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最長的一天」:日本戰敗前夜的兵變

「最長的一天」:日本戰敗前夜的兵變

作者丨三胖


1967年,日本東寶公司拍攝了一部近似於紀錄片的電影:日本版「最長的一天」。講述了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正式宣布戰敗的前一天,那個漫長而充滿變數的一天,宮廷會議,密謀政變,差點流產的投降書,近衛師團血案,軍隊叛亂,自殺,他殺.........主演是日本昭和年代首屈一指的男星三船敏郎。



「最長的一天」:日本戰敗前夜的兵變


(1967年版《日本最長的一天》海報)


為紀念終戰70周年,2015年日本重拍了這部電影。擔綱男一號也是重量級的「國寶」級演員役所廣司。本文將聚焦這一鮮為人知的發生在日本戰敗前夜的刺殺天皇計劃,對其來龍去脈進行梳理。



「最長的一天」:日本戰敗前夜的兵變


(2015年版《日本最長的一天》海報)


1945年4月,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日本方面,敗局已定的大勢中,東條英機及其內閣下野。業已77歲高齡的鈴木貫太郎經昭和天皇(裕仁)的勸說,同意出任新一屆的首相。在隨後的組閣中,陸軍大將阿南惟幾確認為陸軍大臣的人選。在此期間,希特勒飲彈自盡,歐洲戰場塵埃落定,東京大空襲、《波茨坦公告》、長崎-廣島原爆,日本站在了歷史的十字路口,命懸一線。以畑中健二等少壯派軍官為代表的主戰派摩拳擦掌,等待和同盟國進行本土決戰。政府高層方面則出於各種考慮,就是否終止戰爭進行激烈討論。


蘇聯的突然宣戰讓日本的最後幻想終歸破滅。8月9日,鈴木貫太郎準備覲見裕仁天皇,勸諫其行使大元帥令抑制軍隊。內閣會議上,為了保護裕仁天皇全身而退,鈴木首相做好了捨棄老命,接受死刑的準備,力主接受波茨坦公告,儘快結束戰爭。阿南陸軍大臣認為必須有條件的接受波茨坦公告,如果條件過於苛刻不惜本土決戰到底。海軍大臣指出日本實質上註定敗局,別無選擇。就在會議進行期間,美軍發動第二波原子彈攻擊,長崎遭受不次於廣島的核打擊。隨後,裕仁天皇對鈴木表示:「以朕的名義開始的戰爭,若以朕的肺腑之言收場,朕將無勝感激」。阿南大臣的部下進言,認為若就此終戰,大和民族將同滅亡無異,故應堅定本土決戰之信心,發動「特攻」,以二千萬軍民為特攻隊參戰,日本列島再起「神風」之神話,置死地而後生。


在隨後的高級會議上,有人提出鈴木內閣應對原爆襲擊負責,集體辭職。鈴木首相堅持將完成終戰使命。阿南大臣提前離席返回陸軍省,參謀次長建言由陸軍採取措施全國戒嚴,推翻內閣建立軍事政權。在夜間的御前會議上,持續兩個半鐘頭的爭論後,戰爭指導會議的六位大臣對是戰是和依舊是三對三,無法得出結論,鈴木首相正式提議請求天皇聖斷。裕仁天皇表示為存續國家之希望、保存儘可能多的國民之生命,以圖他日東山再起,決意終止戰爭。

會後,東條英機單獨面見天皇,堅決反對接受波茨坦公告。東條把軍隊比喻成海螺的殼,若殼破裂海螺則無以保命。裕仁談到拿破崙的前半生為了法國鞠躬盡瘁,後半生卻只為個人榮耀窮兵黷武,他不想步拿破崙之後塵。而此時的陸軍內部已分化為和平和抗戰兩派,其中主戰派內又有推舉阿南的政變派和連同阿南一起打倒的過激派。


8月12日凌晨,同盟國對日本發出文件,要求日本政府權威應SUBJECT TO盟軍最高司令官,即天皇的權威應從屬於GHQ。日本政界對這一SUBJECT TO的措辭表示不能接受,消息傳到陸軍省,年輕軍官們如受奇恥大辱,憤憤不平。


8月14日,日本召開了最後的御前會議。在這次會議上,除了最高會議的人員外,內閣全體成員也都參加了。首先由鈴木首相報告接受《波茨坦宣言》的經過、對方的回答,以及軍部和外務省等意見分歧,然後提交會議表決。當時,軍部只簡單地發表一些意見,並未深入討論。天皇即依照外務大臣的意見予以批准,接受美國的回答。於是最後天皇本人決定接受《波茨坦宣言》。


主張在本土決戰的陸海軍極端派軍人,對於終戰非常不滿,從感情上而言也非反抗不可。如想控制少壯派軍人的確是非常困難的。少壯派軍人是在昭和動亂的時代一直支配著軍部的實力派。 少壯派軍人的計劃是立刻用軍人的力量實行叛變,將天皇身邊的主和派人士及閣員予以全部剷除,擁護天皇繼續實行戰爭政策,阻止敵人的登陸,主張在本土與敵人決一雌雄,萬一戰敗了的話,全國國民即使都自殺,也在所不惜。但是,決不在本土沒有決戰之前就考慮停戰。



