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英國是二戰的中流砥柱和基石,沒有堅決不降的英國,歷史就會改寫

英國是二戰的中流砥柱和基石,沒有堅決不降的英國,歷史就會改寫

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年之後,對二戰歷程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梳理之後驚訝地發現,我們的慶祝二戰勝利和回顧二戰歷史的時候,英國的作用被嚴重忽視了。個人認為,英國在二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或者說基石的作用,沒有英國這個「基石」,沒有她自始至終的堅持和抵抗,將不可能有同盟國的勝利。

法國很快便戰敗投降了,整個歐洲也幾乎落入德國之手,反抗德國的就剩下英國「最後一盞明燈」了。

從1940年7月到1941年9月,以摧毀英倫三島和迫使英國屈服為目的的「海獅計劃」, 德國空軍共出動飛機4.6萬多架次,向英國投下了7萬多噸炸彈,損失飛機約1500餘架。英國空軍損失飛機915架(維基百科:德軍損失1922架飛機,英國損失1065架),被炸死炸傷居民約8.6萬餘人,100多萬棟建築物遭到破壞,許多城市被摧毀,英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參加英國戰鬥的人(來自不同國家)

英國是二戰的中流砥柱和基石,沒有堅決不降的英國,歷史就會改寫

在不列顛空戰中損失的飛機(RAF:英國皇家空軍,Luftwaffe:納粹空軍)

英國是二戰的中流砥柱和基石,沒有堅決不降的英國,歷史就會改寫

損失的不同型號的飛機(humicane:颶風,Spitfire:噴火,Blenheim:布倫海姆式轟炸機)

英國是二戰的中流砥柱和基石,沒有堅決不降的英國,歷史就會改寫

英國是二戰的中流砥柱和基石,沒有堅決不降的英國,歷史就會改寫

在不列顛空戰之中兩國製造的飛機

英國是二戰的中流砥柱和基石,沒有堅決不降的英國,歷史就會改寫

(不要向小編抱怨英語不好,這些資源是來自一個捷克的網站,不認識的自己去查詞典吧)

由於「海獅計劃」的失敗,德國只好開闢東方戰場――向蘇聯進攻 。英國首相丘吉爾在讚揚英國軍民所表現出來的高昂士氣和大無畏精神時,曾動情地說:"他們是以自己的勞苦、眼淚和血汗,粉碎了希特勒妄圖迫使英國退出戰爭的狂妄企圖。德國空軍這把鑰匙始終也沒有打開英國防禦的大門。」實質上,希特勒的意圖並非佔領英國,而是希望英國屈服和投降,不與德國作對。希特勒曾派他的副元首赫斯親自架機來到倫敦勸英國投降,也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在廣播中向英國喊話,希望英國放棄抵抗,其中有一個細節表現了英國人的骨氣和堅強意志,當英國廣播員收到德國的投降喊話時,沒等政府批准,直接便回答了德國一個詞「NO」。

在歐州對納粹搖尾乞憐時,是英國對不可一世的第三帝國說不。

二戰期間,英國武裝力量全力參戰,給希特勒德國以慘重打擊:英國海軍在整個戰爭期間封鎖和堵死德國。在英國海軍的打擊下 德國大型戰艦被迫撤離法國海港,德國水面艦隊已經喪失了對美英盟國進行正面挑戰的能力和條件,確保了美英盟軍對納粹德國不可動搖的水上優勢。

相對於龐大的英國艦隊,德國的戰艦少的可憐,唯一能做的就是增強單艦的水平(就像鬼子對美帝那樣),最多搞一個破襲戰或者去偷襲一下商船,最終的命運大多是被英國皇家海軍擊沉。英國是二戰的中流砥柱和基石,沒有堅決不降的英國,歷史就會改寫下面列舉德國16艘戰艦下場以說明皇家海軍的赫赫戰功。

格拉夫·施佩號(Graf Spee):以一戰德國海軍東亞艦隊司令馬克西米利安·馮·施佩命名,滿載排水量16200噸,1936年1月6日服役,1939年12月17日在拉普拉塔河口(La Plata)被擊沉。

