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教丹鼎派的革命家——魏伯陽

道教丹鼎派的革命家——魏伯陽


道教丹鼎派的革命家——魏伯陽



在道教內部一直流傳著一部佔據著重要分量的經典著作——《周易參同契》,這部書被譽為「萬古丹經王」,尤其是走修鍊丹鼎以期求得道成仙這一路的修鍊家,這部書都是必讀的經典寶章。那麼何為「參同契」?「參」就是參合,「同」就是相同,「契」就是契合。

簡單地說,就是參合三種原則相同的學說思想,加以整合,融於一爐。這三種學問就是老莊之道、煉丹之術,以及《易經》之學。據記載,《參同契》的著者魏伯陽本是東漢時人,出身於高門望族,世襲簪纓,但魏伯陽生性好道,不肯仕宦,閑居養性,時人莫知之。


其留下《參同契》一書是慨嘆於當時道教修行的一系列流弊而發心肅正道統,但由於「恐泄天之符(天機)」,故行文多恍惚之辭、類比之喻,文字古奧難懂,不易捉摸,多假借爻象,以論作丹之意。圍繞魏伯陽本人的傳說故事有很多,今以晉葛洪所著《神仙傳》為基準,特錄原文如下:


魏伯陽者,吳人也。本高門之子,而性好道術。後與弟子三人,入山作神丹。丹成。知弟子心懷未盡,乃試之曰,丹雖成,然先宜與犬試之。若犬飛,然後人可服耳。若犬死,即不可服。乃與犬食之,犬即死。伯陽謂弟子曰,作丹唯恐不成,今既成而犬身之死,恐是未合神明最對意,服之,恐復如犬,為之奈何。弟子曰,先生當服之否。伯陽曰,吾背違世路,委家入山,不得道,亦恥復還。死之與生,吾當服之。乃服丹入口即死。弟子顧視相謂曰,作丹以求長生,服之即死,當奈此何。獨一弟子曰,吾師非常人也,服此而死得無有意耶。因乃取丹服之,亦死。餘二弟子相謂曰,所得丹者,欲求長生耳。今服之既死,焉用此為。不服藥,自得數十歲在世間也。遂不服。乃共出山,欲為伯陽及死弟子求棺木。二子去後,伯陽即起。將所服丹,納死弟子及白犬口中,皆起。弟子姓虞,遂皆仙去。道逢入山伐木人,乃作手書與鄉里人。寄謝二弟子。弟子乃始懊恨。伯陽作參同契,五行相類凡三卷。其說如解釋周易,其實假借爻象,以論作丹之意。而世之儒者,不知神仙之事,多作陰陽注之殊,失其旨矣。



道教丹鼎派的革命家——魏伯陽


其實這則圍繞魏伯陽親身試丹以驗弟子誠與不誠的事說的是一個很深的道理,自古以來求仙訪道,渴望長生久視的代不乏人,上至帝王,下自百姓,每個人都期望自己能長生不老,快活自在,可是前赴後繼那麼多人到頭來真能成神仙的也就那麼幾個,果真是應了那句「修道者多如牛毛,成道者鳳毛鱗爪」,究其為何?魏伯陽以身為訓給出了答案,即是:要想不死人先要死個人!其中深意,細細琢磨,自有一番體會。


神仙之說縹緲難測,修鍊之學殊難可辨,魏伯陽仙人留下的《參同契》或許會為有志於此的同仁開啟一扇門戶。


(文章為道山不老原創,鹹魚老道專欄,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標明出處)


親情鏈接:微信公共平台「大孤山玄都宮」第一時間了解道教新聞諮詢、相關道教活動、道教知識、加入我們從這一刻開始,期待您的訂閱!


道教丹鼎派的革命家——魏伯陽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山不老 的精彩文章:

一起誦持《三清寶誥》,不可思議功德
要是能重來 我要選李白——話說李白與道教
恭賀農曆十月二十七日紫微星君聖誕
道教上清派開山祖師——紫虛元君魏華存
著名影星關之琳二次聞道大孤山的真實隱情

TAG:道山不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