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F1 歷史上都出現過哪些「大逆轉」的劇情?

F1 歷史上都出現過哪些「大逆轉」的劇情?

講故事長文,慎入。


在從 1950 年開始以來的 67 個賽季里,F1 其實只有 29 個賽季需要等到最後一站才能決出冠軍,而其中也只有 13 次出現積分落後者逆轉領先者的情形——


所以說,在 F1 里真正稱得上「驚天大逆轉」的賽季,一隻手都數得過來。

不過在開始介紹之前,為了簡單量化一下,我採用了一個演算法來刻畫追分者逆轉的難度:


逆轉難度 =(積分差距 ÷ 分站冠軍積分)÷ 剩餘場數 × 100%


簡單概括,這個數字是在描述「在剩下的比賽里平均每站要比對手多得百分之多少的冠軍分數」。這是一個並不精確但非常簡易的演算法,適用於任何車手任何時刻,因此這個數字是隨著賽季進程浮動的。百分比越高代表逆轉越難。


難度低於 20% 時可以認為難度還好,自己做到最好之餘不用太看對手臉色;

在 20% – 50% 時可以認為難度頗大,只靠自己追分不夠,還需要對手失誤;


當大於 50% 時則要祈禱對手出現重大失誤才行;


來到 80% 以上時則只剩理論上的可能,基本是不可能的任務了;


當然,當一個車手的逆轉難度大於 100% 時代表已經無力回天了。


舉個例子,今年漢密爾頓的最大逆轉難度恰恰就是現在:

(差距 12 分 ÷ 分站冠軍積分 25 分)÷ 剩餘 1 場 = 48%


為什麼最大逆轉難度不是出現在日本站後最大積分差距 33 分的時候呢?因為那時還剩 4 站,理論上會出現的可能性還比較多(那時的難度是 33%)。可雖然接下來漢密爾頓三連冠,羅斯博格卻也穩穩噹噹地三連亞,最小化了漢密爾頓能追的分數,因此漢密爾頓即使已經做到極致也只能眼睜睜看著逆轉難度越來越大。


好了!!!


鋪墊了這麼多趕緊入正題!!!


來看看 F1 歷史上的三大驚天地泣鬼神之大逆轉!!!

F1 歷史上都出現過哪些「大逆轉」的劇情?



1976 賽季——亨特逆轉勞達

最大逆轉難度:63%(剩 3 場落後 17 分,9 分制)


對於這個賽季,看過電影《Rush》的朋友一定對這個賽季的各種戲劇性印象深刻。


在賽季前半段時 Niki Lauda 一路帶開,在下半賽季開始的第九站英國站之後已經領先排名第二的 James Hunt 多達 35 分——比他的兩倍還多。然而在接下來的紐伯格林,如大家所知,勞達不僅遭遇嚴重事故退賽,還因此不得不缺席接下來的幾場。儘管頑強的勞達僅僅用了六個禮拜的時間就火速回歸義大利站,但這期間退賽加缺席的三場讓亨特有了喘息的機會,兩個冠軍一個第四讓亨特追到只剩 14 分。誰知道,正在追擊勢頭的亨特在蒙扎卻因滑出賽道遺憾退賽,對手勞達卻令人難以置信地在尚未完全痊癒的情況下搶下第四——這站過後,亨特來到了最困難的境地:要在三場內追 17 分。


已經被逼到懸崖邊的亨特展現出了絕對的統治力,在接下來的加拿大站和美國站都以 Pole to Win 成功奪冠。與此同時,勞達僅在美國站獲得一個第三,這讓兩位車手的差距在最後一站日本站前縮小到了僅僅 3 分。


最後的鈴鹿大戰,更是成為了 F1 歷史上少有的戲劇性時刻。亨特和勞達在瓢潑大雨的鈴鹿分別排在第二第三位發車。然而在僅僅兩圈之後,勞達做了一個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的決定:勞達認為雨勢太大不宜比賽,宣布退賽!這意味著亨特只需獲得第四就能追平勞達的積分——然後以更多的分站冠軍數奪冠。此時此刻,賽場上的焦點通通落在了亨特身上,然而在濕滑的鈴鹿,亨特一路從第一掉到第三,甚至還在剩 11 圈時因進站更換受損輪胎滑落到第五!整個世界都屏住了呼吸。最後時刻,瘋狂的亨特利用較新的輪胎完成了他史詩大逆轉的最後一步——他在比賽結束前兩圈連續翻掉了阿蘭瓊斯和雷加佐尼,回到第三!


