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撤僑1918:北洋政府武裝護僑大撤退

撤僑1918:北洋政府武裝護僑大撤退

撤僑1918:北洋政府武裝護僑大撤退



中國軍隊列隊進入海參崴

撤僑1918:北洋政府武裝護僑大撤退



蘇聯早期宣傳畫:列寧同志橫掃一切牛鬼蛇神


國之興也,視民如傷,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為土芥,是其禍也。——《左傳》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在給中國帶來嶄新的主義之前,先帶來了一個嚴峻的現實挑戰:100多萬滯留在俄羅斯境內的華僑,面對混亂而血腥的俄羅斯內戰,其生命和財產都遭到空前威脅。


告急文電雪片般地從海參崴飛往北京:


同胞正在挨餓,一些華僑的日均糧食只有4兩……


同胞正被劫掠,無論「紅」「白」,只要是扛著槍的老毛子,都把華僑當做予取予奪的金庫……


同胞正被屠殺,俄羅斯相互對立的武裝派系,都強拉華僑的壯丁,套上一件髒兮兮的軍裝,這些只聽得懂「烏拉」的中國人,就被投入到了槍林彈雨之中。即使未被強拉壯丁的,也在一撥撥穿制服的強盜面前,宛如待宰的羔羊。甚至連以「護僑」名義出兵俄羅斯的日本軍隊,也莫名其妙地對華人大開殺戒……

百萬華僑翹首南望,向著北京求救。


此時中國得到國際承認的中央政府——北洋政府卻焦頭爛額,一邊要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一邊要應對山頭林立的國內各派勢力,正在扯旗放炮武裝暴動的革命黨,牽制了政府的大量兵力。但即便在這種情況下,「黑暗、腐朽、反動」的北洋政府,也頂住各方壓力,下令出兵西伯利亞武裝護僑——甚至不顧日本的威脅警告。


這是中國數千年歷史中,執政者第一次在海外動用軍事力量,以保護僑胞的利益和安全。1918年,全世界都對中國刮目相看。


4000名中國陸軍、1艘中國軍艦,在五色國旗的引領下,開進了海參崴、開進了西伯利亞,開進了這片曾經飄揚著黃龍大旗的林海雪原……


遠東告急

此時,滯留在俄國境內的華僑,足有百萬之眾。他們之中,除了傳統的商人、手工藝人之外,還有數十萬派遣到「一戰」前線去的華工。


西伯利亞實在太廣袤了,廣袤得足以消弭任何來自歐洲的澎湃浪潮。


來自聖彼得堡的革命巨浪,涌到太平洋海岸時,幾乎只剩下了幾朵小小的浪花。遠東地區不足1萬人的布爾什維克,並沒有足夠的號召力,更沒有足夠的影響力,在通過突然的軍事政變佔領了伊爾庫茨克、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伯利(哈巴羅夫斯克)、海蘭泡(布拉戈維申斯克)等戰略要地後,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很快就被顛覆,布爾什維克依然只能在地下進行游擊戰。


遠東地區陷入了拉鋸戰。

佔據優勢地位的是捍衛舊政權的白衛軍(White Guard),但也在走馬燈般地替換著領袖和政權名稱,「西伯利亞臨時政府」、「西伯利亞自治臨時政府」、「全俄臨時政府」、「全俄政府」,你方唱罷我登場,一片鼎沸。


此時,滯留在俄國境內的華僑,足有百萬之眾。他們之中,除了傳統的商人、手工藝人之外,還有數十萬派遣到一戰前線去的華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中國加入了協約國的陣營,派出了大量華工,其中不少由陸路經俄羅斯前往前線。俄國陷入內亂之後,這些華工陸續匯聚到伊爾庫茨克等地,處境悲慘。


十月革命的消息傳到遠東之後,海參崴等地的局勢也開始不安,暴動的消息一日數驚。當地華僑紛紛湧向中國駐海參崴總領館,「來館呼籲,接踵而至」。在俄國方面已經完全失去了對局勢控制的情況下,華僑團體如海參崴中華總商會、黑河江北旅俄華僑會、伯力中華總商會、阿穆爾省華僑總會等,都緊急呼籲祖國派兵前來護僑。


海參崴中華總商會在給中國總領事館的急函中,請求「即派軍艦來崴保護,並遣陸戰精兵,發往離崴接近之吉林省所屬之圖們江,及東寧縣、虎林縣、綏芬河四處預先駐紮,一旦有事,調遣較易。」


黑河江北旅俄華僑會在給大總統、國務總理和外交總長的急電中,呼籲「若不從速進兵保護,不念華僑受其塗炭,即中國權利亦將損失,黑河更有何立足之地?」


伯力中華總商會在發給北京的電文中說:「交通斷絕,險象環生,僑民生命,朝不保夕,伏惟鑒原,迅賜設法派兵保護」。


阿穆爾華僑總會在發給北京的長電中,甚至詳細列舉了出兵的理由,除了保護華僑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之外,也鮮明地提出了,此時正是從俄羅斯手裡收回晚清所喪失的利權的好機會,並且趁俄國動亂之際,在遠東地區進行經濟上的搶先布局,總之,出兵「於僑民、於國際,有百益而無一害」。


除了北京之外,近在咫尺的東三省巡閱使張作霖和黑龍江督軍孫烈臣,也收到了大量告急求援文電,「商民呼籲乞援之電,日必數至」,黑河商會甚至派出代表常住瀋陽,不得出兵誓不罷休。


身在動亂災區的中國外交官們,對華僑們呼籲祖國出兵給予理解和支持。中國駐海參崴總領事陸是元,在第一時間將海參崴的危機進展、華僑的艱難處境及熱切盼望,急電傳回北京,並建議中央「及早籌維,為未雨綢繆之計」。


但是,北京似乎相當為難,未能立即確定出兵。急不可耐的華僑們,說出來的話就不很中聽了。「黑河江北旅俄華僑會」公開指責北洋政府:「華商經營俄邊界阿穆爾省,現值內亂、政亂,兩黨爭權奪利,全省響應,華僑人口數十萬,財產數萬萬,受該亂黨擾害,實不聊生,屢請黑龍江督軍進兵保護,苦無中央命令,未敢擅進,意將華僑生命財產置諸腦外。」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中美80年代軍事合作:超7變梟龍 F-14敞開看
蘇聯領導人「玩水」囧事多:斯大林險遭槍擊
1950年斯大林因何決心支持金日成攻打韓國?
抗戰中哪位大將組建紅色「御林軍」拱衛延安?
南斯拉夫百萬大軍8天抗戰:德軍推遲侵蘇1個月

TAG:環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