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香港文化是什麼?策展人方敏兒在加拿大」尋中國根

香港文化是什麼?策展人方敏兒在加拿大」尋中國根

香港文化是什麼?策展人方敏兒在加拿大」尋中國根


香港文化是什麼?策展人方敏兒在加拿大」尋中國根


策展人方敏兒(左)


策展人方敏兒是活躍在北京的、為數不多的香港策展人。除了常規的策展工作外,她還致力於推動中國藝術家參加在世界各地的駐留項目。在她看來,離開自己熟悉的家鄉生活一陣對人的成長來說至關重要。


曾在英國、澳大利亞留學,又滿世界飛來飛去工作的方敏兒曾到訪眾多風格氣質不同的地方,可她卻說,給自己帶來最大影響的地方既不是倫敦也不是紐約,而是一個名為Mont-Laurier的加拿大小鎮。

「那一年的經歷影響了我一輩子。我為什麼研究生選擇去英國念中國美術史?為什麼後來又要來北京?這一切,都可以說是從那時開始的。」方敏兒向YT雲圖講述了她多年前在Mont-Laurier的故事。

香港文化是什麼?策展人方敏兒在加拿大」尋中國根



上中學時的方敏兒(右一)和朋友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典型的香港人。一直到了十六、七歲,去參加AFS的文化交換項目(AFS Intercultural Exchange Program),才真正體驗到在外國生活。

交換的地點在加拿魁北克省一個名為Mont-Laurier的小鎮,距離蒙特利爾大約三小時車程。當時那裡只有三千多居民,我在一對當地的夫婦家住了整一年。

香港文化是什麼?策展人方敏兒在加拿大」尋中國根



在加拿大的一年,方敏兒恰好見證了接待家庭增加新成員的過程

香港文化是什麼?策展人方敏兒在加拿大」尋中國根


方敏兒幫剛出生的小寶寶受洗


這一年讓我開始有了要「尋中國根」的想法。我是92、93年去到加拿大的,那時香港還沒回歸,身份還是寫英國籍。我所受的教育,和身邊所有香港學生一樣:中西夾雜。所有的書都是英文的,但講話是講粵語。很多香港人直到今天講話都會在粵語中夾著很多英文,不少單詞你要我想它的中文是什麼我也想不到,就是這種「不中不西」的感覺。


我就是這樣長大的,也不知道香港到底是什麼情況。結果剛去到Mont-Laurier幾天,就遇到了人生一個重大的考驗——要去參加交換生的Orientation Camp (迎新營)。既然是交換項目,所有學生自然要在迎新的時候交流彼此的文化。但,對不起,香港人其實沒有這方面的概念。

香港文化是什麼?策展人方敏兒在加拿大」尋中國根



方敏兒在加拿大時的同學


世界各地你能想像到的國家的學生都去上台表演了,南美的、東歐的、北歐的…我怎麼知道他們從哪兒來?因為人家跳自己傳統的舞蹈給你看、唱民歌給你聽。東南亞很多國家的學生都表演完了,慘了,到我了,香港。


香港在英國殖民地式的教育里,沒有唱國歌跟跳國舞啊!我們不是英國人,我們是British Overseas Citizens(英國海外公民),沒有人教你傳統的歌到底是什麼。 我真的要哭出來了,那裡有上百人,來自世界各地,大家都對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泰國、菲律賓,我當時覺得那些都是「小國家」,可是人家舞跳得那麼好。當時香港也挺強好不好,可是我卻連用什麼能表現香港都不知道。

香港文化是什麼?策展人方敏兒在加拿大」尋中國根



住在相近小鎮的交換生們偶爾會一起聚會。但在人數最多的首次迎新營上,方敏兒緊張到忘記拍照。


然後我哭了,我真的哭了,不是那種大哭,是很無奈地流淚。怎麼辦呢,我怎麼上台呢,心裡覺得特別委屈。一個人,之前從沒有過留學經歷,當時只想要有人能陪我上台。然後我就問日本的學生說,我可以陪你們跳你們的插秧舞,但你們能不能之後也陪我唱一首歌呢?我也想不到其他了,就唱了首粵語的《世界真細小》。


那一整個經歷真的給我帶來太大感觸。現在想一想,當時香港的殖民地教育是不重視中國文化的,所以出現那一刻的情況也可以理解了。但它真的讓我印象太深刻,也直接影響到我為什麼最終會在英國讀研究生的時候選擇中國美術史。

香港文化是什麼?策展人方敏兒在加拿大」尋中國根



加拿大的高中生活


除此之外,加拿大的生活還讓我發現,原來人生有很多條路可以走。不像以前在香港人家告訴我的那樣,只有一條、兩條或者三條的路可以選。在香港,大部分人都是念會計、學金融、或者做醫生。現在多一點IT,但IT在後期也有一大堆人去念。

香港文化是什麼?策展人方敏兒在加拿大」尋中國根



方敏兒和同學


就拿衣著打扮來舉例。在Mont-Laurier,我身邊同學穿的衣服各不一樣,但我在香港時,年輕人的衣著都很像,有一段時間裡每個香港人都要有雙converse,都肯定有條牛仔褲。你會覺得這就是必須的,因為你只有很單一的生活方式。當然也不能說這不好,但我從那個時候學到原來這個世界有很多可能性,路可以有很多條。

