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虎門銷煙,林則徐與英國人叫板了

虎門銷煙,林則徐與英國人叫板了

道光帝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起初,他擔心廣東方面各級官員不能很好地配合林則徐的禁煙行動。因此,他下了道諭旨,要兩廣總督鄧廷楨、廣東巡撫怡良等地方大員密切配合欽差大臣的禁煙工作。鄧廷楨接到命令後,立即表示將謹遵聖諭,隨後還給林則徐寫了封信。他在信中說:「有不同心者有如海」,以此表示自己將與林則徐通力合作禁絕鴉片的決心。

虎門銷煙,林則徐與英國人叫板了


南下廣東,力行禁煙,老實說,林則徐接到這個任務也有些擔心,擔心反對派會從中作梗,出現一些無法想像的困難。鄧廷楨的信,不僅讓林則徐感到欣慰,也讓其充滿了信心。因而,他當即給鄧廷楨回信,商討廣東的禁煙對策。他知道,廣州是貪污犯罪的淵藪,行商比起大多數官員來說,只不過是比較富有的走私販,一些官員的縱容是鴉片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林則徐禁煙的心情是迫切的,在前往廣州的途中,他經常向沿途的地方官徵詢意見。林則徐一行於1839年3月10日抵達廣州,入住廣東有名的越華書院。從此,這裡便成了他的行轅。


林則徐到廣州後做的第一件事是了解情況。他從兩廣總督鄧廷楨等人的口中得知,英國鴉片販子查頓等人聽說林則徐來廣州禁煙,感到情勢不妙,已經離開廣州回國了,現在英、美等國的躉船也躲避到丫洲洋面。初到廣州,該怎樣開展工作,林則徐徵詢了很多廣州官員的意見。與鄧廷楨等人溝通後,林則徐給道光帝寫了一個奏摺,彙報自己在廣州的初步計劃。


林則徐的計劃是:派出水師兵船跟蹤監督鴉片躉船,並在伶仃洋及東路惠、潮等屬洋面口岸加強巡防;進一步了解廣東情況,準備旬日之間,與關天培等人前往虎門、澳門等處查看海口形勢,以便審時度勢;對於吸食鴉片者,堅決予以嚴辦。

為了解外國鴉片販子的活動蹤跡,林則徐專門僱傭了兩個曾經在商館為外商做飯的廚子到越華書院幫廚。除此之外,林則徐還遠到湖南拜訪了湖南學政蔡錦泉和辭官歸隱的張維屏,請他們幫助出謀劃策。


經過多重努力,林則徐對外國鴉片販子與國內販賣者、吸食者有了全面的認識。他感到鴉片泛濫的主要原因是「外為內源」,這使他明確了以「斷絕鴉片為首務」則先要杜絕其來源的禁煙方向。

虎門銷煙,林則徐與英國人叫板了



怎麼斷其來源呢?如果說派遣師船追捕,在海洋的洪濤巨浪之中,還真不一定能夠緝拿到猖獗的外國鴉片商販。林則徐認為鴉片商販多半居留在廣州,可以用「喻以理而怵以威」的辦法,迫使他們繳出囤積在躉船上的鴉片。

3月18日,林則徐與鄧廷楨、怡良一起在越華書院傳見了十三行行商。在林則徐還沒有到廣州之前,行商們就聽說朝廷要派出欽差大臣來廣東禁煙,起初還有些不以為然,認為不過是走走過場罷了,想不到林則徐一到廣州就這般的雷厲風行。


那天,行商們一到越華書院,林則徐就斥責他們一貫與外國鴉片販子勾結,明明知道鴉片卸在伶仃洋的躉船上,竟然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國家安危,不顧百姓死活,任由鴉片泛濫。然後,他把事先寫好的《諭各國夷人呈繳煙土稿》諭帖交到行商手裡,要他們將諭帖轉交給外商。諭帖曆數了外國鴉片商人的種種罪狀,要他們將藏在躉船上的萬餘箱鴉片盡數繳出,並要求外商具結保證書,保證以後來華船隻不再夾帶鴉片。否則,一旦發現,「人即正法,貨盡沒官」。諭帖中還說,如果遵令在三日內稟復繳出鴉片的可以既往不咎,並奏請朝廷酌情賞犒。如果執迷不悟,將從重懲處。林則徐還在諭帖中申明:此次本大臣帶著聖上的重託而來,本大臣離京時,聖上一再告誡,禁煙要法在必行。因此,「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


