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讀聰明人寫的書 搞清楚你為什麼要學習

讀聰明人寫的書 搞清楚你為什麼要學習

該文寫於2015年1月,首發於2015年1月11日第一財經資訊公眾號。


文/程兆民


微信號:zhaomindushu

讀者朋友,您好,又見面了。本周股市行情波動劇烈,給我的一個直觀感覺就是無序,不過無序背後,受我們看不見的有序法則支配,關於這個我不想多說了。本周我的閱讀興趣轉到生物學,說實在的,在閱讀了一些關於基因的科普知識之後,我一度很悲觀,既然大自然如此殘酷,人的命運都由基因悄悄主導,那我們努力去尋求知識和智慧又有啥用呢?

讀聰明人寫的書 搞清楚你為什麼要學習



薛定諤(1887-1961193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幸運地是,我還花兩周時間讀了一本書,《生命是什麼》。這本書的作者是奧地利物理學家埃爾溫.薛定諤。說起這個薛定諤,毫無疑問是地球上最聰明的人之一,他把自己的名字同時銘刻在人類物理學和生物學的豐碑上。在物理方面,他創建了波動力學。這是一種根據微觀粒子的波動建立起來的、用方程來描述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理論。以薛定諤名字命名的薛定諤方程,在量子力學的位置相當於牛頓定律在經典力學的位置。在生物學方面,薛定諤的成就匯聚在《生命是什麼》這本書中。書中他試圖用熱力學、量子力學和化學來解釋生命的本質,其獨特的視角和睿智的判斷為分子生物學這門學科奠定了基礎。


物理學家的世界確實高深,我試著努力來介紹一下薛定諤和他的這本書,希望您能讀懂。《生命是什麼》書裡面也收錄了薛定諤的自傳,值得一讀。作為一名物理學家,薛定諤之所以要研究生命,主要是受到他父親的熏陶。薛定諤的父親是植物學家,自小耳濡目染,在幼年時期,薛定諤就對生物學和達爾文的進化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或許提供了一個動力,使他在物理學上取得斐然成就後,又轉向思考生命的本質。


生命以負熵為生


讀《生命是什麼》這本書,使我又一次接觸了熵這一概念。多年前在校讀書時,我就注意到了熵這個詞,並對它產生了濃厚興趣。熵,是指體系混亂的程度。你可能跟我一樣,初次接觸這個詞會很困惑。但是這個熵跟生命的關係很密切。如果我們把生命看作是一個由無數細胞組成的有機體的話,那麼生命的特徵是什麼?是避免向熵最大的時候衰退,在那個時候生命將陷入一片死寂。薛定諤寫道,一塊物質什麼時候可以認為是活的呢?答案是當它繼續在做某些事情、運動、和環境交換物質等的時候,而且期望它比一塊無生命物質在類似情況下保持下去的時間要長。

讀聰明人寫的書 搞清楚你為什麼要學習


一個有機體靠什麼維持生存呢?靠吃、喝和呼吸。一個生命有機體在不斷產生熵——或者說是在增加正熵——並逐漸趨近於最大熵的危險狀態,即死亡。要擺脫死亡,要活著,惟一的辦法是從環境里不斷地汲取負熵。有機體,就是靠負熵生存的。一個生命有機體具有推遲趨向熱力學平衡(死亡)的奇妙能力。生命以負熵為生,就像是活有機體吸引一串負熵,抵消它在生活中產生的熵的增量,從而使它自身維持在一個穩定而又低熵的水平上。


薛定諤解釋道,取負號的熵正是序的一個度量。這樣,一個有機體使它自身穩定在一個高度有序的水平上所用的辦法,確實是在於從周圍環境中不斷地汲取序。關於負熵,值得我們好好琢磨,因為生命靠它為生。目前,我只知道,對植物來說,太陽光是負熵的最有力的供應者。


為什麼我們要學習知識或智慧?


在薛定諤看來,生命也是遵循物理學定律的。當然,很多人未必相信這一觀點。因為,人們自然而然地,在精神領域和客觀世界之間划了一道鴻溝,薛定諤真的很牛,他從哲學家的角度去探討主體和客體,卻用物理學家的思維冷峻地提醒我們,每一個人,觀察世界的視角是多麼局限,很多我們想像中的意識世界,都是幻覺。

談到意識這個話題時,薛定諤同樣堅持客觀性原則。他認為,無論是你我,每個人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樣的。然而,恰恰是同樣的元素組成了我的意識和我的世界。對任何他人的意識及其世界而言,情況也是如此,儘管它們之間有不可思議的大量「相互參照」。我只被賦予了一個世界,而不是存在和感知的兩個世界。主體和客體是同一個世界。它們間的屏障並沒有因物理學近來的實驗發現而坍塌,因為這個屏障實際根本不存在。


雖然大自然是殘酷的,生物物種為了進化進行著激烈的競爭。但正是靠著理性和語言,人類無數智者或精英給我們留下了知識和智慧,讓我們過上了今天的美好生活。為什麼我們要學習知識,尋求智慧?因為,意識並不是從我們的大腦中自發產生的,也不是由我們自己的大腦創造出來的,而是不斷的學習過程導致的結果,只是這個過程容易被我們忽略。薛定諤指出,我們的精神生活完全建立在通過重複練習而習得的過程上。意識與生物體的學習密切相關,但是它對這一切如何發生確是無意識的。


科學,正是我們追求知識或智慧的指路明燈。薛定諤說,我們熱切地想知道自己從哪裡來到何處去,但唯一可觀察的只有身處的這個環境。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如此急切地竭盡全力去尋找答案。這就是科學、學問和知識,這就是所有精神追求的真正源泉。


薛定諤希望強調個人之間有趣有智慧的競爭,他對於機械化大生產帶來的人類智力退化,無比擔憂:「伴隨著手工業的衰退和生產線上單調而枯燥工作的普及,當聰明工人和遲鈍工人的生存機會變得越來越相等,好的腦子、靈巧的雙手和敏銳的眼睛就會愈來愈成為多餘。而一個不聰明的人將會受到青睞,他會自然地發現服從於枯燥的苦幹更容易,發現生存、安家、養育後代更容易。這個結果可能易於導致才能和天賦方面的負向選擇。」

科學到底對我們有多重要?你可以再聽聽薛定諤的告誡:受過教育的人中,大多數對科學都不感興趣,也不知道科學知識是形成人類生活理想主義背景的一部分。在對「科學究竟是什麼」全然無知的前提下,許多人認為科學的任務就是發現新機器,或者是幫助人們發明新機器,以便改善我們的生活條件。他們會把這些事情留給專家來做,就像讓管道工來修理他們的水管一樣。如果讓持有這樣觀點的人為我們的孩子選擇學習課程,其結果必然是可悲的。


參考資料:《生命是什麼》埃爾溫.薛定諤著


程兆民:財經記者、價值投資者、多學科思維模式倡導者。喜歡閱讀,執著於傳播科學精神,探究投資真諦。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兆民讀書 的精彩文章:

TAG:兆民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