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幽谷雷鳴:犀鳥瀑布

幽谷雷鳴:犀鳥瀑布

2016年4月20日,一個獨自背著黑色背包,腳穿高筒水鞋,胸掛單反相機的人在墨脫通往背崩半途的西貢橋頭下車,他先站在路邊往林子里觀察了一會,然後徑直往西貢河上遊方向走去; 路兩邊是由千果欖仁,樫木,紅椿,雲南黃杞等高大喬木組成的半常綠雨林, 嶄新的水泥公路上異常空曠,只有他步履急促而堅定,這人要去一個他嚮往已久的天堂,那裡幽蘭在枝頭盛開,雲豹在林中潛行,犀鳥在山谷翔集,雨燕在霧中翻滾;在那裡,大河從五十層高的樓頂一瀉而下,他要去的那裡,可能隱藏著中國最壯觀的瀑布。


中國最壯觀的瀑布在哪裡?


這還用問?所有讀過小學的人都會告訴你:黃果樹大瀑布;然而,對於真正懂瀑布關注瀑布的人來說,這個問題恐怕不是這麼好回答的;比如,《中國國家地理》雜誌2005年曾策划過一期影響巨大的「選美中國」,裡面評選出的中國六大最美瀑布,排在第一位的就並不是黃果樹大瀑布,而是隱藏在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中的藏布巴東瀑布,甚至以前並不知名的德天瀑布,九龍瀑布等也排在了黃果樹大瀑布的前面,為什麼會這樣排名呢?這是因為瀑布「美」的主觀因素太多,瀑布之美,主要在於體量與造型,這些中國最美瀑布排名裡面,藏布巴東瀑布美在大流量,原生態,神秘;德天瀑布之美美在層疊巒翠的喀斯特地貌;壺口瀑布之美美在氣勢;黃果樹瀑布之美則美在雄渾。然而,從地理景觀上來說,評判瀑布壯觀與否還是有一些硬性標準的,那就是:流量,高度,寬度;不具備這些標準,想要說最壯觀的瀑布是很勉強的;壺口瀑布勝在流量,藏布巴東瀑布勝在流量與寬度,輸在高度(單級最高35米);黃果樹瀑布,九龍瀑布等則勝在寬度與高度相對均勻,在國內大型瀑布裡面算是比較高大的,但輸在流量,平均約12立方米/秒,每到旱季時分,這些瀑布都會縮小成涓涓細流。

幽谷雷鳴:犀鳥瀑布



黃果樹瀑布在旱季時水量很小(圖片來自網路)


地理大發現的時代似乎已過去,中國沒有世界級瀑布也早已成定局;的確,縱觀各世界知名瀑布,要麼具有無與倫比的寬度,比如伊瓜蘇瀑布寬達4公里;要麼具有讓人恐怖的流量,比如尼亞加拉瀑布流量達每秒5720立方米/秒,要麼具有讓人暈眩的高度,比如安赫爾瀑布單級高達807米,總高達驚人地979米;要麼綜合各項指標來一個均值,比如蓋亞那的凱厄圖爾瀑布各方面參數都很出色,高226米,寬113米,平均流量達663立方米/秒,常被認為是綜合各項指標最壯觀的瀑布。在我國,流量較大的河流上似乎並沒有高度或寬度能達到世界級標準的瀑布,1998年,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穿越考察期間,我國科學家對英國軍官貝利在《無護照西藏之行》一書中所描述的藏布江上的瀑布曾充滿期待;然而在整個穿越期間,並沒有發現高達100米以上的巨型瀑布,僅在西興拉山腳到扎曲這段發現了三條30-35米左右高度的河床瀑布,因此,那次考察的失望是顯而易見的,且不說傳說中的巨型河床瀑布在1950年的大地震中消失這樣的結論是否正確,98年的這次考察基本否定了中國可能存在世界級河床大瀑布的幻想。

幽谷雷鳴:犀鳥瀑布



凱厄圖爾瀑布,綜合流量,高度,寬度,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瀑布之一(圖片來自網路)


