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喜法師:慈悲是善知識對眾生永不放棄的等待與呵護
善良是人人具有的一種向上的本能。孟子說人性本善,有一次他看到鄰居家在殺豬,看著豬痛苦地掙扎與嘶叫,孟子在一旁生起了強烈的惻隱之心。回家後很傷心地問母親:「豬活得好好的,為什麼要被殺掉?」孟母趁機教育他:「因為你要吃肉啊。」一句話啟發了孟子內心與生俱來的善良,使他對眾生的遭遇有了同體的感受。
而慈悲,是對生命善的本能的一種理智而堅定的抱持。慈悲與善良之間有共性,但慈悲是一種選擇,是理智地對自我的一種提升。沒有智慧的指導,我們的善良很容易泯滅,甚至很容易被利用。而慈悲不會,它是堅定而智慧的狀態。
慈是給予別人快樂,悲是拔除別人的痛苦,佛教稱「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慈與樂施予的對象是沒有分別的,孔夫子教學生叫「有教無類」,這就是一種慈。而對所有眾生,深入地關心並無私地指導他們的命運,這是一種悲。所以與善良相比,慈悲更具有高度,它是智者與聖人的一種生命的情懷。如果說善良是一種本能一種共性的話,慈悲則是一種特殊的品質,它是在善良的基礎上,通過理智的規範與堅定的修鍊,最後達到的一種格局,一種高度。
儒家經典《大學》里有一句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德」就是弘揚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能超越生老病死,能得大自在;「親民」就是發揮自己的正能量去幫助別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止於至善」就是你能恆守自我光明的狀態,同時又帶領別人進入這種狀態,並使之保持不變。
我們中國人說天下有「三個好人」,一個是父母,一個是醫生,還有一個是老師。父母生我們的身體,醫生治我們的身體,而老師傳道、授業、解惑,指引我們鋪展靈魂的大道。這裡的「師」是廣義的,是涵括一切時空的所有善知識。他使我們能體悟大道,能與天地共參,能成長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這種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永不放棄的等待與呵護,永遠真摯的教導與提攜,就是慈悲。
——摘自傳喜法師佛法心靈講座《利他中遇見自己》
「第一視頻」傳喜法師專輯上線啦!
想看法師更多開示?
※傳喜法師:如何治癒貪嗔痴
※面上無嗔真供養,口裡無嗔吐妙香
※布施一分錢的功德有多大
※感受「琉璃光」強大的威德力
※輪迴就是一場大夢,修行要從這裡去契入
TAG:佛教慧日 |
※知道對方不完美 也不放棄守護愛人的星座
※腎病留守女孩放棄治病,與奶奶相依為命,令人心疼!請慈悲的您進來為這可憐的一家人祈福、隨喜法布施!
※放棄你的好奇心,珍視生命與健康
※永遠不要放棄你的善良
※人生感悟:絕不放棄,你永遠不知道自己與成功曾多麼的接近
※等不是放棄,而是安靜地認識自己
※愛了就是愛了,無法放棄對你的愛
※叫同伴不要碰它,汪汪被舔到放棄狗生的模樣太好笑:根本表情帝
※《海賊王》為了珍愛的夥伴,願意放棄生命與野心的人叫人怎能不愛
※很癡情的星座,明知留不住對方,還是不願放棄
※我師父說:祈求自己永遠不要放棄希望
※我師父說,雖然生病了,不要哀怨、放棄
※勵志美文:永遠不要放棄自己的夢想,挫折和不幸是短暫的
※故事:面對陳老師和孩子們求知的眼睛,她決定放棄繁華,守護鄉間
※無論如何,都不能放棄對生活的希望
※對待愛情,即使痛苦難忍也絕不會放棄的星座!
※與老師一起創業,傳播社區護理理念,張鵬:夢想不允許輕言放棄
※美女攝影:對不愛自己的人,最需要的是理解,放棄和祝福
※很痴情的星座,明知留不住對方,還是不願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