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陸遊與范成大,上任亦是人生中一次旅行

陸遊與范成大,上任亦是人生中一次旅行


陸遊與范成大,上任亦是人生中一次旅行



(杭州西湖。)

說古│宋朝穿越指南:陸遊與范成大,上任亦是人生中一次旅行


撰文│蔡霄


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星夜趕考場,期望中得進士正式進入仕途。這是古代中國十分常見的現象。


中國的士人文化是一種很特別的文化,尤其是在這種特殊的社會模式下:帝國行政制度不允許進士在自己家鄉當官,以免形成龐大繁雜的地方勢力從而影響中央對此地的掌控,同時也有希望藉助外來力量制衡一下地方勢力的考量。

蘇州人范成大和紹興人陸遊就是這種文化下的士人。雖然他們家鄉都在江浙,但是范成大被派去桂林當官,隨後去了四川;而陸遊則先被送到寧德當主簿,隨後入征為四川前線軍政府的幕僚。兩個人其實是同屆科舉,都是有名的文學家,在四川的再次相遇使他們成為好友,並且都留下了頗為詳盡的遊記式文學樣本。


首先需要交代一下他們所處的歷史背景,因為個人的命運只是時代洪流里的一隻小舟。


在金國的侵略之下北宋政權瓦解了,逃歸中原的皇子趙構稱帝,度過一段鐵馬金戈的日子後在杭州站穩了腳跟,史稱南宋。北宋的東京汴梁和中原地區的山西、山東,都落入金國和金國培植的傀儡政權手裡。南宋和金兩股力量由淮河流域直到陝西秦嶺一帶,展開了全方位的對峙。陸遊和范成大年紀相仿,都出生在北宋滅亡的時代,等他們長大,南宋已經「中興」了,故而他們也被後人稱為中興詩人。



陸遊與范成大,上任亦是人生中一次旅行


(北宋滅亡之後,南宋偏安於水光山色的杭州。)


陸遊的爺爺是中央大學教授(國子監直講)陸佃,王安石的弟子。所以宋人稱陸遊為「農師之孫也」,農師就是陸佃的字。現代資料提到陸佃就說他是陸遊的祖父,說明孫子的名氣反超了爺爺。陸遊的母親因為喜歡秦觀秦少游的文章,給他起名游。陸遊後來的字是「務觀」,務就是照著做,即學習秦觀的意思。


陸遊和范成大同一年去杭州考試,陸遊會試第一。中國古代考試分成鄉試、省試(會試)、殿試三級。鄉試的第一名稱為解元,會試的第一名稱為會元,殿試的第一名才可稱狀元。吉利話「三元及第」指的就是期望某人鄉試、省試、殿試都能獲得第一名。


但是「三元及第」談何容易,中國自有科舉制度以來也就十四個人獲此殊榮,而且這已經包括了遼金的科舉取士。還有句話叫「連中三元」,就是一次性考過去都是第一名,而非隔屆,這就更難了。連中三元的人古往今來只有三個,陸遊差一點就成為第四個。



陸遊與范成大,上任亦是人生中一次旅行


(陸遊和范成大在同一年到杭州考試,陸遊考得第一名,卻沒能獲得殿試的機會。)


按說以「會元」的身份參加殿試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當年殿試卻沒有陸遊的名字。據說陸遊的考試之路戛然而止是因為秦檜的阻撓,原因有二:一是秦檜正在致力平衡宋金關係,史稱「投降派」,而陸遊喜歡談「恢復事」,就是恢復中原,主張和金國戰鬥,這與秦檜觀點相悖;另一個原因是秦檜的孫子秦塤也參加了這次考試,陸遊會試的名次超過了秦塤,讓太師秦檜很不高興,所以就找人把陸遊阻擋在殿試之外。


陸遊沒能參加的這場殿試,秦塤獲得了第一名。但是名單交到孝宗皇帝的手上以後,孝宗皇帝卻將排在第二名的張孝祥移到了狀元的位置,所以那一科稱為「張孝祥榜」。范成大中了進士,就出自這一科,所以宋人提起范成大,就說他是「張孝祥榜」的進士。

