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揭陽,有一群年輕人在傳承著潮汕木雕

在揭陽,有一群年輕人在傳承著潮汕木雕

撰稿:文遠


一間60多平米的木雕家庭作坊內,篤篤的鑿木聲停停續續,不規則的木屑在雕刻刀下脫落飛散……這幾天,在混雜著樟木、杉木氣味的作坊內,廣東揭陽市錢坑鎮埔龍尾村的林佳才正與五位木雕工藝人忙著新訂單。


「接了祠堂的活,室內擺件『牡丹鳳』就得放一放了。」 林佳才說,「牡丹鳳」是他一手做起來的,開工一個月多了,要完成還得半個月。

(圖片來自站酷)

在揭陽,有一群年輕人在傳承著潮汕木雕



從1996年當學徒,到現在與朋友開工作室,36歲的木雕工藝人林佳才已從業20年。在錢坑鎮,有這份執著精神的匠人不在少數。來自紀錄片《錢坑木雕》的資料顯示:錢坑木雕作坊有100多家,從事木雕工作的人員有1000多人,分布在錢坑各村以及潮汕各地。

出外做工與回鄉開家庭作坊,這是不少錢坑木雕人的經歷。他們接收大量潮汕各地的祠堂,寺廟宮觀、豪宅等的木雕裝飾設計、加工項目。「錢坑木雕在潮汕木雕的派別技法上佔據很大的一部分,這種說法一點不為過。」 林佳才說。


丨錢坑人與潮汕木雕


埔龍尾村約有1300人,做木雕的就有190多人,一般由六七個師父組成家庭作坊。 在林佳才忙不過來時,家庭作坊間會相互幫忙。在林佳才看來,他們就像一個大家庭。


在10多年前,林佳才也有一個「大家庭」。1999年,在林佳才剛出師時,潮汕地區有不少在建的祠堂。「對方管吃住,招一些做木雕的師父。」林佳才回憶,那個地方很雜,也有一些很好師父,他跟著做工,學習技法手藝,積累經驗。


師徒間這場大家庭式的「傳藝活動」在錢坑已持續近百年。20世紀初期,錢坑林氏18世林浩源在精雕細縷的同時,收學徒,精心傳藝,經過一代又一代的不斷傳承,工藝人才越傳越多,這也成就了錢坑人在潮汕木雕行業的地位。

潮汕木雕也被稱為潮州木雕。廣東東部的潮安、揭陽、潮陽、普寧、饒平和澄海等舊屬潮州府 ,人們便習慣地稱之為潮州木雕。潮州木雕歷史悠久,在唐代已有萌芽。


唐昭宗年間任職廣州的劉恂在其《嶺表異錄》中有關於潮州木雕雛形的記載:枹木產江溪中,葉細如檜,身堅類柏,惟根軟,不勝刀鋸。今潮、循人多用其根,刳而為履。當未乾時,刻削易如割瓜;既干之後,柔韌不可理也。


現存最早的潮州木雕要追溯到始建於唐玄宗開元26年(738)的潮州開元寺。開元寺整座寺院都是木構建築,斗拱、屋檐等處雕刻了線條簡單的圖案紋樣,天王殿梁架上有一「草尾」裝飾的斗拱被證實是唐代遺物。

在揭陽,有一群年輕人在傳承著潮汕木雕


(圖片來自 RapidResizer online)


丨修建祠堂的「熱風」


在潮汕地區,木雕被安置在門、窗、前廊的梁架、柱頭等顯眼而又不受日晒雨淋的地方;傢具方面,大則屏風、几案、床榻,次則櫥櫃、椅凳,小至放燈芯、盛紙媒的筒子,都加以雕飾。祠堂中的木雕工藝品也不少,一陣修建「熱風」,往往能推動木雕行業的發展。


從2005年前後開始,林佳才接的祠堂木雕訂單多了起來,學徒的數量也在增長。「那時候,活干不完,為了趕工期,我們叫年輕人來做學徒幫忙,一個月的工資以幾百元(人民幣)起底。」 林佳才回想說,他們當學徒時,不僅沒有工資,還要幫師父做家務。另外,與林佳才同時的學徒都要學滿三年才能出師,而如今,學制被壓縮至一年多至兩年。

