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胡服騎射變法,疆土擴張三倍,此人如不早死,真能一統天下?

胡服騎射變法,疆土擴張三倍,此人如不早死,真能一統天下?

近代以來,歐美強大,華夏國勢不張,因此向外夷學習而變法圖強,成為近代史上延續百年的政治正確。

戰國時代的趙武靈王趙雍,因其胡服騎射,向夷虜學習而改革軍政、並確實大大增強了趙國國力,擴張了數倍版圖,歷史地位亦被極大拔高,被許多近現代史家稱頌為改革變法的歷史先驅。如梁啟超甚至吹噓他為「黃帝之後第一偉人」。


趙武靈王:趙雍

胡服騎射變法,疆土擴張三倍,此人如不早死,真能一統天下?

趙武靈王又曾化裝為使者,冒險親身入秦國,詳細考察秦國的地理山川、變法律令,君臣詳情,擬定了一個從北面繞過函谷關天險,襲取秦國的計劃。

他打算親率數萬採用游牧民族戰法的趙國輕騎兵,從趙國新佔領的雲中郡(今內蒙古中部地區)南下,快速通過秦國防守相對空虛的陝北地區,直取秦都咸陽城,以閃電戰斬首秦國中樞,吞滅秦國,然後再倚仗原秦國+趙國佔據的關中和太行的高屋建瓴地勢,進而掃滅其他五國,一統天下。

客觀地說,此計劃確系英雄膽魄,聽起來似乎也並非一定沒有成功可能,可惜不久之後,趙國便爆發「沙丘之亂」,趙武靈王被一眾趙國大臣困於沙丘宮中三個多月,而不得放出。他的兒子、新任趙王趙何(趙惠文王)同樣始終對此保持沉默。趙武靈王吃盡宮中存糧,又捕鼠羅雀,後以鳥蛋充饑,終於活活餓死,和春秋首霸齊桓公竟是死法相似,殊途同歸……

那麼,趙武靈王當真是因為禍起蕭牆,天不假年,是以雄心壯志難遂么?怕不盡然。細考武靈王趙雍其人,並非一即位時就具有如何遠大的理想、如何英武的能力,目光又是如何高瞻遠矚。

趙雍十五歲即位後的二十多年裡,趙國屢戰屢敗,飽受屈辱:武靈王九年,三晉聯軍攻秦,於修魚之戰慘敗,趙軍被斬首八萬;觀澤之戰又敗於齊國;十年,秦國奪取趙國的中都和西陽;十三年,又被秦國攻下藺城,趙將趙莊被俘虜;此期間,趙國還被中山國在長子之戰大敗。

此時趙國國力甚至不如韓國,也未必趕得上連續擊敗了趙國和燕國的中山國。趙國國土更被中山國一分無二,彼此首尾不得相連;所以趙雍早期和各國君主一起稱王,之後「趙孱弱,屢見欺」,乃自稱「無其實,敢處其名耶?」,即沒有相應實力時,何必枉居王名,而自去王號,倒是有幾分自知之明。


公元前310年形勢圖

胡服騎射變法,疆土擴張三倍,此人如不早死,真能一統天下?

此期間趙武靈王做的最正確的事,就是屢遭慘敗後和強秦修好結盟,作為其在關東六國的代理人,趙秦聯軍在燕國內亂中,成功扶植燕公子職為燕昭王,打敗齊國支持的燕國原太子平,阻止了齊國吞併燕國、成為名副其實之「東帝」的可能。

之後趙武靈王還有一件輕微的工作,就是和燕昭王聯手,在秦武王意外身死的秦國內亂中,扶助了秦公子稷上位,是為秦昭襄王。秦趙燕三國同盟的確立和鞏固,亦為之後趙國改政和國勢擴張奠定了外交基礎。

即位第二十四年,在不斷慘敗和挨打,國勢衰頹之極的困境中,年屆不惑之年的趙武靈王終於孤注一擲,發動軍政改革,下令舉國衣胡服、習騎射,效仿游牧民族,建立起一支當時中原各國絕無僅有的精銳輕騎兵;又選賢任能,削弱宗室大臣勢力,提拔肥義、樓緩等人為重臣;隨後一轉外戰頹勢:

