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菩提達摩的禪法特色

菩提達摩的禪法特色

菩提達摩的禪法特色



菩提達摩的禪法特色

前言


菩提達摩,通稱達摩,是中國禪宗的初祖。他生於南印度,婆羅門族,出家後傾心大乘佛法。據史料記載,梁·普通年中(520~526,一說南朝宋末),他自印度航海來到廣州,在珠江岸邊登陸並結庵棲住傳教,後人稱為「西來庵(今廣州華林寺所在地)」,而後移錫王園寺(今光孝寺)傳播禪法。後廣州刺史稟報梁武帝蕭衍,菩提達摩又從這裡北行至建康(現南京),受到梁武帝的接見。又因相談不能投機,達摩祖師又至北魏,於嵩山少林遇慧可,並以禪法教之。

菩提達摩的禪法特色


一、菩提達摩與中國禪宗


依《釋門正統》來說:「所謂禪宗者,始菩提達摩遠越蔥嶺,來乎此土。初無不立文字之說,惟面壁習禪而已。又以楞伽四卷授之慧可。謂可曰:籍教悟宗。又曰:我觀漢地惟有此經,仁者依行,自可度世,可持之以為心要。


菩提達摩泛海從古印度而來,帶來了「二入四行觀」和「大乘安心之法」來接引慧可和道育等弟子,並將其禪法思想在華夏大地落地生根,從而一花開五葉,傳法救迷情。依《景德傳燈錄》所說,達摩大師從南天竺國來,躬至中華,傳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開悟。又引楞伽經文,以印眾生心地,恐汝顛倒不自信,此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伽經云: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


二、關於菩提達摩的「二入四行」思想


此「二入四行」,收錄於《楞伽師資記》及《景德傳燈錄》中,由弟子曇林所記,題為《菩提達磨略辨大乘入道四行》。另有敦煌版諸多寫本,成為今日唯一達摩語錄。現先將《二入四行論》內容列出,將其略解。

所謂二入,是「理入」和「行入」,理入是屬於教的理論思考,行入是屬於實踐,即禪法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義。


所謂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若也舍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於文教,此即與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


所謂四行,其餘諸行,悉入此行中。何等為四行?一者報怨行,二者隨緣行,三者無所求行,四稱法行。


云何報怨行?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從往昔無數劫中,棄本逐末,流浪諸有,多報怨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忍受,都無怨訴。經云: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本故,此心生時,與理相應,體怨進道。是故,說言報怨行。


隨緣行者,眾生無我,並緣業所傳,苦樂齊受,皆從緣生。若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通。是故,說言隨緣行。

無所求行者,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安心無為,形隨運轉,萬有斯空,無所願樂,功德黑暗,常相隨逐,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了達此處,故於諸有,息想無求。經云:『有求皆苦,無求乃樂』,判知無求,真為道行,故言無所求行也。


稱法行者,性凈之理,目之為法。此理,眾相斯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經云:『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應當稱法而行。法體無慳,於身命財,行檀舍施,心無吝惜。達解三空,不倚不著,但為去垢。稱化眾生,而不取相。此為自行,復能利他,亦能莊嚴菩提之道。檀施既爾,餘五亦然,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是為稱法行。


達摩祖師的「二入四行」思想,即是「理入」和「行入」。而所謂「理入「的意思,就是指「藉教悟宗」。意思就是藉助於經教而體悟其以心為根本宗旨的修行法門。這個思想與後來禪宗所主張的「不立文字」之說,確實不同。所以說,達摩祖師所傳之法,是需要藉助於經教而修行的。正如宋代志磐在其所著《佛祖統紀》中,對當時「不立文字」之說提出的質疑:「不然何以出示楞伽令覽教照心耶?何以言大乘入道藉教悟宗耶?」


由此也可知道,達摩之禪法,是以經教為所依,這經教是指《楞伽經》,專指求那跋陀羅所翻譯的四卷本《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此經於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譯出,與後來北魏菩提流支的譯本《入楞伽經》十卷本和實叉難陀的《大乘入楞伽經》七卷本有所不同,多數學者認為求那跋陀羅的四卷本更忠於原本形態。因此,達摩祖師傳慧可等人除壁觀之禪法外,又特以楞伽四卷授之慧可。

菩提達摩的禪法特色



三、籍教悟宗之「教」(二入之理入)


很多人提起禪宗,都會說此宗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殊不知「不立文字」之說是始於南泉普願禪師,而初祖達摩所傳是須藉助於經教的。所以在《楞伽師資記》和《景德傳燈錄》中,說理入之籍教悟宗時,都會說到:「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若也舍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於文教,此即與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