緊接著,林則徐連發文牘、諭告,嚴申禁煙令。他在《曉諭粵省士商軍民人等速戒鴉片告示稿》中勸誡說:「不要任人愚弄,不惜性命,不顧身家。」


這些文告、諭帖是林則徐到廣州後表達禁煙決心和對其所主導的禁煙政策的嚴正聲明。可以看出,在反對外國鴉片輸入這件事上,他立場堅定,有堅定不移的禁煙決心。


林則徐之所以初到廣州就傳見行商,廣發文告、諭帖,是因為他認為利用具有保商資格的行商「控制」外商,可以達到迫使外商交出鴉片的目的,並能夠找出英國方面搞鴉片交易的幕後關鍵人物,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要讓那些外國鴉片商人老老實實交出鴉片並不容易。禁煙雖然是中國的內政,但是要打擊外國商販,具有涉外性質,外國人肯定會有所反應。如何將存在的矛盾和衝突降到最低?林則徐雖然還沒有外交經歷,但他卻有著足夠的政治頭腦和智慧。他這樣做還有一層用意,就是將國與國的外交衝突降低到國家與個人之間的糾紛。


事實正如林則徐所預料的那樣,在行商將《諭各國夷人呈繳煙土稿》的諭帖遞交給外國商販後,自嘉慶以來已不把清政府的法令當回事的外國商販並沒有按照諭帖上的要求執行。但是,他們知道林則徐這一次是動真格的,不能不考慮嚴峻的形勢。

虎門銷煙,林則徐與英國人叫板了


外國鴉片販子先是召開了一個秘密會議,討論應對辦法。會議由美國商人滑么主持,他認為:「面臨這種嚴峻形勢,不管今後發生什麼樣的事件,統一意見是我們的首要任務,不管他們(指林則徐、鄧廷楨等人)採取什麼手段,我們不應該說出對自己不利的事。」滑么還宣讀了自己草擬的一個答覆意見,聲稱現有的鴉片都屬於居住在孟加拉和孟買的商人,他們沒有權利交給中國政府。唯一能夠做到的是,讓這些船隻離開中國,今後不再載鴉片來華交易。


即便美國商人這樣一個帶有逃避性質的意見,英國鴉片商人顛地也表示反對。他認為,林則徐的諭帖不過是做做樣子罷了,而販賣鴉片沒有任何過錯。他不同意滑么提出的將鴉片躉船撤出中國的建議,而是建議拒不回復林則徐的諭帖,並得到了大多數外國商人的支持。


外國鴉片商人的故意抗拒,讓林則徐十分惱火。他本來想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可沒想到這些貪婪的外國煙販並不買賬。初到廣州的第一把火關乎禁煙行動的成敗,怎能偃旗息鼓?3月21日一大早,林則徐再次傳見十三行行商,要他們向外國商販傳達欽差大臣的堅定決心:如果再不繳煙,欽差將於上午10點親赴商館處理此事,並要求他們指出鴉片走私幕後的關鍵人物。


這使外國商販們感到林則徐並不是在走過場,因此不得不改變態度。但他們只答應象徵性地交出1056箱鴉片,希望以此敷衍過關。林則徐早就知道,當時鴉片商人的存貨多達2萬餘箱。他認為,外商們之所以敢敷衍抗命,是因為有人暗中操縱,這個人就是英國鴉片商人顛地。顛地是英國商會的會長,也是第二家最大港腳公司的經理。他正是鴉片走私的關鍵人物,拿獲了此人,對於禁煙行動無疑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虎門銷煙,林則徐與英國人叫板了



因此,林則徐橫下心,一定要將顛地緝拿歸案。3月22日,林則徐與鄧廷楨密商後,果斷下達了一項逮捕鴉片商人顛地的命令。但是顛地已經躲了起來,於是林則徐便讓怡良捉拿了兩名與顛地有密切合作的行商作為人質,聲稱如果顛地不自動投案,就將人質斬首以代替顛地。


林則徐動了真格,外國煙販一時驚慌失措,沒了主意。於是,他們把難題拋給了英國駐華商務監督查理·義律。義律對中國官員一向也是看不起的,他原來也認為,中國官員禁煙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在林則徐到達廣州之初,義律曾經信誓旦旦地向英國外交大臣巴麥尊打保票,自己有能力搞定林則徐。他在給自己頂頭上司的信中說:「堅決的語調和態度,將會抑制廣東當局輕舉妄動的氣焰。」


