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違抗聖旨,卻大破遼軍!宋朝「積弱」的原因在這兒

違抗聖旨,卻大破遼軍!宋朝「積弱」的原因在這兒

宋太宗趙光義即位後,始終致力於天下一統,為此他於979年北伐,企圖收復被遼國佔據的燕雲十六州地區,結果宋軍在高粱河一戰慘敗,此後宋遼邊境戰火四起,交戰不斷。宋遼交鋒過程中,雖然有楊業的雁門關大捷,但宋軍始終處於不利。如歧溝關之戰,十萬宋軍所剩無幾;君子館之戰,宋將劉廷讓所部「全軍皆沒,死者數萬人」。


難道真是宋軍太弱,遼軍太強嗎?真相恐怕未必如此。979年9月,宋軍在滿城力挫遼軍,取得了一次重大的軍事勝利。說起滿城之戰勝利的原因十分滑稽,是因為宋軍主將抗旨不遵,臨戰改變策略,採取的一次輝煌戰績。



違抗聖旨,卻大破遼軍!宋朝「積弱」的原因在這兒


滿城之戰的具體情況是這樣的,979年9月,遼景宗耶律賢果命韓匡嗣、耶律休哥、耶律斜軫率領兵數萬南下,企圖進攻宋朝北部重鎮鎮州(今河北正定縣),以報宋軍圍攻幽州(今北京市)之仇。宋太宗兵敗之時,早就料到遼軍可能報復,於是任命一批將領率軍戍邊。


9月30日,遼軍抵達滿城西部集結。宋將劉廷翰率部列陣於徐河(今河北滿城北),崔彥進率所部自關南北上黑蘆堤(今河北容城西南)北轉向西進,沿長城口(今河北徐水西北)潛師遼軍側後,對遼軍形成夾擊之勢。沒過多久,宋將李漢瓊、崔翰也領兵抵徐河,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宋軍這邊的主將是劉廷翰,他按照宋太宗欽賜的「平戎萬全陣」,布成八個陣,準備與遼軍決戰。此時右龍武將軍趙延進登高瞭望,發現「東西亘野,不見其際」,而宋軍的陣形之間相距百步,陣型鬆散,「士眾疑懼,略無鬥志」。


違抗聖旨,卻大破遼軍!宋朝「積弱」的原因在這兒



趙延進向諸將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抗旨改陣,「合而擊之,可以決勝」。違反聖旨那可是大罪,諸將狐疑不定。宋太宗的安排也十分有趣,他其實沒有給諸軍安排一位名望相當的主將,雖然名義上劉廷翰是主將,但他的軍銜只是個觀察使,而李漢瓊、崔翰都是節度使,高於劉廷翰。因此無人敢承擔臨戰改陣的責任。


最後監軍李繼隆看不下去了,他對諸將說道:「兵貴適變,安可預定!違詔之罪,繼隆請獨當之。」李繼隆是何許人也?雖然他也出身將門,但更重要的是他的妹妹是宋太宗的皇后。諸將見皇帝的大舅子都說話,這才下定心意,改為八陣為二陣,前後相副。同事宋軍還用了點小計謀,宋遣使赴遼營詐降,以換取改陣時間。


遼軍也並非無能人,大將耶律休哥識破宋軍企圖,勸主將韓匡嗣不可輕信。但韓匡嗣不聽,結果遭宋軍突襲。韓匡嗣倉促應戰,遼軍大敗,只得引兵向西潰逃,又遭崔彥進伏擊,死傷甚眾。史書記載,此戰宋軍「斬首萬餘級,獲馬千餘匹,生擒其將三人,俘老幼三萬戶及兵器軍帳甚眾」,取得了滿城之戰的勝利。


違抗聖旨,卻大破遼軍!宋朝「積弱」的原因在這兒



從滿城之戰不難看出,宋朝在對外戰爭中敗多勝少的一方面原因。在宋太祖時期,平定各方割據勢力時,他從未授予什麼陣圖、方略,對用兵過程從不遙控指揮。而宋太宗由於的自身即位的原因,所以對武將格外提防,每次作戰都用監軍牽制主帥、使用陣圖控制將帥,還派出走馬承受公事隨時彙報軍情,所謂「圖陣形,規廟勝,盡授紀律,遙制便宜,主帥遵行,貴臣督視」。眾所周知,戰場上的形勢千變萬化,戰爭更是講究隨機應變。


對於這樣的結果,宋太宗不可能不知道,但他確有一套自己的道理,他常說「外憂不過邊事,皆可預防。惟姦邪無狀,若為內患,深可懼也,帝王用心,常需謹此。」相比較於外憂來講,他更擔心「內患」,也正是基於此,武將才被陣圖所束縛。


正所謂天算不如人算,1127年金軍攻破東京汴梁,宣告北宋王朝滅亡,北宋最終沒有亡於「內患」,而是毀於外憂,這恐怕是宋太宗做夢也不會想到的結局。

—————————————————


品讀千年變革,感悟人生冷暖,更多精彩,請關注【縱橫五千年】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橫五千年 的精彩文章:

好色皇帝貪戀兒媳,引發親兒造反,血染皇宮
他是朱元璋的親家,徐達的岳父,卻起兵反叛
河北一座村莊,竟隱藏李唐皇室最大秘密,顛覆史書
親媽、愛妻淪為「官妓」,宋高宗卻在江南享樂
幫朱棣「靖難」奪位的第一功臣,竟然是個和尚

TAG:縱橫五千年 |

您可能感興趣

林彪為什麼違抗毛澤東命令不參加朝鮮戰爭?他是這麼說的
呂蒙為何違抗軍令非要殺關羽,背後原因讓人心酸
此人是違抗彭德懷軍令的上將,但彭德懷為何卻說他做的好??
丁寶楨為何敢違抗慈禧懿旨殺死安德海,起因竟是一件後宮糗事
慈禧就是魄力大,公然違抗雍正,敢給此人封二品頂戴
此開國上將敢違抗粟裕命令,消滅蔣介石王牌軍隊,連陳毅都支持他
這位開國大將比李雲龍還好違抗軍令,主席一接電報就感嘆又是黃老
少林寺不僅是武學聖地還是史上最牛釘子戶,違抗聖旨拒絕拆遷!
這個執法官有骨氣,敢彈劾太子讓漢文帝認錯,還多次違抗皇帝旨意
李雲龍為什麼敢屢次違抗上級命令?原來他有這三大靠山!
岳飛為何違抗皇命堅持北伐?
曾敢三次違抗毛主席的粟裕,碰到這位開國將軍卻妥協了,此君是誰
敢違抗張學良命令的抗日將軍,一生戰功赫赫,為何很少被人知道
他三違軍令林彪還很高興:要敢於打違抗命令的勝仗!
此人公然違抗慈禧聖旨,慈禧不但不生氣,反而給他加官進爵
敢為彭德懷伸冤的開國少將,亮劍中丁偉原型,違抗軍令林彪卻不批評他
他違抗粟裕的軍令,與胡璉死磕,突圍變成追擊,一戰殲敵2萬
李雲龍為什麼敢屢次違抗上級命令?原來他有這3大「靠山」!
頂撞公主違抗皇命,董宣的脖子就是這麼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