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論語》中的君子準則 你中了幾條?

《論語》中的君子準則 你中了幾條?

大家讀《論語》會發現,這裡面經常出現一個詞:君子。我們直到今天還常常將其作為做人的一個標準,說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竟什麼是君子呢?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短短兩萬多字的《論語》,「君子」這個詞就出現了一百多次。

《論語》中的君子準則 你中了幾條?


我們把孔子對於君子所有的言語、界定、描述總結在一起,會發現,大概做一個君子要有幾個層次上的要求。


標準一:做一個善良的人。


子曰:「君子不憂不懼。」

子曰:「反躬自省,無所愧疚。」


君子的力量始自於人格與內心。他的內心完滿、富足,先修繕了自我修養,而後表現出來一種從容不迫的風度。

《論語》中的君子準則 你中了幾條?



一個人反省自己的行為,而能夠不後悔、不愧疚,這個標準說低也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說高就是個至高無上的標準,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過的每件事都經得住推敲,實在又是極不容易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為君子的人格標準。

「君子道者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仁者不憂」:


一個人有了一種仁義的大胸懷,他的內心無比仁厚、寬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細節不計較,可以不糾纏於小的得失。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內心安靜、坦然。


知(智)者不惑」:


但在當今社會,我們的痛苦不是沒有選擇,而是選擇太多。這是一個繁榮時代帶給我們的迷惑。

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內心的選擇能力更強大。當我們很明白如何取捨,那麼那些煩惱也就沒有了,這就是孔夫子所說的「知者不惑」。

《論語》中的君子準則 你中了幾條?



「勇者不懼」:

用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兩強相遇勇者勝」,也就是說,當你的內心足夠勇敢,足夠開闊,你就有了一種勇往直前的力量,自然就不再害怕了。


一個真君子做到了內心的仁、知、勇,從而就少了憂、惑、懼。


一個人內心對自己要求更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厚道並不是窩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憫別人很多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立場上想問題。


因此,只有真君子才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老天爺不給我機會,也不抱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了解我。


一個人內心沒有了「憂」、「惑」、「懼」,自然就減少了對外界的抱怨和指責,也就增強了把握幸福的能力。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古人學習是為了提高自己,今人學習是為了炫耀於人、取悅於人。

《論語》中的君子準則 你中了幾條?



真正尊崇學問的人,他的學習是為了人心靈的建樹。從書本上學,從社會上學,從小學到老,無非是學習一種把握幸福的能力。


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知識、有教養、而且內心忠誠的公民,然後以此在社會上安身立命,學習的目的就是完成這麼一個自我角色的建立和提升。


而「為人之學」又是什麼呢?


它是把學到的知識當成工具,當成一種技能,以之謀一份職業,為自己謀一份福利。


孔子曾經直截了當地跟他的學生子夏說:「女(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就是說,你要想著提高修養,不要老惦記眼前的一點點私利。


在孔子看來,做君子就是做一個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會定位,從身邊做起,從今天做起,讓自己成為內心完善的人。因為只有你的內心真正有了一種從容淡定,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

《論語》中的君子準則 你中了幾條?



這使我想起了一個小故事:


在一條小街上,三個裁縫開了三家裁縫店,每一家都想招攬最多的客人。第一個裁縫掛出一塊大牌子,上寫:我是本省最好的裁縫。


第二個裁縫一看,覺得我要比他更高一點啊,於是做了一塊更大的牌子,上面寫著:我是全國最好的裁縫。


第三個裁縫想了想,難道我還能寫是全世界最好的裁縫嗎?想了半天,最後他做了一塊很小的牌子掛出去,結果這條街上的客人都來了第三家,前兩家變得冷冷清清。第三個裁縫的牌子寫的是什麼?上面寫道:我是這條街上最好的裁縫。


也就是說,他把視線收回到眼前,從當下做起,反而得到了人們的認可。


做一個內心完善的善良的人,是成為君子的前提。

《論語》中的君子準則 你中了幾條?



但僅有這個是不夠的,孔夫子心目中的君子,不僅是一個好人,還要是偉大和高尚的人。


標準二:做一個胸懷天下,奮發有為的人。


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學生曾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就是說,一個人如果成天想的都是自己的小家,自己的小日子,那麼這個人就不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君子。


這樣一份擔當,後來就演化成了中國儒家人格中所謂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中國人的人格理想很有意思,儒家和道家從來不是徹底分離的,而是人格理想的兩端。用林語堂先生的話來講,中國每一個人的社會理想都是儒家,而每一個人的自然人格理想都是道家。

《論語》中的君子準則 你中了幾條?