「最長的一天」:日本戰敗前夜的兵變


阿南陸軍大臣於8月14日召開的最後御前會議之後,抱著極度悲憤的心情,訪問梅津參謀總長,指責終戰是不適當的,表示事到如今軍部只好決定叛變,擁護天皇,成立軍政府,繼續戰爭,並要求梅津參謀總長也參加。梅津已經獲悉了軍部的動向,他聽完阿南大將的要求後,嚴肅地闡明了建軍之大義,並表示:天皇的御旨既已決定,而且御前會議上又很清楚地親自批准了,故大義名分已判然,所以軍部無論遭遇何困難也必須採取萬全的措施,這是軍人的義務。


8月15日凌晨2時整,近衛師團的一千多名官兵包圍了皇宮,如同「二·二六事件」一樣,大部分官兵都不知道他們是在反叛,從外表上看,這只不過是緊急增強皇宮的常備警衛力量而已。不到幾分鐘,皇宮所有大門都被關閉,並切斷了皇宮與宮外的一切通信聯絡,天皇與外界徹底隔絕。這時,在宮內省,天皇錄音完畢剛剛回寢室休息,日本廣播協會的工作人員收拾好錄音器材正準備乘車離去。當汽車開到不足50米的坂下門時,手持上了刺刀的三八式步槍的士兵攔住了他們,他們正奉命逮捕廣播協會的所有人員。廣播協會的人員被帶到一間小木屋裡受審,其中一個人供出錄音唱片已交給—個侍從保管。於時,一個搜索小分隊便被派去搜查宮內省。



「最長的一天」:日本戰敗前夜的兵變


大約在凌晨三點半鐘,叛軍佔領了東京電台,他們準備使用電台發布政變通告。但是美國航空兵的例行空襲妨礙了他們,因為電台此時必須用來向東京市民發布空襲警報和空襲進程。


此舉成功地孤立了天皇,但卻怎麼也找不到天皇的錄音唱片。另外,被他派出執行重要任務的井田中佐帶回來的消息更令人沮喪:東部軍管區不願介入兵變,阿南大將也不願把他的命運同叛亂者們聯在一起,雖然他領導了御前會議中的主戰派,雖然他也同情叛亂者們,井田帶來的消息意味著叛亂者們得不到外界的任何支援。而且如果近衛師團的官兵們一旦發現他們的上司已經被殺,肯定會拒絕繼續幹下去。


8月15日晨6時15分,軍管區司令官田中進入皇宮,親自指揮,撤出了部隊。上午8時許,局勢趨於平靜,兵變徹底失敗。當阿南得知兵變失敗的消息時,他立刻按照嚴格的規矩剖腹自殺。


正午前夕,在以有軍隊和憲兵加強警衛的電台里,正在為重要廣播作最後的準備。那些叛亂分子拚命搜尋的錄音片子,終於從儲藏處取了出來。12時整,事先得到通知的日本國民打開了自己的收音機。他們等待著新的「堅守致死」號召,可是替代這個的,竟是世人熟悉的「現在朕命令我國人民放下武器並確實執行一切條件……」的玉音放送。



「最長的一天」:日本戰敗前夜的兵變



(日本人在虔誠地聆聽天皇宣讀投降詔書)


歡迎關注「皇帝不稱朕」微信公眾號:hdshuoshi(皇帝說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皇帝說史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我們那麼喜歡下雪?
「滅九族」,是怎麼回事?
中國人的姿態:手該往哪兒放?
夫妻皆有百夜恩,為何她要在幾百人前毀了丈夫
從奴到官,這位北齊的「女一品」不簡單!然後呢?

TAG:皇帝說史 |

您可能感興趣

窺破日本的野心,戰火中的日本
戰敗後的日本在幹嘛?
二戰結束後,駐紮日本的美國大兵和日本情人
歷史上一戰讓日本俯首千年的「抗倭第一人」
二戰期間,美國大兵是這樣打日本兵的!
日本戰敗反後,駐日美軍過著神仙般的日子,現在日本女人卻這麼說
九一八事變前的日本的陰謀,到底預謀了什麼
最後一個投降的日本兵,居然得了巴西的勳章
史上最牛的對日海戰,日本幾乎全軍覆,戰後更是大快人心
日本戰敗前夜,發生了一場政變,差點延緩和平到來
四百年前中國曾和日本打過一仗,救了朝鮮,滅了日本
二戰期間,美國大兵是這樣打日本兵的
世界史上奇葩一幕:中國對日本的一場戰役,竟打得日本改了國名!
揭秘日軍二戰最後的一役,蘇軍與日軍的戰鬥日本還不知道反思
中日史上的五次戰爭,中國三勝,碾壓日本!
揭秘歷史上一戰讓日本俯首千年的「抗倭第一人」
來日本鎌倉,邂逅一段最熱血的夏天!
如果二戰時日本守住了瓜島,會影響後來的日美兩國戰役嗎
二戰後真假天皇風波:日本曾冒出十幾位「天皇」
最後的日本鬼子,到底長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