趙國在陸續進行了十年的戰爭中對宿敵中山國屢戰屢勝,不斷迫其割地請和,最後集中二十萬大軍,苦戰五年,竟將這個之前國力並不下於趙國的戰國列強一舉吞併,使河東河北兩塊國土終於連為一體。

同時,趙國在西線對林胡、樓須兩隻游牧部落的戰爭中也連連告捷,奪取其領地,為雁門郡和雲中郡,同時將大量胡騎部眾收編入趙軍騎兵。

十年間,趙國疆土一下子擴張了將近三倍,其在戰國七雄時代的基本版圖,正是武靈王后期的擴張一舉奠定。史載「時趙之強,甲於三晉」,魏、韓兩國國君並攜其太子來趙國朝見。(【梁襄王與太子遫、韓宣王與太子倉來朝信宮】),武靈王趙雍也由此被譽為戰國史上最雄才大略的君主之一。


公元前290年形勢圖

胡服騎射變法,疆土擴張三倍,此人如不早死,真能一統天下?

然而,在攻滅中山國的前三年,趙武靈王因為自己私愛,做出了一個直接導致其最終悲劇結局的決定,就是讓位於幼子趙何,自稱「主父」。

春秋戰國時期,君權遠不及後世強化,立儲不是君主一家之事,更是舉國卿大夫的國事。君主以私愛而無罪廢立儲君更是國之大忌,廢長立幼不知令多少英明君主晚節不保,不知令多少強國轉盛為衰。

趙國歷史上,之所以作為三家分晉、力抗智氏的主角,其後百年反被魏國奪取中原霸業,便和趙襄子不傳子而傳侄孫趙獻侯,其弟趙桓子趁亂奪位導致的內亂密不可分。

前車之鑒如此,趙武靈王又因為對王后吳娃、及其所生趙何母子的私愛,一定要立趙何為繼承人;又為了不至於在自己死後,趙何即位時發生類似變亂,他就別出心裁地想出了自己壯年退位為「主父」,仍攝國政,讓趙何提前接班為趙王,以正式的國君名義來強化和鞏固其統治的對策。

趙武靈王甚至將自己的親信大臣如肥義等,都派到新任趙王趙何身邊去輔佐。這才是其壯年讓位的主要原因,就是為了讓幼子將來接班時,國家不致變亂,就趁自己還年富力強時,提前給他正式國君身份。

至於趙武靈王自稱的讓幼子主國政、自己好一心領軍,雖然不能說完全沒有這個因素,但大體不過是檯面上冠冕堂皇的說辭。春秋戰國數百年,後世列朝兩千年,誰說國君領軍時,太子或其他大臣就不能攝行國政,而定要君主名義不可了?

這個做法和後來日本戰國時期的許多封建領主(或稱「大名」)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們很喜歡在壯年時退位但仍掌握實權,讓屬意的兒子為名義家督,如此既能保證自己死時,已經繼任數年、十數年家督的兒子的統治合法性,又能培養其擔當領主的能力,何樂而不為?

然則,天朝情勢終究非東倭小國可比,趙雍創製「主父」之稱既為自古所無,那麼僅僅是國君生父的身份,也並沒有專斷國政的正當法理。於是同時亦是國家大臣的趙相肥義等,逐漸都將自己首先效忠的主君變成了趙王何。隨著趙王何年齡愈長,「主父」趙雍泰阿倒執,權柄漸失,已成必然。

於是趙雍才想到扶植廢太子趙章,兩分趙國國土,立趙章為代王,意圖藉此令兩個兒子相爭,自己從中調處,自可趁機收回王權,甚至重登王位。然而此議一向國相肥義提出,就被他嚴詞拒絕。

肥義對趙雍的拒絕正是嚴厲的告誡,「國無二日、百姓方寧」,明指趙章,實指趙雍自己,亦代表全體趙國臣民的心聲。可惜趙雍被私慾蒙蔽雙眼,一意孤行,如此將個人的權欲置於國家利益之上,本身就成了趙國最大的亂源。

