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最早的內丹功蘇元朗內丹功

歷史上最早的內丹功蘇元朗內丹功

歷史上最早的內丹功蘇元朗內丹功



蘇元朗,號青霞子,隋朝著名道士,曾學道於茅山,後來羅浮山(廣東省東江北)專事修鍊內丹,著有《龍虎通玄要訣》、《龍虎金液還丹通元論》等書,並在徒眾中廣為傳播。自此內丹功法始為世人所知。因當時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還未在社會上流行,且《參同契》和《黃庭經》都未有內丹一詞。據《羅浮山志》記載:蘇元朗嘗學道於句曲(茅山)得司命(大茅君)真秘,遂成地仙。來居羅浮,年已三百餘歲。居青霞谷,修鍊大丹。弟子從游者聞朱真人服芝得仙,竟論靈芝:「春青夏赤秋白冬黑,惟黃芝獨產於嵩高,遠不可得。元朗笑日:靈芝在汝八景中,盍向黃房求諸。諺云:天地之先,無根靈草,一意制度,產成至寶。此之謂也。乃著《旨道篇》示之。自此道徒始知內丹矣。」可見蘇元朗不主張服藥長壽,而倡導煉養內丹。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6/view-2776738.ht


內丹功理


所謂內丹,即《參同契》和《黃庭經》所說的還丹,是練功的高級階段。蘇元朗據《古文龍虎經》、《周易參同契》、《金碧潛通訣》三書,編著《龍虎金液還丹通元論》,明確指出「歸神丹於心煉」改外丹為內丹。認為「天地久大,聖人象之。精華在於日月,進退在運乎水火,是故性命雙修,內外一道」。性命雙修是內丹修鍊的核心。修性,又叫修心養性,即老莊的養神。修命,就是固精養氣。性功和命功結合,是煉內丹的基本方法。


延年益壽是煉內丹的目的

蘇元朗本專主內丹之旨,將外丹的名詞,均從內丹角度解釋,並藉以闡述內丹的功理:「龍虎寶鼎,即身心也。身為鼎爐,心為神室,津為華池。五金之中,唯用天鉛,陰中有陽,是為嬰兒,即身中坎也;八石之中,唯用砂汞,陽中有陰,是為奼女,即身中離也。……中夾戊己是為黃婆,即心中意也。火之居木,水之處金,皆本心神,土猶黃芽也。修冶內外,兩弦均平,唯存乎真土之動靜而已。真土者,藥物之主,斗柄者,火候之樞;白虎者,鉛中之精華;青龍者,砂中之元氣。鵲橋河車,百刻上運,華池神水,四時逆流。有物之時,無為為本。自形中之神,入神中之性,此謂歸根復命,猶金歸性初,而稱還丹也。」意思是以身心為爐鼎,養心即修性,養身即修命。要性命雙修,就得坎中(腎)的嬰兒(元精),與離中(心)之奼女(元神),通過住在中央的黃婆(意念)的撮合,加上津(唾液)氣等的溫養烹煉而結成內丹。煉成內丹,就能長生久視,勝服靈芝仙草。


內丹功法


內丹功,自蘇元朗倡導後,在唐代相當流行,內丹著作也紛紛問世。現存的《正統道藏》就收載了《通幽訣》、《穀神論》、Ⅸ陶真人內丹賦》,陶知古的《日月玄樞篇》,還陽子的《大還丹金虎白龍論》,張果的《大還丹契秘圖》以及太極真人的《上洞心丹經訣》等等。內丹的含義也更加明白通俗,其功法也較《參同契》簡便易於掌握。如《通幽訣》說:「氣能存生,內丹也。」《穀神論》將內丹功法概括為:「含津鍊氣,吐故納新,上入泥丸,下注丹田,謂之內丹。」


鑒於蘇元朗詳於內丹功理,而略於功法,現據與之同時代的著作《上洞心丹經訣》簡介其內丹功法。


隋唐時期將內丹功法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練還精補腦;第二階段是練胎息。

還精補腦:在子後午前或子後丑前(半夜至凌晨4時)開始練功。行住坐卧,任選一種姿勢,但須人靜室。首先閉目養神,意守下丹田,同時使呼吸細勻柔和。待丹田精氣溫溫萌動時,即以意領氣打通三關:通尾閭(長強穴)貫入督脈,然後通夾脊(一說在大椎穴下三寸處)過玉枕(腦後風府穴下)直入泥丸,補益腦髓,堅持長期練此功,自然腦滿神旺,生智開慧。


胎息:在震卦三三,一陽初生的子時入靜室,姿勢行住坐卧不拘,但要排除一切雜念,調勻呼吸。逐漸使呼吸氣細微綿綿,若有若無,猶如胎兒在母腹中呼吸。開始練功時,這種綿綿若存的細微均勻的呼吸維持時間短暫,只要堅持久練,維持時間可逐漸延長。一天呼吸一般是一萬三千五百息,要求息息都用胎息,才能算胎息功練成。若練成此功,就會「膚若凝脂,百病不侵,延年不死」。


原文選摘


還精補腦者,其法須於子後午前六陽時為之,或子後丑前,在身中陽生之時,而為之善矣。於此時入靖,或不拘行住坐卧,亦可。須當內外貞白,專氣致柔如嬰兒。然後玉堂、尾閭起火,行氣直過夾脊雙關,入三山,直至玉京山。久則自然腦滿,三一九室之妙道,實在於斯焉。


胎息一法,實為服氣之大要,其法始焉,必用震卦時入靖,或不拘行住坐卧,必須內外貞白,專氣致柔如嬰兒。然後如子居母腹,呼吸在玄牝之根,綿綿若存,久久服之,直至一萬三千五百息,息息如胎,一日十二時百刻,刻刻調和,小則骨正筋柔,膚若凝脂,百病不侵,延年不死。大則入水不溺,入火不焚,脫胎換骨,隱顯變化,身外有身,與道合真,其道在人耳。此二要訣者,內丹之道要,於此斯畢矣。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丹 的精彩文章:

人類長生基質的探索
內丹修鍊技術-「松」的要訣
張三丰《打坐歌》註解
談談丹道老師的重要性
丹道幾個典型功景的剖析 I 看看你經歷過沒有?

TAG:內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