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胡獻忠:給每一代中國人「貼標籤」沒那麼簡單

胡獻忠:給每一代中國人「貼標籤」沒那麼簡單

胡獻忠:給每一代中國人「貼標籤」沒那麼簡單



社科報 深度

原題:重構青年整體性研究提上日程


作者:共青團中央青運史檔案館常務副館長 胡獻忠


非常有趣的是,從社會管理層到市井百姓,大家似乎都喜歡給每一代人貼上標籤,總想一下子抓住要害,便於確認,藉以進行社會交往,調處社會關係。


何謂整體性研究?就是把事物視為一個有機統一體,從基本屬性和整體態勢著眼,超越內部構成要素的具體特徵和相互間的一般關係,去把握其規律性和核心要義。青年整體性研究就是在宏觀理論框架下,將各階層青年以及青年發展的各方面融為一個有機體,對其總體的、共性的時代特徵進行系統的、本質的,甚至是抽象的、哲學層面的研究。

在青年總體特徵形成的過程中,外在的社會因素往往強於內在的生理因素。在農業經濟為主體的社會乃至工業化過程中,經濟活動多有同質性,農業經濟是周而復始,大機器工業是批量生產,衣食住行是排浪式消費。


同質性的經濟活動派生出的社會關係、社會網路和社會資本相對單一,使得青年呈現出來的群體特徵往往會強於個性差異。如果遇有重大事件持續發酵影響民眾,或者國家力量強勢介入社會,一定時期內的教育內容、主流價值、成長環境則可能會大致相似,不同家庭、不同地域的各類青年也會呈現出較強的同質性。

胡獻忠:給每一代中國人「貼標籤」沒那麼簡單



這種歷史境遇中的青年,常常能夠被相對容易地描繪出代際特徵。正如李澤厚所表述的辛亥一代、五四一代、北伐一代、抗戰一代、解放一代、紅衛兵一代。

非常有趣的是,從社會管理層到市井百姓,大家似乎都喜歡給每一代人貼上標籤,總想一下子抓住要害,便於確認,藉以進行社會交往,調處社會關係。這其實是一種社會身份的認同,每一代人在社會的坐標系中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


中國青年研究作為一個專門的研究領域,大約始於改革開放之後。1988年有一本書叫《第四代人》,是較早進行代際研究的專著。作者以代溝理論為基礎,首次將「60後」一代視為獨立的社會群體,論述了作為五四運動以來的第四代人的歷史責任和特徵。



體性的解構


自1978年中國啟動改革開放議程以來,尤其進入21世紀後市場化、網路化、全球化相互作用,成為推動社會轉型和制度變遷的重要工具。「三峰疊加」給轉型社會帶來的新變革,與青年人生命歷程中的「青春躁動」不期而遇。

胡獻忠:給每一代中國人「貼標籤」沒那麼簡單



青年的主體精神得以極大釋放,自主場域得以無限拓展,自媒體加倍放大「草根」訴求表達,一個個性化時代隨之到來。青年流動加速、分化加劇,其生命歷程多元化趨勢增強,移動互聯網成為第二生命空間,個性特徵異彩紛呈。同時,學科發展的日益成熟和精細化分類,使得研究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偏好和積澱,從不同視角去解讀不同層面的青年,於是有更多人去關注分層分化後的青年小群體,關注細節,原有的整體性研究日漸式微。這是理論研究發展的時代必然。


梳理近二十年的青年研究文獻後發現,其一,外來工研究成為一大熱門。其二,大學生研究持續增溫。其三,網路青少年倍受關注。其四,邊緣群體進入視野。其五,青年女性研究日漸熱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的求新求變是一種常態,很多專業期刊采稿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先看這個選題夠不夠新穎。這固然推動了研究者對「屌絲」、宅族、創客、影客、「混混」、「窮游」等青年小眾的關注,然而在急於求新的同時,也可能導致對現象背後的理論邏輯挖掘不夠深入。

胡獻忠:給每一代中國人「貼標籤」沒那麼簡單



從青年研究的方法上看,改革開放之初,以傳統的經驗總結法、文獻分析法、理論推演法、歷史分析法為主。


20世紀90年代以後,青年研究逐漸採用不同學科視角,如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法學、經濟學、政治學、人口學、倫理學、文化學、管理學等,對某種青年現象、某個青年問題進行分學科研究。同時,以量化分析為主的實證研究逐漸成為青年研究的常規手段,比如問卷調查、個案解剖、深度訪談、數據模型。


事物都是相生相剋、此消彼長的。分層分類的實證研究、定量研究,很大程度上彌補了青年整體性研究的不足,為進一步深化研究打下了基礎。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開展的「藍皮書」系列研究、共青團上海市委做的上海青年發展年度報告、杭州青年學院錢永祥教授主持的若干系列研究,基本套路都是立足於分層分類研究,以某一宏觀主題予以統合,運用定量研究方法驗證觀點,力圖見「物」又見「人」。但相對汪洋大海般的分層分類研究成果,青年整體性研究宛若幾葉扁舟,其影響社會的深度和力度均需大幅躍升。



論和現實之間


我們注意到,當「碎片化」研究、定量研究積累到一定程度,歷史彷彿走過一個「之」字,為了避免陷入「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困境,對青年進行整體性研究的需求又浮出水面。

