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守寡女子悲劇生活,卻為何對貞節牌坊忠貞不屈?

古代守寡女子悲劇生活,卻為何對貞節牌坊忠貞不屈?

在今天,當你聽到貞節牌坊這個詞,看到象徵「貞節」的建築物時,你會想到什麼?會不會想起古時女子那段凄艷的歲月。沒有人知道在那貞節牌坊下面埋葬了多少女子的青春年華,埋藏著多少女子的血和淚。古代人能夠擁有一座貞節牌坊是件無上榮耀的事情,這是現代人今天無法體會得…



古代守寡女子悲劇生活,卻為何對貞節牌坊忠貞不屈?


古代守寡女子的寂寞生活


在今天,當你聽到貞節牌坊這個詞,看到象徵「貞節」的建築物時,你會想到什麼?會不會想起古時女子那段凄艷的歲月。沒有人知道在那貞節牌坊下面埋葬了多少女子的青春年華,埋藏著多少女子的血和淚。


古代人能夠擁有一座貞節牌坊是件無上榮耀的事情,這是現代人今天無法體會得到的。而那時能夠得到這個榮耀就是以女子守節為代價。一般說來,守節女子分為節婦、烈婦、烈女三種。


節婦是指丈夫死後不改嫁,終身守寡。象明代萊州人的妻子蘇氏,年紀輕輕死了丈夫,又沒有兒女,孤身守寡了整整69年。另外,女子還沒過門就死了丈夫的也叫「貞女」。清光緒年間,浙江張樹勛的女兒年幼時就許配給了方湧,但並未過門。方湧後來被粵寇虜走,下落不明。該女子十九歲的時候,被迎娶到了方家,等待丈夫回來。但後來得知丈夫已經遇害,張家女兒便為丈夫守節,誓不再嫁。

古代提倡婦女守節,不僅是指婦女在丈夫死後守貞不再嫁人,還包括如果有孩子,還要肩負起將孩子撫養成人的義務。延續香火是古代婚姻最重要的目的,丈夫雖然死了,但夫家的香火不能斷。所以,「立節完孤」的女子是最受稱頌的,特別是如果孩子將來有出息,當了官,他的母親就要被奉為誥命夫人。


但有的時候「立節」和「完孤」要同時做到是很難的。在封建社會,男人是一個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一個家沒有男人,那吃飯就成問題了。男人死了,女人又很少有機會出去賺錢,孤兒寡母幾乎沒有什麼經濟來源,生活大多難以維繫。當「立節」和「完孤」發生矛盾的時候,二者如何兼得?



古代守寡女子悲劇生活,卻為何對貞節牌坊忠貞不屈?



清後期著名學者俞樾在《右台仙館筆記》中記載了這麼一件事:松江有個姓鄒的人娶了個貌美如花的妻子喬氏,不久生下一子,取名阿九。阿九剛滿周歲,姓鄒的就死了。喬氏立志為丈夫守節,並將孤兒撫養成人。由於家境富足,喬氏領著孩子開銷也不大,孤兒寡母過得還可以。不幸的是,粵寇此時來到了蘇杭,很快便佔領了松江。喬氏擔心自己不能倖免於魔爪,想以死保全自己的清白,但顧及阿九尚幼,自己死了孩子肯定也活不了,便一直猶豫不決。

正當此時,喬氏做夢夢見了死去的丈夫。丈夫告訴她,鄒家三代單傳,而今只剩下阿九這根獨苗,請她務必要將阿九撫養成人。如果有一天要在貞節和孩子之間作選擇,希望喬氏務必要犧牲貞節,保全孤兒。喬氏覺得丈夫雖然說得有道理,但是婦人又該以貞節為重,仍不能做出最後的決定。後來丈夫和公婆同時入夢勸說喬氏,喬氏才最終決定以撫養孩子為重,必要時捨棄貞節。在當時來說,這個決定是非常偉大的。一個女人失去貞節無異於失去一切。但喬氏深知,孩子比自己的命重要,只能舍其一。


