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房謀杜斷」平天下

「房謀杜斷」平天下

「房謀杜斷」平天下



唐太宗的用人之道,可謂達到超凡的境界。在後來的歷代帝王中,能有唐太宗的度量的,寥寥可數。在唐太宗時期,有「房謀杜斷」的說法,指的就是唐太宗的大臣房玄齡和杜如晦。

杜如晦,祖籍陝西萬年。武德初年,擔任秦王府兵曹參軍,不久又被提升為陝州總管長史。當時秦王府中人才聚集,腐朽的人也很多,對此,李世民表示憂慮。


記室房玄齡對唐太宗說:「王府中的幕僚離開得多,這並不值得惋惜。可是杜如晦非常能幹,有見識,是輔佐帝王的良才。如果您只做一個守住領地的藩王,那麼用不著他,可如果想要統領四海,那麼非此人不可。」太宗從此便對杜如晦以禮相待,視為心腹,經常讓他參與密謀。


當時,權力之爭激烈,麻煩很多,每次杜如晦都能為太宗出謀劃策,提出好的建議,令人佩服。後來,他被封為天策府從事中郎,兼任文學館學士。


在平定太子的叛亂中,杜如晦和房玄齡功勞最大,杜如晦被提升為太子右庶子。不久又遷任兵部尚書,封為蔡國公,食邑一千三百戶。

貞觀二年,他擔任檢校侍中。貞觀三年,拜為尚書右僕射,兼任吏部選事。他和房玄齡共同掌管朝廷的政務,有關修築宮殿的規模、典章制度等事情,都由二人商議決定,二人的政績深得人們的稱道,說起當時的良相,人們就會以「房謀杜斷」加以讚許。(出自《貞觀紀要》)


我們常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真能做到的,自古以來能有幾人?唐太宗的用人之道,值得我們學習。而像房玄齡和杜如晦這樣珠聯璧合沒有猜忌的也是不多。


原文:杜如晦,京兆萬年人也。武德初,為秦王府兵曹參軍,俄遷陝州總管府長史。時府中多英俊,被外遷者眾,太宗患之。記室房玄齡曰:「府僚去者雖多,蓋不足 惜。杜如晦聰明識達,王佐才也。若大王守藩端拱,無所用之;必欲經營四方,非此人莫可。」


太宗自此彌加禮重,寄以心腹,遂奏為府屬,常參謀帷幄。時軍國多 事,剖斷如流,深為時輩所服。累除天策府從事中郎,兼文學館學士。隱太子之敗,如晦與玄齡功第一,遷拜太子右庶子。俄遷兵部尚書,進封蔡國公,實封一千三 百戶。


貞觀二年,以本官檢校侍中。三年,拜尚書右僕射,兼知吏部選事。仍與房玄齡共掌朝政。至於台閣規模,典章文物,皆二人所定,甚獲當時之譽,時稱房、 杜焉。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tg@weizy.cn(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子不語(微信號:13714982102)


愛閱讀的朋友,運氣不會太差~


明代大儒王陽明

薦語:陽明心學集儒、釋、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來中國人最精妙的智慧。王陽明為什麼能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爭議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為什麼能成為曾國藩、梁啟超、蔣介石、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靈導師?一起走近大儒王陽明吧~


老人健康文摘


薦語:中國最大的老人健康社區,我們用中醫方法養生和保健,讓老人體質平和,身體自然健康!


曾國藩家書

薦語:該書信集是曾國藩一生的主要活動和其治政、治家、治學之道的生動反映。曾氏家書行文從容鎮定,形式自由,隨想而到,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蘊育真知良言,具有極強的說服力和感召力。


古文觀止


薦語: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聲豈浪垂。古今佳作,開卷有益!


易經風水不求人


薦語:易經風水,信則得益!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經之道,風水之妙,加入體驗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哪四位?
史上戰鬥力最強大的軍隊排行榜!
唐朝將軍如何獨力平定五千人叛亂?
大唐才子們的奇聞趣事
祿山之爪為何是咸豬手代名詞?

TAG:唐朝那些事兒 |

您可能感興趣

房謀杜斷之房玄齡簡介
房謀杜斷:為何兩位唐朝名相會被冠以這樣的稱謂
木星的極光是由「房謀杜斷」模式創造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