在藏東南地區,豐沛的產水量與極大的絕對高差為這一地區瀑布的產生提供了必要條件,如果說中國還有那麼一絲可能存在接近世界級規模瀑布可能性的話,那麼應該優先在這一地區找。從地質年代來說,所有的瀑布都是暫時的,沒有永恆的瀑布;河水在奔向下游的過程中,日夜雕刻著山谷,這是一股緩慢而持久的強大力量,沒有什麼能阻擋,水的流量越大速度越急,侵蝕的力量也就越大,所以瀑布這樣的河床檯面也越容易被夷平;這就是為什麼越是流量大水流急的河流越不容易有瀑布出現,那麼,什麼樣的情況容易出現河床大瀑布呢?瀑布形成原因通常有以下幾類:


一,構造型瀑布,比如地震造成的地層或地殼下沉,在河流表面形成斷層,如非洲的維多利亞大瀑布;

二,堰塞型瀑布,因為泥石流或地震,冰川等原因造成大量沖積物堵塞抬升河道,這類瀑布往往伴隨著堰塞湖,比如九寨溝的諾日朗瀑布;


三,冰川型瀑布,冰川雕刻過的山谷斷崖,冰川融化後,U型側壁上的支流飛瀉而下形成的瀑布,比如優勝美地瀑布;


四,河流侵奪瀑布,當海拔較低的河流侵奪到海拔較高的河流時,容易產生侵奪瀑布,比如廬山的三疊泉瀑布;


五,岩溶型瀑布,這類瀑布多發育在石灰岩地區,一些河床被鈣華堆積形成瀑布,一些地方地下河床或洞穴崩塌形成瀑布,比如黃果樹瀑布就屬於岩溶型瀑布;


六,岩差侵蝕型瀑布,這類瀑布是指河流侵蝕岩石的過程中,經過岩層和地質縫合帶等地區,從較硬的岩層流向較軟的岩層時,較軟岩層溶解速度快,從而形成段差,繼而加大成瀑布,這類瀑布最為常見,在各地中小河流廣泛分布;

與瀑布結緣:


藏東南存在大量各種類型的瀑布,最初我進入墨脫只是想尋找這裡可能存在的世界最高瀑布,在向當地人收集信息的過程中,嚮導五金羅布告訴我,在西貢那裡有一大一小兩條大瀑布,它們釣魚的時候去過,從上面看瀑布下面的人就像螞蟻一樣小。我問五金那瀑布有多高?他說可能有200米左右高。因為當時留意的重點在於瀑布的高度,而兩百米高的瀑布在墨脫並不算什麼,幾天前我們還在甘登鄉發現了一條高達600米左右的瀑布。但五金的這條信息我並沒有忽略,回來後我開始在GOOGLE地球上尋找這條瀑布,沒想到這瀑布竟然位於積水區面積近300平方公里的西貢河下游,而且從衛星地圖上看得非常明顯,我非常奇怪如此巨大而壯觀的瀑布之前居然無人知曉,查閱所有公開地圖和軍事地圖,均沒有標註此瀑布。。。

幽谷雷鳴:犀鳥瀑布


五金羅布說的那條瀑布在衛星地圖上清晰可見


從此這條瀑布就列入了我的關注目標,2013年我進入墨脫調查野生動物,從另一個方向進入到西貢河一條支流的中游位置,由於那次考察目標與考察時間的關係,沒能接近這條傳說中的大瀑布;2014年我去收紅外相機的時候,重新規划了下山的線路,經過瀑布所在地區,然而還是因為時間和路線的關係,在上游不遠處與這條大瀑布擦肩而過,最近的時候直線距離不到1.5公里,甚至能聽到大瀑布發出的轟鳴聲與騰起的水霧。


2013-2015年,西貢河最下游的亞讓電站開始修建,公路往河谷裡面延伸了幾公里,經過周密的評估,我覺得從公路盡頭的電站壩址到瀑布所在的位置應該走3-4個小時就能抵達,也就是說,只要有一天時間,我就能往返這處瀑布;我當時想,下次去墨脫一定要多抽出一天時間去看看這個傳說中的大瀑布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幽谷雷鳴:犀鳥瀑布



西貢河亞讓電站取水點,從這裡開始進入叢林 攝影:李成


尋找犀鳥瀑布之旅:


今年四月,我和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朋友們一起進入墨脫考察兩棲爬行動物,剛好在背崩有一天休整的時間,那天一大早,我搭車到西貢橋,下車後往西貢河谷里走去,雖然這條河谷是著名的螞蝗山谷,但我並不覺得害怕,反倒有點就要見到久違好友的小激動呢;途徑西貢河電站的壩址,順便拍照記錄下這個當時環評存在嚴重問題的電站項目;中國的情況就是這樣,一條完整未經勘探的河流就敢隨便在上面修水電站,卻沒人知道上游不遠就有一條媲美黃果樹的巨大瀑布。想想這裡不久前熱火朝天的工地, 萬千感慨,也許我們都太過現實,已容不下跟利益無關的東西;然而,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失去了自身利益以外探索的精神,真的好嗎?為什麼日本近年能連續誕生這麼多諾貝爾獎獲得者?我們的發展真的縮短了和他們的差距嗎?


