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衍:周總理曾提醒爭取把張愛玲留在大陸
[摘要]夏衍:總理是在重慶就輾轉看過她的小說集《傳奇》,上世紀50年代初我又托柯靈同志找到一本轉送周總理。
張愛玲與上海第一屆文代會
作者:陳子善
1950年7月24日至29日,在夏衍、巴金、馮雪峰等人發起下,上海舉行第一屆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張愛玲的出席,成為這次大會的「亮點」之一。柯靈在他的名文《遙寄張愛玲》中就特別提到:
1950年,上海召開第一次文學藝術界代表大會,張愛玲應邀出席,季節是夏天,會場在一個電影院里,記不清是不是有冷氣,她坐在後排,旗袍外面罩了件網眼的白絨線衫,使人想起她引用過的蘇東坡詞句,「高處不勝寒」。那時全國最時髦的裝束,是男女一律的藍布和灰布中山裝,後來因此在西方博得「藍螞蟻」的徽號。張愛玲的打扮,儘管由絢爛歸於平淡,比較之下,還是顯得很突出。
整整60年之後,還有第一屆文代會的參加者艾明之憶及此事:
我參加了上海市第一次文代會。如果我的記憶沒有錯的話,張愛玲女士也參加了文代會,坐在會場靠後的位子上,會議開了6天,圓滿閉幕。
可見,身份特殊的張愛玲當時與會確實引人注目。張愛玲與會登記的名字是「梁京」,也即她自1950年3月25日起在上海《亦報》連載長篇小說《十八春》時所署的筆名。查1950年7月24日《解放日報》公布的《出席本屆文代大會代表名單》,「梁京」的名字列於「文學界」94名代表之中,出現在下列作家、學者之間:「唐弢、師陀、倪海曙、梁京、孫大雨、孫席珍、孫福熙、郭紹虞、許傑」等。這些人中「梁京」也即張愛玲最為年輕,按年齡和資歷,郭紹虞、許傑、孫大雨、孫席珍等位都是她的老師輩了,即此一端也可證明,邀請她參加第一屆文代會實在是不小的禮遇。
柯靈和艾明之回憶的應是文代會7月24日在虹口解放劇場舉行開幕式時的情景。開幕式之後,7月25日,「部隊、文學、美術、音樂、舞蹈、劇影、戲曲、翻譯等各協會工作報告」;7月26日,「由陳(毅)市長報告國內外形勢」;7月29日,「上海市第一屆文代大會勝利閉幕,上海市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宣告成立。」大會期間,各界代表多次分組討論,張愛玲被分在「文學界代表」第四小組。一份蠟紙刻印的「文學界代表第四小組名單」被組長趙景深保存了下來,上面印得清清楚楚:
組長趙景深;副組長陸萬美、趙家璧;周而復、潘漢年、孫福熙、沈起予、葉籟士、姚蓬子、程造之、谷斯范、劉北汜、平襟亞、梁京、余空我、張一蘋、鄧散木、陳靈犀、陳滌夷、張慧劍、柯藍、王若望、哈華、姚蘇鳳、嚴獨鶴。
這份名單大有看頭。除了余空我、張一蘋較為陌生,其他都有或大或小的文名(陳滌夷即為大名鼎鼎的上世紀40年代《萬象》雜誌首任主編陳蝶衣),其中有來自延安和其他解放區的,有來自國統區的,更多的是長期在上海的,包括不少被稱之為舊派或鴛鴦蝴蝶派的作家,充分顯示了上世紀50年代初期文藝界統一戰線的廣泛和寬容。特別應該提到的是,趙景深在「梁京」名字左旁寫了「張愛玲」三字,並在兩個名字之間划了一個等號,這說明「梁京」即張愛玲,在當時已是公開的秘密了。張愛玲是否參加和參加了幾次第四小組的活動?由於該組作家已全部謝世,無從查考了。張愛玲對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本來就不熟悉,她即便參加了小組活動,恐怕也沒有多少話可說。她只與平襟亞和鄧散木兩位有特殊的因緣。平襟亞就是當年發表她小說的《萬象》的發行人,筆名「秋翁」,張愛玲為了稿費還與他有過一場筆墨官司;鄧散木則曾為她的《傳奇》增訂本題寫了書名。
邀請張愛玲參加上海第一屆文代會,作出這個決定的無疑是當時上海文藝界的高層領導,柯靈《遙寄張愛玲》中已經說得再明白不過:
