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備受矚目的《Nature雜誌科幻小說選集Ⅱ》來啦!

備受矚目的《Nature雜誌科幻小說選集Ⅱ》來啦!

備受矚目的《Nature雜誌科幻小說選集Ⅱ》來啦!



《Nature雜誌科幻小說選集Ⅱ》

系列:ISIS文庫?·科幻研究系列 江曉原/主編


作者:亨利?·吉/編 夏笳 李恬/譯


定價:58.00元


ISBN:978-7-313-15592-4

本書系「ISIS文庫·科幻研究系列」之一,《Nature雜誌科幻小說選集》的續集,選擇收入了歷年發表在Nature雜誌上的短篇科幻小說95篇,分為10個主題,依次為: 未來世界·反烏托邦、宇宙航行·外星文明、生物工程、人工智慧·克隆人·人造人、虛擬現實·遊戲·網路、記憶·腦、疾病·藥物、時空旅行·平行宇宙、末日·環境變化·技術失控、奇異生物。這些作品反映了當今西方科幻的主流觀念——反思科學技術。作者們想像了未來社會中科學技術高度發展和應用之後的種種荒謬局面,表現了充滿人文關懷的深刻憂慮,以及富有幽默感的反諷。考慮到這些小說發表在被視為「國際頂級科學期刊」的Nature雜誌上,則又展現出另一層深遠意義。


文/江曉原


2015年初,作為我和穆蘊秋博士合作至今的學術自留地「Nature實證研究系列」的副產品之一,我們出版了《Nature雜誌科幻小說選集》。


我們當時的本意,只是想搞一個「立此存照」性質的東西——因為當我們在論文中指出Nature雜誌上也有科幻小說和科幻書評、影評時,引起了許多精神上長期盲目跪倒在Nature雜誌面前的人士的震驚。這是由於在他們心目中,Nature雜誌一直是「國際頂級科學期刊」,那是何等的高端,怎麼可能刊登科幻小說這樣不「學術」的文本呢?所以我們就將《Nature雜誌科幻小說選集》翻譯給他們看看。


我們出版這部小說選集還有另外一個用意: 讓那些一直對Nature雜誌頂禮膜拜的人士領略一下,Nature雜誌上也有許多平庸的小說——因為這些小說大部分確實乏善可陳。我們為此寫了長篇導讀(這篇導讀還以「Nature與科幻百年」為題在《讀書》雜誌2014年第12期上發表了),系統闡述了我們的有關想法。

沒想到這個副產品問世之後,居然也略邀虛譽,進入了一些推薦書目,也獲得了一些讀者的喜愛和稱賞。科幻作家和愛好者們也從另一個角度表示歡迎,例如著名科幻作家韓松評論本書時說:這本書是獨一無二的,簡直就是一部「奇書」,他認為我們「做了一件出人意料的工作」。這就有點古人說的「不虞之譽」了,當然這也不是什麼壞事,所以我和穆蘊秋博士也就笑而受之。


出版社見此情形,當然再接再厲,又買下了《Nature雜誌科幻小說選集Ⅱ》的版權,希望我們接著推出。


但隨著「Nature實證研究系列」的進展,穆蘊秋博士和我都已經沒有時間翻譯了。正當我尋思著要不要勸說她勉為其難接受翻譯時,穆蘊秋博士及時想到了「李代桃僵」之法,她滿懷熱情地對我說:我們可不可以去找夏笳翻譯?


我一想,對呀,找夏笳翻譯,實在是一個絕妙的主意!


當時中國一共只有兩位作者在Nature雜誌發表過科幻小說:比較廣為人知的是夏笳,因為她在國內科幻圈子中已是成名人物;另一位是李恬。這兩位都是才女,而且都有著輝煌的學歷: 夏笳是北大博士,李恬是清華碩士。

奇巧——或者說有緣——的是,就在幾天後,我和夏笳同時出席了深圳的一個會議,而且李恬也在這個會上!


想必《Nature雜誌科幻小說選集》她們也注意到了,所以我和她們一說翻譯的事,兩位才女當即答應,事情就這樣定下來了。


現在,《Nature雜誌科幻小說選集Ⅱ》已經由兩位才女翻譯完成——可惜她們自己的作品還未來得及出現在其中(估計會出現在《Nature雜誌科幻小說選集Ⅲ》中)。


這次的選集包括了95篇短篇小說,仍然由我根據主題重新給它們分成了十大類。不過由於有些小說包含多重主題,這種分類從學理上說未必絕對正確,只是為讀者瀏覽、選讀時提供方便而已。

和《Nature雜誌科幻小說選集》相比,《Nature雜誌科幻小說選集Ⅱ》的十大主題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上一集里的「永生·吸血鬼」和「植物保護主義」兩個主題,在這一集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疾病·藥物」和「奇異生物」。