最終蕩氣迴腸的 1976 賽季以亨特一分絕殺勞達獲得年度冠軍結束。對於勞達在日本的決定,有人說他懦弱,有人體諒他不想再受一次嚴重事故,也有人說他希望通過退賽逼迫賽會中止比賽來保住他的冠軍。有的車迷甚至還會認為要不是勞達在紐伯格林的受傷,這賽季根本沒亨特什麼事兒。但無論如何,正是這一個又一個的意料之外組成了可能是 F1 歷史上最難以想像的賽季。好吧所以怪不得被拍成電影。

F1 歷史上都出現過哪些「大逆轉」的劇情?



1986 賽季——普羅斯特逆轉曼塞爾


最大逆轉難度:75%(剩 1 場落後 6 分,9 分制,但普羅斯特最多只能拿 8 分)


這是 F1 歷史上一次經典的冠軍多人爭奪戰,整個賽季一直在邁凱輪的普羅斯特和威廉姆斯的曼塞爾和皮奎特三人之間展開競爭。另外,塞納在這個賽季的大部分時間也是冠軍爭奪者,在還剩兩站時才遺憾喪失了爭冠的理論可能性。教授、塞納、皮奎特和曼塞爾在當時被稱為「Gang of Four」,足見四人當時強大之餘的勢均力敵。


從下半賽季開始,曼塞爾就一直保持著積分領先位置,在剩下兩站的時候甚至已經跟另外兩位車手拉開了超過一個分站冠軍的分數。即使在來到最後一站澳大利亞站時,曼塞爾依然擁有很大幾率奪冠:因為無論是教授還是皮奎特,他們兩個都只有一種可能能夠逆轉,那就是必須在曼塞爾積分不變的前提下贏得澳大利亞站冠軍。


(必須科普一下的是,F1 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實行的是「佳績積分制」。在 1986 賽季,車手在全年 16 站里以成績最好的 11 站來計算積分,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全部計算,因此積分預測相對複雜。反正當時的情況是:在最後一站,普羅斯特如果獲得積分必須扣除1分,因為之前的一個第六名將成為他的五個較差成績被扣除;而曼塞爾也因為類似的原因需要獲得至少前四才能增加積分,而非前六。前面提到的 1976 賽季也是類似的規則,只不過剛好勞達和亨特的豁免分站數量都被退賽用光了,才跟全算沒差別。)


最後一站阿德萊德街道陽光明媚,曼塞爾更是順利在桿位起跑。比賽對於他來說並不困難,只要穩穩噹噹,拿個前四是沒問題的。更何況如果塞納爭氣點讓皮奎特和教授都拿不到冠軍,他把車停在路邊都能躺贏。


比賽開始後,曼塞爾發車不利,被 Keke,皮奎特和塞納超過,剛剛好掉到第四。但隨著帶頭的 Keke(對,科科羅斯博格,就是現在的羅斯博格的老爸)在倒數 20 圈遭遇爆胎退賽,曼塞爾升到第三。此時的排名依次是皮奎特、普羅斯特、曼塞爾,塞納在此之前早已退賽。按照這樣的結果完賽的話,曼塞爾將無懸念奪冠。


然後,在 Keke 爆胎僅僅一圈過後,曼塞爾,在直道上,嘭,左後胎爆了。


嘭,心碎的聲音。曼塞爾不哭。


這一下,戰局完完全全不一樣了——上天送了份大禮,接下來就看教授跟皮奎特誰能搶到冠軍,誰就逆轉成功。


但是有時候,幸福不僅來得很突然,還有可能買一送一。


連續兩圈內 Keke 和曼塞爾接連爆胎讓威廉姆斯車隊做出了一個以保險為名義的冒險決定:讓此時正領頭的皮奎特進站換胎,因為他們擔心皮奎特的輪胎不久後也會像隊友的一樣爆掉。這一換,把領先的位置讓給了教授。


選擇留在賽道上的教授在皮奎特出站之後領先著大約 15 秒。又是一場在十多圈內決定冠軍歸屬的比賽。換上新胎的皮奎特瘋狂刷紫,以每圈快 0.7 秒的優勢迫近必須省胎的教授。但無奈時間已經不多,在追近到只剩 4.2 秒的時候,賽會揮動了方格旗——教授笑納威廉姆斯車隊連續兩份大禮,最終兩分反超曼塞爾,成功衛冕世界冠軍。


這一站的戲劇性絲毫不亞於 76 年的鈴鹿。這是歷史上少有的有三位車手同時進入到最後一站來爭奪冠軍,還發生逆轉的賽季。而再到下一次出現三位車手要在最後一站決定冠軍歸屬的,就要來到接下來要講到的賽季了。


來了,F1 史上最強逆轉就是……


是的!!!


沒有懸念!!!


你們都知道的!!!

F1 歷史上都出現過哪些「大逆轉」的劇情?



