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代一酷吏發音不正,一句話惹人恥笑,武則天聽了先大怒後大笑

唐代一酷吏發音不正,一句話惹人恥笑,武則天聽了先大怒後大笑

唐朝有一人名叫侯思止,本來是酒泉的一個賣燒餅的,武大郎的角色,窮的揭不開鍋。但卻無賴詭譎,無以逾也。純屬狡詐市井小人。一天有個人看他笑話,告訴他,現在武后對好多王爺都看著不感冒,你何不也告一狀試試。這傢伙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去告了唐朝一個李姓王爺,果然得到武則天重視,恩賞甚優。

此人不識字,有人就教他,如果武后問你不識字怎麼辦,你就說獬豸也不識字,但是它敢觸人啊。我就是天后的獬豸。

唐代一酷吏發音不正,一句話惹人恥笑,武則天聽了先大怒後大笑

獬豸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體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長一角,俗稱獨角獸。

獬豸擁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圓睜,能辨是非曲直,能識善惡忠奸,發現姦邪的官員,就用角把他觸倒,然後吃下肚子。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稱,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徵。

武后一聽,人才啊,提拔重用。

但是這哥們有個缺點,就是官話說不好,舌頭有點短。當時武則天有個政策,就是斷屠,全民吃素,不能吃肉。

候思止就跟同事們嘮嗑,現在皇上下令斷屠,宰(雞),誅(豬),虞(魚),縷(驢),俱不得詰(吃),空結(吃)弭(米)泥(面),儒(如)此下去,何得不飢?

同事崔獻可大笑,笑的肚子疼,候思止於是向武則天告了崔獻可一狀。武則天聞言大怒,跟崔獻可說,我知道侯思止不識字,可是我已經用了他,你為啥笑他,你是不是覺得我用人不明。

崔獻可就將侯思止說的雞豬之事相對,武則天聽了,也大笑不止,就沒有為難崔獻可。

唐代一酷吏發音不正,一句話惹人恥笑,武則天聽了先大怒後大笑

侯思止是武則天重用的酷吏。另一個酷吏來俊臣休了原配,逼娶太原王慶詵的女兒,王家是大家族,連皇族都看不上,此時虎落平陽被犬欺。候思止一看,有樣學樣,就要娶另一大家族趙郡李自挹的女兒。鳳閣侍郎李昭德拍著巴掌跟宰相說,大可笑。

一幫人問怎麼可笑,昭德曰:「往年來俊臣賊劫王慶詵女,已大辱國。今日此奴又請索李自挹女,無乃復辱國乎!」竟為李昭德搒殺之。

惹了姓李的,不要命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知道不。

唐代一酷吏發音不正,一句話惹人恥笑,武則天聽了先大怒後大笑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風宋月 的精彩文章:

大唐有一相師,水平甩袁天綱幾條街,算出李世民會發動玄武門之變

TAG:唐風宋月 |

您可能感興趣

文盲學說一個典故,成為武則天心腹酷吏,鬧出不少笑話
侯思止:唐代酷吏惹武則天先怒後笑
漢朝第一酷吏,匈奴人一聽見她的名字就跑
武則天酷吏時代,最恐怖的不是「請君入甕」,而是這種酷刑
楊炯雖是酷吏但人緣不錯,中宗李顯掀翻武則天后還記得他的好
此人是唐代有名的酷吏,最後被自己發明的刑具嚇死!
有著酷吏惡名的郅都,他的做法不像是壞人,像是一個大清官!
多行不義必自斃,漢武帝手下的這十大酷吏都沒有一個好下場!(上)
酷吏為邀功密告武則天,朝廷大臣近半要謀反,他太小看武則天了
漢代酷吏大肆殺人,以權換錢,最後被誅滅五族!
在王者榮耀里那麼厲害的狄仁傑,不也還是栽在了史上第一酷吏手裡嗎
原是無賴潑皮的他,後成位武則天手下的酷吏,殺掉了好幾個宰相
武則天的酷吏來俊臣有師傅嗎?有,還是一個進口貨!
武則天豢養的第一大殺手兼酷吏,居然是個歪果仁!
武則天最寵信的四大酷吏,各個心狠手辣,但最終均悲慘下場
這個酷吏發明殘酷的杖刑,打死人無數,他也等來了現世報
漢朝第一酷吏,匈奴人聽到他名字都要逃,結果他無罪也被害死
漢武帝一世英明,唯獨用錯了這名酷吏害了不少性命
唐朝有三大酷吏!沒有一個有好下場!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