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由凡入聖 從有到無 修行當先明「三階次」

由凡入聖 從有到無 修行當先明「三階次」

在宗教上,修持是由「凡」入「聖」所必經之路。可以將道教的修鍊法門,歸結為「有」與「無」兩種不同修鍊方式,或稱之為「有為」與「無為」。


文/蕭登福


道教的修鍊法門眾多,各法門有它形成的背景及時代因素。有的修持法門未必能適合於現代的社會。其較適合於今日社會者,大略可以分為由「有」與「無」入手,兩種不同修鍊方式。

其中,《太上感應篇》、《太微仙君功過格》、《文昌帝君陰騭文》、《覺世真經》等,是由積功累善著手,「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太上感應篇》),屬於「有」。有功過,有善惡,賞善而罰惡,積善去惡,可以無災咎;此法門適合接引初階入道者,以培養善念為基,以求誠意、正心。


然後,則進而為養形與養神的工夫,養神更在養形之上。《太乙金華宗旨》、《玉皇心印妙經》、《悟真篇》、《參同契》等之修鍊精、氣、神,都屬於「養形」之書,仍屬於「有」。


而《清靜經》、《道德經》、《南華經》等則為「養神」之書,由「有」而返「無」,忘形忘智,忘我忘忘,棄物而入道,應是道教最高的修鍊法門。


易言之,今日道教之修持法門,可以始於《太上感應篇》,中於《玉皇心印妙經》,而終於《清靜經》。《太上感應篇》以興善,《玉皇心印妙經》以養形,而《清靜經》以養神。

由凡入聖 從有到無 修行當先明「三階次」



《太上感應篇》資料圖


1、道教修持法門的第一層:以《太上感應篇》等勸善書來積功行善,進而誠意正心


善與惡,本來是相對,且是抽象的概念,難以去計數的。而《太上感應篇》,卻努力把善惡事情具體化,分別列述善、惡事,方便於區分,也方便於遵循。

《太微仙君功過格》則把善惡功過數量化,按照事情的輕重,予以不同的點數;每一件善事依其事情大小加以區分,由半功、一功,至百功;惡事亦依其大小,由半過至百過;然後加以計數。積累年歲,可以自行統計所行善惡點數,並由此而知自己功過各多少,甚便於民眾奉行。


《太上感應篇》講善惡感召與天神降賜禍福吉凶,《太微仙君功過格》在計數所行善惡功過之多寡;一屬理論闡揚,一則倡勉力行。

由凡入聖 從有到無 修行當先明「三階次」



玉皇心印妙經 資料圖

2、道教修持法門的第二層:修性與修命的「養形」法門


在信眾建立善心正念後,接著進而以《玉皇心印妙經》、《太乙金華宗旨》、《悟真篇》等,由修鍊精、氣、神入手,來「養形」。並進而以《清靜經》及《老》、《庄》哲學等由清靜無為,無所得入手,來「養神」。


養形可以以內丹為主,以外丹之養生藥物為輔來進行。內丹修鍊之書甚多,較合適於近代人好簡要求的,約有《玉皇心印妙經》、《太乙金華宗旨》、《悟真篇》等書。《悟真篇》和《周易參同契》相同,都是隱語太多,較隱晦,不適於初學。初學者,可以由《玉皇心印妙經》、《太乙金華宗旨》入手,以此為基。


《太乙金華宗旨》較少用及鉛汞、龍虎、坎離等名相,以道教內丹金丹(金華)之修鍊為主,而以儒書、佛書相輔做說明,文較易懂。此書以觀想雙眼及眉心三點為主,將三點之光,凝聚在眉心上,再將其光引入心後、雙關前處,以待天心(玄關一竅)之開啟,玄關一竅開時,自然引出先天一氣,便能逐漸盪除陰滓,返回純陽,而聖胎可結,金丹可得。書中也說明入靜時所呈現的好壞證驗及對治法門,簡單易行。

至於《玉皇心印妙經》,全文由四字句的韻語五十句組成,共二百字,是道教內丹修鍊的心要、精華;其重要性,宛如佛教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般若學的心要、精華一般。明·陸西星稱譽《玉皇心印妙經》為:「是經乃上帝之心印,諸經之鼻祖,玉京之尊典,有志斯道者,當信受而奉行之。」


《玉皇心印妙經》二百字,約可分為三段。此三段,分別敘述了精氣神的重要與修鍊成效、呼吸吐納之方式及修鍊次第、精氣神三者之關係及靈丹妙用。文字雖短小,卻已涵蓋了內丹的全部要旨。筆者曾將該書予以注釋,收入筆者《玉皇經今注今譯》一書中。


既以《太乙金華宗旨》、《玉皇心印妙經》為基入手後,其餘如《悟真篇》、《周易參同契》等修鍊之書,便較容易弄懂。內丹旨在「養形」,養形須以外丹的養生藥餌及養生概念相配合進行,如此較易得到延生的效果。

