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穿婚紗嫁給對的人 梅艷芳之憾你不要有
10月10日是已故樂壇天后梅艷芳53歲冥壽,到今年12月30日她便整整離開我們13年了。她就像從未離開過那樣,忠實歌迷依然記得她最愛吃海南雞飯和壽司,每年為她送上紀念花籃,朋友們也時常追憶她。
最近曾志偉還感慨:「這麼快就離開了13年,也就是說我和張學友為她搞的紀念會已是3年前的事,時間過得真快。做人最重要是身體健康。當然香港樂壇沒了阿梅(梅艷芳)很失色,如果她和張國榮都在,香港樂壇還是很犀利的。」
梅艷芳經歷了短短的四十年人間生活,卻見證了香港從遍地土屋和賭窟的罪惡城蛻變成為一座高樓大廈林立的國際金融中心的過程,香港人稱呼她「香港的女兒」。然而香港女兒一生未嫁。
一直不知道該怎麼形容她,從傳統的的角度來看,她實在不漂亮。可是在很多人心中,她又是那麼美的不可方物。
她有一把低沉磁性,不同於傳統女歌手的嗓音。但是無疑,這聲音是好聽的。她的《女人花》,似乎內地的人都聽過,那歌實在好聽,從頭到尾都是差不多的調子,軟綿綿的,溫柔極了,又很哀怨。我們好像都能從這歌里聽出什麼。
所以,內地的人提到她便用「女人花」稱呼。低沉又滄桑的聲音配上緩緩的調子,略帶嘆息的歌詞,總是能牽出人心底的一絲共鳴。但她又不只這不變的形象。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她的勁歌熱舞又引領了香港的流行音樂潮流。她說自己不漂亮,只能跟別人比創新,比大膽。所以。作為歌手,她成功了。
然而作為女人,她是遺憾的。因為到臨終她只能把自己嫁給舞台,對於女人來講這是莫大的無奈吧。
婚紗作為懷揣婚紗無數女人期待的服飾產物,為何每個女人都在期待自己披上白紗的那一天?是愛情賦予了婚紗極致的魅力,還是女人的美通過婚紗淋漓盡致的呈現?在曾經的究竟歷經了什麼樣的故事?今天夢夢給大家帶來福利,為大家講述婚紗歷經的滄海桑田。
婚紗歷經的滄海桑田
說到婚紗不得不提到婚禮。雖是世界各國自古以來就存在的儀式,但新娘在婚禮上穿婚紗的歷史卻不到200年時間。婚紗禮服的雛形應該上溯到公元前1700~公元前1550年古希臘米諾三代王朝貴族 婦女所穿的前胸袒露,袖到肘部、胸、腰部位由線繩系在乳房以下,下身著鐘形衣裙,整體緊身合體的服裝。
現在新娘所穿的下擺拖地的白紗禮服也是天主教徒的典禮服。由於古代歐洲一些國家是政教合一的國體,人們結婚必須到教堂接受神父或牧師的祈禱與祝福,這樣才能算正式的合法婚姻,所以,新娘穿上白色的典禮服向神表示真誠與純潔。
在西方19世紀以前,少女們出嫁時所穿的新娘禮服沒有統一顏色規格,直到1820年前後,白色才逐漸成為婚禮上廣為人用的禮服顏色。這是因為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在婚禮上穿了一身潔白雅緻的婚紗。
從此,白色婚紗便成為一種正式的結婚禮服,如今,有的人不懂婚紗的來歷,自己別出心裁,把新娘的婚紗做成粉紅或淺藍的顏色,以示艷麗。其實,按西方的風俗,只有再婚婦女,婚紗才可以用粉紅或湖藍等顏色,以示與初婚區別。
還有一個傳說在十六世紀的歐洲愛爾蘭皇室酷愛打獵,在一個盛夏午後,皇室貴族們帶著獵槍,騎著馬和成群的獵兔犬在愛爾蘭北部的小鎮打獵,巧遇在河邊洗衣的rose小姐,當時的理查伯爵頓時一見鍾情,被蘿絲小姐的純情和優雅氣質深深吸引,同時蘿絲小姐也對英俊挺拔的理查伯爵留下深刻的愛慕之意。
狩獵返回宮廷的伯爵徹夜難眠,並在當時封建社會所不能接受的情況下,鼓起勇氣提出了「門不當,戶不對」對出生於農村的蘿絲提出求婚迎娶的念頭!皇室一片嘩然,並以堅決捍衛皇室血統而反對。
由於伯爵的堅持讓皇室感到憤怒,於是為了讓伯爵死心,皇室提出了一個當時幾乎不可能實現的要求,希望rose小姐能在一夜之間縫製一件白色聖袍(當時沒有穿白紗嫁娶的習慣),而要求是長度符合,從愛爾蘭皇室專署教堂的證婚台前至教堂大門的白色長袍。
要求提出,理查伯爵心想心儀的婚事幾乎已成幻滅.....但當時的蘿絲小姐卻不以為然,居然和整個小鎮的居民們徹夜未眠,共同合作,在天亮前縫出了一件精緻且設計線條極為簡約又不失皇家華麗氣息的16米白色聖袍,當這件白色聖袍於次日送至愛爾蘭皇室時,皇家成員無疑不深受其感動並被極高情感的設計理念所打動,在愛爾蘭國王及皇后的允諾下並完成了童話般的神聖婚禮,這就是全世界第一件婚紗的由來。