趙王何即位四年,王權逐漸鞏固,宗室陽文君趙豹、安平君趙成,大臣李兌、將軍信期等,皆團結在趙王周圍,做好了隨時應變準備。

趙雍自稱去去沙丘選看墓地,以父子孝道迫使趙王何隨行。趙章以趙雍的主父令符,招趙王何來主父宮,意圖謀害。此時他們父子一心弒君篡位,對自己的兒子和弟弟,又何嘗有親情可言呢?肥義代君赴死,亦是以自己性命報償了從前趙雍的知遇之恩,可謂兩全於君國,社稷之良佐。

這才是「沙丘之亂」的本質,正是「主父」趙雍默許下,趙章殺害趙相肥義,並意圖謀殺趙王何,奪取政權的政變。

胡服騎射變法,疆土擴張三倍,此人如不早死,真能一統天下?

趙雍長子,廢太子:趙章

其後將軍信期、李兌、趙成等揮軍平叛,兵圍主父宮。李兌此時想請示惠文王,為趙成勸阻,群臣盡誅趙章一黨,然後將主父宮中的宮女領出,僅留趙雍一人不許其出外,大軍包圍三個多月,將趙雍活活餓死。

之後趙王何領導的趙國中樞,給趙雍上了個貶義性謚號「武靈」,批判他的前明而後昏,並蓋棺定論,為後人誡:即使是國君的生父,趙國史上功績最偉大的君主,當他做了嚴重危害國家利益的舉動時,一樣要受到最嚴酷的懲處。

這才是真正的上古天朝之風,這才是當時人人視為天條的「社稷為重、君為輕」,背棄臣民之心的君主,做了破壞帝國統治秩序、危害帝國統治階級利益的危險行為時,便理所當然成為國之公敵。哪怕他過往曾經有過再偉大的貢獻,為了維護國家社稷,一樣要予以清除,誅之不過殺一「獨夫」而已。

當然,此事本身處境最尷尬的,正是少年國君趙王何,沙丘圍宮的一百多個日日夜夜,每一天對他恐怕都是一種煎熬。他不會忘記,父王曾經對母后與自己的篤愛之情;也不會忘記,父王竟因此力排眾議,廢長立幼,以自己為太子,君王。可是事已至此,為了不負家國社稷,為了不負臣民三軍,他竟只能眼睜睜看著父王被生生餓殺,既然踏上布滿屍骸的帝王路,父子二人皆已再無退讓可能。


趙雍幼子,趙惠文王:趙何

胡服騎射變法,疆土擴張三倍,此人如不早死,真能一統天下?


李兌一開始欲請示趙王何,其實是不想擔責的私心作祟,欲推責任於主上了。好在趙成及時勸阻他,趙國眾臣才以國事為重,集體把逼死趙雍的責任擔起來。

而眾臣勇於背上「逼殺主父」的黑鍋,逼死趙雍這個政變幕後主謀,避免了國君處置生父的為難,更從此結束了畸形的「一國二主」局面,徹底替國家消除亂源,對趙國社稷、百官臣民而言,皆是正確的事。 只等趙雍一死,趙王何既是他生前指定繼承人,那些偏向趙雍的親信舊部,雖不情願也只能跟從國君了。

而如若諸國聯軍當真以此為由來討伐,或是趙雍舊部起兵,局面萬一不能收拾時,李兌、趙成、信期們就是現成的蒙蔽、挾制主上之弒君逆賊,正可殺之以謝罪。趙王何既不用擔弒父責任,那作為趙雍這個苦主在法理上唯一的繼承人,依舊可以在趙雍舊部的支持下,整合趙國絕大部分力量以抗。

當然,這最危險的可能並未發生,變亂被迅速平定,不至於引發全國性叛亂、或外國干涉令國力大損,可說實現了平穩過度,實為天佑趙國。

其實趙國眾臣圍困餓死主父,在戰國時人看來不過是除掉了亂臣賊子,並沒受到過太什麼嚴厲的批評。趙王何如果為了將自己打扮成孝子,或當真滿足自己報父仇的私心,事後去清算這些護國忠良,那反而定要寒舉國臣民之心了。這種事在後來的大一統集權王朝,或可做得,在列國爭鋒亟待人才的大爭之世,無異自亡之道。

