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李隆基與太平公主間姑侄之爭的實質!
應該說,起初李隆基與姑母太平公主的關係是很好的,他們曾經是一根繩索上的兩個螞蚱,命運相連,並沒有什麼利害衝突,並在誅殺韋後一黨的六月政變過程中,彼此支持,互相配合。但是天無二日,國無二主,英勇的李隆基如果成為皇帝,太平公主又如何背後操縱權柄?當兩人共同的敵人消失後,姑侄間的爭鬥就不可避免了。
太子隆基 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個兒子,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則天的嫡孫。不過,他出生時,高宗已經謝世,大唐王室正處於皇位爭奪最激烈的時期。李隆基出生的前一年(684),父親李旦被皇太后武則天立為皇帝,是為唐睿宗。6年之後,武則天親自君臨天下,宣布將睿宗李旦降為皇嗣,改唐為周,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從此,李旦一家雖身居皇宮,但作為廢帝,時刻都有性命之憂。因此,李隆基最初所經歷的,並不是與生俱來、恩寵皆重的王子生活,相反卻時時要為父親一族的生死存亡和自身的命運擔憂。李隆基自幼似乎比其他的同齡人更為成熟,自我保護的意識也更強
據史書記載,李隆基7歲那年,有一次在官屬擁扶下,到朝堂拜見祖母武則天,車騎「嚴整」,十分威風。當時擔任宮中禁衛的金吾將軍(掌管京城守衛的將軍)武懿宗,是武則天的伯父武士逸之孫。武懿宗「忌上(玄宗)嚴整,訶排儀仗,因欲折之」,大聲訓斥李隆基的騎士護衛,以此來羞辱李隆基。李隆基馬上怒目而視,喝道:「這裡是我家朝堂,干你何事?竟敢如此訓斥我的騎士護衛!」弄得武懿宗看著這個小孩兒目瞪口呆。武則天得知後,不但沒有責怪李隆基,反而對這個年小志高的小孫子備加喜愛。到了第二年,李隆基就被封為臨淄郡王。
李隆基小時候就經歷了錯綜複雜的宮廷變故,這也許促使他形成了意志堅定的性格。他小時候就很有大志,自比於曹操,在宮裡自稱為「阿瞞」,雖然不被掌權的武氏族人看重,但他一言一行依然很有主見。「阿瞞」二字多少也可以反映出他忍辱負重、力避是非的心態。他在身處逆境時善於韜光養晦,躲過了武則天對李唐宗室的嚴酷迫害,即使在中宗在位時,他也十分謹慎。其實,他自幼飽讀詩書,聰慧過人,又兼性格英武,胸懷大志。平時,他顯得好像迷戀於聲色犬馬,實際上處處留心朝廷的動靜。
李隆基17歲時,跟隨祖母來到長安,耳聞目睹西京的風物,更加培植了他對李唐祖宗功業的感情。初涉政壇,耳濡目染宮廷政治鬥爭的殘酷與複雜,使他增長了政治鬥爭的見識,豐富了對國家政務的閱歷。
李隆基從武則天身上,無論從正面還是從反面,都學到了許多東西,使得他後來調整統治政策時,吸取了其祖母的統治經驗和教訓,這也為「開元盛世」奠定了一個重要條件。武則天對自己的政敵斬盡殺絕的做法,堅定了李隆基對自己的政敵除惡務盡、斬草除根的指導思想,這些都在以後他剷除韋後集團,消滅太平公主奸黨的鬥爭中表現出來。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最權威的中國歷代后妃建制,看看你熟悉嗎?
※古時殺人很慎重:唐代要三次請示皇帝!
※古人的酒量到底有多大?其實被我們誤讀了!
※唐朝雖然強大,但是唐朝皇帝加在一起竟然8次出逃都城長安!
※《西遊記》中取經路上的種種事件是否顯得有些重複拖沓?
TAG:綠蘿常春 |
※解密:太平公主為何沒能當上女皇?
※太平公主:從公主向女王的蛻變
※史上最不正經的公主:太平公主竟愛上了自己的侄子李隆基
※太平公主為何如此放縱?太平公主與三名朝中大臣私情
※林允大尺度露胸,曾經「太平公主」逆襲,身材好過張雨綺王麗坤?
※武則天之女——太平公主的秘密故事!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公主,除了文成公主和太平公主,你還認識哪些?
※太平公主與唐玄宗的恩怨情仇竟是唐玄宗不立皇后的真正原因
※歷史上的太平公主怎麼死的 太平公主有孩子嗎
※太平公主為何沒能當女皇帝
※健康:非太平公主別點
※葛根豐胸大全 告別太平公主
※揭秘:唐朝時李隆基要殺太平公主背後的隱情
※太平公主極盡榮寵,為何會迷戀一個騙子和尚?
※他堪稱唐朝文學界大腕,隱居深山,卻又當起了太平公主的男寵?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討伐韋氏一族之時,上官婉兒都難逃劫數
※太平公主在寺廟裡養的小白臉和尚
※豐胸操,太平公主也能練成美胸女王?
※「太平公主」不太平,難道得切了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