歷史最強逆轉:2007 賽季—— Kimi 逆轉漢密爾頓


最大逆轉難度:85%(剩 2 場落後 17 分,10 分制)


Kimi 在 07 賽季的逆轉絕對是 F1 史上的經典。也因為這次逆轉就發生在九年前,而且當時爭冠的三位車手 Kimi,漢密爾頓和阿隆索現在也都還在活躍在圍場內,因此這次逆轉被現在的很多車迷所熟知。


2007 年的全年爭冠形勢跟 1986 年頗為類似,同樣是在同隊隊友阿隆索和漢密爾頓,以及另一位車手 Kimi 之間展開爭奪。另外,Kimi 的隊友馬薩也是在倒數第三站之後才遺憾失去爭冠機會。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剛剛在 F1 初登場的新秀漢密爾頓在第三站摩納哥之後便一直領跑積分榜直至巴西站之前,展現了極為過人的天賦,甚至可以成為是史上最為優秀的新秀賽季表現。另外,2007 賽季對於阿隆索和 Kimi 也很特殊:這都是他們為新東家開車的首個賽季。


在賽季剛開始時,三位車手基本旗鼓相當。但在轉戰歐洲之後,Kimi連續四站無緣領獎台,開始被邁凱輪的兩位車手拋離,甚至落到了隊友馬薩身後。從這時開始,賽季大部分的情況便是:漢密爾頓領跑積分;阿隆索一直緊咬;Kimi 和馬薩在第三第四位來回交替。隨著賽季的推進,各路媒體和車迷們也都漸漸認為這是一個邁凱輪內鬥的賽季,「連續兩屆衛冕冠軍」和「史上最強新秀」對決的戲碼鋪滿了媒體的版面。而法拉利,特別是 Kimi,則更多地被媒體冷落。當然,還好 Kimi 在賽季中後段小小爆發了一下咬住了積分,否則這個賽季真的就要變成媒體所描述的那樣了。


但史上最強新秀漢密爾頓的表現實在是無可挑剔:他以全部完賽和超高的領獎台完賽比例,在賽季還剩兩站的時候跟阿隆索拉開了 12 分的差距,而與 Kimi 差距更是有 17 分之多。我們先別馬後炮,設身處地想像一下當時的情況:你要翻盤的話,必須指望一個這個賽季 15 場都還沒有退賽過,只有一次拿到第 9 名而沒獲得積分的車手連續兩站出現重大失誤,自己還除了連下兩城外別無選擇——除了祈禱奇蹟還能有什麼。哪怕是遇上 1986 年的活雷鋒威隊,你還得連續兩站遇到啊……


但是,奇蹟就是發生了。


倒數第二站,小漢在飄著小雨的上海桿位起步,並且隨後順利領跑。但隨著上海的雨漸停,賽道漸干,之前進站只加油沒換胎的漢密爾頓在賽道上開始掙扎。在一次 9 號彎的失誤後,Kimi 抓住機會超越了他。但其實這也無妨,即使小漢以第二完賽,也足以提前一站奪冠。輪胎衰竭的小漢很自然地被車隊叫回 Pit 換胎,這也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決定。但是就在已經進入 Pit 通道前的那個小彎角的時候,或許是輪胎已經完全喪失抓地力,漢密爾頓的賽車滑進了沙坑——即使隨後馬修趕來嘗試幫助推車,也已經無濟於事了。就這樣,伴隨著漢密爾頓賽季的第一次意外退賽,Kimi 頂住壓力在中國成功站上最高領獎台,將積分差距縮小到 7 分。而阿隆索,在贏得與馬薩的纏鬥後獲得第二,更是追到了只剩 4 分。


而這一切,卻還只是奇蹟的開始。


兩個禮拜後的巴西收官戰,時隔 21 年再次有三位車手共同爭奪年度冠軍。當時的情況是:因為漢密爾頓和阿隆索同時有四個分站冠軍,而 Kimi 多拿一個,所以如果阿隆索奪冠,漢密爾頓需要拿到第二才行;而如果 Kimi 奪冠阿隆索第二,漢密爾頓也需要拿到至少第四。當然,雖然形勢沒有上海站前那麼樂觀,但依然對漢密爾頓有利。


在大晴天的因特拉格斯,主場作戰的馬薩在家鄉父老面前搶下桿位,漢密爾頓、Kimi和阿隆索分別在二、三、四位發車。正賽開始之後,漢密爾頓在第一第二彎接連被 Kimi 和阿隆索超越。或許是在如此重的壓力下終於承受不住,小漢在直道後冒險嘗試強吃頭哥,失誤衝出賽道掉出了積分區。好在當時剛剛發車不久大家差距沒有拉大,漢密爾頓隨後馬上回到第六。此時的前三分別是馬薩、Kimi 和阿隆索,若按照這個結果完賽,漢密爾頓還是可以成功奪冠的。但就在這個看似安全的時刻,一個你想都沒想過的事情發生了——


漢密爾頓的車,在直道末端,突然地,檔位掉到空檔……


變速箱,就這麼,失靈了……


如果漢密爾頓就這麼就此退賽的話,那麼和 1976、1986 的劇情也頗為類似,都是領先者退賽將冠軍拱手相讓。但 2007 之所以有更刺激的劇情,是因為這次大佬並沒有掛掉——在靠著空檔滑行了大半圈之後,漢密爾頓靠著重啟竟然就神奇地讓變速箱恢復正常了!