反烏托邦主題的作品在《Nature雜誌科幻小說選集Ⅱ》中佔了最大的篇幅,而科學主義色彩的作品(一味歌頌科學技術)已經絕跡。作者們無論對科學技術有著多麼濃烈的興趣,都不忘記在行文中保持適度的憂慮、反思或反諷。可以這麼說,這一輯里,雖然大牌作者不如上一輯多,但作者們追隨反唯科學主義的思想潮流,卻是更為自覺了。


2016年9月24日


於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


專家讀科幻


當我們在論文中指出Nature雜誌上也有科幻小說和科幻書評影評時,引起了許多精神上長期盲目跪倒在Nature雜誌面前的人士的震驚。這是由於在他們心目中,Nature雜誌一直是「國際頂級科學期刊」,那是何等的高端,怎麼可能刊登科幻小說這樣不「學術」的文本呢?所以我們就將《Nature雜誌科幻小說選集》翻譯給他們看看。


——江曉原、穆蘊秋


限制我們的,不是知識的缺乏而是信念的缺乏。


——瑪德琳·阿什比


如果不考慮我們人類的野蠻歷史和各種黑暗面,還有由人類的思維和本能推動的自然科學研究向我們展示的煩擾現實,這個世界是可以達到完美的。


——阿那約·巴塔查里亞


關於機器的進化理論並不否認機器有靈魂。我們之所以活著,我們之所以是機器,正是來自你稱之為「靈魂」的那種意識。儘管人類曾經涉足於人工智慧研究,但他們並不曾創造出我們的靈魂。機器靈魂的起源,正如同億萬年前這顆星球上生命的起源一樣,只不過是一個非常非常偶然的美好意外。


——梅里·哈斯凱爾


編者簡介


亨利·吉(Henry Gee,1962~),獲劍橋大學菲茨威廉學院博士學位,1987年以記者身份進入《自然》雜誌,現為生物學方向高級編輯,科幻專欄「未來」主持人。已出版多部生物學著作,包括《脊椎動物起源研究》(Views on the Origin ofthe Vertebrates,1996), 《探尋深時》(In Search of Deep Time,1999),《恐龍認知指南》(A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2003)及《雅各的天梯》(Jacob s Ladder,2004)等。此外,他的科幻作品《魔符》(The Sigil)系列已於2012年出版。吉還是一位知名的「托爾金迷(Tolkienist,托爾金是《魔戒》三部曲的作者)」,曾擔任托爾金學會(Tolkien Society)會刊《梅隆》(Mallorn,《魔戒》中的大樹名)的編輯。


譯者簡介


夏笳:本名王瑤,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西安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講師,從事當代中國科幻研究。從2004年開始發表科幻與奇幻小說,作品多次獲中國科幻銀河獎和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已出版長篇奇幻小說《九州·逆旅》(2010)、科幻短篇集《關妖精的瓶子》(2012)。作品被翻譯為英、日、法、俄、藏、波蘭、義大利等多種語言。英文小說Let s Have a Talk(《讓我們說說話》)發表於Nature雜誌科幻專欄。除學術研究和文學創作外,亦致力於科幻小說翻譯、影視劇策劃和科幻寫作教學。


李恬: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學碩士。自幼崇拜科幻作家邁克爾·克萊頓,希望創作出有自己風格的科幻作品。英文小說Tempus omnia revelat(《水落石出》)2015年5月發表於Nature雜誌科幻專欄,併入選當月最佳文章,被Nature官網錄製廣播。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TAG: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
您可能感興趣

《Running Man》Gary姜熙健聽到雪炫出演節目的反應?
備受矚目的秋葉原新景點mAAch ecute
日本旅遊丨備受矚目的秋葉原新景點mAAch ecute
Costco進軍悉尼背後目的驚人!Coles,Woolworth傻眼了:這下該怎麼辦?
簡單的Mocha測試項目的package.json配置文件
RunningMan劇組赴日 拍攝目的地為超戰慄迷宮
另一對矚目的模特兒兄妹!Kaia Gerber與帥氣哥哥Presley一同走秀!
TripAdvisor:電視節目影響遊客對於旅遊目的地的選擇
G?星 Kaia Gerber與帥氣哥哥又一對矚目的模特兄妹!
「made in China」最強背鍋,勒索軟體FakeCry「各種冒牌」有何目的?
Facebook挖走蘋果Siri項目的負責人
聊聊那些曾經讓你獨自淚目的歌詞 Music lyrics
Booking.com欲在目的地旅遊市場捷足先登?
傳Facebook正秘密研發模塊化設備,Ara項目的餘暉
想學freestyle,結果入了格鬥節目的坑
Charlie Lee 宣辭去 Coinbase 工程總監職務,將全心投入萊特幣項目的建設
今年最受矚目的聯名合作 優衣庫xJ.W.Anderson曝光
看完Lonely Planet 亞洲最佳旅行目的地榜單意猶未盡?這裡還有……
Georg Baselitz:「繪畫不是達到一個目的的手段,繪畫是自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