由凡入聖 從有到無 修行當先明「三階次」



清靜經 資料圖


3、道門修持的最高境界:由「有」返「無」,棄物入道的「養神」工夫


《玉皇心印妙經》、《太乙金華宗旨》、《悟真篇》、《周易參同契》等內丹修鍊之說,雖也分性功、命功,但畢竟都屬於「養形」之書,以金丹為可成,有果可得,有道可證。仍不免落於「有」中,不能合道家所特彆強調的「無」。「有」的境界在「無」之下,但不能空談「無」,須由「有」做根基,才能進而返「無」。「有」為養形,「無」則是養神。養神之書則有:《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老子》、《文子》、《列子》、《莊子》等書。


養神在養形之上


老子弟子計然撰《文子·下德篇》說:「老子曰:治身,太上養神,其次養形。」文子以為「養神」在「養形」之上。至於何謂養神?何謂養形?則《文子·道原篇》說:


真人體之以虛無平易,清凈柔弱,純粹素樸,不與物雜,至德天地之道,故謂之真人。真人者,知大己而小天下……為無為,事無事,知不知也。懷天道,包天心,噓吸陰陽,吐故納新,與陰俱閉,與陽俱開,與剛柔卷舒,與陰陽俯仰,與天同心,與道同體……夫形傷乎寒暑燥濕之虐者,形究而神杜;神傷於喜怒思慮之患者,神盡而形有餘。故真人用心復性,依神相扶,而得終始,是以其寢不夢,覺而不憂。


文中所說,不使「形傷乎寒暑燥濕之虐」,此為養形;不使「神傷於喜怒思慮之患」,此為養神。文子由清虛無為的真人,敘述到「噓吸陰陽,吐故納新,與陰俱閉,與陽俱開,與剛柔卷舒,與陰陽俯仰,與天同心,與道同體」;說明了「養神」之外,也須「養形」;兩者兼顧,才能成為真人。

由凡入聖 從有到無 修行當先明「三階次」



靜心養神 資料圖


《莊子》沿承《文子》之說,也將修鍊之方分為養形、養神二者。《莊子·刻意篇》:


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若夫不刻意而高,無仁義而修,無功名而治,無江海而間,不道引而壽;無不忘也,無不有也;澹然無極,而眾美從之,此天地之道,聖人之德也。故曰:夫恬淡寂漠,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故曰聖人休休焉,則平易矣。平易則恬淡矣。平易恬淡,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故其德全而神不虧。


《莊子·刻意篇》將修鍊之境界分為二種,其一為「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等養形之人;其一為「恬淡寂寞,虛無無為」「德全而神不虧」的養神之人;莊子認為養神者的境界,遠在養形者之上。


學習養神的步驟 要看《清靜經》


養神以恬淡寡慾,清靜無為為主;但這些只是養神的初基,其修持步驟,則以《清靜經》中所述者較為具體。《清靜經》全名為《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一卷,收錄於《正統道藏·洞神部·本文類·傷字型大小》,台灣新文豐縮印本第十九冊一頁下至二頁上。


「清靜」一詞,源自《老子》。在修持上,「清」是不染雜。「靜」是不起念。道體雖離一切有無、是非等相對性的名相,道體無清濁、動靜之別;但道是由「無」,動而生「有」。人之修道,則是由「有」而返「無」;道生物須「動」,人返道在「靜」,所以須由清靜入手,更至無為(無無亦無),方能契合於道體。


《老子·十六章》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上文「致虛極,守靜篤。」即是由虛、靜入手,藉由「萬物並作」的觀復方式,來證悟道體。虛、靜與清、靜字義相近;所以《老子·十六章》應為《常清靜經》之思想根源。


如何處理「我」與「心」、「形」的關係


《清靜經》的修持法門,是綜匯周世老莊思想而來的。《清靜經》的「內觀於心,心無其心,外觀於形,形無其形」,是在論述「我」之存在,是由「形」與「神(心)」二者組合而成;但向內觀照,就會發現「心」由思想所組成,思想由「意念」而來。人之意念剎那生滅,人之思想亦變化不居;所以是「心無其心」。


《莊子·則陽篇》說:「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嘗不始於是之,而卒詘之以非也;未知今之所謂是之非五十九非也。」


《莊子·寓言篇》:「莊子謂惠子曰:`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始時所是,卒而非之,未知今之所謂是之非五十九非也。 」


說明了人之思想,常隨環境、時間而變化不定,並無真正不變之心念可言。又,人處於世間,易惑於外物,執著於外物;若能不著物相,即心無其心。心既無其心,再向外觀照形體,便會發現形體是氣之聚散所成,原無身形。


《莊子·知北游》說:「舜問乎丞曰:`道可得而有乎? 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 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 曰:`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順也;孫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蛻也。 」


