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高效毛細管電泳色譜儀檢測技術

高效毛細管電泳色譜儀檢測技術

高效毛細管電泳色譜儀檢測技術



高效毛細管電泳色譜(CE)是以毛細管為分離通道,以高壓直流電場為驅動力,利用帶電粒子之間的淌度差異和分配係數差異進行分離,是分析科學繼高效液相色譜儀之後的又一重大進展,使分析科學從微升級進入到了納升級水平,不僅使單細胞乃至單分子分析成為可能,也使蛋白質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分析有了新的轉機。

CE的毛細管極細,分離效能很高,但同時對樣品組分的檢測帶來了困難,對檢測技術的要求較高。如何增加檢測器的靈敏度,又不造成明顯的區帶展寬,一直是CE技術發展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迄今為止,已有許多檢測技術與CE聯用,在不同領域中發揮作用。


一、紫外可見光吸收檢測


紫外可見光吸收是CE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檢測方法。石英毛細管可透過20nm波長以下的紫外光,允許從紫外光到可見光的波長範圍內對樣品組分進行檢測。而且由於透光窗口直接開在毛細管上(柱上檢測),檢測器本身不存在死體積和因此而造成的組分區帶展寬現象。事實上樣品組分的分離在檢測窗口處仍在進行。為了獲得高效,檢測區的寬度應小於樣品組分的區帶寬度,也就是說透光窗口應足夠小。毛細管電泳峰寬一般為2~5mm,透光窗口的尺寸應控制在上述峰寬的1/3以內。紫外可見光吸收檢測的主要缺點是靈敏度不高,這主要是光程太短所致。


二、熒光檢測

熒光檢測也是CE中一種常見的柱上檢測方法,因組分區帶小,不會引起額外展寬,而且檢測靈敏度很高。尤其是激光誘導熒光檢測(LIF),其靈敏度可高達10ˉ12~10ˉ16mol/L,是目前CE中最靈敏的一種檢測方法。熒光檢測器的缺點是僅能用於有天然熒光和易於用熒光試劑標記或染色的物質的檢測,價格較高。但由於LIF的高靈敏度和高選擇性,仍是CE中不可缺少的檢測方法。


三、電化學檢測


電化學檢測可避免光學類檢測器遇到的光程太短的問題,對電活性組分的檢測具有靈敏度高、線性範圍寬、選擇性好和價格低等特點。安培檢測是三種電化學檢測模式(電導檢測、電位檢測和安培檢測)中最易實現、應用較廣的一種檢測技術,為微體積環境中電活性物質的測定提供了高靈敏度的檢測方法。但安培檢測要求被檢測物質必須具有良好的電化學活性,因而檢測範圍有一定的局限性。


四、質譜檢測


質譜檢測(MS)具有較強的定性功能,在一次分析中可獲得很多結構信息,將CE與MS相結合是分離科學中的一項突破性進展。

1、CE-MS聯用的關鍵是介面


2、CE-MS聯用有著很強的生命力,但尚存在以下缺點:


(1)濃度靈敏度低,不如LC-MS。


(2)不是所有的CE分離模式都可方便地與MS聯用。


(3)MS對CE分離緩衝液的限制較多。

3、CE-MS聯用有以下難點需進一步改善:


(1)如何將被分析物的分子或離子經由CE分離後的液態最終傳至高真空的MS中。


(2)介面處的體積範圍怎樣才能與CE的峰體積兼容。


(3)分離電解質的成分怎樣才能與質譜的需求兼容。

(4)在聯機模式下如何將CE流出物以在線方式有效地傳到MS中而不丟失分離效率。


一周熱門回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化工儀器網 的精彩文章:

全球創新創業高峰論壇:微生物產業仍是一片藍海
解讀生命密碼:基因檢測與精準化健康管理
南洋理工大學成就國際科研儀器創新「溫床」
芥菜基因組測序分析 挖掘優異基因
最新研究成果:新型感測器可實現淚液檢測血糖

TAG:中國化工儀器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