義律的信件剛剛發出,他就聽到林則徐要逮捕英國商販顛地的消息,這無疑是給了他一記響亮的耳光,怎麼向上司交代?他知道自己吹牛吹得有點過了,但是身為商務監督,他知道自己應該負起保護本國僑民和商人權利的義務。對於事情的發展,他做了最壞的打算。


林則徐要逮捕顛地,義律認為這不是戰爭,「至少也是戰爭的直接的不可避免的前奏」[(美)馬士:《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第一卷,張匯文等譯,商務印書館1963年版,第249頁]。他很有些強權心態地命令,將他手下可動用的兵船開往香港應對可能發生的戰爭,並於3月23日帶領一小隊護衛離開澳門,於第二天耀武揚威地來到廣州商館。


義律來到廣州商館後將顛地窩藏在他的辦公室里,企圖趁夜色讓顛地逃離廣州。誰料當晚顛地剛走出商館就被廣州的軍民發現了,便將他截回,關押了起來。對於義律的舉動,林則徐很氣惱,斥責義律「不能約束之非」,他派出軍隊嚴守商館,外商也被看管起來並撤出了商館裡的中國僱員。沒有僕役服務,食物供應又不及時,外國商販那裡經歷過這種遭遇,立時情緒低落、氣焰頓消。


針對林則徐的舉動,義律試圖把事件升級。他知道中國人不懂外交,也不懂西方的法律制度,於是他想把中英之間禁煙與反禁煙的糾紛上升到國與國之間的外交衝突,甚至是國際性的衝突,希望以此為其挑起戰爭找到借口,並得到其他強國的支持。


英國、美國等外國鴉片商販被圍困的第二天,義律向兩廣總督鄧廷楨遞交了一個照會。他在照會中要求,廣州方面在三天內給在廣州的所有英國商人和英國船隻辦理護照,准其離開。如果不這樣做,將被認為是「本國的船隻和人員被非法拘留,就要作相應的行動」。


對於義律的蠻橫要求,林則徐針鋒相對。他告訴義律,必須按照命令繳出囤積的鴉片,才可以頒發護照,放人放船。義律沒辦法只得表示願意將「英商手中的鴉片悉數交官」,並請求供應食物和派僕役進入商館。


義律雖然表示願意將鴉片交官,但行動上仍然透露著不甘心。他以英國商務監督的身份通知英國商販,希望他們繳煙。義律說:「目前同本國及別國僑居此間的一切商人,被廣東省府強行扣留,食物無著,僕役離散,和我們各國的交通已被斷絕。」可見,他把外國煙販被扣押的所有責任都推向了中國。他表達了英國政府會保護僑民和商人利益的姿態,他說:「英商財產的證明……繳出的一切英國人的鴉片的價值,將由女王陛下政府隨後規定原則及辦法,予以決定。」

虎門銷煙,林則徐與英國人叫板了



義律巧妙地把林則徐維護國家主權、打擊不法商販的內政,上升到國與國的外交關係上來。當時英國鴉片販子馬地臣稱讚說,這是具有政治家風度的行動,「中國人因此而掉進了要直接對英國政府負責的陷阱」


正如馬地臣所言,義律的動機就是把林則徐發起的禁煙鬥爭上升到國與國的外交糾紛,其目的是為對中國發起武裝挑釁尋找借口、製造輿論。4月3日,他再次給巴麥尊去函說:「中國方面這次可恥的挑釁行為,乃是陛下政府對於過去所受一切損害取得補償的最好理由,這是把我們將來和這個帝國的商務安放在穩固而廣闊的基礎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機會,這樣對策的正義性是絲毫不容懷疑的。我認為,我的勛爵,對於所有這一切不可饒恕的暴行的反響,應該出之以迅速而沉重的打擊,事先連一個字的照會都不用給。」


義律把林則徐派兵嚴守商館視為武裝挑釁的越軌行為。商館不是領事館,商館本來就是中國行商所建,只是租給英國人居住和辦公罷了。因此,林則徐封館,撤出中國僱員,實屬中國內政。但是,因著義律的鼓動,被困的一些英國商人也跟著叫嚷。他們給英國女王的請願書中說英國人民的生命財產處於十分可怕的危險之中,要求英國政府出面干預。