祠堂的修建「熱風」在明清時期就刮過。明代嘉靖以後,官方允許民間獨立建宗祠祭拜祖先,各村各姓先後建設宗祠,較大的村落甚至分房建祠。另外,明末清初,潮州地區商業發達,對外通商貿易頻繁,造成海外華僑回鄉建造祠堂、豪宅成風。各宗祠在木雕裝飾上又爭奇鬥巧,使木雕藝術大大派上用場。這種風氣一直延續到清末。


清末至民國,戰亂頻繁,經濟衰落,很多木雕藝人生活困難,被迫改行或流落他鄉。木雕工藝已不如清代中葉興盛了。直到1972年,潮州木雕生產才有所復甦。改革開放後,文物古迹和宗祠寺廟的修復受到重視,木雕行業也迎來發展新機遇。


丨木雕師傅的轉型


潮汕地區的祠堂修建熱持續到2015年末。來自祠堂的訂單少了,錢坑人開始轉型做室內擺件,不過,收益的風險比以前大了。


林佳才介紹,給祠堂做木雕產品,一般都由客戶提供樟木、杉木、花梨等木料;轉型做室內擺件後,則要自己先掏錢採購。客戶看到滿意的木雕工藝品,會花錢買,即使價格不菲。「很花心思地做一個作品,如果客戶不喜歡,做出的室內擺件只能幹放在那裡。」林佳才說,現在在轉型,祠堂的活也在兼著做。


以往是閉門造車,碰到難題,只能自己搗鼓,而現在則有很多「智囊」。2014年,埔龍尾木雕加工協會成立,村裡的木雕師傅們有了一個交流技藝的平台,日常里誰遇到了技術性難題,可以通過討論交流來解決。


然而如果光有高超的手法技藝,木雕工藝及產品不為外界所知,訂單也不會太多。如今,木雕手藝人也開始走出去了。木雕加工協會會組織木雕師傅和村民一起組團參加各類展覽,展銷本村木雕產品。


當然,轉型創新並不意味著要忘記過去。「我們在申請籌建木雕展覽館,差不多今年年尾到明年初開館。」林佳才介紹,展覽館用來展示自清朝以來錢坑木雕工藝人的作品,介紹他們的工藝手法的傳承脈絡。


對於林佳才的經歷,錢坑乃至潮汕年輕一代的木雕人並不陌生,他們都在琢磨如何雕刻未來。


WELCOME TO FOLLOW US


HOPE YOU LIKE IT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輿 的精彩文章:

那些中國人習以為常的東西卻讓英國小夥伴驚呆了?
去巴西,遭雷劈?巴西雷擊案例全球最多

TAG:華輿 |

您可能感興趣

在潮汕一種承載著歷史流傳至今的美食——紅粿
潮汕丨神明崇拜對今天的年輕人還有影響嗎?
一間坐落在路邊大樹下的小店,竟然有這些傳統的潮汕美食!
羅湖有一個20多年的老市場,藏著最地道的潮汕味!
我在潮汕過了一個年《一》
憤怒!揭陽、潮州、汕頭、全潮汕都在找這個女人!
見到碗里的這些菜時,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潮汕人了
潮汕一阿姨在風扇上加了個木夾子,神奇的一幕發生了!
潮汕人沒有不愛的薄殼迎來最肥美的季節
他們都說我是一個假潮汕人
潮汕人說的:「賺個銀,使個一」。原來是這樣來的
邯鄲的潮汕味道,就是這一碗海鮮粥!
關於潮汕彩繪,年輕人的審美和傳統有點不一樣
一個由潮汕人撐起的國家
大家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是@潮汕話
潮汕之汕頭老城區的記憶,都藏在這些美食里
潮汕人沒有不愛的這種美食,迎來最肥美的季節!
這些美女你都認識,都有著潮汕人雅姿娘血統
想無!潮汕一對男女凌晨開車到別人家門口乾這種事,全程被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