史上最精彩的爭奪戰,就此真刀真槍地在賽場上幹起來了。


幾乎掉到隊尾的漢密爾頓從第 18 位硬是一輛接著一輛地超,已經殺紅了眼。而此時,前三位的位置依然沒有變化。照此下去,阿隆索將笑到最後。


但是別忘了,讓托德掌控的法拉利車隊,還有一項隱藏技能。(其實大家都知道的)


或許是偶然,又或許是計劃之中,馬薩在最後一次 Pit 之後陷入了慢車群,而慢三圈進站的 Kimi 成功藉此 overcut 掉 baby,升至第一。於是,賽場的目光再次回到了漢密爾頓身上——這位新秀現在需要殺回第五才能奪回冠軍。


但漢密爾頓終究還是敵不過命運的玩笑。小漢縱使使盡渾身解數,也僅僅追到第七,功虧一簣。而被好隊友馬薩擋住的阿隆索也只能屈居第三——邁凱輪的兩位風雲人物,就這樣眼睜睜的看著史上最不可思議的逆轉在他們身上發生。


方格旗揮動,全場沸騰。Kimi 成功以 1 分反超最終同分的漢密爾頓和阿隆索,鑄就了其生涯目前為止唯一的一個,也是 F1 六十七年歷史上最難以置信的一個世界冠軍!


最後,一定也要榮譽提名一下這幾位車手。他們同樣做出了難以置信的逆轉,只是礙於篇幅就不在這裡細說了。


2010 賽季/25分制:維特爾最後一站前落後 15 分,最終逆轉阿隆索(難度60%)


1983 賽季/9分制:皮奎特剩 3 站落後 14 分,最終逆轉普羅斯特(難度 52%)


1950 賽季/8分制:法里納最後一站前落後 4 分,最終逆轉方吉奧(難度 50%)


1999 賽季/10分制:哈基寧最後一站前落後 4 分,最終逆轉埃爾文(難度 40%)


其中,2010 年的維特爾,2007 年的 Kimi 和 1950 年的法里納是歷史上僅有的三位在最後一站之前僅在積分榜排名第三,卻最終成功奪冠的車手。


另外,其實 F1 里更常發生的是像 84 普羅斯特、03 Kimi、06 舒馬赫、08 馬薩和 12 阿隆索這樣拼到最後但差之毫厘的失敗逆轉。雖然沒能成功,但這些扣人心弦的戲碼也讓我們車迷朋友體會到了賽車比賽的無盡魅力。


不知道今年,帶著 48% 的逆轉難度,漢密爾頓和羅斯博格之間會在亞斯碼頭上演怎樣的戲碼呢?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乎 的精彩文章:

從美國進口的大豆中發現的猥實蒼耳危害很大嗎?
有沒有哪個素數可以以多種方式寫成兩個數的平方和?
如何充分利用電飯煲做出各種美味來?
如何評價咪蒙的《職場不相信眼淚,要哭回家哭》?
如何看江蘇常熟發生的僱傭童工事件?

TAG:知乎 |

您可能感興趣

歷史上發生過哪些很慘烈的空難?
水滸傳中的人物誰在歷史上真的出現過?只有三分之一
歷史上有過的那些奇葩發明,現在大都見不到了
歷史上,開國大將大多下場很慘,他們幾個為何例外?
歷史上出現過五具不腐爛的屍體,有的竟然栩栩如生
歷史上還未被發現的5大寶藏!最後一個一定在中國?
抗日劇中總出現的切腹,在歷史上哪些日本將領切過?
歷史上出現的第一位太監是誰?
歷史上有哪些小人物改變了歷史走向,然後突然消失了?
歷史上,有哪些很「火」的概念車?
歷史上那些搞人間蒸發的皇帝,他們都去哪了?
歷史上那些具有神轉折的事情,真相驚呆了!
歷史上有哪些小人物改變歷史走向,然後突然消失了?
歷史上出名的四大鴻門宴,你覺得哪個比較兇殘
盤點中國歷史上三大禁菜,為了吃什麼事都幹得出!
多虧了歷史上那些偉大的偏執狂,這些經典才能流傳至今!
歷史上最神秘的二十條讖言,竟然都實現了!
歷史上唯一出現過的一位女狀元,最後卻因為牽連而死
歷史上曾出現哪些冒牌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