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留學生驚天凌辱案的背後 | 施虐者是如何一步步變成了「惡魔」?

留學生驚天凌辱案的背後 | 施虐者是如何一步步變成了「惡魔」?









一年多以前的加州留學生凌辱案震驚了整個海外華人圈,幾名施虐者對受害人百般侮辱之後被警方繩之以法。



在一錘判決和輿論的喧囂消寂之後,我們找到了一位願意把凌辱案施虐者背後的故事娓娓道來的人。這個案子的背後,是另一段屈辱的過往。




任何惡的背後,都有滋生惡的土壤。一個年輕的中國姑娘是如何一步步成為了那個被人們成為惡魔的施虐者呢?







一年半以前的一件慘案,掀起了一場席捲整個留學圈的軒然大波。




幾個小留學生因為情感糾紛凌辱同學,手段殘忍,包括煙頭燙乳頭,逼被害人吃土等,對被害人造成了極大的生理和心理傷害,而施虐人則大多不滿十八歲。



半年前法律給了案件一個終結:施虐者雖然未成年卻也得到了重判,分別被判有期徒刑13年,6年和10年,無一漏網。其中的C曾經是我朝夕相處的同學。據我所知,這不僅僅是單純的罪惡。




 一時不知道如何去描述我們之間的關係,我之於她也許更像是一個樹洞。



我曾是她的聆聽者,知道她鮮為人知的過往,因而無法把她當作一個簡單的壞人







抹不去的記憶











C出生於一個富有的家庭,父親是大老闆,母親是全職主婦,卻也打理點兒小生意,而她是家裡的獨女。一切設定都如同於偶像劇般,但現實卻往往金玉其表,敗絮其中。




大概六七歲的時候,C意外發現父親出軌的證據,父親惶恐之餘的第一反應,是把一紮人民幣摔在她面前,要她不去告訴媽媽。




但紙包不住火,母親在知情後的質問和責備激怒了父親,於是他將母親逼進一個角落,毫不留情的拳打腳踢。而C就在門口。父母的吼聲,罵聲,尖叫聲,身體和牆壁碰撞的聲音完全蓋過了她的哭聲。沒有人理她,她也沒有能力阻止,於是就眼睜睜地這麼看著。




那是她第一次懂得恐懼與無助,也是第一次,知道了什麼叫做恨。




那不僅僅是她童年的結束,更是父親家暴的開始。從那以後,父親時常施暴,用於威脅母親不讓其離婚,也用於單純的釋放壓力。至於對家人的補償,就是那散落在地上、桌上,一紮扎的人民幣。




當然,這一切都是我聽她說起的,她說那是她第一次正視自己的過去。也是我唯一一次,看到她有空郁的神情和眼框里的淚。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到C被家裡安排出國,毫無準備地來到美利堅。







出國並沒有成為救犢的良藥











起初,我對C的印象只是一個非常叛逆的女孩兒,堅硬鋒利地在這個世界橫衝直撞,撞得頭破血流。




她剛來的時候,基本講不出一句完整的話。日常生活中也聽不懂他人的表達,上課就更不用說了,基本沒有交流能力。那個時候的她,非常努力地想要融入這個環


C會在小本子上記錄課堂要求,努力聽講;即使不知道怎麼做課堂作業,也會掏出筆記本模仿旁邊的人用自己僅有的辭彙去回答書上的問題。那個時候的C仍抱有希望,拚命地想成為我們中一員,那努力又迷茫的樣子證明了她當時的鮮活。




但生活從來不曾對誰手軟,對她則尤其殘酷




她第一任住家是出了名兒的人渣——人前是人,人後是鬼。C的住家和學校管理層的關係非常好,常常以此為資本來顛倒是非,學校卻一直選擇相信他們。她的住家曾不給C飯吃,放學推遲三個小時後接C,反鎖房子不讓C回家,以各種理由收取C額外錢財和常常無緣無故失聯等等。




這樣的事不單發生在C身上,歷屆住過那家的留學生都叫苦不迭。但苦於拿不到寄宿家庭做壞事的證據,學校換住家的政策又很死板,即使幸運換掉住家,也會從此被安上壞孩子的帽子,所以大部分人選擇一直被拖到畢業離開。




於是,C受到委屈只能詢問朋友意見。而給她提出的解決方案,卻都因為她的語言不過關而無用武之地。她的問題也因既沒法和住家對抗,又沒法和學校老師交流而不了了之。




久而久之,C也就放棄了,不再嘗試融入,不再嘗試交流,對住家做的所有壞事都回復一個統一的白眼。在這期間,她還患上了抑鬱症,並服用了一段時間的藥物。




我猜想C的家人並不知道這些,也不想知道。因為她的家人幾乎從不聯繫她,只在匯寄生活費的時候偶爾一句:已匯。







一個人無依無靠無期待的時候,是希望最容易被磨滅的時候。




沒有人可以幫助她,生活中的一切都把她越推越遠。為了自我保護,她選擇與全世界對抗;C決定做一個真正的「壞孩子」 ,就像所有人想看到的那樣。




她不再做作業,上課玩手機,用自己最熟練的髒話來頂回老師的質詢。老師漸漸對她失去耐心,便簡單粗暴地把所有問題都歸咎於她。後來的C開始炫富,做代購,做網紅,也因此認識了留學圈中一些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




