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人類會不會在一百年內滅亡?

人類會不會在一百年內滅亡?

人類會不會在一百年內滅亡? 點擊播放 GIF/496K



最近,朴槿惠深陷「閨蜜干政」的政治泥潭,很多人開始對民主政治甚至人類文明進行反思。物種滅絕、生態破壞、自然災害等問題自人類進入工業文明以來就一直困擾著人們,而戰爭、疾病、暴亂、邪教和恐怖主義不斷挑戰著人類社會的秩序,很多人不禁開始懷疑——人類文明是否還能堅持一百年

未 來 , 由 過 去 的 片 斷 所 創 造


文 / 漢斯·烏爾里希·奧布利斯特


最近,約翰·布羅克曼(John Brockman)在他主持的「年度前沿問題」中問我:「我們應該擔心些什麼?」


我的回答是滅絕

人類會不會在一百年內滅亡?



今天,我們正面臨著滅絕的許多方面,比如由全球化帶來的文化、語言和社會多樣性的滅絕,然而,影響到我們的生態系統的滅絕,是最為嚴重的問題之一。動物和植物物種的滅絕每天每時都在發生。今天,科學家對人類文明甚至人類這個物種本身滅絕的可能性的討論也越來越多。天文學家馬丁·里斯(Martin Rees)在《我們的最後時刻》(Our Final Hour)一書中就問道:文明是否還能堅持過下一個百年?


人文學界也都感受著滅絕的幽靈。在哲學界,雷·布拉西爾(Ray Brassier)發現,我們最終必然滅絕這個無可避免的事實極富哲學趣味。在布拉西爾看來,這一個事實就足以為人類存在的終極無意義性奠定基礎,因此,哲學所能做出的唯一恰當的回應,就是完全接受和尋求由這個最基本的認識所引出的種種極端虛無主義的推論。他在《虛無的解縛》(Nihil Unbound, 2007)一書中寫道:「哲學既不是平權的手段,也不是正當性的來源,而是一套滅絕的原則。」《虛無的解縛》建議我們面對嚴峻的事實,承認自然界對人類漠不關心,承認我們作為一個物種在地球上只有短暫的存在。

人類會不會在一百年內滅亡?


布拉西爾認為:「現實主義認為有獨立於心靈存在的實在,儘管人類有那麼多自戀的揣測,這種實在卻毫不關心我們的存在,也不記得什麼『價值』,什麼『意義』,這都是我們為了讓它顯得可親近而強加的東西。虛無就是……這樣的現實主義信念的無法迴避的推論。」當然,多數人不會有這樣絕對的虛無感,我們還有其他的立場。


譬如說藝術家古斯塔夫·梅茨格(Gustav Metzger),就把滅絕當成了其藝術實踐的中心主題。梅茨格利用自己收藏的龐大報紙檔案創作作品,他在其中強調,世界上在連續不斷發生著不計其數的小滅絕,因此在持續地引發著人類的滅絕。通過重新呈現報紙上以滅絕為主題的故事,梅茨格突出了一大問題,就是我們面對絕滅的高度常規性時集體採取的無奈態度,以及面對造成近年來滅絕速度加快的主因——氣候變化時表面上的無能為力。

人類會不會在一百年內滅亡?


他評論道:「全球變暖是人們做好準備去適應、樂於去適應的現象。」就像梅茨格用他六十多年的藝術生涯一直指出的,全球資本主義的行進已經對世界及其資源造成了不可逆的影響。隨著這些影響超出我們的控制、滾雪球般地增大,倖存者面臨的挑戰更加緊迫,滅絕的幽靈也越發逼人。物種和生態系統的命運——也就是人類自身的命運——正懸而未決,我們迫切需要全球協同的行動來阻止世界環境的衰退,這個需求實在應該時時講、天天講。比起從前,今天我們都應該為滅絕而憂慮。


蕾切爾·薩斯曼用這本名為「世界上最老最老的生命」的檔案建立了一種反向運動,與我們談論滅絕時的主要焦點正好相反。薩斯曼搜尋著已經存活了很長時間的活體生物。在做這件事時,她通過重點介紹那些壽數至少也有2,000歲的生物,無意中部分抵消了我們對滅絕的普遍恐懼。

人類會不會在一百年內滅亡?


