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古代忠君報國卻死的凄慘將軍,岳飛韓信都沒他慘

中國古代忠君報國卻死的凄慘將軍,岳飛韓信都沒他慘

中國古代有很多名將,一生都在為自己的國家奉獻力量,可以說能夠穩住打下這片江山,他們可是居功至偉的。然而事事總是不會朝著他們希望的方向去走,即便是他們功績非常的高,但是最終卻遭到小人陷害,死的凄慘。


下面就給大家盤點下中國古代忠君報國卻死的凄慘的名將:


岳飛

岳飛(1103—1142),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安陽湯陰縣)人,南宋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一。


他於北宋末年投軍,從1128年遇宗澤起到1141年為止的十餘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所向披靡,「位至將相」。1140年,完顏兀朮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飛在孤立無援之下被迫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被捕入獄。1142年1月,岳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與長子岳雲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



中國古代忠君報國卻死的凄慘將軍,岳飛韓信都沒他慘


韓信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漢族,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


早年家貧,常從人寄食。秦末參加反秦鬥爭投奔項羽,後經夏侯嬰推薦,拜治粟都尉,未得到重用。蕭何向劉邦保舉韓信,於是,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韓信對劉邦分析了楚漢雙方的形勢,舉兵東向,三秦可以奪取。劉邦採納了這一建議,立即作了部署,很快佔取了關中。在楚漢戰爭中,韓信發揮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平定了魏國,又背水一戰擊敗代、趙。之後,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國。漢四年,韓信被拜為相國,率兵擊齊,攻下臨淄,並在濰水全殲龍且率領援齊的二十萬楚軍。於是,劉邦遣張良立韓信為齊王,次年十月,又命韓信會師垓下,圍殲楚軍,迫使項羽自刎。漢朝建立後解除兵權,徙為楚王。被人告發謀反貶為淮陰侯,後呂后與相國蕭何合謀,借口韓信謀反將其騙入長樂宮中,斬於鍾室,夷其三族。



中國古代忠君報國卻死的凄慘將軍,岳飛韓信都沒他慘


袁崇煥


袁崇煥字元素,號(或字)自如,廣東承宣布政使司廣州府東莞縣石碣鎮水南鄉(今廣東省東莞市)人。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明末著名軍事家。守衛山海關及遼東;指揮寧遠之戰、寧錦之戰,力挫後金八旗,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明思宗(1610—1644)在崇禎二年(1629年)十二月初將袁崇煥逮捕入獄。於崇禎三年(1630年)八月,明思宗以「謀叛欺君,結奸蠹國。斬帥以踐虜約,市米以資盜糧。既用束酋,陽導入犯,復散援師,明擬長驅,及戎馬在效,頓兵觀望,暗藏夷使,堅請入城,意欲何為?致廟社震驚,生靈塗炭,神人共忿,重辟何辭!」(《國榷》卷九十一,崇禎三年八月癸亥崇禎聖旨)的罪名於三年八月磔(zhé)刑(分裂肢體)處死於西市,棄屍於市。行刑那天,袁崇煥毫無懼色,他被五花大綁,押上刑場,「劊子手割一塊肉,百姓付錢,取之生食。頃間肉已沽清。再開膛出五臟,截寸而沽。百姓買得,和燒酒生吞,血流齒頰」,袁崇煥卒年四十七歲。(《石匱書》)。清太宗皇太極(1592—1643)施反間計,捕捉兩名明宮太監,然後故意讓兩人以為聽見滿清將軍之間的耳語,謂袁崇煥與滿人有密約,皇太極再放其中一名太監回京。明思宗中計,以為袁崇煥謀反;但是閻崇年等一些學者則傾向於認為明思宗殺袁崇煥是因為朝廷內閹黨餘孽的誣陷,皇太極的反間計只是袁崇煥落獄之因。對反間計,《明史》袁崇煥傳,記載:「會我大清設間,謂崇煥密有成約,令所獲宦官知之,陰縱使去。其人奔告於帝,帝信之不疑。十二月朔再召對,遂縛下詔獄。」《明季北略》則記載:「都中又喧言崇煥導虜入犯,上甚切齒。先是,虜出獵,擄我多人。中有二璫,上命偵崇煥者,亦被擄。虜視之,知為璫也,乃設一記,佯為袁遺書約犯邊,答云:「知道了,多謝袁爺。」又佯驚云:「乃為璫聞,縛璫亟斬之!」又故遺一奴私放璫歸。璫歸,上其事。上再召崇煥入,即下詔獄。此言周延儒親語余者,延儒久與虜比,虜每輸情,故知其言不誣。」朝鮮《仁祖實錄》八年二月丁丑載:朝鮮的使者朴蘭英到瀋陽,滿清的王公當著他面互相「耳語」,說袁經略果然和我們同心,只可惜事情敗露而被下獄。這樣的事情,怎會當著外國使臣的面而互相耳語,故意讓他聽到。朴蘭英明白他們的用意,只不過想借他而傳言到明朝去,以便儘快殺了袁崇煥,所以他在給朝鮮國王的奏章中說:「此必行間之言也。」直到一百年之後,朝鮮的君臣們在討論明朝覆亡的原因時,還說主要原因是冤殺了袁崇煥(見朝鮮《英宗實錄》六年十一月辛未)。袁崇煥在行刑前,念出了自己的遺言: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



中國古代忠君報國卻死的凄慘將軍,岳飛韓信都沒他慘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帝王秘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代六大超凡脫俗聖人,兵聖孫武第三,孔子居首
中國古代僅三人配得上千古大帝,一個嬴政,一個劉秀
水滸傳梁山實力最強勁的五虎將,武松落榜,林沖第二
三國志中謀略不輸諸葛八大人物,他才是劉備最強謀士
戰國時期奠定天下大勢八大名將,十個吳起不及一個他

TAG:帝王秘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岳飛忠君愛國卻被冤殺,皆因情商低?
他一生忠君愛國,效忠朝廷,卻因此而被誅十族,原因何在?
一代大將袁崇煥,忠君衛國,為何卻被百姓生啖其肉?
曾國藩忠君愛國,為何卻把洪秀全挫骨揚灰?真相太過殘忍!
千古奸臣秦檜的後代,又成忠君愛國的楷模
同是忠君為國,為何包拯得以善終,而岳飛含冤而死?面對遼、金,宋朝為何偏愛殺武將?
他是主張割地求和的千古奸臣 但很少人知道他也曾經忠君愛國
岳飛忠君愛國卻慘死,秦檜溜須拍馬獲高位:領導開心才最重要?
晚清最悲封疆大吏:忠君愛國一生,兒子卻當了漢奸,死後曝屍荒野
王恕從小受家族忠君報國思想的影響,性格耿直
中國古代權利滔天的四位權臣,一人殺皇帝,一人忠君
忠君愛國的李淵父子起兵,最終推翻隋朝,其背景是怎麼一回事?
自詡為「忠君愛國、救民於水火」的康有為,其實就是一個偽君子!
主張割地求和的千古奸臣秦檜 他的前半生也是忠君愛國的
你知道蘇武的忠君愛國,你知道蘇武凄美的愛情故事嗎?
漢末三國第十三位諸侯,看似忠君愛國,實則暗藏禍心
窮人為生計當太監,卻忠君愛國,去世時皇帝痛不欲生要絕食哀悼
晚清最忠君的人非張勳,而是他,只是被康、梁坑的傾家蕩產
誰道明朝太監多敗國?其實,俠肝義膽又忠君愛國的太監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