從這段文字可知,修行之初,修行者須知眾生皆有真心佛性,但卻因煩惱客塵覆蓋蒙蔽,不可顯現。而修行的根本就在於「舍妄歸真」,這「妄」指的就是煩惱客塵。之所以稱為「妄」,就是自心在認識外境時,不知道任何境界皆轉成影像印於心田時,是真心之上的那層根深蒂固的「煩惱概念相」在認知分別此像,這「煩惱概念相」就是好壞概念、美醜概念,就是我、人、眾生、壽者四個概念相,這概念相會導致貪嗔的取捨行為造作,而形成業。所以,舍「妄」是指捨去「煩惱概念相」,捨去真心之上的那層粉塵煩惱,那層霾。因為煩惱霾會讓自心看不清楚境界之像,而錯誤認知而執取。為「舍妄歸真」,則須「凝住壁觀」,也就是自心安住於境而思維觀察,從而知「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的因緣法,內心的妄想生滅也是如此因緣變化,沒有主觀(無自),沒有客觀(無他),沒有任何一法主使於一法,因緣如是,法爾如是。若有這樣的認知,這樣的覺察心性之行為,並持之以恆,才可以與理符順。至於「不隨於文教」,則如同《金剛經》所說「法上應舍」,意思是說,依教依理而認知煩惱客塵(妄),真正達到舍妄歸於真心本凈,則可以不隨於文教。所以,修行者不可以把「不立文字」掛在嘴上,不依佛法、不依佛言經教的修行,是學佛嗎?


另外,關於四卷《楞伽經》之「舍妄歸真」之相對應的經文,下列一段,以供學人參考。


「大慧!取種種塵,及無始妄想熏,是分別事識因。大慧!若覆彼真識,種種不實,諸虛妄滅,則一切根識滅。大慧!是名相滅。大慧!相續滅者,相續所因滅,則相續滅,所從滅及所緣滅,則相續滅。大慧!所以者何?是其所依故。依者,謂無始妄想熏。緣者,謂自心見等識境妄想。」

菩提達摩的禪法特色



四、關於「四行」(二入之行入)


所謂四行,是把諸多修行方法以四點攝之歸類。其四點是:報怨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內容已在上文列出,現將其主要思想說明一下。


第一報怨行的核心內容是指修道行人在面對自己受苦時,須對業果有正當的認識。這認識就是自己心裡要念想:「我從往昔無數劫中,棄本逐末,流浪諸有,多報怨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忍受,都無怨訴。」


這也告誡學佛行人要正確面對自己的苦因果報,生活中的一切不如意都要心甘情願的接受,不能怨聲載道,到處訴苦。要知道訴苦也決絕不了實質性的問題。如要經中所說的「逢苦不憂」,惡業果熟之時須接受,才知畏苦不敢輕易再造惡因。


第二隨緣行的核心內容是指修道行人在面對自己受殊勝果報時,如榮譽、名位、資財等,知道這些樂於接受的果報也是過去宿因所感,等到殊勝果報結束時,也就是緣盡時,終將還無。所以須要「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這樣才是隨順因緣之理。


第三無所求行是在前二行的基礎之上,深知世人長久迷於世間之法,並處處貪著求取。而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以悟達世間真理為目標的,所以不能像世人一樣去追逐財色名位,時時刻刻體會「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的世尊言教,生出離三界之心而息除妄想求取之心,才是真正的菩提道之行。


第四稱法行的核心是以「性凈之理」為法,而體證「無染無著、無此無彼」空性之理。簡而言之,就是要證達我法二空,然後行持六度,自利利他,而莊嚴菩提之道。所以在「稱法行」的言教中,達摩祖師也說到須「達解三空,不倚不著,但為去垢;稱化眾生,而不取相。」此理不正是《金剛經》之意趣嗎?


以上四行的「行」,多分是從「心行」上來說,意思就是讓修習菩提道的人知道,要從心裡認知苦樂果報皆因緣的道理,須知:心安於理知取捨,心除妄求證性凈的修行次第,然後趨於追求聖道,直至證達二空而自利利他,圓滿菩提道果。所以說修行,就是從修正自心開始,把不正確的思想觀念扭轉過來(正確的心裡行為)。聖凡之心都在遷流造作,關鍵是否如理造作,聖者如理造作,凡夫妄想造作,這就是凡聖之根本差別。因此,學佛的人,要時時問問自己,自己心裡的行動,是否隨順與佛理;順者,則是真修心行;違者,則不是真修心行。


- 文/寬德法師 -

菩提達摩的禪法特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光孝寺 的精彩文章:

達照法師:得定的過程
如果沒有「我」誰在成佛和流轉
南懷瑾:繫心一緣,久習則成就
星雲大師:檢查自己的心
你可以不生氣——和平公約

TAG:廣州光孝寺 |

您可能感興趣

菩提達摩祖師來中國
尼泊爾鳳眼菩提真的漲價了
念青唐古拉菩提之鳳眼菩提的皮質和樁型
喜歡獨處的禪宗初祖:菩提達摩
文玩界的「馬卡龍」——緬茄菩提
念青唐古拉菩提之金剛菩提的皮質
中國禪宗始祖:菩提達摩綠松石雕刻
尼泊爾金剛菩提鳳眼菩提的天堂
念青文玩菩提之金剛菩提皮色
念青唐古拉菩提之DIY菩提戒指
念青唐古拉菩提之菩提串珠換繩
念青文玩菩提之鳳眼菩提的皮質
念青唐古拉菩提之淺談菩提根
一條菩提的自我修養——木魚果菩提!
白玉菩提根怎麼盤玩?白玉菩提保養方法
文玩菩提之鳳眼菩提開青皮
念青唐古拉菩提之鳳眼菩提的眼睛
達摩祖師聖誕日顯靈少林寺菩提院
念青唐古拉菩提之金剛菩提仿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