俾斯麥號(Bismarck):以鐵血宰相奧托·馮·俾斯麥命名,滿載排水量50405噸,1940年8月24日服役,1941年5月27日在北大西洋被擊沉。

格奈森瑙號(Gneisenau):以普魯士王國陸軍元帥奧古斯特·奈哈特·馮·格奈森瑙命名,滿載排水量38900噸,1938年5月21日服役,1945年3月23日在格騰海芬(Gotenhafen)被當做封鎖艦自沉。

沙恩霍斯特號(Scharnhorst):以普魯士軍事改革家格爾哈德·約翰·達維德·馮·沙恩霍斯特命名,滿載排水量37820噸,1939年1月7日服役,1943年12月25日在北角(North Cape)被擊沉。

提爾比茨號(Tirpitz):以德國海軍首位元帥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命名,滿載排水量52900噸,1941年2月25日服役,1944年11月12日在挪威被擊沉。

希佩爾號(Hipper):以德國海軍公海艦隊最後一任總司令弗朗茨·馮·希佩爾命名,滿載排水量18600噸,1939年4月29日服役,1945年5月3日在基爾被(Kiel)擊沉。

舍爾號(Scheer):以日德蘭海戰德方指揮官賴因哈德·舍爾命名,滿載排水量16200噸,1934年11月12日服役,1945年4月10日在基爾被(Kiel)擊沉。

布呂歇爾號(Blucher):以普魯士王國陸軍元帥格布哈德·列博萊希特·馮·布呂歇爾命名,滿載排水量18208噸,1937年6月8日服役,1940年4月9日在奧斯陸峽灣(Oslo Fjord)被擊沉。

呂佐夫號(Lutzow):以普魯士王國陸軍中將魯德維格·阿道夫·維爾海姆·馮·呂佐夫命名,滿載排水量20100噸,1933年4月1日服役,1945年5月4日在斯韋因蒙德(Swinemunde)被擊沉。

歐根親王號(Prinz Eugen):以奧地利陸軍元帥薩伏伊-卡里尼昂親王弗朗索瓦-歐根命名,滿載排水量18400噸,1940年8月1日服役,1946年12月21日在誇賈林環礁(Kwajalein)被當做試驗艦擊沉。

埃姆登號(Emden):以德國港口城市埃姆登命名,滿載排水量6990噸,1925年10月15日服役,1945年4月3日在海肯多夫灣礁(Heikendorf)被擊毀後不久除籍。

柯尼斯堡號(Konigsberg):以東普魯士柯尼斯堡地區命名,滿載排水量7700噸,1929年4月17日服役,1940年4月10日在卑爾根(Bergen)被擊沉。

卡爾斯魯厄號(Karisruhe):以德國西南部城市卡爾斯魯厄命名,滿載排水量6650噸,1929年11月6日服役,1940年4月9日在克里斯蒂安桑(Kristiansand)被擊沉。

科隆號(Koln):以德國港口城市科隆命名,滿載排水量8350噸,1929年11月6日服役,1945年3月31日在威廉港(Wilhelmshaven)被擊沉。

紐倫堡號(Numberg):以德國東南部城市紐倫堡命名,滿載排水量7150噸,1935年11月2日服役,戰後分配給蘇聯海軍並命名為馬克羅夫海軍上將號。

萊比錫號(Leipzig):以德國東部城市萊比錫命名,滿載排水量8250噸,1941年10月8日服役,1945年3月31日在威廉港(Wilhelmshaven)被擊沉。

雖然皇家海軍可能也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對於控制大西洋來說依舊功不可沒。

英國是二戰的中流砥柱和基石,沒有堅決不降的英國,歷史就會改寫

在歐洲戰區、大西洋和印度洋上擊沉的781艘德國潛艇中和85艘義大利潛艇中,有594艘是由英國皇家海軍和皇家空軍擊沉的,佔了絕大多數。 英國是二戰的中流砥柱和基石,沒有堅決不降的英國,歷史就會改寫德國妄圖依靠無限制級潛艇戰封鎖英國,以迫使其投降。的確,這在整個二戰中給了英國的商船隊以沉重打擊,但是來自海外物資的供應卻從來沒有被掐斷,英國的抗消耗的能力大大超出德軍統帥部在1941年的預估。另一方面,英國對德國的封鎖同樣有效, 德國依賴的石油等資源無法通過海上貿易來補充,在儲備的戰爭資源消耗殆盡之前,他必須找到可替代的石油來源。於是,在蘇聯人手中奪取高加索地區的油田就勢在必行了,這也是希特勒在不解決英國的情況下就貿然進攻蘇聯的原因之一。