沒有人再試圖管教她,也不再找她「麻煩」。她無比相信只要自己硬起來,比這些名義上對自己有掌控權的人硬,他們就會退縮,就不再會威脅自己。既然這是唯一有用的辦法,那就要體驗一把真正的放縱




終於,在一次連續幾天的夜不歸宿後,她的住家怕了,怕擔責任,於是要求學校把她調到別家。新的寄宿家庭並不管她的生活,只要收到房租就好。隨心所欲成了她唯一的慰藉,這樣的生活愈演愈烈。




從那時起,她跟別人閑聊的信息幾乎全部變成買了哪些奢侈品,朋友們打算在哪裡飆車,去了哪些酒吧,換了幾個男朋友,打算去哪裡整容,或者——約幾個人去把什麼人揍一頓。




我想,真正的暴力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大概是案件發生的一年前吧。那一段時間我們幾乎沒有交流了,唯一對她的印象是她每周五要麼曠課,要麼穿著超過20公分的高跟鞋,並在放學後換上極其熱辣的裙裝。C還會帶一個超大號行李箱,裡面裝有去朋友家寄宿的衣物用品,等待豪車來接——這些都是為了周末的酒局做準備。




但當我看見她那雙常年因為高跟鞋而摔得血肉模糊的膝蓋,總是忍不住懷疑她是不是真的有她口中說的那般,在這樣的生活里如魚得水







最後一次與她單獨聊天,是一天放學,她希望我可以陪她出去抽根煙。




她點煙技術嫻熟,跟身上的校服格格不入。她邊吸煙邊問我:你在這邊過得開心嗎?生活是不是就是這個樣子?我告訴她:不知道。於她的生活,我更無從知曉。她背對著我,站在風口,確保煙味不會往我的方向飄。




她說:我想離開







離開











那次談話接近學期末,回到學校後我就再也沒有見過C,從那以後我們也再無交集。




半年後,案件爆發,但學校卻波瀾不驚。學校管理層不想跟這件事扯上任何關係,同學之間也沒有關於這件事的交流,就好像所有人都忘掉了她一樣。而我一直不知道是她,直到最後判決的時候——當我偶然在網路上看到校正後的名字和照片,震驚無比。




震驚之餘,也只能感嘆這是個徹頭徹尾的悲劇——不是因為懲罰,而是因為她罪有應得。正因為罪有因得,沒有其他一絲一毫的推脫或者冤枉的餘地,這一切才顯得如此慘烈渾濁




法官形容他們如同「降落傘孩子「,被父母空降到美利堅,無依無靠無拘無束地野蠻生長;但如果C是」降落傘孩子「,那她很早很早就降落了,早在那一打人民幣砸在她面前的時候,就已經降落了。




更可怕的是,從那時起,展現在她面前的人性就是無比的貪婪、暴力、墮落、孤獨且毫無希望。她是一個壞人嗎?也許吧,但作為知情人,無論如何我都對她恨不起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憐憫。畢竟要求一個沒有被善待過的人不去恨,未免太過殘酷;畢竟要求一個沒有被教導過常識的人不去作惡,未免太過荒唐




我不知道在如此窒息般充滿惡意的生活中長大的人,要怎麼學會與這個世界融洽相處。對於像她一樣的人,暴力與其說是罪惡的釋放,更不如說是麻木人世中被救贖的幻覺。我們不需要站在道德的最高點去裁決她,因為如果是我被分到這樣的人生,我真的不能保證我能做的比她更好。


作為第三者,我糾結了很久才決定把她的私人故事分享出來。




當我看到輿論把她死死的釘在罪人的十字架上,毫無喘息的機會,再想起她幫我擋煙時的小心翼翼,我實在不忍心剝奪她最後那一點體驗生活的可能。




她現在20歲,花一樣的年紀,如果沒有這些種種,她本該和大多數人一樣在大學裡探索自己的未來。




她幹了十惡不赦糟糕透頂的事,她與她的小團體以最殘暴的方式傷害了無辜者,她們不以為意的混賬態度讓全世界民眾所不齒,我從未為她犯下的罪過洗白辯護。但,是什麼,讓C這個本該安靜享受平凡青春的女孩,選了這樣一條為天下所唾棄的路?




