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一般手術費護理費漲三成
醫改將取消藥品加成,調升醫療服務價格。
《中山市城市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實施方案》經市政府常務會議並市委常委會議審議通過,將於 2016 年 12 月 1 日起實施。昨日,市衛計局副局長伍中慶接受採訪,解讀該《方案》。
伍中慶表示,此次改革將是一次「結構性調整」,主要是全面取消藥品加成,將這一部分的調降金額通過調整醫療服務進行補償,這樣改革的好處是將打破醫院「以葯補醫」機制,有效抑制「大處方、大檢查」等過度醫療行為,同時可以引導患者分級診療。
大型醫用設備檢查項目收費下調 10%
據伍中慶介紹,此次改革範圍廣,將所有鎮區綜合醫院全部納入本輪城市公立醫院改革範疇,實現全覆蓋。同時,中山將成為省內第一個同步實施「取消藥品和醫用耗材加成,降低檢驗、大型檢查價格,調升診療、手術、護理、床位、中醫、兒科等醫療服務價格,爭取更大的調整公立醫院收入結構空間」的地級市。
本次改革的目標就是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質,破除以葯補醫機制,全面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合理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逐步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係,有序解決醫療服務價格結構性矛盾,突出醫務人員專業技術服務價值,合理引導群眾就醫,建立科學補償機制,促進醫療服務質量和水平提升。
本次改革在市、鎮兩級 28 家公立醫院於 2016 年 12 月 1 日起同步實施。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的原則,醫院因取消藥品加成、醫用耗材加成減少的合理收入及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和檢驗項目價格的調降金額,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進行補償。
其中,醫院因取消藥品加成減少合理收入,按照調整醫療服務價格補償 80%,同級財政專項補償 10%,醫院自我消化 10% 的原則進行補償。具體的改革內容包括取消藥品、醫用耗材加成,按照實際購進價銷售;39 項大型醫用設備檢查項目收費下調 10%,1151 項檢驗項目價格下調 6%。
此外,調升 2172 項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診查費實行分級定價,根據醫療機構等級、醫師級別和市場需求等因素,對醫療服務制定不同價格,適當拉開三級醫院和二級醫院價格差距,促進分級診療,引導患者合理就醫。
提高體現醫療技術、醫療風險的手術項目價格,一般手術費上調 30%,四級手術費上調 80%;6 歲以下兒童手術項目在上述基礎上再上調 20%。提高價格明顯偏低的綜合服務類項目價格,床位費上調 10%,護理費上調 30%。提高傳統中醫醫療服務項目價格,鼓勵醫院發展傳統中醫技術,中醫項目上調 5%。
同時,取消藥品加成的 10% 由同級財政補償。下一階段將研究 「以獎代補」配套政策,加大政府財政支持力度。
據測算:每門診人次費用將降 1.43 元 每住院人次費用增 59.61 元
據伍中慶介紹,實施改革後可改變公立醫院收入結構,引導醫務人員醫療行為和群眾就醫行為,醫保基金可承受,總體上不增加群眾負擔。方案是按 2013~2015 三年數據進行靜態測算,方案實施後實際運行情況與靜態測算結果會有差異,需要不斷進行動態調整。
按照靜態測算的結果,此次改革方案對服務人群總體影響(含參保與非參保人員)是每門診人次費用將下降 1.43 元,每住院人次費用增加 59.61 元。
但是,對基本社會醫療保險參保人來說,住院的總費用、醫保費用和自費費用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對於已參加門診醫保的人員,在鎮區級醫院門診就診的個人支出基本無影響。對於未參加門診醫保的人員。
其中,特定、特殊病種或病情較重的參保人的門診實際支出減少;非上述人員,由於治療疾病需要的藥物及檢查相對較少,藥物和檢查費用的降低部分未能抵消門診診查費提高部分,因此費用負擔會略有增加,就診醫院等級越高,輕症就診費用增加越多,有利於分級診療。
對於參加改革的 28 家公立醫院來說,總調升收入預計較需補償收入少收 48.5 萬元。其中,11 家醫院將出現政策性減收,17 家醫院收入將增加。
伍中慶表示,此次改革將規範醫生診療行為,打破醫院「以葯補醫」機制,有效抑制「大處方、大檢查」等過度醫療行為。同時引導患者分級診療,引導高等級醫院重點發展急、難、重症的救治能力;引導輕症患者優先選擇一般醫生或留在基層醫療機構就診,達到分級診療的目的。
※深圳:差別化收費緩解醫院停車難
※患者打吊瓶被收 4.5 元取暖費 醫院退款並道歉
※江蘇:參與醫療糾紛處理 一方當事人代表不得超三人
※10 分鐘掌握先天性食管閉鎖的診斷和治療
TAG:丁香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