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畫精賞」清 · 吳昌碩《歲朝清供圖-石鼓文八言聯》

「國畫精賞」清 · 吳昌碩《歲朝清供圖-石鼓文八言聯》

【國畫精賞】

清 · 吳昌碩《歲朝清供圖-石鼓文八言聯》

「國畫精賞」清 · 吳昌碩《歲朝清供圖-石鼓文八言聯》

清 吳昌碩 歲朝清供圖-石鼓文八言聯 紙本設色 嘉德2014秋拍 成交價954.5萬元

吳昌碩的藝術創作,無論書法、繪畫、篆刻,在近現代藝壇都稱得上是一代宗師。在繪畫方面,繼承發揚了虛谷、趙之謙的海派風格,開闢了大寫意花鳥畫的一代新風,稱得上是近現代藝壇第一人,其藝術風格亦影響深遠。缶翁晚年,定居上海吉慶里,專註藝事。七十歲時被公推為西泠印社首任社長。吳氏書畫,皆是得益於自少年時期即攻習篆刻,以篆刻立基,故能深諳中國書畫中「計白當黑」之道,下筆如下刀,五指齊力,筆力雄勁,入木三分,於書畫中蘊含著濃郁的金石氣息。

「國畫精賞」清 · 吳昌碩《歲朝清供圖-石鼓文八言聯》

清供題材以其美好寓意,歷來為海派畫家所青睞,特別是如此作《歲朝清供》,更加吉祥如意。畫中繪梅花、牡丹、蘭草、荔枝、靈芝,所蘊含的美好含義,如缶翁所題:貴壽無量,子孫富昌。全畫洋溢著歲朝時節的喜慶氣氛。此作既成,蘇道人稱之「得孟皋之古,范湖之腴。」 前指張孟皋,後系周存伯,一為北方花卉名手,一是海上畫壇中堅,俱缶老師法心儀者,筆下能攝兩人精髓,缶翁得此讚譽,欣然題於畫上。蓋缶老當時亦是自鳴得意。作此《歲朝清供》之時,缶翁八十高齡,畫中線條極富爽利,令人觀後大呼過癮。

「國畫精賞」清 · 吳昌碩《歲朝清供圖-石鼓文八言聯》

吳氏於書法方面,對漢隸、石鼓最為用功,曾於詩中寫道 「曾讀百漢碑,曾抱十石鼓」。吳氏自青年時期即臨習獵碣文字,數十年間臨池不輟,方能自出主見。吳昌碩所書石鼓文用筆恣肆而沉穆,圓勁而嚴峻,既保留了石鼓文渾厚古樸的氣質和剛柔相濟的特點,又於石鼓文齊平規整的布局有所突破。此組所配石鼓文八言聯作於癸卯,是時吳氏60歲,正是吳氏藝術風格成熟之時,此聯中所書石鼓文字已是極為精道。雖是書於蠟箋之上,絕無遲滯猶豫,下筆果斷而又收放自如。蠟箋石鼓對聯,可稱得上是缶翁書法之鳳毛麟角。蠟箋法書保藏不易,此聯雖歷經百餘年,依然完好如初,實是藏家悉心呵護之功。

此組《歲朝清供·石鼓文八言聯》一堂,青綠蠟箋之上的秀勁書法更襯畫中清供之意趣。缶老晚年畫作,配以盛年書法,如此相映成趣,集吳氏書畫藝術精華於一堂,殊為難得。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台————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台。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往期經典

書畫高清資料

名家訪談

經典專題

推薦展覽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書法網 的精彩文章:

時代需要什麼樣的書法批評?
陳忠康:書法里的時光印記?
從6000萬的《行書七古詩卷》里閱盡唐伯虎晚年的蕭索與無奈
計白當黑:龔賢《深山讀書樓》賞析
「名家手札」清 · 袁枚 致尤蔭手札

TAG:中國書法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國畫精賞」清 · 華嵒《朱菊秋禽圖》
國畫精賞清 · 吳歷《松壑鳴琴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國畫精賞」清 · 沈銓《九如圖》
「國畫精賞」清 · 王原祁《溪山清音圖》(啟功題跋)
「國畫精賞」明 · 徐渭《片石雙桐圖》
「國畫精賞」清 · 吳歷《槐榮堂圖》(上海博物館藏)
「國畫精賞」清 · 髡殘(石溪)《山中枕石圖》
「國畫精賞」明·文徵明《五岡圖》(董其昌題跋)
國畫精賞清 吳歷《雲白山青圖》卷(台北故宮博物院藏)高清詳解
「國畫精賞」清 · 弘仁《雨余柳色圖》
國畫精賞清 · 吳歷《柳村秋思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國畫精賞」清 · 華喦《金谷園圖》軸
「國畫精賞」清 · 王原祁《秋山幽境圖》
國畫精賞明 · 文徵明《橫塘圖》《石湖圖》與《明賢姑蘇十景冊》
「國畫精賞」清 吳歷《興福庵感舊圖》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國畫精賞」明 · 宋旭《萬山秋色圖》
「國畫精賞」清 · 八大山人《魚石圖》
國畫精賞清 吳歷《竹石圖》軸(上海博物館藏)
「國畫精賞」明 · 陳洪綬《溪山秋色圖》(張靜齋舊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