我在此呼籲的,是希望每位有理性的讀者都能給予這件惡性事件的本質原因更多的關注,避免類似的悲劇一再的上演。也真切地希望,這個社會能給她一定程度的寬容和體諒,給她悔改和重新開始的機會。




她做了大錯特錯的事,也得到該有的懲罰,她為了自己的罪過已經錯失了最精彩的青春,這就夠了。對,在這個案件里,她是不折不扣罪人;但在人生里,她也是不折不扣的受害者,而施虐的,是那個叫做「人性」的傢伙。




希望聽過她故事的人可以少一些武斷,有朝一日,當她回到社會,能有幸遇見多一些給予她善意的人。




最後,




願所有人,都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編者後記:




當我們最初拿到本文的時候,粗讀一遍有些感覺作者是在給施虐者開脫,但是仔細閱讀之後結合當年的案情來看,這何嘗不是另一個悲劇性的人物。惡能生惡,這姑娘將生活中遇到的種種不公與委屈轉化成了對他人的凌霸,我們何嘗在生活中沒有過把自己受到的傷害轉嫁他人的經歷呢?




不過,這並不是在說她是無辜的。她犯了罪,收到了法律的制裁。但我們要明白她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以及,我們如何才能避免重蹈她的覆轍。




出國在外,離家千里,由寂寞而生抑鬱,或由迷茫而生輕狂。




這兩年留學生圈子裡互相傷害的案例越來越多了。2014年的邵童案也還歷歷在目。年紀輕輕就來到國外的留學生們有的漸漸迷失了自己,構建了破碎而扭曲的世界觀、價值觀,最終導致了一個又一個悲劇。






我們譴責罪人的時候,也要時常問問自己,有哪些時刻,我們幾乎想放棄堅守自己原來的底線




那些個時刻,就是你在被繁重課業壓得喘不過氣來之後開始打算找代寫考試槍手的時刻;




也可能是你受學長學姐慫恿和刺激,決定弄一張假ID混進自己本不能去的酒吧開始暢飲的時刻;




也可能是你看著美國室友偷偷在宿舍里抽大麻,自己也好奇心爆棚決定試一試的時刻……




……




所有罪人都是一步步走向墮落的,你能做的,就是不向自己心中的惡妥協。




請時刻記住,能拯救你的,只有你自己。










點擊以下你感興趣的標籤


立即閱讀相關好文章




美國亞裔歧視H1b結果紐約華人援交女學費


常青藤盟校名字像野雞的大學哥大


最危險美國大學留學生家長必讀


去美國讀高中文理學院掛靠與假結婚


常青藤丨美國女孩遭性侵被逼婚USNews排名


買教材省錢法被低估的學校 美國美食大排名


備考指南 Big Ten | 艾瑪沃森


正確裝逼指南  | 暑假去哈佛 美國人懵逼了 | 川普


......











近期熱門文章 










加州留學生霸凌案再宣判,第四名主犯被判3年徒刑!




試過在國外蹲監獄嗎? 著名的加州霸淩案留學生接受採訪




為了不讓無數留學生的悲劇重演,我們上線了個微小的新功能:留學生應急中心




中國一交換生與寄宿家庭成員不幸墜崖身亡,命隕猶他州 | 悲劇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申請SelfScore信用卡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你是愛情里的施虐者還是受虐者?
他是多性戀、施虐癖,但他也是自信又狂妄的藝術天才!
受虐-施虐式的吸引或者迷戀,一定得不到真愛
這種施虐狂鞋子以為沒人會穿,但是時裝周上她愣是成了「綁豬蹄」
真人聊天記錄:這樣的家暴施虐者,早早遠離!
母女倆成「動物終結者」,與動物屍體同住,天天變施虐狂!
印度一女子因家境貧窮,拿不出男方索要的嫁妝,婚後頻遭婆家施虐
妻子不忍家暴施虐,弔死成鬼前來索命,新妻因胎兒靈性才保住性命
被強姦的少女,乞求施虐者迎娶自己,卻慘遭拒絕
「人豬摔跤」遭愛豬人士反對,指責稱是一場「施虐」募捐會
小說中她是心理變態的施虐狂,真實的她丈夫和兒子慘死的悲情公主
機器都被「施虐」、「過勞」成這樣,我也是徹底服了機主了!
機器都被「過勞」「施虐」成這樣,我也是徹底服了機主了!
賈斯汀-比伯「施虐」強迫症患者 這樣出門好難為情!
高溫來襲,熱害施虐,玉米如何防治可高產?
戰狼2被噴無意義,中戲老師懟吳京:施虐狂心理變態?
美女施虐者:虐待他人像「狗」一樣,每個月卻輕鬆拿錢
唐僧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口是心非、膽小怕事,關鍵是喜歡重口施虐
孩子在小區被狗咬,男子將狗軟禁起來,每天施虐暴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