後來,喬氏母子二人都被賊人虜到了蘇州。喬氏長得漂亮被賊人相中,想納她為妾。喬氏表示要納妾可以,但也要接納自己的兒子阿九,否則免談。賊人貪戀喬氏的美色,就答應了她。喬氏雖然之後過得還不錯,但一直想著要逃離。機緣巧合之下,喬氏帶著兒子逃到了揚州,但又被賣到了妓院。喬氏此時仍記得丈夫夢中所託,誓要與阿九在一起。妓院的人見喬氏美貌也就同意撫養阿九。喬氏在妓院一待就是數年,直到阿九成人。賊人平定後,喬氏自己贖了身,和阿九一起回到了松江哥哥家。直到兒子阿九娶妻那天,喬氏自知已經完成了公婆和丈夫交給的使命,便安然自殺了。


俞樾後來評價道,喬氏為了撫養孤兒,延續夫家血脈,先屈從於賊,後又流落為娼,終於將孩子撫養成人,為夫家保存了後嗣。但其身體為很多男子所玷污,終是遺憾,所以一死明節,也算「不失為完人」了。喬氏為了孩子犧牲自己,後又在完成使命後自殺明志,得到了後人的讚譽。但這讚譽是以喬氏的生命獲得的,試想如果喬氏後來不死,也許她很可能就會被人看不起。



古代守寡女子悲劇生活,卻為何對貞節牌坊忠貞不屈?


清代統治者鼓勵寡婦守節,但不贊成殉節,要求婦女們在丈夫死後承擔起贍養老人、撫育孩子的重任。其實在此之前,殉節是被統治者大為提倡的。丈夫死後妻子以死盡節的被稱作「烈婦」。「烈婦」有自願做的,也有非自願的。


南宋有個叫楊政的政府官員,獨獨寵愛一個小妾,他病重的時候曾問這個小妾,自己死了她怎麼辦。小妾表示願意和他一塊兒死。楊政非常高興,等到丈夫要死的時候小妾又反悔了,不想和他一塊死。楊政知道後非要讓小妾先死,自己再死。於是侍從將小妾騙到楊政面前,活活勒死了她,楊政這才咽下最後一口氣。


明朝統治期間,殉節的「烈婦」為數不少。主要是因為統治者提倡守節,還要求殉節。皇帝以身作則,宮人殉死為當時一大特色。而上行下效,民間的殉節之風也盛極一時。當時在通州有個林氏,17歲就出嫁了。3年後丈夫病故,林氏悲痛欲絕想絕食而死,但因公婆都在,不想說出來讓他們傷心。林氏決定每天假裝喝水吃飯,終於5天後身體不支昏倒在地,直到那時林氏才向婆婆表示自己想隨丈夫而去。婆婆勸說她為了孩子也要活下去,誰知她心意已決,要家人不要將孩子抱來,並強撐著身體到丈夫的靈柩前躺下,這樣餓了21天後終於魂歸黃泉。


可見,此時古代女子對貞操的重視已經超過對生命的重視的。寧可不要命,也要保住貞節,這就是「烈女」。

明代開封農家女單三姐年僅14歲就出落得亭亭玉立,引得不少好色之徒的垂涎。單家附近有一惡少也覬覦她的美色,一日趁她父母不在家就想強姦她。單三姐雖然年紀不大,但女子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道理她還是懂的。為了不讓惡少得逞,小姑娘誓死反抗,緊緊抓住自己的中衣就是不鬆手。惡少見這個小姑娘太難辦便心起歹意,將她殺了。可憐年僅14歲的單三姐,到死還緊攥著中衣領口不鬆手。


官府聽聞此事後對死者進行了檢驗,在確認她並未失身後,將其旌表為烈女。試想一下,如果經檢查確定單三姐已經被強姦了,那即使她生前如何拚死抵抗,最終她是得不到烈女的稱號的,而且她的家族恐怕也會因為她被強姦而蒙羞。


沒有什麼東西比生命更重要的了,誰不知道生命僅有一次的道理?可古時就是有那麼多的婦女「自願」地為了貞節去犧牲自己的生命。這時,能夠想起的也只有魯迅筆下所批判的「吃人的舊禮教」。不錯,那一出出完全就是受吃人禮教毒害的悲劇。