我從壩址左側山坡找到了通往上游的路,從寬大的水泥馬路鑽進茂密的叢林之中,狹窄的小路剛好能容下一個人的足跡,勉強維持站穩,但想要避開道路兩側雜草上的螞蝗就是徒勞了;不過螞蝗接觸多了,也覺得就那麼回事,我把褲腳扎進襪子里密封起來,希望能盡量拖延螞蝗侵入的時間;這一段河谷極為狹窄,西貢河被壓縮在10來米寬的溝槽中奔流,雖然是下遊河段,寬度卻是整條河最為狹窄的地段之一;約一個小時後,小路從密林延伸到河床,原來是五金說的那條較矮的大瀑布到了,這條瀑布高約30米左右,西貢河在這裡從較寬的河床收縮為我前面所說的溝槽河段,站在瀑布上方的大石頭上往下俯瞰,感到一陣暈眩;奈何我帶的最廣的鏡頭是28的,摺合到半副機上就是45的焦段了,怎麼也拍不出現場氣勢來,眼看天色就要下雨,我匆忙拍了幾張便收起相機繼續往上游更大瀑布方向進發,順手記錄了石頭上的粗莖毛蘭,熊的糞便,還驚起了一隻蛙,直接跳入了瀑布激流中。

幽谷雷鳴:犀鳥瀑布



俯瞰西貢瀑布 攝影:李成


開始下起雨來,經常在雨林穿行,說實話下不下雨沒什麼區別,下雨淋濕,不下雨汗濕;唯一的影響是不方便外掛相機隨手拍照了;小路愈來愈狹窄,數次出入叢林與河床,有幾次需在大石頭上攀爬跳躍,有時需要趴下身子以便從密集的荊棘灌叢爬過;河灘石頭上遇到兩條喜山頸槽蛇,因為都是常見種也就懶得掏相機出來記錄了。最後雨越下越大,穿過一片雜草叢生幾乎見不到路的尼泊爾杞木林,偌大的河谷彷彿消失了,一座山橫亘在眼前,隱約能聽到瀑布的轟鳴聲,沿河岸也已無法繼續前行;幾次探路,終於找到了左側山坡密林上山的路,我估計爬上這個山坡應該就能見到瀑布了,約半個小時後,終於在原始雨林中爬上了這個又滑又陡的山坡,上到一塊面積不大的台地。

幽谷雷鳴:犀鳥瀑布



雨林大樹上的附生石斛 攝影:李成


來不及喘口氣,雨已下得越來越大了,正想要尋找合適避雨休息的地點時,發覺河谷里的轟鳴聲更大了,原來我此刻正處在瀑布正對面的山腰上;透過密集的叢林和雨簾,我終於見到了這條傳說中的大瀑布,大約400米外的對面懸崖上,一道氣勢恢宏的白煉垂掛在山上,由於太高,無法看到瀑布的底部與頂部。西貢河巨大的水量從布瓊山的密林中噴射而出,彷彿一副永遠落不完的白幕,鑲嵌在蒼翠山間;前景是茂密雨林的冠層,合歡樹的花冠還未落盡,可惜了這個唯一的正面觀察位置被遮擋的厲害,但仍然能看清這條瀑布恐怖的落差;懷著難以掩飾的激動心情,我沿著叢林小路繼續迂迴靠近瀑布。

幽谷雷鳴:犀鳥瀑布



拼接的瀑布正面全景,底部被遮擋的厲害,瀑布實際高度超出照片範圍。攝影:李成


大約20分鐘後,沿著密林中若有若無的小路繞過被沖涮出的巨大積水潭陡崖,我終於抵達瀑布上方的一處平台,在懸崖上可以清晰俯視幾乎整個瀑布的側面全景;在此之前,我從沒如此近距離靠近過大型瀑布,也從沒想像過像西貢河這樣規模的河流會就這樣在我眼前跌入深崖;此時此刻的激動心情實在難以表達,似乎忘記了腳上無數螞蝗正在鑽皮吸血,一路的艱辛也早已拋諸腦後;無人傾訴,無法言語,只想一個人在這裡坐一會,好好感受這條瀑布帶來的震撼。

