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你身邊充斥著「我有一個朋友」系列故事嗎?

你身邊充斥著「我有一個朋友」系列故事嗎?

原標題:你的朋友圈裡,還充斥著「朋友體」嗎?


作者:Lachel


公關/互聯網人

知乎18萬贊答主/心理學達人


多家媒體特約作者

你身邊充斥著「我有一個朋友」系列故事嗎?


「我有一個朋友」這個句式,想必大家不會陌生。


在知乎、公眾號、朋友圈,我們每天都能看見許多作者,用「我有一個朋友」開頭,講一個故事,試圖解決你的困境。


當你不知道該選什麼專業時,他們會說:


我有一個朋友,他選擇了某某專業,後來怎樣怎樣……


當你不知道該考研還是工作時,他們會說:

我有一個朋友,他考研了/工作了,後來怎樣怎樣……


當你不知道該不該跳槽時,他們會說:


我有一個朋友,他也面臨過同樣的困擾,後來他跳槽了/留下了……


當你不知道如何處理一段感情時,「我有一個朋友」又跳了出來,言之鑿鑿地告訴你,他也曾經如何如何……


人永遠是孤獨的,所以我們喜歡聽故事。尤其是當故事跟我們的困境高度相似時,感受到別人也有著和自己一樣的困擾,會給我們帶來一種安心感和認同感。

同時,美好的結局(基本都是)通常會帶給我們一種信心:只要我們像故事的主角那樣去做,我們也能得到一樣的結果。


這些故事本身或許寫得很好,很動人,但很遺憾,它們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生活中遇到的任何問題,最不缺的就是各種個例。


面對同一個困境,同時有A和B兩種選擇,我們永遠可以找出一大堆案例,支持選擇A;也可以找出一大堆案例,支持選擇B。

把其中一個案例擴展一下,加上渲染和細節,就是一個故事。


它本身無法說明任何問題:既不能說明這個路徑可以複製,也無法說明它的操作可以成功。


我們之所以會覺得它說得有道理,只是因為它恰好是一個成功的案例,然後恰好被我們看到了而已。


舉個例子,比如說「該選擇大公司還是小公司」,一個從大公司出來的人,可能會告訴你:大公司有多麼完善的體制,規範的流程,他學到了非常多的東西,碰到了非常nice的上級,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一個在小公司拼搏的人,也有可能告訴你,小公司多麼依賴個人的努力,有許多機會讓你一展拳腳,毫不吝嗇對人的獎賞,是奮鬥的最佳路徑……諸如此類。


這些對不對呢?都對。但是沒什麼用。


就是讓他們兩個人重新走一遍流程,在同樣的公司,完全照搬之前的做法,結果都很可能大相徑庭——因為這個過程中有著太多不確定、不可控的因素。他們所認為的結果,很多時候並不完全是由他們所認為的原因造成的。


你看到的故事,只是恰好他們成功了,恰好被他們的朋友寫成了案例,又恰好被你看到——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成千上萬地發生。


這在心理學上,叫做「選擇性觀察效應」:我們挑選樣本進行觀察的過程中,本身就對樣本進行了篩選,而這個篩選對結果會有影響。


對於一個總體,如果我們能夠掌握裡面每個個體的信息,我們就能百分之百確定這個總體的情況。但是在實際生活中,這往往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需要從中挑選出一部分樣本,通過對樣本的觀察,來估計總體的情況。


在所有的選擇手段之中,選擇身邊的例子進行個例觀察,大概是最差的一種了。


一方面,每個人能接觸的人都是有限的,對於總體(按上面的例子,就是所有選擇了「大公司」和「小公司」的人)來說,這個樣本量毫無意義——因為實在是太少了。


另一方面,每個人的圈子都不可能是隨機的,他們之間必定會有某種共性——正是這種共性形成了圈子——但在選擇的過程中,它同時也會造成偏差。


「我身邊有一個朋友,他選擇了大公司,一路順風,沒幾年就做到了高管」——並不能說明其他人選擇大公司也會如此。很可能,99%的人選擇了大公司,晉陞都非常慢,而那位朋友恰好是那幸運的1%。