英國是二戰的中流砥柱和基石,沒有堅決不降的英國,歷史就會改寫多數人只注意到德國對英國尤其是倫敦的轟炸,鮮為人知的是,英國空軍對納粹德國進行了將近5年的大轟炸,到1943年年底為止,英國在德國投下的炸彈噸數合計起來都已8:1之比,超過了美國飛機所投擲的炸彈。 即使在美國陸航大舉參戰後,對納粹德國的夜間轟炸仍然是由英國皇家空軍負責的,給希特勒製造了很大的麻煩;我們僅從下表就可知二戰對納粹德國的大轟炸中,英國空軍發揮的舉足輕重的作用。

英國是二戰的中流砥柱和基石,沒有堅決不降的英國,歷史就會改寫

英國陸軍的作用同樣不容忽視,在北非戰場上,蒙哥馬利將軍率領英軍在阿拉曼擊退了沙漠之狐的隆美爾,與美軍、法軍在突尼西亞聯手圍殲了希特勒的非洲軍團,使25萬德意軍隊投降。這次戰役,將德意勢力全部從北部非洲驅逐出去,讓其喪失了在北非的據點,從而斷絕了它從非洲獵取戰略原料的途徑。在諾曼底戰役初期,蒙哥馬利麾下的英軍更是死死咬住了歐洲戰場西線德軍最強大的一支作戰力量——裝甲部隊,西線德軍第21裝甲師、第12裝甲師、裝甲教導師、希特勒警衛旗隊師、帝國師、第2裝甲師以及第11裝甲師先後與英軍大打出手,損失慘重,為美軍最終執行「眼鏡蛇」大突破,衝出諾曼底立下了汗馬功勞。

英國是二戰的中流砥柱和基石,沒有堅決不降的英國,歷史就會改寫

英國的情報部門的功力更是獨步全球,其情報機關為二戰美英盟軍在戰場的一系列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像諾曼底戰役期間,由英國陸軍中校約翰·比萬領導的英國倫敦監督處執行的代號為「衛士」戰略欺騙計劃,其範圍之大、構思之妙、難度之高,都是令人難以想像的,充分展現了英國這個偉大民族情報機關舉世無雙的智慧。

此外,英國還是歐洲抵抗力量的避難所和大本營,如法國的抵抗武裝,還有法國的戴高樂、荷蘭國王威廉明娜女王、南斯拉夫國王彼得等等都逃到了英國。

還有當德國進攻蘇聯之後對蘇聯的經濟和武器援助。特別是幫助和協同美國開闢第二戰場。羅斯福總統1944年11月向美國會報告稱:英國給予美軍的補給在美國運過去要動用一千艘船運送,英國治美軍後勤設施建設動用的建築勞動力達到全英國三分之一。

英國被稱之為二戰中「炸不沉的航母」。如果沒有這艘「炸不沉的航母」,則來北非也將落入軸心國之手,敘利亞、伊拉克均會加入軸心國,伊朗也非常可能,這樣軸心國就有了一條通向巴庫的捷徑,蘇聯將面臨更大的壓力。如果沒有這艘「炸不沉的航母」,美國就沒有了一個比鄰歐陸的兵營和不沉的航空母艦,對軸心國的戰略轟炸就無從談起,更別說什麼諾曼底登陸了。如果沒有這艘「炸不沉的航母」,什麼援蘇路線都是白搭,蘇聯在1941年和42年將面臨極大的困難。如果沒有這艘「炸不沉的航母」,印度估計就會落入日本人的手裡,也不必提什麼滇緬公路和駝峰航線了,中國抗戰處境將更為艱難和危險。