幽谷雷鳴:犀鳥瀑布



在密林中從瀑布側上方俯視大瀑布 攝影:李成


西貢河全流域未經勘探,其發源於扎布拉山口,那裡是雅魯藏布江和丹巴江的分水嶺,海拔4000多米的季節性雪山;源頭高山陡坡上的眾多溪流,在谷底彙集成平緩的西貢河, 西貢河中游地區是墨脫最為平緩的河流之一,大部分河段都位於熱帶與亞熱帶叢林中,多沼澤與湖泊,全流域降雨豐沛達3000-4000毫米以上,產水量很大,瀑布上方集水區投影面積265平方公里;據離這不遠的亞讓電站的資料,西貢河多年平均流量達 23.4立方米/秒,而我們所熟知的黃果樹大瀑布,其平均流量只有8-12 立方米/秒,也就是說,這條瀑布的平均水量至少在黃果樹大瀑布的兩倍以上;西貢河在我所站的布瓊山海拔1160米的山腰切出一個口子,直落下面深深的峽谷當中;在瀑布頂部,近30米寬的西貢河被壓縮到十來米的溝槽中,水流從崖壁上噴射而出,巨大的水量散落在下方的積水潭稍作歇息,繼續在峽谷中蜿蜒輾轉,經過我上面提到的另一條較矮的大瀑布與亞讓電站壩址,最後在我們所熟悉的西貢橋下方不遠處匯入雅魯藏布江。

幽谷雷鳴:犀鳥瀑布



瀑布積水區與面積

幽谷雷鳴:犀鳥瀑布



2014年4月拍攝的犀鳥瀑布西貢河上遊河段

幽谷雷鳴:犀鳥瀑布



犀鳥瀑布位置: 北維29°14 36.62" 東經95°14 44.17"


據我現場目測與海拔高度對比測量,這條瀑布的垂直高度約在150-170米之間,約相當於45-50層樓的高度,是黃果樹瀑布的兩倍多高,極有可能超過目前中國已知最高的大型瀑布---高達153米的四面山望鄉台瀑布(小流量超高型瀑布不算),而且,這條瀑布的水量是望鄉台瀑布的數倍以上! 現在是枯水季節,但我眼前的瀑布仍氣勢懾人,瀑布頂部寬約10-15米,底部漸漸散開,寬度在35米以上,從積水潭的寬度看,這條瀑布在洪水季節很可能底部寬達50米以上,那時候要是能降到瀑布底部靠近觀賞,該何等震撼!從山峰與河谷發育走勢來看,這條瀑布很可能是地質縫合帶形成的岩差侵蝕瀑布。

幽谷雷鳴:犀鳥瀑布



兩張照片拼接起來的大瀑布俯視圖 攝影:李成


天色漸晚,再不及時撤離,我很可能要獨自在這危險的叢林中走夜路了;為了儘可能拍攝到沒有遮擋的瀑布全景,我從離瀑布側面約50米左右的懸崖上往下觀察,發現有幾棵突出的小樹長在懸崖上,小樹根部的小土台剛好夠一人站立,於是我冒險下到這些小平台上,一手抓樹枝,一手抓相機,伸手出去拍了幾張比較勉強的照片,然而還是很不滿意,沒辦法了,由於時間和設備的限制,這次沒能拍攝到理想的瀑布照片,也沒有合適的參照物來體現瀑布的體量,只能寄希望於下次了;最後爬上來的時候我看了眼腳下翻滾的深潭,一股涼氣襲來,大瀑布是個雲霧製造機,水霧像煙囪一樣從深潭中直冒,無數雨燕在水霧中穿梭;這一看彷彿瞥見了地獄,此刻我想起了之前五金羅布的話:在上面看瀑布下面的人就像螞蟻一樣。我趕緊收回發暈的思緒往上爬,終於站在上面堅實的地表慶幸自己沒有隨那些樹葉和泥土滑下深淵。。。