個例沒有意義,統計數據才有意義。


然而,弔詭的是,一直以來,自媒體和媒體們,都熱衷於用各種個例來描述某種問題,調動讀者的情緒。


例如,近幾年來,各種年輕人創業的案例充斥報端。模式大概都是這樣的:一位90/92/95年的CEO,想到一個點子,跟幾個朋友組了個團隊,見了個投資人,吃了頓飯,順利拿到第一筆融資……


當然,為了增加可信度,這中間會夾雜一些失敗、挫折、困惑、被輕視,但最後一定是產品落地,夢想照進現實。


實際上呢,被媒體選中的,一定是所有創業者中最突出的例子,要麼業已成功,要麼正在成功的路上,總而言之,是最有話題性的。


而那些胎死腹中的、無疾而終的、慘淡經營的大量案例,以及更多不見天日的點子和半路夭折的產品,他們會被媒體選中嗎?不會,因為沒有任何傳播點——儘管後者比起前者,可能多了50倍、100倍。


這不是危言聳聽。創業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即使是近幾年互聯網風頭最熱、投資人競相追逐項目的年頭,國內互聯網創業的成功率(能撐得住2-3輪融資)也只有5%不到。


媒體所呈現給我們看到的,只是這最頂尖的5%,還有其它暗無天日的95%呢?我們根本看不到。


這就是一種「選擇性觀察效應」。如果你只看個例報道,你會覺得彷彿進入了全民創業時代,幾乎每天都有新項目上線、拿到融資。但真正的情況呢?只有統計數據能告訴你。


但是,統計數據是否一定更加確切呢?


考慮下面這個例子:


如果我想考察「名校畢業生是否更容易進名企」,我隨機挑選10所名企,統計其核心部門名校畢業生和非名校畢業生的比例,得出結論:名校畢業生的比例更高。那麼,這個結論能證實「名校畢業生更容易進名企」嗎?


顯然是不能的。


為什麼呢?因為能夠考進名校的學生,總體來說,要麼比其他學生聰明一點,要麼比其他學生更勤奮,亦即,他們本身「更優秀」的概率比較高。


也就是說,即使企業招聘時完全不看背景出身,他們進入名企的機會,本身就會稍微高一些。


這同樣是受到「選擇性觀察效應」的影響。


我們的本意是想考察:在不考慮能力差異的情況下,名校畢業生就業是否會更有優勢。然而我們的篩選方式,本身就隱含了能力的不平等——使他們進入名企的,未必是名校這個標誌,更大的可能是他們本身的能力,而我們的篩選方式是沒有辦法作出區分的。


同樣,如果一項研究告訴我們,每天喝4杯咖啡的人,比一杯咖啡都不喝的人,患上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小25%,能說明「多喝咖啡對身體有益」嗎?


如果沒有給出任何材料,比如這項研究在哪裡做、考察了什麼樣的人群、前後的人群是否一致,等等,光看這個結果,什麼也說明不了。


因為,每天都喝4杯咖啡的人,至少是生活水準比較高的人,很可能比不喝咖啡的人更高。所以,他們的生活環境可能會更佳,對自己的健康狀況會更在意,獲得優質醫療資源的機會也更高,因此普遍的健康狀況當然會比後者更好。


這個效應,在中文網路上有個傳播更廣的名字,叫做「倖存者效應」。


這個名字是這樣來的:


據說,二戰的時候,有專家對執行任務後倖存的飛機做了統計,發現它們大多數是在尾翼和機翼中彈,所以主張道:我們應該在飛機的尾翼和機翼加裝裝甲。


這樣做對不對呢?不對。


因為這兩個部分中彈的倖存飛機越多,越說明它們不是關鍵部位,所以飛機才沒有墜毀。那些真正重要部位中彈的(比如油箱和駕駛室),飛機當場就墜毀了,沒有數據可供研究。


因此,若僅僅研究「倖存者」,就會忽略掉真正重要的因素。


這個故事的真假無從考證,但名字卻非常直觀易懂,因此一直傳播了下來。


許多討論「倖存者效應」的文章,都會提到一個案例,那就是1936年的美國總統選舉。


當時有兩家公司在做大選預測,其中之一是美國的老牌雜誌《The Literary Digest》。他們事先發放了1000萬份問卷,並回收了230萬份(當時全美選民大約是1億人,230萬已經是非常龐大的樣本了)。