身是由氣、形、質所成,隨氣之聚散而有生死;身既非吾有,此即「形無其形」。不僅吾人之身、心由聚散而來,萬物亦是一氣萬形。


《莊子·知北游》:「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紀?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若死生為徒,吾又何患?故萬物一也,是其所美者為神奇,其所惡者為臭腐;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氣耳。聖人故貴一。」


人之生死,為「氣」之聚散,並無真正之生死可言。而萬物之生滅變化,亦是一氣之轉,神奇與臭腐,皆是一氣之化,並非實有,所以《清靜經》說是「遠觀於物,物無其物。」

由凡入聖 從有到無 修行當先明「三階次」



物我兩忘圖 資料圖


形、神、物三者,涵攝「我」與「萬物」間之關係。以「我」而言,內神而外形,形、神二者組合成「我」。神即心,心由意念所成,變化不定,無實體。形即身,吾身非吾有,是天地所成。我既不存,則無生滅可言。我是萬物之一;萬物與我,亦皆是一氣之轉,所以《莊子·至樂》說是:「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莊子·大宗師》說:「有旦宅而無情(實)死。」又,《莊子·寓言篇》說:「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環,莫得其倫,是謂天均。」這些都說明萬物死此生彼,以不同形體相禪代,皆是由氣、形、質之聚散所成,無真正之生死可言;而氣、形、質皆出於道,始於「無」,所以《清靜經》說是「唯見於空」。


修身行道,在於滅損情慾以增道心


上述是說明萬物由道生,因聚散而有生滅,身、心、物既皆非吾有,便不可執著於以「無」為「有」。《清靜經》因此而「觀空以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此句乃是在論述修道之方。修身行道,在於滅損情慾以增道心,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的道體。其過程在於由去欲(損)而忘物,進而忘我、忘智。《清靜經》的修持法,都是稟承《老》、《庄》說而來。《老子·四十八章》雲:「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清靜經》「觀空以空」,即是《老子》「為道日損」;「空無所空」即是「損之又損」,進而達至「無為」之境。無為即是不著於心、不著於物,順道體之自然;即是「無無亦無」,與道契合的境界。這種由「有(著物、受物囿)」進而入「無(忘物、忘身)」,直至「無無(忘智)」的修道過程,與《莊子》的心齊、坐忘相同。心齊在忘是非、忘有無,進而入忘我之境。坐忘在順自然而無私智,由忘我而忘智(忘去有忘之和;忘忘),進而「同於大通(大道)」。心齊即是以空觀空,坐忘則是空無所空,並進入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的境界。《莊子》的心齊、坐忘,見於《莊子》〈齊物論〉、〈人間世〉、〈大宗師〉等篇章中。


忘我、忘身、忘智、忘天下


《莊子·人間世》所說的心齋,是:「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虛者,心齋也」。虛,即是空。心齋在於空心。心齋而後能忘我,此即《莊子·人間世》所謂「回之未始得使,實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亦即《莊子·齊物論》所說的「吾喪我」。忘我即是「忘身」,即是身非吾有,則吾人便不能執著於身。能不執著於身,則心不為身役,不為口、耳、目之欲而追逐於聲、色、美味,自能忘身而身存;此即《老子·十三章》所說:「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老子·七章》:「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由忘我忘身,使心身不染著於外物,則心不為形役,亦不為外物所役。因而《莊子·大宗師》女偊所言修道的過程有:先忘天下,進而忘物,進而忘生(忘我),進而朝徹(明達道體),然後能見獨(見道);能見道,方能不被時空囿限,而達不生不死。


以道家哲理而言,修道之方,在於有天下、有外物、有身的凡夫俗子,進而忘天下、忘物、忘身、忘智,了悟道體,而達到至人之境。亦即是由「有」而「無」而「無無」,而至「無無亦無」的境界。


《莊子·齊物論》說: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惡乎至?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之成……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無也者,有未始有無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無也者。」


文中的「有有也者」,乃是指有「我」有「身」進而「有無也者」,則是心齋之境,即是《清靜經》所說的「觀空以空」。再進而「有未始有無也者」,則是《清靜經》所說空無所空的「無無」之境,也是忘我之境。再進而「有未始有夫未始有無也者。」則是《清靜經》的「無無亦無」,忘智而與道契合的境界。


由以上看來,《清靜經》在「觀空以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一段的論述,除「空」字之名相與佛教相近外,其思想乃是沿襲先秦道家忘我忘智之思想而來;甚且中土佛教的說「空」,基本上也是雜取道家的道體論而來的。(編輯:行雲)

由凡入聖 從有到無 修行當先明「三階次」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郭忠恕精通古文道術高超 校訂《陰符經》尤精
公門之中好修行:循天理 遵國法 神仙自會營護
第四十三回傳善書道人得度
十方叢林武漢長春觀 再度傳戒延續道脈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