據記載清乾隆時期,山西有個姓李的人是個性無能,他的妻子陳氏忍受不了寂寞,常常跑回娘家。有一次陳氏又跑回了娘家,這一次她再次被父親陳繼善親自送回了夫家。不料,陳繼善前腳剛離開,陳氏後腳就又一次跑了回來。陳繼善一怒之下將女兒活活勒死,然後自己也上吊了。


這是一幕令人痛心的慘劇,但這樣的慘劇在封建社會並不少見。在今天看來陳繼善這個父親實在是太殘忍了,僅僅因為女兒喪失貞節,成為全家的奇恥大辱就要將女兒置於死地。可想想在當時誰又能不在乎家門聲譽呢?反之,如果是女子恪守貞節,那就是家門大幸,就能光耀門楣了。


清代學者方苞寫過一篇《康列女傳》,康烈女是個商人的女兒,許配給了貧家之子張京。不料良緣尚未締結,人還沒有過門,張京就死了。更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未過門的康烈女以張家媳婦之名上吊自殺了。之前,張家原本是個破落之家,張京的父親品行又不好,本來人們對他們家的態度是很輕視的。可張家家門有幸,由於康烈女的死,張家馬上身價百倍,在京師出了名。由此可見,女子守節或殉夫能讓整個家族出名、得益,女子淪為犧牲品更是有價值的。



古代守寡女子悲劇生活,卻為何對貞節牌坊忠貞不屈?



對於節烈者朝廷大力表彰,而那些所謂的不節烈者她們的處境則愈來愈惡劣。從宋代至明清,不僅官府,民間對「失貞」當事人的懲罰也極為嚴厲,輕者被逐出族門,重者則施以沉潭、火燒甚至是凌遲處死等酷刑。


明朝天順年間,山西的一個正五品官員劉翀娶了一個再婚的老婆,在重視貞節的當時是違背道德規範的,因此被人檢舉了,一直告到了京城。就這麼一件小事,就引得明英宗親自干預,下令將劉翀逮捕來京城,下獄審訊,最後將劉翀削職為民。後來經審訊查明,劉翀娶的老婆朱氏原本是安陸侯吳傑的小妾,吳傑死後她又給張能為小妾,張能死了她又嫁給了程鵬為妾,後來程鵬因罪被殺,劉翀見她貌美便娶了她為妻。應該說,朱氏的一生是頗為不幸的,先後嫁了幾個男人都死了,嫁給劉翀以為找到了一個好的歸宿,但沒想到卻因此而被治罪。


寡婦殉節,烈女以死明志,一死了之,倒也簡單省事。最難的還是守節,因為這意味著要承受極大的生理、生活等壓力。以生理而言,按照清朝的旌表規定,虛歲30算是一個斷限,在此之後成為寡婦的不在旌表之列。依照這個原則,婦女守節時不過初涉人世,還沒有來得及享受青春的甜蜜,便由花季到了雨季,為求旌表寂寞一生,可謂殘忍至極。


清代青城子《誌異續編》中有這樣的記載:一女子年輕守寡,後未再嫁。每當夜深人靜,她將錢撒在地上,然後再一個個撿起來,等撿完了,人也累得筋疲力盡了,那時才得以躺下就寢。這就是古時寡婦對付漫長黑夜的辦法。難耐的寂寞、吃人的禮教,讓女性遭遇著生理和心理的雙重摺磨。


還有一則故事也講述了守節之苦。


趙蓉江科舉未及第時,曾在東城陸家做家庭教師。這家的主婦剛剛死了丈夫,兒子才7歲。一天晚上,趙蓉江正秉燭讀書忽門外有人敲門。開門一看發現是這家的女主人。女主人進門後只是笑,也不說話。這事要放在一般人身上肯定明白女主人的意思,可偏偏這個趙蓉江是個道學先生,對女人的心思是一點也不知道。於是,他一再追問女主人有什麼事。最後女主人也豁出去了,直接對趙蓉江說夜色正好,如不嫌棄可以共度良宵。趙蓉江聽後一本正經地對女主人說:「婦珍名節,士重廉隅,稍不自愛,你失身,我失節。請你速歸,須知人言可畏也!」


