這些人的力氣有多大?看看他們的武器就知道了!
打造窈窕淑女的秘密武器,不知能幫你賺取多少回頭率
鮮為人知的忍者武器,比武士刀高級多了!
一戰的坦克集,很多人都沒有見過,萌得不像武器
明朝永樂年間,有一神秘武器,被人誤解數百年,至今仍有人不懂
俄羅斯:你們人多武器好我也不怕,我有這個秘密武器
這武器不僅僅只有美國有,我們國家也有!
眼睛艾灸,讓你到老眼不花的秘密武器!好多人都不知道
贏得這場鮮為人知的中英海戰,靠的不僅是武器,還是志氣
日軍的輕武器,其實很差勁 你了解有多少?
動漫中的「武器」,你能知道多少
強到可怕的無果實大人物,偏偏有一人連武器都沒有
瞬間就能讓人蒸發?這武器有多厲害
能造槍支武器的不僅只有軍工廠,還有很多來自民間的不少「高手」
這才是真正的土豪軍隊 多貴的武器都能買 多貴的武器都敢扔
朝鮮武器,有多少高科技?閉門造車,武器戰力能有多強?
無敵喵星人也敵不過的終極武器,膩害!
有多少歷史上的奇葩武器超出了你的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