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蘭:「人生術」之應付情感的方法
人生術
文/馮友蘭
人生術者,就是假定人生是為尋求幸福的,那麼怎樣才能得到幸福,就是「人生術」。
這個問題在學校里是不常談的,現在學校里所重視的是知識的輸入。中國從前的學者講這問題的卻很多,從前的道學家那種呆板處世,無非在尋求幸福。又《論語》中的孔子「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一簞食,一瓢飲……回也不改其樂」,都是他們會講人生術。
人生術很多,今天只講一個,就是應付情感的方法。情感包括喜、怒、哀、樂,雖然幸福的整個問題不完全在情感上,可是喜、怒都與人生有大關係。如《三國》上的三氣周瑜,一下子給氣死了;《說岳》中的牛皋捉住了金兀朮,把金兀朮氣死,牛皋樂死了。這都是情感的作用。我們怎麼對付它,就是現在要講的。
情感的來源有兩派說法:
一、莊子說人之所以有情感,因為人的知識不夠,若有充分的認識,則不會有情感。
譬如大風天氣使人出去不方便,在大人們並不覺得有什麼情感發生,可是小孩子們不能出去,就會很生氣,罵天是混蛋。這是因為孩子們沒有大人知道的多,所以就較大人受的情感的痛苦多。西人Spinoza的Ethics說,情感是human bondage,若人有完全的知識,就可以把這bondage打破。《莊子?養生主》篇講此道非常之多,說老子死了,許多人非常悲哀,莊子說他們是「遁天倍情」,「古者謂之遁天之刑」。他們對於人生性質沒有完全認識,他們不知道死就是生的結果,所以他們受了「遁天之刑」,即是悲哀。莊子是很懂這道理的,他的太太死了,他反鼓盆而歌,惠施曾因此責備他。莊子說,在起初他心亦莫不慨然,但後來想世界上原先壓根就沒有他的太太,後來忽然有了,有了又沒有了,還是和從前一樣。人之生死,正如春秋之順序一樣,沒有可悲的。莊子之如此,是他以理化情。
二、情感之生因累於物。王弼等主張人應「應物而無累於物」,說情感是自然的反映,所以不能免除,只要不累於物就夠了。
《莊子?應帝王》亦講「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逆,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鏡之不傷,在其無累於物,但莊子只講以理化情,對此點未加發揮。宋儒卻有很重要的發揮。程明道的《定性書》說:「天地之常,以其心普萬物而無心;聖人之常,以其情勝萬事而無情。故君子之學,莫若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宋儒解釋此理,常舉的例子是顏回「不貳過」,「不遷怒」,能做到此地步,就是他能廓然大公,物來而順應。如某人和他的太太打仗了,一生氣連茶碗都摔了,就因為他未能廓然大公,物來順應。
王陽明說:「七情不可有所著。」著即累,即七情不可有所累。講《大學》「心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他注重在「所」字,一有所憂患忿懥,即是有了對象的累於物了,即有所苦了。如我們看人打別人的嘴巴,我們當時或亦忿懥,但事一過就完了。若有人來打我一個嘴巴,那就不同,我不但現在恨他,甚至什麼時候想起來,什麼時候恨,就是因為我的心有所累,我不能廓然大公,有我的存在,不能以人打我就像人打他人的態度處置之。
所以人之有所累於物否,完全在於有我與無我的存在。以現在話說,就是客觀的態度之有無。廓然大公,的確對於人生幸福有莫大關係,對於一個人的事業成功,亦很重要。人常說的「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就是不能廓然大公,有我之存在,總是戰戰兢兢,患得患失,結果也許很糟。譬如我們現在在這平地上走,我們什麼都不想,可是如果路的兩旁都是陰溝,就要戰驚起來,也許因為這一戰驚就糟了,如果還像走平地一樣的態度,本可以毫無問題地安然度過。所以大公無私,無我無己,若在道學家的旗牌約束下講起來,很無味,但實在它們是對人生幸福有關係的。
※儒家追求的君子的人格特徵:仁、義、中庸與樂
※《道德經》告訴你人生最好的狀態是什麼
※國際儒學聯合會榮獲2016年年度海外影響力大獎
※《予學》:決定人生成敗的經典古書
※《孟子》精選20句,大氣做人,坦蕩做事
TAG:大道知行 |
※吳鎮宇稱年老體弱無法應付女生 感情戲通通交給張孝全
※應付患難最好的方法!
※馬蒂奇:曼聯能應付波霸的缺陣
※揭露生肖雞命理 如何應付婚姻中的問題
※塞斯·羅根接受外媒採訪坦言很難適應付蘭蘭的表演
※直擊各國人民是如何應付炎炎夏日的
※動物們沒有抗生素,是如何應付感染的?
※如何應付工作中那些令人討厭的人
※中國又爆「黑科技」,將成為航母剋星,美軍直呼無法應付
※方媛曬照暗示孩子性別?郭富城:奶粉錢不貴,應付得了!
※形似捕鳥蛛的六足機器人:輕鬆應付複雜地形
※哪些星座女生讓男友疲於應付?
※育嬰師教你:如何不吃藥,自己在家應付寶寶生病!感冒咳嗽腹瀉
※中國又爆「黑科技」, 將成為航母剋星,美軍直呼無法應付
※旺夫女人的手相,必定婚姻應付,一生富貴無窮,娶她富貴三代
※性健康服務讓診所疲於應付!英國人也要求助「路邊小廣告」!
※古代沒有衛生巾,中國古代女子是如何應付「大姨媽」的?
※大師教你情敵出現如何應付
※方媛曬照暗示孩子性別?婆婆要賞錢,郭富城:奶粉錢不貴應付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