香港文化是什麼?策展人方敏兒在加拿大」尋中國根



在Mont-Laurier,很多娛樂活動都和雪、自然有關,和香港的城市生活很不同

香港文化是什麼?策展人方敏兒在加拿大」尋中國根



在加拿大過生日


我記得,在離開Mont-Laurier返回香港的五年後,我媽很輕描淡寫的和人講起,她說女兒去完交換以後,最大的改變就是不追名牌了。我原來有一段時間也喜歡名牌的,但自己並沒有察覺,一直到她講完這句話,被我無意間聽到,才會想起、才去反省。其實好多事情在交換的時候並沒考慮太多,但多年之後再回想,就知道那次經歷對我影響有多深。

香港文化是什麼?策展人方敏兒在加拿大」尋中國根



方敏兒和同學們嘗試和警察一起拍戲

香港文化是什麼?策展人方敏兒在加拿大」尋中國根



街頭排戲中


還有一件事情讓我很難忘,就是在Mont Laurier我學到生活是不能不勞而獲的。學校組織旅遊去蒙特利爾和多倫多,錢你不能問家人要,你要自己去賺。學校會幫你找到一些人或者慈善機構,他們願意免費給你麵包去賣。然後我們的任務就是連續兩個禮拜每天都要去給不同人家送麵包。


那可慘啦哈哈。零下四十度,走著去每家送麵包真的好遠,連續兩個禮拜每天都去。送完麵包回到家整個臉都是麻痹的,嘴都凍僵了,半天說不出話。

香港文化是什麼?策展人方敏兒在加拿大」尋中國根



滑雪很有趣,但大冷天送麵包就沒那麼有趣了>


當時香港的整個社會都比較容易「得到」,有點像現在的九零後。但在加拿大,那裡的教育就是希望你能早一點獨立。無論是人格、還是思維還是經濟,所以我的接待家庭一點都不幫我,並不會開車送我過去,我真的是一點點走過去的。


現在想想都覺得冷,但的確深深體會到不能不勞而獲,或許後來挺能吃苦的,也和那時候有關吧。


說道麵包,還有一點就是我在那裡吃了一整年的燕麥,當時吃到覺得永遠都不會再碰它。但現在偶爾竟會特地買來吃,吃的時候還挺懷念那段時光的。雖然後來又去英國讀書、也去世界各地工作、旅行,但如果要問我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次海外經歷,那一定是中學時在Mont-Laurier度過的時光。

香港文化是什麼?策展人方敏兒在加拿大」尋中國根



Mont-Laurier的夏天


在整理照片時,方敏兒又回想起很多當年的趣事:學著和森林打交道,玩Forest Ski和Skido, 在晚上去自然里看月亮望星光,聖誕節的時候從屋後就可以砍棵樹運回家......對於在城市中長大的她來說,這一年的經歷格外不同,也格外難忘。

香港文化是什麼?策展人方敏兒在加拿大」尋中國根



2000年時,方敏兒再次回到加拿大拜訪自己的接待家庭。當年的小寶寶已經成了7歲的男孩。

香港文化是什麼?策展人方敏兒在加拿大」尋中國根



當時接待方敏兒一家人的近照


後來,她依舊和接待自己的家庭保持著聯絡。當年小寶寶如今已經成了20多歲的英俊青年,而方敏兒也從那個會因為緊張而流淚的小女孩,成為了致力於推動藝術文化交流的一員。

香港文化是什麼?策展人方敏兒在加拿大」尋中國根



工作中的方敏兒(左二)

香港文化是什麼?策展人方敏兒在加拿大」尋中國根



方敏兒在UCCA進行講座,介紹藝術駐留計劃


YT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採訪整理吳小霜,圖片由方敏兒授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雲圖 的精彩文章:

鄉村消失,首先是"愛物"的態度的消失
漢代西域沙漠的潮人,都穿什麼衣服?
「中國航海第一人」郭川在夏威夷附近海域失聯
如何正確區分美杜莎、莎樂美和美狄亞?
沒有人的博物館,如何成為光的棲息地

TAG:藝術雲圖 |

您可能感興趣

赤膽忠心!華裔小將主動求歸化:加拿大國籍算什麼!我是中國人!
「是西方人自己杜撰的!」 加拿大媒體曲解中國教科書,中國大使館怒表立場
精忠報國!華裔小將求歸化中國冰球:加拿大國籍算啥,我是中國人
一文讀懂加拿大地緣格局!為什麼加拿大只能依附於美國?
終於知道加拿大為什麼是「楓葉之國」了
為什麼選擇來美國?對比隔壁加拿大 美國在這些地方好太多!
為什麼選擇來美國?對比隔壁加拿大 美國在這些地方好太多!
加拿大丨那些與中國「義結金蘭」的城市們。
加拿大碧玉在中國市場上都做了什麼?有俄碧在它還能幹什麼?
澳大利亞VS加拿大,綜合實力對比,誰是英聯邦最強國?
留學去加拿大還是美國?兩國教育有什麼不同?
赤膽忠心!華裔小將主動求歸化:加拿大國籍算什麼!
美國人要大舉移民加拿大?
加拿大婦女痛斥中國華人,不會說英語,請滾回中國
加拿大外長演講被質疑「忽略中國」 加前駐華大使:世界需要中國
同樣曾是英國殖民地,為何香港加拿大澳大利亞那麼繁榮,印度卻如此落後?
為什麼英國、紐西蘭、澳大利亞、加拿大沒有皇家陸軍?
為什麼加拿大沒有吞併美國?地球知識局
為什麼美洲獨獨只有美國成為強國 而不是加拿大巴西等國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