事實上,林則徐在執行禁煙的同時,為避免不必要的國際糾紛,他也希望儘可能實現和平解決。一方面,他對合法的中外貿易並不加以干涉,而是積極支持。另一方面,他把守法商人和不法煙販嚴格區別開來。為了鼓勵外國商販積極繳出鴉片,他告諭外國煙販,凡是主動交出鴉片的商人,每箱鴉片給予 5 斤茶葉作為獎勵;對於主動作出具結保證的外國商船,恢復他們正常的往來貿易。


林則徐還請一向遵紀守法的美國商人C.W.金幫助勸說煙販們主動繳煙。經過積極的分化和勸說,外國煙販們開始陸續繳煙,林則徐也下令放寬對他們的隔離。

虎門銷煙,林則徐與英國人叫板了



外國鴉片商販開始主動繳煙,那麼多的鴉片該放在哪裡呢?林則徐與廣東官員商議,決定把虎門作為繳煙的地點。從4月9日到5月18日鴉片已全部繳清,共19187箱和2119袋。袋裝和箱裝鴉片的重量是一樣的,也就是說,林則徐比原來義律稟告的應繳20283箱的數字多收了1023箱。


這麼多的鴉片該如何處理?最初林則徐向道光帝奏報說,待鴉片收繳完畢,將派員押解進京請皇上查驗。道光帝也答應了這個奏請。可是這麼大數量的鴉片押解進京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還要花費大量的經費,實在是勞民傷財。最後,道光帝聽取了浙江道監察御史鄧瀛的建議,諭令林則徐就地銷毀,無須押解進京。這樣,林則徐開始了緊張的銷煙行動。僅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則徐就在虎門當眾銷毀了鴉片237萬公斤,史稱「虎門銷煙」。


【來源:《晚清外交七十年:兩次鴉片戰爭前後的中西碰撞》李書緯 著 東方出版社授權 網路配圖】


作者簡介:


李書緯,原名李書偉,河南鄭州人,畢業於北京語言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自2002年以來已在國家級報刊、雜誌發表專題性文章、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百十餘篇。代表詩作《大地的鳴唱》被多家媒體刊載。已出版有《晚清民國眾生繪》《微歷史·紛繁民國》《微歷史·生猛元朝》等書。

虎門銷煙,林則徐與英國人叫板了



書名:晚清外交七十年:兩次鴉片戰爭前後的中西碰撞


作 者:李書緯 著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書 號:978-7-5060-9000-1


定 價:46.00元


註:本公號所推送的文章如侵犯到原作者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進來撩』欄中的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內刪除。所推送的文章並不代表本公號觀點,請和諧留言。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客兒 的精彩文章:

蕭紅:狼狽不堪的小母親
各種槍械的工作原理,我能盯著看一天
科巴,你為什麼非要我死不可呢?
故宮建築的數字之謎
本周薦書∣用裙帶拴起來的日本首相們

TAG:史客兒 |

您可能感興趣

林則徐簡介,林則徐虎門銷煙,林則徐的故事
「虎門銷煙」的民族英雄林則徐,到底是誰害死的?
實拍百年前吸鴉片的人們,感謝林則徐的虎門銷煙
民族英雄林則徐,最大歷史貢獻竟不是虎門銷煙!
林則徐虎門銷煙是利是弊?
虎門銷煙:「禁煙鬥士」林則徐虎門銷煙選擇用石灰而不是焚毀
鴉片戰爭的前奏,林則徐為何虎門銷煙?
林則徐:虎門銷煙的重要原因,竟是為了它
寫完這卷小楷,林則徐就去虎門銷煙了……
虎門銷煙成壯舉,「五鳳來翔」看世事:尋訪一代名臣林則徐墓地!
虎門銷煙是林則徐的巔峰時刻,但林則徐為此付出了沉重代價
我們都被歷史課本騙了!林則徐虎門銷煙銷的不是煙,而是
在林則徐虎門銷煙前,明朝末年之時,在虎門發生了第一次中英海戰
虎門銷煙功臣林則徐為何死在平定太平天國的路上?
拉丁美洲版的「虎門銷煙」:墨西哥軍警銷毀繳獲的毒品
虎門銷煙:為什麼林則徐要放在石灰池泡,而不是火燒!
為防止「癮君子」挖地三尺找鴉片渣渣 林則徐虎門銷煙選擇用石灰
揭秘虎門銷煙:林則徐為何要將鴉片放石灰池泡,而不是火燒?
虎門銷煙後英國想向中國服軟,然而有一個國家卻在背後慫恿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