然而在歷史上的1499年法國路易十二與布列塔尼的安妮的婚禮上新娘的結婚禮服, 是第一次有文獻記載的婚紗。
傳統婚紗一般為白色,採用白色的傳統可追溯至1840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皇的婚禮。當時女皇穿著白色婚紗,拖尾長達18呎,官方照片被廣泛刊登,不少新娘希望穿著類似的婚紗,這傳統一直流傳至今,而拖尾的長度也有新人富有的象徵,1980年代英國黛安娜王妃結婚時的禮服約有480呎。
在維多利亞時代以前,婚紗可以是各種除黑色(表示哀悼)或紅色(與娼妓有關連)以外的顏色,白色婚紗代表內心的純潔及像孩童的天真無邪,後期則演變為童貞的象徵。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1920年代,女性社會地位的改變,也使婚紗的風格大異從前,而有短裙設計的婚紗出現。1940年代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緣故,婚紗的製作取得不易,因此新娘的結婚禮服轉為簡單樸素,或是向親友借現成的婚紗,許多母親也會將自己的婚紗當作傳家寶,讓自己的女兒在結婚時穿上自己結婚當時的婚紗。
黛安娜王妃的世紀婚禮
雖說白色成為了主流的婚紗顏色,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每個時期的審美仍然在婚紗禮服上體現出了不同。1900年代,Victoria在與Albert的世紀婚禮中穿著了白色婚紗,自此,白色婚紗開始流行。這一階段更加偏向於有S曲線,到高腰處的緊身胸衣,高領荷葉邊,只到前臂的寬鬆袖子,還有小禮帽。
1910年代,英國全勝時期,處於不差錢的時期,婚紗上大把的蕾絲,無數的細節。婚紗的腰線變高了很多,肩部變得開放起來,露出精巧的鎖骨,袖子也變短了,只到手肘部分。而在設計方面,加入了很多蕾絲的元素。
《年輕的維多利亞》復刻了這條有歷史意義的婚紗
由於女王婚禮的官方照片被廣泛刊登,不少新娘都希望穿上蕾絲都寶色婚紗,被就這樣,白色婚紗作為新的西方傳統,開啟的它的時代。從女王之後,英國皇家歷代婚禮乃至整個西方婚禮,新娘都是穿著白紗。而拖尾當長度也是新人財富與地位的象徵,沒有人能忘記黛安娜王妃的世紀婚禮上那件480尺拖尾的禮服。
其實作為女人不論她醜陋俊美,也不論她的窮與富。她們都無數次想像自己為了最愛的人穿上婚紗的曼妙與美麗:一定有著被幸福暈紅了如蘋果般的臉寵,一定有著被愛陶醉了如星子般的眼眸……一件婚紗,對於女人來講是對未來生活的嚮往。更是女人心底一個最溫暖最柔情的夢。
在芳華絕代的時候披上婚紗把自己嫁給相愛的人,不枉此生!
※你給我一片星河,我把你當最閃亮的一顆
※VeraWang?看看這些小眾品牌婚紗吧
※張雨綺再閃婚,中西式婚禮都辦過了,好奇這次她咋辦
※婚禮控制預算還造84萬,這樣的婚禮錢都花哪兒啦?
※結婚三金門道多,專家手把手告訴你如何挑
TAG:夢婚禮 |
※給對方想要的,而不是你想要的
※給對方想要的,而不是你想要的,你的付出才有價值
※「給對方表白沒有回應,人家就是不想和你談戀愛」
※如果不能在一起,就不要給對方任何希望任何暗示,這才是最大的擔當
※挽回女友案例解析之給對方想要的,不要給自己想給的
※你的好,要留給對的人!
※女人到底應該嫁給對你好的還是有錢的?
※嫁給對的人,很重要
※你的善良,要給對人
※寫給對我好,對我不好的人
※我深深的知道不能讓對方幸福就不要給對方任何幻想和希望
※如果不給對方相處的機會 那愛情中的感覺是不會有的 你覺得呢
※此人發明一職業令無數少女痛恨,她們不僅被羞辱,還要給對方付費
※你的善良,要給對人!
※謝娜懷孕了:嫁給對的人,就是讓愛延續
※為阻止父親娶「狐狸精」,女孩給對方下跪,只求爸媽不要離婚
※他們曾曬濕身婚紗照令人害羞不已,最肉麻的是各自給對方的稱呼!
※有一天你會明白,人不能太善良!善良,要給對人!
※「你有沒有給對象發過分手吧,他是怎麼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