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都怪我,如果當時我沒有xxx就好了」

都怪我,如果當時我沒有xxx就好了」

有一些人,在失戀後會陷入無盡的自責。她們的口頭禪,大多是以「都怪我」開頭的。


都怪我疑心太重,對他總是不信任。


都怪我經常發脾氣,總是對他無理取鬧。

都怪我太粘人,讓他覺得受不了……


總之,都是我不好。

都怪我,如果當時我沒有xxx就好了」


文:鄭秋強 |原創首發:張德芬空間


伴隨這些無盡的自責,還有淚水和悔恨。無盡的自責,是一種朝向內部的自我攻擊,長久處於自責中,容易使人抑鬱、耗竭,嚴重的甚至導致輕生。


然而,事實往往是不管自責有多麼深刻,我們有多悲情,多絕望,卻難以再挽回失去的戀情。


01


失戀後,會經歷的五個階段

都怪我,如果當時我沒有xxx就好了」



《失戀33天》


失戀,失去的是一個親密的人,一段親密的關係,一種親密的生活習慣。


本質上,失戀是一種喪失。這種喪失,帶來的是悲傷和痛苦,投入越深,傷痛越深。

自責,是失戀後常見的心理表現之一,可能出現在失戀的某個時間段中,也可能貫穿整個應激階段。


瑞士心理學家Elisabeth Kübler-Ross 在《論死亡與臨終》一書中認為,人們在經歷喪失的悲痛時,會經歷如下的五個階段:


否認與隔離(Denial and Isolation):否認狀況的真實性,逃避事實,「不可能是真的,這事不會發生在我身上」;


憤怒(Anger):強烈的情緒朝向外部,以憤怒形式表現出來,「為什麼會是這樣」,在關係中會想到反擊、報復。

討價還價(Bargaining):情緒朝向內部,表現為自責,充滿罪惡感,「如果我當這麼做就好了」。


抑鬱(Depression):情緒低落,跌入谷底,強烈的無助、沮喪、痛苦、自我憐憫,壓倒了一切希望、夢想和未來的計劃,覺得失控,麻木,甚至感到想自殺。


接受(Acceptance):接受事實,調整好狀態面對生活。


後續研究表明,這五個階段,可以是按照其順序發生,也可以是顛倒順序,或者跳過其中的某幾個階段。


除了否認與接受,喪失帶來強烈的情緒反應,朝向內部表現為自責、抑鬱、痛苦等,朝向外部表現為憤怒、破壞、報復等。


在正常的應激反應中,自責雖然朝向自身,但是不至於失控而出現偏激的行為,可以算是一種保護性的防禦機制,當負面情緒通過適當的自責,而慢慢被消化時,失戀者將逐漸接受現實。


然而,如果過分的自責,應激反應過度,累計的自責,則可能演變成為抑鬱、甚至是自我傷害、自殺等。如果自責未能通過認知或情緒的改善得以調整,而是進一步累積的話,可能發展成為一種吞噬性的力量,耗盡生命的活力和動力。


自責,血淚的背後,是一把雙刃劍,可能指向自我療愈,也可能指向自我毀滅。


02


我們都是一面受傷,一面成長

都怪我,如果當時我沒有xxx就好了」



《重慶森林》


「如果當初我不疑心不那麼重,如果當初我不那麼粘人,如果當初我不是總無理取鬧……或許他就不會離開我了。」幾乎所有的自責的失戀者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如果」邏輯,一遍遍懺悔,並感慨「多麼痛的領悟」。


然而,如果一切能重來,他們真的就能夠改變嗎?像過於多疑、粘人、無理取鬧等,就是問題的根源嗎?當他們一遍遍地自責時,看似在向內探尋問題的根源,但往往他們只是觸碰到了表象。


多疑是對對方的不信任;


粘人是缺乏邊界,渴望完全佔據對方;


無理取鬧是一遍遍地驗證對方是否在乎自己,愛自己……


當我們把種種現象聯繫起來,能夠發現這其中的共性就是:處理不好自己內心深處的安全感。安全感的缺失往往才是種種表現的根源。


無處安放的安全感,會指揮著他們一遍遍地自責,質疑自己,否定自己。


從潛意識的層面,或許他們需要時常感受這種痛苦的、受傷的狀態,與生命早期的經歷保持一種鏈接,如同上癮般,滿足內心某種安全感的需求。


03


走出自責的陷阱,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都怪我,如果當時我沒有xxx就好了」



《前度》


無盡的自責,像是一個失戀者為自己挖好,然後又自己跳進去的陷阱。想走出自責的陷阱,首先要透過自責這面鏡子,看看無盡自責的背後,隱藏著什麼?