其後惠文王趙何君臣同心共振國勢,以廉頗、趙奢為將,以趙勝、藺相如等為臣,又從他國召得大才樂毅、田單,並整頓稅收,國賦大平,民富而府庫實;並不斷侵吞齊魏土地,閼與之戰幾之戰兩度大敗天下霸主秦國,迫使強秦於澠池之會結成對等同盟,成為關東第一強國,堪稱趙國史上最強大的時期,亦足以告慰武靈王趙雍之英靈了。

——趙惠文王當然不是個好兒子、好弟弟,卻是一位配得上武靈王趙雍繼承人身份的好國君。

只不過後世儒學思想影響深化,君權亦不斷集中加強,所以「沙丘之變」才從正當的平息叛亂,變成了亂臣蒙蔽新君而弒舊君,李兌和趙成們也不幸變成了犯上作亂、欺壓幼主的權臣甚至奸臣。如演義小說《東周列國志》即持此論,因其流傳甚廣,是以深入人心。


趙雍叔父,安平君:趙成(公子成)

胡服騎射變法,疆土擴張三倍,此人如不早死,真能一統天下?


可嘆趙武靈王一代雄主,奇思妙想如天馬行空,卻無視了君主統治的法理,群臣效忠的憑據;最後既連自己的權欲都克服不了,不能相忍為國接受現實,行事反覆,倒行逆施,方致父子離心,群臣交攻。

作為君主有雄心壯志,不代表便有相應的才略。趙雍為私心權欲而不惜兩分國土、引發變亂,就算他能政變成功,重奪王權,要壓制舉國動蕩亦已不易,除已經殉難的良相肥義外,尚不知有多少社稷忠臣要因此而死。做下如此昏聵之行,還想再去吞滅軍力強大、政令嚴明的虎狼之秦,進而一統天下,豈非笑談?

如果您喜歡本文,誠摯邀請您關注狐狸的微信公眾號:狐言論史huyanls1012)。狐狸會每天給您發送關於歷史&武俠的相關好文。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狐狸晨曦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地位最高、能力最出眾的一群英雄,竟組團圍殺一個人!
此人力抗蒙古,保國安民,讓宋朝延命二十年,為何被後世罵做奸臣
沒有埋刀斧手,也並不是試探,劉備真心要把江山讓給諸葛亮
比李世民和朱元璋更偉大!這三個人的功績在中國古代無與倫比

TAG:狐狸晨曦 |

您可能感興趣

他拉不開弓,不善騎射,卻做到百戰不敗,連日本小說的主角都是他
長平之戰說白了就是兩種改革的較量,胡服騎射為什麼敗給了商鞅變法?
騎射得天下?明朝火器真的那麼差嗎?
騎射雖然沒那麼神!但是絕對很無賴!
誰說騎兵只能豬突?騎射手照樣能教對面做人
蒙古人橫掃歐洲原來不僅靠騎射,火器也玩得溜!
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最後怎麼著了?結局你一定想不到
蒙古橫掃歐洲攻滅金宋兩朝最依賴的不是騎射,是你想不到的!
她是最美皇后,武藝高強善於騎射,卻因老公無能被當眾脫衣斬首!
胡服騎射原來是誤讀,中國先秦騎兵就已經很牛?
推行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最後怎麼著了?結局你一定想不到
古代騎射兵為啥那麼貴?看了這些騎馬射箭的技巧你就懂了
擅長騎射的女真人為何會缺戰馬?
曹操最努力的兒子,八歲就會騎射,遠勝曹植
清朝真是靠騎射統一中國?自己騙自己把子孫害慘
三家分晉趙養成,胡服騎射移民風,淚泣蒼天開尊眼,佑我華夏終太平
騎射第一的呂布遇上俠肝義膽的趙雲,誰勝誰負呢?
胡服騎射是哪個國家的?為什麼要進行胡服騎射?
只會騎射?滿人在關外就已經憑藉火器吊打明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