左翼陣營里也不乏張愛玲的讀者,「左聯」元老派的夏衍就是一個。抗戰結束,夏衍從重慶回到上海,就聽說淪陷期間出了個張愛玲,讀了她的作品;解放後,他正好是上海文藝界第一號的領導人物。這就是張愛玲出現在文代會上的來龍去脈。……後來夏衍調到文化部當副部長,我還在上海書店的書庫里,購了《傳奇》和《流言》,寄到北京去送給他。
夏衍時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兼宣傳部長,作出這樣的決定自在情理之中,因為夏衍是當時中共執行知識分子政策的典範。這個決定也確實需要勇氣和膽略,顯示了新政權的雅量。夏衍晚年在談到張愛玲時沒有涉及此事,但當他昔日的秘書李子云說到「您(指夏衍——筆者注)是左聯的發起人之一,奇怪的是您居然能接受被『直接為政治服務論者』認為不能入流的作品。最明顯的例子是您能欣賞張愛玲的作品。她的作品實在是離政治太遠了。但是您在1950年曾介紹我看她的作品,說她是寫短篇小說的能手。當年沒有一個革命作家敢承認張愛玲在小說創作上的成就」時,夏衍的回答耐人尋味:
我認識張愛玲和讀她的作品,是唐大郎介紹的。唐大郎也是一個有名的「江南才子」,所以,也可以說,欣賞張愛玲的作品和希望她能在大陸留下來,一是愛才,二是由於恩來同志一直教導我們「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這一方針。
這段話一直未引起張愛玲研究者的關注。夏衍說「我認識張愛玲」,可以有兩種解釋,一種是通過張愛玲的作品而「認識」她,另一種是他真的與張愛玲見過面而「認識」,介紹人或許就是「小報大王」唐大郎?但這仍然只是一種推測,也已無法證實。
夏衍還有一段可能更為關鍵的話從未引起張愛玲研究者的關注。他在去世前一年多為《大江東去——沈祖安人物論集》作序時再一次提到張愛玲,不但對張愛玲的評價簡要而中肯,而且披露了極為重要的史料:
「張愛玲一直是個有爭議的人物。她才華橫溢,二十多歲就在文壇上閃光。上海解放前,我在北京西山和周恩來同志研究回上海後的文化工作,總理提醒:有幾個原不屬於進步文化陣營的文化名人要爭取把他們留下,其中就談到劉海粟和張愛玲。總理是在重慶就輾轉看過她的小說集《傳奇》,上世紀50年代初我又托柯靈同志找到一本轉送周總理。但是張愛玲後來到了香港,走上反共的道路,這是她自己要負責的。」
如果夏衍的回憶無誤,那麼他在這段話中清楚地告訴讀者:不是別人,正是周恩來,在上海解放前夕指示他設法爭取張愛玲留下來。或者也可理解為,邀請張愛玲出席上海第一屆文代會,正是貫徹了周恩來的指示。這是張愛玲研究界所從來不知道的!而柯靈回憶的夏衍調回北京工作後,托他代購的小說集《傳奇》,原來轉送給了周恩來。這也是張愛玲研究界所從來不知道的!至於夏衍批評張愛玲「後來到了香港,走上反共的道路」,應該視為限於當時大陸所知的史料和認識,還無法得出更為積極和全面的結論。
TAG: |
※李小璐和賈乃亮結婚五周年,賈乃亮:我爭取80歲還給能跪給你!
※杜蘭特:留在勇士無疑問!庫里:爭取保證冠軍陣容
※賈乃亮結婚五周年,表白李小璐:我爭取80歲還能跪給你!
※鄭曉龍有意讓范冰冰出演《甄嬛傳》華妃,蔣欣卻用這招爭取到華妃
※謝霆鋒當初與張柏芝離婚的時候,為何只爭取了小兒子的撫養權?
※權健眾將:爭取復仇華夏幸福,期待打進亞冠
※陳毅為何差點沒評上元帥?周總理為何幫他極力爭取?
※張雨綺疑似將於新婚丈夫袁巴元爭取繼女撫養權
※TVB《深宮計》殺青,羅琳表示不舍,周秀娜爭取時間放鬆!
※專訪國青內線「小格里芬」李祥波:最愛老詹和格林,爭取打進CBA
※恆大繼趙旭日之後,又一不得志之人預投奔卡帥,爭取換髮第二春!
※其實中國差點放棄了青海甘肅,最後還是馬超先祖馬援給爭取回來的
※樊少皇陪完賈曉晨產檢馬上投入工作:照顧好自己和小飯兜,我爭取早點回家!
※劉國梁女兒美國參賽豪奪3金3銀為國爭光,劉國梁:爭取更進步!
※馬蓉為了王寶強的錢,拚命的爭取孩子的撫養權
※魏貴妃為救元淳飲毒身亡,薛甄珠臨死還在為女兒爭取幸福,淚奔!
※騎士和湖人爭取羅斯,黑玫瑰能否再度綻放?
※周琦:哈登保羅很關照我 新賽季多爭取上場時間
※曼薩諾:戰蘇寧保持求勝慾望,爭取拿到更好的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