大部分的自責者所表現出缺乏安全感,缺乏自我價值感,自卑;遇到問題的時候習慣使用「內部歸因」的方式,認為是自己的問題;缺乏自我同情。


追溯其人生經歷,可能早年間,他們的父母親沒能給予到他們足夠的安全感;


可能他們的父母親的家庭教養方式過於嚴厲,成長過程中經常被否定;


也可能他們在後續的經歷中,自尊與自信被多次被挫傷;


而再往深處探究,或許他們還在重複著父母親一些人生模式,以此來表達對父母的忠誠;


他們通過自我懲罰,承擔著屬本該屬於父母的責任。


過往的經歷所帶來的種種後遺症,在親密關係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他們努力地抓住愛人,以填補內心巨大的安全感缺口,而同時因為這份不安全感,讓他們又將彼此的距離拉遠,如同兩塊同極的磁鐵。


自責作為自虐的一種方式,讓自己在過往的人生模式里強迫性重複,與過去保持著一種鏈接。


04


改變需要過程,覺察是第一步

都怪我,如果當時我沒有xxx就好了」



《情書》


走出自責的陷阱,首先要停止內在的自我責備與懲罰,區分過往的經驗與當下的經驗。


當我們對當下發生的事情反應過度時,其背後通常是喚醒起我們的在過往經歷中的情結。此時,應該保持對自己情緒狀態的覺察。因此,當自責情緒過度宣洩而泛濫時,應嘗試去區分這些情緒背後,包裹著多少過往被壓抑的情緒。


薩提亞模式治療心理諮詢師Maria Gomori博士認為,我們都不需要成為過去經驗的受害者。「可憐我」的受害者角色有其益處,包括不負責任的特權,而放棄這個角色之後,就必須為自己和自己的選擇負責。


走出自責的陷阱,最重要的是能夠為自己的人生和選擇真正地負起責任。


現實的是如何去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並能夠通過對自我情緒的感知與覺察,更好地認識自己,調整自己。


每一段感情都是一次成長,都像一面鏡子,讓我們在關係中更好地看清自己,失戀固然悲傷,但是在傷痛之餘,能夠敢於正視自我,追求自我的成長,才能下一次打破重複的模式,改變未來的人生軌跡。


當然,改變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如同破繭成蝶。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


心若改變,你的態度跟著改變;


態度改變,你的習慣跟著改變;


習慣改變,你的性格跟著改變;


性格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變。


意識到問題本身的存在,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問題,已經非常難得,每一步的探索,將都是成長。


走出自責的陷阱,當你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你一定可以做到!探索改變既往人生模式的方式與力量,讓自責的「責」,從「責備」的「責」,升華至「負責」的「責」。停止自我責備,為自己的人生真正負責。


-作者簡介-


作者 | 鄭秋強


暖男心理諮詢師,一枚有意思的文藝青年


#你還在因什麼而自責?#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壹心理精選 的精彩文章:

她和他之間,只有201公分的距離
「工資太少,先別急著歲月靜好。」
一個人要經歷多少磨難,才能遇到對的心理諮詢師?
你過來,我想送你一首詩

TAG:壹心理精選 |

您可能感興趣

當時我也沒有多想,上去就是一狗……
當時我什麼都沒有想,直接就沖了下去!
「如果當時,愛了,做了,就好了」
當時你給我寫過的紙條,我再也看不到了
不要有一天我們在對方的葬禮上說,要是當時去了就好了
搞笑GIF:當時我也很絕望 她手上有刀 只好配合她了
如果這個少年當時遇到的時大將赤犬的話,他還是這麼幸運嗎?
搞笑GIF圖:當時我啥都沒想,我一下子就穿過來了!
如果現在你知道以前拒絕過你的人,其實當時也喜歡著你,你會有什麼反應?
Faker:我有想過EDG會來抓我,可當時我的手僵了!
爆笑GIF:只能怪我當時看的時候太單純了
如果當時你在場,她還會死嗎?
爆笑生活:那我真他媽瞎了眼了,當時我怎麼看上你的!
曾經有五個人一起追我,而我當時卻選擇了
如果我們當時不添加好友,現在也不會有那麼多故事
養狗千日,用狗一時,當時我也沒有多想,上去就一狗
搞笑GIF:當時我就懵了 上廁所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孕婦跳樓事件,讓我想起當時,我是多勇敢!
當你失意的時候要想起一句話,當時的夢想我還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