當時雖然是孝宗皇帝當政,實際掌握權力的卻是幕後的太上皇宋高宗。太師秦檜和皇室的關係十分微妙,秦檜幫官家穩定了皇權,其中包括和金國和談,以及殺害抗金名將岳飛。促成了偏安的和平局面之後,「趙官家們」也在協力削弱秦太師的勢力,拿掉秦塤的狀元頭銜就是手段之一。



陸遊與范成大,上任亦是人生中一次旅行



(河南湯陰岳飛廟內的秦檜跪像(中間)。)


陸遊如果參加的是下一科可能會幸運得多,因為兩年後秦檜就死了,而且他的兒子積極謀取相位也被宋高宗拒絕了。曾經權傾朝野的秦家就此開始衰弱,無力再阻撓陸遊在殿試上施展才華。


去臨安參加考試得到會元卻沒有獲得殿試資格的陸遊,於四年後開始了他的公務員生涯,先從福州寧德縣的主簿開始,是個吏的位置。


兩宋對於官、吏的區分相當嚴格,出自科舉的人才有可能做官,否則只能做吏。《水滸傳》中宋江的押司身份就是個吏,他在兩宋做不了官。這可能也是宋江游弋在黑白兩道之間的原因吧,因為沒有科舉出身,他就無法通過正規渠道得到更好的發展,宋江只好周旋在朝廷和黑社會之間,期望獲得最大利益。



陸遊與范成大,上任亦是人生中一次旅行



(張涵予飾演的宋江。)


宋孝宗後期賜進士出身,陸遊不用再考了,朝廷承認他的學識,他可以做正式的官了。又過了四五年,他被請到夔州(重慶)去當通判,這通常是給剛剛考上進士但成績一般的人的職位。這個官的職責是監督地方官,如有任何疑問都可以直接彙報給皇帝本人。一個人如果進入仕途有些日子了,往往會顧惜人情,在彙報時做些取捨,所以初生牛犢不畏虎的官場新人恰恰是做通判的最好人選。成績好的進士會被拉去做皇家圖書館管理員,或者入史局做編輯。


陸遊接受了通判的任命,只不過因病半年後才上路。這一生就是半年的病,是否是陸遊的一種託詞,今天已不得而知。但是他上任途中的一切都被記錄了下來,這就是著名的遊記《入蜀記》。



陸遊與范成大,上任亦是人生中一次旅行



(陸遊著《入蜀記》書影。)


《入蜀記》被稱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日記體遊記,這一說法和《徐霞客遊記》的地位有些衝突。在這方面我們不做深究,只著眼於《入蜀記》透露出來的信息吧:


乾道五年十二月六日。得報差通判夔州。方久病,未堪遠役,謀以夏初離鄉里。


六年閏五月十八日。晚行,夜至法雲寺。兄弟餞別,五鼓始決去。


夏天出發就不是白天行路了,而是要享受夜晚的涼爽。兄弟餞別其實是敘了一夜,五鼓已經快天亮了。在寺廟裡設宴的方式,我們在成尋的日記里已經看到過,說明寺廟其實蠻入世的。招待成尋的一定是素齋,而陸遊記錄的應該就是方便旅客的宴席了。


三年後的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年末,石湖居士范成大收到任命去廣西做官,他從家鄉蘇州出發。


石湖居士,以乾道壬辰十二月七日,發吳郡,帥廣西,泊船姑蘇館。



陸遊與范成大,上任亦是人生中一次旅行



(蘇州歷史悠久,其建城史可追溯至春秋時代早期。)


吳郡就是范成大的家鄉蘇州,范成大出身蘇州范氏,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晚輩。他需要在吳郡申請公移然後出發。出發前有好些應酬,所以直到十二月十四日,才正式從南面的水門盤門出發。但沒走多遠就停下了,因為當天風雨實在太大了。


十四日,出盤門,大風雨,不行,泊赤門灣。


盤門在春秋時代就有了,是蘇州的南門,歷經拆毀和重建,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盤門大抵是明朝的建築,不過參照宋代石刻《平江圖》,它的位置和格局應該沒有改變,同時具有水門、陸門和瓮城。這樣一個很有特色的門在成尋眼裡卻是一晃而過,並沒有當作什麼特別的景緻。