這就是我們經常的一種表述,叫做「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一個人在顯達的時候能以天下為己任,而在困窘之時還不放棄個人修養,還能心懷天下,這就是君子了。


在孔子之後,中國古代有許多名士當自己窮極潦倒的時候,還念念不忘蒼生黎民。


詩聖杜甫在自己的茅屋僅能容身、破敗漏雨之時,他想的卻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想讓更多的人住上好房子。我們不會感到杜甫是在說大話,而是會被那博大的胸襟和熾烈的感情所震撼!


再比如范仲淹,他認為一個士人不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都應該繫念天下君民,都應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這樣博大的胸懷,這樣高遠的志向,不難看到孔子和《論語》的影響。

《論語》中的君子準則 你中了幾條?



讀到這裡,大家也許會有一種疑問:儒家講「天下己任」是要以犧牲個人利益為前提的嗎?


其實孔夫子並不否認個人利益的存在,相反,他所倡導的這樣一種篤定、實用而溫暖的人際理論是以保障每個人利益權利最大化為前提的。他讓你在此基礎上盡量為社會做更多的事情。


君子的力量永遠是行動的力量,而不是語言的力量。


君子崇尚實幹,那麼,一個真君子應當在社會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從事什麼樣的職業?


在孔子看來,君子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是比職業主義更高一層的理想主義。君子從來不是固定在某個職業中,他說:「君子不器。」君子在這個世界上不是作為一個容器存在的。容器是什麼呢?就是你合格地中規矩地擺在那兒做一份職業而已。

《論語》中的君子準則 你中了幾條?



第一種人的態度我稱為悲觀主義的態度。


他可以把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看作是生活強加給的一份苦役,他關注的是當下的辛苦,當然這也是確實存在的。


第二種人的態度我稱為職業主義的態度。


他知道自己在砌一堵牆,這堵牆是一個局部成品,他知道要對得起今天的崗位,要對得起他的一份薪水、一個職務和職稱,所以態度不低於職業化的底線。這就是孔子所說的「器」的境界,作為一個容器的存在他合格了。但是他沒有更高的追求。


第三種人的態度我稱為理想主義的態度。


也就是說,他看到眼前的每一塊磚,每一滴汗,他都知道這是在通往一座聖殿和教堂。他知道,他的每一步路都是有價值的,他的付出一定會得到最終的成全。此時,他所做的事情絕不僅僅作為一個器皿,而是關係到我們的生命,我們的夢想,關係到我們最終能不能建築起一座教堂。

《論語》中的君子準則 你中了幾條?



而同時,因為有了這個教堂夢想的籠罩,也成就了這樣一個超出平凡的個體。


由此可見,「君子」這個《論語》中出現最多的字眼,他的道理永遠是樸素的,是溫暖的,是和諧的,是每一個人可以從當下做的;而那個夢想,那個目標,既是高遠的,又不是遙不可及,它其實就存在於當下,也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真君子。


親近儒家文化


成就君子人格


明德讀經群:227656451


投稿或合作請聯繫:3210187736@qq.com


微信號:ruxue_qq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10位古今歷史人物精彩述評,透徹!
季羨林:容忍是美德 但也必須有界限
人分五等,強詞奪理不認錯之人最可憐
為什麼「名分」會被孔子看得那麼重要?

TAG:騰訊儒學 |

您可能感興趣

《論語》中最為經典的15句為人處事準則
有教養的孩子應該知道的30條做人的準則,您家孩子知道幾條呢?
大數據總結11條準則!中了三條說明你愛貓勝過愛人
婚姻幸福的六大準則,你佔了幾條?
《公主準則》?連名字都搞烏龍的新番還能看嗎?問大河內!
中國女皇帝武則天選後宮的準則!身為男人的你符合要求嗎?
教育專家:有教養孩子都應該知道這30條做人準則!您家孩子呢?
做情人要遵守的8條準則,你做到了幾條?
十條表示健康的準則,你占幾條
做到這些你也能成為漫畫家!日本漫畫家押山雄一的《漫畫人成才五準則》
好男人的九個準則,你達到了幾條?
聰明的女人就要知道這養生保健中的七個準則!
君子蘭冬季花期前的養護,這四條準則一個都不能忘!
幸福夫妻的五大準則,你知道幾個?
吳尊T恤上寫給女婿的十條準則,仔細看太恐怖!
中秋——假日養生,記住這六條準則
這就是雙子座的交友準則。
宋徽宗「瘦金書」真跡——千字八條學生「行為準則」面世,位列中楷之首
古典油畫技法中的幾大基本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