女主人聽了這話還是不願意走,趙蓉江就往外推她。女主人又進來,趙蓉江趕緊關門,一不小心卻將女主人的兩個手指頭給夾住了。女主人大聲呼痛,趙蓉江把門開了一個小縫,女主人急忙逃走了。


回到卧室後,女主人躺在床上越想越覺得沒臉見人,心想我一個名門寡婦居然會幹出這樣的醜事?她越想越難過,越想越後悔,一狠心拔刀把自己的兩個手指頭剁了。女主人血流滿地,當時就痛暈了過去。醒來後,她就將兩個手指頭沾上石灰保存了起來,想以此警告自己不可再生妄想。


第二天,趙蓉江就辭職回家了。若干年後,女主人的兒子中了進士,想到母親守節一生,就向當局申請旌表。事情就是如此的巧合,趙蓉江正是該事的主管領導。女主人的兒子每次申請,每次都被駁回。兒子不解,回家問母親。母親就拿出一個小盒,讓兒子交給趙蓉江。於是滿心疑問的兒子拿著小盒子找到了趙蓉江。趙蓉江打開盒子看見裡面有斷指兩枚,心中自然明了,於是旌表一事很快就審批通過了。


根據這個故事,可知女主人並非尋常粗鄙農婦,也是有一定家教有一定文化的。料想那時夜半叩門也是情不自禁,由此也可以看出守節不易。


清代中期戲曲作家沈起鳳所作的《諧鐸》中有這樣一則故事:一個女人十七歲出嫁,十八歲守寡,丈夫死時留下一名遺腹子。此後一直守節到八十多歲,兒孫滿堂。臨終之前,婦人召集各輩媳婦,向她們訴說了自己年輕守寡守節時的艱辛與難忍,告誡她們守節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她還勸說她們如果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就不要守寡,早早找個人改嫁。想必這位節婦深知守寡的苦楚,她在以自己的切身經歷勸說後輩別守寡。她是開明的,那是因為她有開明的本錢,否則恐怕其真要被攻擊得體無完膚了。


千百年來,女人們受盡各種凌辱和壓迫,尤以貞操這副枷鎖最是沉重。今天,儘管歷史已經將這一頁翻了過去,但那些尚屹立在大地上的一座座貞節牌坊,仍舊在訴說著一個個女人悲慘孤獨的故事。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學文獻 的精彩文章:

到年末了你把年終獎拿到手了嗎?古代年終獎怎麼發?
古代3大貪官到底貪了多少錢?告訴你一個是960億
古代皇帝請你吃飯,不好意思你還是跪趴在地上吃吧
司馬光婚後30年沒生育,為何堅決不納妾?
聊聊書:藏書票與藏書印

TAG:經學文獻 |

您可能感興趣

農村留守婦女因寂寞而出軌,她們應如何解決性生活?
古代宮女的悲慘生活:並非任何人都能當妃嬪
古代夫妻性生活時,為何妾會在旁觀望?
婦女悲慘生活:跪著迎接丈夫,寡婦被小叔子挑挑揀揀
李小龍徒弟木村武之,生活窮困潦倒,卻一直在為李小龍守墓。
古代皇宮太監也會娶媳婦,但他們怎麼過夫妻生活?
留守兒童早當家,獨立生活的故事不僅是心酸,更是無奈!
農村留守婦女的無性生活,她的一番話讓我面紅耳赤
這對父女戀也可以活得很幸福,甜蜜的夫妻生活
生活依舊荒誕,我仍一笑置之—岳敏君
生活在不丹和朝鮮的孩子誰更幸福?
唐朝宮女的閑暇生活:竟這般逸致
「亮瞎眼」的法老私生活 媳婦即是親妹又是親女兒
叢林城市裡異裝男童妓的真實生活,他們渴望被關注
不同階層的清朝婦女生活,小媳婦騎驢回娘家,慈禧太后穿漁網
古代皇帝荒唐的私生活 喜歡與男童亂搞讓孕婦流產
男人都驚嘆!古代寡婦的生活竟然是這樣的!
古代的寡婦們是如何獨自一人生活,排解心中的寂寞?
古代朝鮮宮女的私密生活:甚至會對太監芳心暗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