百歲蘭


按照她對這個寫作計劃的預先安排,入選的生物個體是不能比2,000歲更「年輕」的。有了這個限制,蕾切爾·薩斯曼便把我們對過去的感知引向了一個完全不同的維度。與此同時,已故的埃里克·霍布斯鮑姆(Eric Hobsbawm)也寫道:「現代社會的運轉……在根本上沒有對過去的感知。就人類和社會而言,過去甚至是毫不相關的。」他又寫道:「每個人事實上都紮根於過去——個人的過去,社會的過去——而且知道這一點,也對此感興趣。忘記前事,就不得不反覆重蹈同樣的覆轍。」這便強調了對過去的意識的重要性。


由此,霍布斯鮑姆談到了他所謂的「反抗遺忘」的概念。這也是薩斯曼的藝術研究計劃通過尋找世界上最古老的生命來體現的旨趣——為什麼只提及被滅絕威脅的事物呢?為什麼不提及另一個事實,就是有生物存活了如此漫長的時間呢?(當然,正如她在本書中提到的,這不意味著它們未受威脅。)


蕾切爾是在藝術和科學的交界面上工作的藝術家,她一直和全世界研究(甚至發現)那些千萬歲高齡的生物的科學家保持聯繫。與此同時,她作為藝術家又秉持著一個觀念:尋找世界上最古老的生命。她的研究計劃與科學家的研究密切相關,這是讓她區別於其他觀念型藝術家的地方。她追求著這個以前實際上被忽視的科學問題,把對瞬間進行描述的審美關注擱置一旁。取而代之的則是一項通過週遊世界的經驗性田野考察來完成的科學研究。

人類會不會在一百年內滅亡?



薩斯曼不僅在她的作品的審美上應用了科學策略和工具;她實際上構建了一套檔案,由來自生物、圖表和地圖的圖像組成。由此,這項研究的產物又發展成了一套將會成為通往未來之事物的基礎的檔案。從科學的角度看,最古老的生命可能不是一個清晰的範疇,但它卻是一個由好奇、人道品格、對深時間的迷戀和探險家的勇氣來定義的範疇


薩斯曼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一個想要回答一些問題、卻提出更多問題的藝術家」,我確信她將來會在全世界發掘出更多的問題,也能為它們找到不少答案。


想要看看世界上有哪些活過幾千年的生物,翻開《世界上最老最老的生命》,你一定會被大自然的神奇所折服,也一定會為人類的渺小而反思——如何過一段有意義又短暫的生命?

人類會不會在一百年內滅亡?



- 版權信息 -


作者:漢斯·烏爾里希·奧布利斯特


欄目編輯:守拙堂陳嶠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大學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抬頭仰望亘古星辰,低頭端詳千年植物
2016年9月?秋高氣爽讀書時
搞不懂,當代的中國文學作品有什麼好看的?
之所以你不夠愛,是因為她還不夠美
6月的一大波好書來了!

TAG:北京大學出版社 |

您可能感興趣

人類會不會在一百年內滅亡?並非不可能!
未來一百年後人類會去哪裡?
人類所謂的外星人究竟會不會是從未來穿越回去人類?
它若改吃人類 我們將會在一年內滅絕!
人類會有滅絕的一天嗎?
為什麼人類多年來一直找不到外星人?物理學家推測:他們已經死亡,人類也會滅亡
它或許會毀滅整個人類,但沒有它就不會有人類的誕生
未來二三十年內,人工智慧不會打敗人類
百年後的人類將會是什麼樣子?
一千年內人類將會如何?會滅絕嗎,還是與機器結合達到不朽!
30年內,人工智慧會不會「幹掉」人類
外星人駭人謎團:會不會以人類為食?
人類曾多次被毀滅,史前遺迹不是外星人!是人類自己
千年以後人類會進化為「怪人」?
貪婪會使人類瘋狂,再不重視人類會加速滅亡
科學實驗,人類會不會在地球毀滅之前滅亡?
很多年之後,人類會想起一隻出逃失敗的機器人
當年再晚幾分鐘,恐龍就不會滅絕,人類也不會誕生
人類離開哪個器官不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