胡獻忠:給每一代中國人「貼標籤」沒那麼簡單



一方面,是理論研究自身發展的規律使然。在「青年問題社會化,社會問題青年化」背景之下,青年發展的多元化、個性化要求研究者從不同角度進行研究,並運用各種方法展開論證。但關鍵是不能用學科、方法來切割青年群體、青年現象和青年問題,每個學科、每種方法只能提供透視青年群體的一個具體視角,而促進青年研究應加強各學科、各種方法的整合,也就是說要用青年問題來整合不同學科和不同方法。


如果說20世紀80年代的整體性研究尚缺乏相對深厚的專題研究或分層研究為依託,那麼當前正好立足於較為豐厚的分層分類研究,重構整體性研究框架,有點「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意味。


實事求是地講,整體性研究並不排斥分層分類研究,也不應當是各學科的機械疊加,不能是分群體青年的簡單綜合,而應當植根於分學科、分群體、分階層研究包括個案研究的沃土之上,凸顯出自己的研究視角和研究方法。而且,青年研究要創立自己的邏輯體系,整體性研究非但不可或缺,而且必須深化。需要重申的是,在各學科領域,都有青年研究或青少年研究的成果。由於青年的分布複雜性,某一學科往往只注重研究某一層面的問題。所以,只有從總體上對各角度、各層次的研究加以整合、提煉、升華,才能形成較為完整、準確的群體認知。

胡獻忠:給每一代中國人「貼標籤」沒那麼簡單



另一方面,是黨的青年工作的現實需要。正如有學者所指出的,「青年研究這一領域從一誕生就帶著共青團和青年工作的血統」,因而具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和工作導向。上世紀90年代研究隊伍分化之後,社科院和高校系統為主的研究者多傾向於「碎片化」、學理化的實證研究,與青年工作漸行漸遠。團屬研究機構、團屬院校雖然側重於對策性研究,但學術性、思想性又略顯不足。


從單項青年工作來看,分層分類研究需要進一步深化,要分析自媒體時代青年外來工、大學生、網路青少年、「問題青少年」等群體出現的新癥候、新趨勢,也要把網路意見領袖、網路作家、簽約作家、自由撰稿人、獨立演員歌手、流浪藝人等新興青年群體研究明白。


從青年政策的頂層設計來看,需要以戰略高度和國際眼光,把當代青年的時代特徵、發展趨勢描述清楚,形成對青年群體的總體判斷和基本觀點,有助於制定國家層面的青年發展中長期規劃,確定自媒體時代青年工作的戰略目標、基本思路、工作框架和運作機制。中央層面如此,地方層面亦如此。



體性研究的向度


重構青年整體性研究,首先要考量的是自媒體語境,因為青年是自媒體最為重要、最為活躍的主體和客體。這其中包括傳播主體的多樣化、個性化,傳播形式的去中心化,傳播行為的互動性,傳播信息的共享性,傳播效果的爆炸性。

胡獻忠:給每一代中國人「貼標籤」沒那麼簡單



這既是青年特徵形成和集體行動生成的外在因素,也是青年認知事物、體驗社會的信息來源。在此語境下,青年整體性研究不能嘩眾取寵,要經得起歷史的檢驗。探索可以是多維度的,然而整體性研究需要深厚的理論功底、較強的歷史穿透力和現實概括力,真正做起來遠沒有分層分類的定量研究容易把握。這裡提出三個基本視角供大家討論。


「在歷史中發現青年」,在歷史中研究青年。


用歷史發展的眼光把青年放到社會變遷的過程中去研究,從大時段、大視野認識青年發展的戰略意義,歷史地、具體地再現青年的社會本質,從繁蕪的青年現象中去揭示當代青年的新特徵。進入21世紀後出版的《「青年」與中國的社會變遷》、《青年對社會變遷的反應》,就是將青年放在歷史的長河中、現代化的進程中去揭示其基本特徵。

胡獻忠:給每一代中國人「貼標籤」沒那麼簡單



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把青年特徵變化的來龍去脈、影響因子(經濟的、政治的、社會的、文化的、技術的)、基本走勢說得相對清楚,才能對當代青年特徵有更強的解釋力。


以社會運動理論為視角和方法,研究青年整體性特徵。


青年運動屬於社會運動範疇。中國青年運動曾經在歷史發揮過變革社會的巨大作用,也曾經被拔高到政治層面而廣泛使用。理論研究中的青年運動,不能停留在政治宣傳的淺表象。閱讀《德國青年運動》、《青春無羈:狂飆的社會運動》可以得到啟示,青年運動不僅是時代精神的產物,又是一種人性現象,因其體現民族的價值和理想而具有思想史意義。構建當代中國青年運動研究的新範式,一要回歸常識,二要回歸青年,三要回歸社會。


把青年發展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去研究。


以文化的廣義概念(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為視角,五四以來的青年發展,本身就是中國文化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塑造青年,青年創造文化。


我們既要研究青年在社會主導文化中的歷史方位,考察青年的思想和行為對經濟模式、政治制度、社會心態等所產生的影響;又要研究青年亞文化結構,通過對不同層次、不同領域青年社會現象的研判,揭示青年的時代特徵及其發展變化的規律。(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原載於社科報總1535期)


社會科學報


微信號:shehuikexuebao


歡迎轉載原創文章。如轉載,請註明:本文首發於社會科學報,


微信號:shehuikexuebao。


立即添加關注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福山:衰敗的美國政治制度,最需猛烈的外部衝擊
俞耕耘:福柯的暴力和成長
王曉華:偏偏就把諾貝爾文學獎給了情懷
人類壽命的極限是115歲,基因改造就能活到1000歲?
《芝加哥論壇報》:亞洲崛起後美國再次「西進」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