根據問卷結果,他們預測:共和黨候選人阿爾夫·蘭登,將在大選中獲得69.67%的選舉人票,擊敗民主黨候選人富蘭克林·羅斯福,贏得總統大選。


然而,結果是,羅斯福獲得了98.49%的選舉人票(得票率則是60.8%),以壓倒性優勢擊敗了蘭登,令共和黨一蹶不振。預測完全錯誤的《The Literary Digest》也因此聲望大降,於結果揭曉幾個月後停止發行。


《The Literary Digest》預測錯誤的原因,主要在於兩點。


一是他們郵寄調查問卷的對象:他們是從電話簿和汽車登記簿中收集地址信息的。在那個年代,家裡有電話和汽車的人,絕對是相當有錢的人,而這部分往往會比較支持共和黨。


二是他們選擇的方式:他們是依靠被調查者自願提交問捲來進行回收的。而非常明顯,由於當時羅斯福的政策正在施行,反對羅斯福的人,比起支持羅斯福的人,有更強烈的意願和動機提交問卷。


這兩個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The Literary Digest》篩選出了一大批「支持共和黨的人」。顯然,這個結果並不能代表全美國的選民。


可見,統計數據同樣並非絕對可靠。不同的統計方式,有可能導致樣本篩選不均,產生偏向性的結果。


最簡單的例子:比起保持現狀,更激進、希望改變的人會更願意發聲。但他們是否能代表所有人呢?


如果我們看到一種聲音非常強烈,也許應該先問一問,這部分人是否能代表大多數?他們表達的訴求是否是大多數人所希望的?還是因為他們只是聲音特別大而已?


當我們看到一份研究數據時,也許可以先問一問:樣本的篩選是否做到了隨機?是否考慮到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是否讓每種聲音都有機會被聽到?是否很好地控制了其他可能影響結果的變數?


不但個例會欺騙我們,數據同樣會欺騙我們。只要有必要,信息的傳播者完全可以通過篩選樣本的方式,炮製出他們所需要的數據。


下一次,當你再讀到「我有一個朋友」時,不妨,可以多留一個問號。


L先生的話:


當然,「我有一個朋友」也不能一概而論。


很多文章,會用實例來論證觀點,亦即:先講一個道理,然後用一個實例來解釋它。


在這種情況下,當然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如果一篇文章,用一個故事切入,撩撥你的情緒,並試圖通過這個故事導出某個道理——這時就要當心了。


很有可能,你就被消費了。


-END-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OOC 的精彩文章:

我們為什麼需要和陌生人交流
下班後的4小時,改變不了你的人生
一位21世紀教師的2017年教學清單
誰說人生是有邊界的?不拿畫筆,照樣成為教父級建築設計師
孩子名字大眾化?「詩詞典籍」讓你獨一無二

TAG:MOOC |

您可能感興趣

你身邊有著九種朋友嗎?
你身邊有胖子朋友,一定要轉給他……
總想身邊有這樣的女朋友,我是單身狗
你身邊有沒有那種見不得你好的朋友?
有男朋友一直陪在你身邊是什麼體驗?
一個單身狗,如何告訴媽媽,你有一個愛你的女朋友!
如果你身邊有單身的女性朋友,記住不要說這幾句話
我身邊有兩個「小販」朋友,我居然一直那麼信任他們
你才孤獨呢,我身邊都是朋友
臉上寫了「我是你男朋友」這幾個字,你奈何?
你有這樣的男朋友嗎?
每個人身邊都有個二缺朋友,你想到了誰?
我猜你身邊一定有個裝X討人厭的星座朋友!
「我想男朋友的世界裡只有我,難道有錯嗎?」
我有女朋友,但我更是單身
我把你當朋友你卻想上我?這些星座就愛撩!
我有女朋友,你們有嗎?
你有男朋友嗎?沒有的話我可以
一個讓人落淚的故事:我的爸媽沒有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