實質上,英國不要說投降德國,僅僅只是「中立」,二戰的歷史都將會改寫。

當然,如果沒有美國在背後支持,英國也無法堅持下去,即使堅持下去,也無法阻止納粹德國的勝利。二戰開始之後,美國雖然沒有公開向德國宣戰,但卻一直在物資、武器和資金上支持英國。當1941年6月,德國進攻蘇聯之後,美國馬上聯合英國向蘇聯提供了包括武器和貸款在內的諸多支援。從1941 年10 月1 日至1942 年6 月30 日,美國和英國每月向蘇聯提供40D 架飛機、500 輛坦克以及其它種類的武器裝備和軍用物資。該年10 月30 日,美國總統羅斯福代表美國政府寫信給斯大林,宣布給蘇聯10 億美元的無息貸款。11 月7 日,羅斯福將武器和軍用物資出借和租讓法(即租惜法案)擴大應用於蘇聯。當然,美國因為自己國家利益的考慮,在戰爭初期沒有公開站出來加入英國陣營反對德國,這也是美國的自私之處,特別是國會那些頑固的保守派,一直不同意美國捲入戰爭。這也讓受到很多人微詞的地方。

蘇聯在二戰初期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之後不反對也情有可原,但德國9月1日進入波蘭,蘇聯9月13日就和做簽訂了旨在瓜分波蘭和整個東歐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及其附加協議書。隨後蘇聯紅軍也入侵波蘭,同年9月17日,蘇聯紅軍和納粹德國國防軍在布列斯特會師,9月25日,蘇德兩軍舉行聯合閱兵式,標誌著兩國對波蘭的瓜分佔領。《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後,蘇聯加緊建立「東方戰線」,通過1939年10月—1940年3月的蘇芬戰爭,蘇聯取得芬蘭部分領土,並獲得漢科半島的租借權。1940年7月,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被併入蘇聯。同年6月,蘇聯佔領羅馬尼亞的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東方戰線的建立使蘇聯增加領土46萬多平方公里,人口增加2200多萬,西部邊界向西推進約300—400公里。

對中國亦是如此,抗戰初期還支持中國,後來為了自身利益,在中國抗戰最為困難的1941年4月,與日本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承認偽滿洲國的合法地位、承認外蒙古的現狀、承認日本在中國東北的特權。

英美是在包括蘇聯在內的歐洲國家最困難和危險的時候站出來支持被侵略國,而蘇聯卻是在別的國家最危險的時候對其拋棄甚至趁火打劫。應該承認,蘇聯在二戰中付出了慘重代價,對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卓越貢獻,功勞也很明顯。

因此,我們在慶祝二戰勝利的時候,我們享受二戰勝利成果的時候,應該想想英國為二戰作出的突出貢獻和巨大犧牲(有人說英國贏得了二戰卻輸掉了 帝國包括她的眾多的殖民地),但這就是戰爭,這就是英國人的選擇。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聽雨堂讀史 的精彩文章:

假如納粹獲勝 世界版圖會怎樣?

TAG:聽雨堂讀史 |

您可能感興趣

英國經濟在脫歐後保持堅挺 樓市和就業皆不降反升
遠去的代購族,不降反升的韓國化妝品對中國出口,銷量持續上升
大明滅亡後,潰敗的士兵寧死不降,退居海外建立一國家,現該國信奉儒教,用中國貨幣,過各種中國節日
二戰參戰國GDP對比,德國戰後經濟崩潰,美國卻不降反急增
擁兵十幾萬的中國將領,就因死也不降帝國,反而被殘忍殺掉
這三位皇帝寧死不降,以身殉國,堪稱史上的硬漢帝王
他是越戰英雄,被越軍包圍寧死不降,壯烈犧牲,只有頭顱回到祖國
二戰中,美軍崇尚生命第一,走投無路便會投降,但面對此國卻寧死不降
中國歷史上寧死不降的十位將軍,都是錚錚鐵骨,你最佩服哪個?
?中條山戰役,是哪位國民黨上將把槍口對準了自己,死戰不降?
中國赴韓遊人數居然不降反升,連外國人現在都看不下去了
三國最悲情的一家,寧可被司馬懿殺光全家也不降曾經的敵人
而從國際健康瘦身的標準來講,就是要做到營養均衡加低熱量再加不降低人體的新陳代謝!
對朝制裁之下,中朝貿易不降反升有何玄機?
此將曾經寧死不降,非常的有「氣節」,因一個身份非凡的女子降了
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翻遍二十四史,此人前所未有
一封信就勸降了國軍的一個師?信內容如此激昂,國軍怎能不降!
奇怪的現象:韓國正式部署薩德,此款韓商品在華市場不降反升?
明朝最硬氣的藩王,寧吃紅薯也不降清,死前提的要求讓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