幽谷雷鳴:犀鳥瀑布



大瀑布是雲霧製造機,但限制於角度無法拍攝到瀑布下方積水潭的詳細情況 攝影:李成


正收拾準備回去,突然水霧瀰漫的空氣中傳來一聲很有穿透力的怪異叫聲,沒錯,這聲音我曾聽到過,是棕頸犀鳥在叫;前年,我曾在離這不遠的山上親眼見到了棕頸犀鳥,一種翼龍般的在中國其它地方早已滅絕的大型鳥類,熱帶雨林的旗艦物種,墨脫是現今中國唯一的棲息地;循聲找去,我把目標鎖定在一棵胸徑近兩米的長了大板根的楠木上,無奈霧氣實在太大,看不到樹的冠層,更別說犀鳥了;這片原始雨林有不少巨樹,非常適合犀鳥做巢,想到以前訪問調查的時候門巴獵人說這裡有犀鳥窩,看來很可能是真的了;這片雨林長滿了各種附生植物和幾種棕櫚科植物,我見到了各種蘭花,樹蘿蔔,球蘭,在下山途中的小路上,還遇到了豹或雲豹的糞便;種種跡象表明,這裡的生態系統還非常完整。我決定把這條新發現的大瀑布命名為犀鳥瀑布,下游那條較矮的瀑布則命名為西貢瀑布,犀鳥是原始熱帶雨林的象徵,這個名字在於時刻提醒人們這生態系統的珍貴,完美的生態系統成就了完美的西貢河,完美的西貢河成就了完美的犀鳥瀑布;同時也希望犀鳥瀑布的發現能庇護這條河不再繼續被開發,為我們的後代留下一處真正世界級的完美景觀與生態系統。

幽谷雷鳴:犀鳥瀑布



瀑布附近雨林中的黃花鶴頂蘭 攝影:李成

幽谷雷鳴:犀鳥瀑布



某種大葉型的楠,有較典型的大板根,這樣的大樹是犀鳥賴以棲息的巢樹 攝影:李成

幽谷雷鳴:犀鳥瀑布



懸掛在樹上的某種球蘭,彷彿昏暗雨林中的盞盞路燈 攝影:李成


有了犀鳥瀑布這一強心劑,下山的腳步輕快無比,終於在天黑前安全下到了電站附近的馬路上;掏完襪子里的螞蝗,倒完鞋裡的血水,心情無比輕鬆,至此,墨脫的任務清單又完美的勾畫一筆。

幽谷雷鳴:犀鳥瀑布



定名為犀鳥瀑布是考慮到棲息在此的棕頸犀鳥,亞洲最大最稀有的犀鳥之一 攝影:李成


封面圖片:犀鳥瀑布局部


文/光陰幾何web、原文鏈接: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36399371315139#_0

幽谷雷鳴:犀鳥瀑布



scipark


科學公園


推廣理性科學精神的科普平台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公園 的精彩文章:

喂,這有些蛇也需要保護
法桐葉落秋雨涼
南方巨獸龍:挑戰暴龍的南方巨魔
鑽石也能用來存儲信息?

TAG:科學公園 |

您可能感興趣

會爬樹長睫毛長「角」的鳥:紅彎嘴犀鳥
珍貴的長嘴大鳥——蒙氏彎嘴犀鳥
動物攝影:黑嘴彎嘴犀鳥
紅臉地犀鳥既啄不穿龜殼又不肯放豹紋陸龜走
甲米府一隻迷戀城市的犀鳥,天天賣萌求餵食
都說紅臉地犀鳥膽小,膽小到卻敢吃毒蛇
在中國分布的5種犀鳥,正在加速奔向滅絕
其實它們是盔犀鳥的頭骨這種鳥的頭骨色彩鮮艷
長著引人注目的大嘴:犀鳥目
馬來犀鳥:實行一夫一妻制,十分重視愛,為愛而生,為愛而死
3D列印一個鳥喙,幫助地犀鳥恢復進食能力
同林鳥遇難再不各自飛,犀鳥樹上苦苦等候對象歸家
盔犀鳥被偷獵者砍掉嘴巴,生死一線,接下來的一幕讓人感動淚奔
小程序融合健康科普,「犀鳥醫課」解鎖醫生知識變現新姿勢
瀕臨滅絕的盔犀鳥頭骨做的高跟鞋,現場一片血腥,看完你還敢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