陸遊與范成大,上任亦是人生中一次旅行



(蘇州城一隅。)


出了盤門就是有名的垂虹橋了,結果在這裡發生了和白居易「潯陽江頭夜送客」一樣的一幕,「主人忘歸客不發」了。現在的旅行者如果牽掛親人,到達目的地後給親人發一個簡訊就ok了,而信息時代以前沒有這樣的便利,一旦遠行則山河隔絕、魚雁難通,所以送行會變得很煽情。


十五日,發赤門,早飯松江。送客入癯庵。夜登垂虹,霜月滿江,船不忍發,送者亦忘歸,遂泊橋下。


客船往往可以泊於橋洞,成尋一行就經常這麼干。這個垂虹橋,根據范成大《吳郡志?橋樑》記載:「利往橋,即吳江長橋也。慶曆八年(1048),縣尉王廷堅所建。有亭曰垂虹。而世並以名橋。」這座橋也是白石道人姜夔和小紅「小紅低唱我吹簫」的所在,這事發生在很多年後——回歸故里的老年范成大十分欣賞姜夔的才氣,就把自己身邊熟識音律的侍女小紅送給了姜夔;兩人拜別范成大,經過垂虹橋時在此合唱。


老成尋經過垂虹橋的時候忠實地記錄了它的大小:


九月一日 過松江水,三江中一也。立鳥居,書江銘,有木橋、石橋,有橋不知其數。未一點,至茶陵亭,有利往橋,長一里二丈,間四十八間也。橋有高欄,以朱塗之,中有樓四間,過橋了。有笠澤亭,次渡大橋,次渡市橋,至吳江縣。


他記載的垂虹橋有五六百米長,相當於西湖白堤的一半多;有四十八個橋孔,有塗成紅顏色的高高的欄杆,當中有四間樓。因為有綿延五百米的紅色欄杆,一眼望去可不就像一條橫卧水面間或一躍的彩虹么?


這座橋實在讓人難忘。可惜在太平軍那會兒被毀了。當時洋槍隊的軍艦從上海出發沿蘇州河西進,沒法通過寶帶橋,於是開了一炮,結果整座橋的橋樁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彼此撞擊著倒掉了。



陸遊與范成大,上任亦是人生中一次旅行



(蘇州楓橋景區內的江村橋,初建於唐代。)


實在是太可惜了!戰爭,不管哪一方勝利了都是人類文明的失敗,沒有例外!一樣是橋,老成尋見到的是綿延一里多的朱紅的高欄,范成大見到的是惹人不眠的橋邊月色,姜夔見到的是知音良伴,暴力分子看到的卻是阻礙,可一炮而決之!


這個垂虹橋再也沒有恢復過。嗚呼!


(文中圖片,宋江劇照及《入蜀記》書影來自網路,其餘均來自蘭闍原創圖片庫。)


編輯│六丁


更多精彩原創,請關注微信公眾號:qdlanshe(蘭闍)。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蘭闍 的精彩文章:

稱妓院老闆娘為「老鴇」,問過鴇鳥的意見嗎?
「馬匹」為何用「匹」作計量單位?
洛寧竹編:沒有竹林的竹鄉,瀕臨失傳的手藝
博物│龍腦香:為唐朝人帶來了南方的溫暖氣息
從空中看黃河:你沒有見過的黃土高原

TAG:蘭闍 |

您可能感興趣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
人生是一段旅程,在旅行中遇到的每一個人
人生,行駛在路上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人生不過是一場旅行
家,是人生行走的驛站
历史上的他们是如何成为人生赢家的?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從失敗中站起來
人生不過是一場旅行
人生是一場旅程,經歷著歡樂和悲哀,得失與成敗
大蟒蛇的一次誤入蟻區,卻成為了它人生中的最後一程
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生命不是一場賽跑,而是一次旅行
人生是一場無常的旅行
旅行故事,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趟列車
人生在世,不來一次「人間第一峰」,可是會後悔一生的!
十月份,喜事連連,成為人生大贏家的3大生肖
一輩子是場修行,短的是旅行,長的是人生
人生,只是一趟旅途
人生,就是一場單程的旅行!
人生是一場輪迴,生命是一場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