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細雨深秋話梧桐

細雨深秋話梧桐

這是南宋紹興年間深秋的一個雨夜,歷經淪落之痛,孀居之苦的李清照,望著屋外的飄搖的梧桐樹,風吹葉落,愁苦凄清。屋中香爐里的熏香已快燃盡,卻沒有心思去添加,酒杯里的酒也差不多喝完,愁緒依然未減。屋外秋風襲來,細雨如絲,梧桐葉隨之飄落。「斷香殘酒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


和晚年李清照筆下雨打梧桐的「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滿含凄苦的景象不同,古人把梧桐一直視為一種代表吉祥的樹木,「桐實嘉木,鳳凰所棲」,詩經中說「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莊子在秋水篇中說,鳳凰從南海飛到北海,只有碰到梧桐才落下棲息。可見,梧桐是高貴的樹木,歷代皇家宮苑,民間院落,梧桐樹都普遍種植。明代著名造園文獻《長物志》講道:「青桐有佳蔭,株綠如翠玉,宜種廣庭中」。梧桐樹姿優美,樹皮青綠光滑,是我國傳統的優良庭蔭樹種,古人常栽植於庭前、窗前,及大門旁。「南園花謝北園開,紅拂欄干翠拂苔,卻是梧桐且栽取,丹山相次鳳凰來」。


梧桐Firmiana simplex是梧桐科Sterculiaceae梧桐屬落葉喬木,樹型高大挺直,身姿修長優美。「亭亭南軒外,貞干修且直。」梧桐的樹榦高可達16米,樹皮平滑,青綠色,「一株青玉立,千葉綠雲委」,所以梧桐也被稱為青桐,還有碧梧、青玉、庭梧之雅稱。

「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梧桐掌狀心形葉直徑可達15-30厘米,由於它的葉片很大,每當遇風遇雨時,雨打梧桐的響聲便顯得分外清晰,不同心境的人聽到它的聲音也會產生不同的感受,「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於是,「梧桐夜雨」總是成為歷代文人雅士吟詠抒懷的常見題材。梧桐的葉為單葉,掌狀的葉片3-5裂,裂片呈三角形,頂端漸尖,基部心形,兩面均無毛或略被短柔毛,葉片的基生葉脈7條,葉柄與葉片等長。


梧桐樹是一種落葉喬木,又常相伴於古人庭院門前,「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每當深秋來臨,無邊秋色中,梧桐樹葉枯萎發黃,隨風雨零落,「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這種遲暮之情和凄涼傷感心境也常常出現在中國古人的字裡行間。


傳說中,梧是雄樹,桐是雌樹,梧桐同長同老,同生同死,「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古人筆下的梧桐樹常常成為愛情的象徵。事實上,梧桐是雌雄花同株異花的植物,梧桐花期在每年的6月,梧桐的花呈淡黃綠色,分為雌花和雄花,數十朵小花組成頂生的圓錐花序。


和其它常見的花朵不同的是,梧桐的花是沒有花瓣的。每一朵小花的花萼5深裂至基部,萼片條形,向外捲曲,外面被淡黃色短柔毛。花托頂部向上延長,雌蕊和雄蕊都著生在它的上面,這個延長部分稱為「雌雄蕊柄」,雄花的花藥有10-15個,聚集在雌雄蕊柄的頂端成頭狀,退化子房梨形甚小,雌花子房圓球形被毛。雖說和梧桐樹亭亭玉立的身姿相比,梧桐沒有花瓣的小花的確顯得有些不太起眼,但在初夏時節,「砌下梧桐葉正齊,花繁雨後壓枝低」一樹梧桐花在雨後盛開也別具風情。

深秋之後,當梧桐樹葉落下,就只剩下梧桐果還在枝頭孤零零地隨風搖蕩了。梧桐的果是蓇葖果,這類果實屬於乾果中的裂果,果實皮較厚膜質似葉形,有柄,單室,成熟時果實僅沿一個縫線裂開。每蓇葖果有種子2-4個;種子圓球形,直徑約7毫米,表面有縐紋。


在古代,梧桐子亦算一種美味,「人收炒食,味如菱芡」。後魏賈思勰說:「子於葉上生(葉指果皮),多者五六,少者二三也。炒食甚美。味似菱芡,多啖亦無妨也」。古人常以果物與茶葉同用沸水泡飲,稱為「注茶」或「沏茶」,也稱「點茶」。明文震享在《長物志》中說:梧桐「其子亦可點茶」。梧桐子可炒食或榨油食用,中國農科院油料研究所曾化驗測定,種仁含油量達39.8%,帶殼種子含油量為26.06%。《中國植物志》記載,梧桐莖、葉、花、果、種子均可入葯,樹皮的纖維潔白,可用以造紙和編繩等。木材刨片可浸出粘液稱刨花,可以潤發。


文:@丁丁貓-


圖:@alchemistzz@心雨花露zzs@網上截擊 @lixiaochenhau

細雨深秋話梧桐


scipark


科學公園


推廣理性科學精神的科普平台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公園 的精彩文章:

民科的問題不在於沒學問,而在於不願交流
為什麼沒有感冒疫苗可用?現在曙光初現
喂,這有些蛇也需要保護
幽谷雷鳴:犀鳥瀑布
水熊蟲超級生存技能的秘密泄露了

TAG:科學公園 |

您可能感興趣

月夜梧桐 斜風細雨
秋風細雨·詩詞百態
琦君 細雨燈花落
李燕霞 梧桐更兼細雨
雪兒:細雨冥濛風靜柔,山青水繞巷深幽
落花細雨淺愁
細雨霏霏秋意濃 四十八寨別有天
梧桐更兼細雨:古詩詞中的雨夜憂愁
斜風細雨賞落花
秋分細雨落葉飛,紙鳶在心越音來
細雨霏霏 濱水小城夜色美好
細響鳴林葉 圓文破沼萍 詩詞中飄著點點細雨
細雨氤氳的河下古鎮
楊曉敏:穿行於細雨彩虹間
惜秋細雨,雨蒙蒙,讓我們穿越時空,欣賞宋朝詞人如何揮墨演繹雨
慈禧原來是文青:喜雪愛貓 癖細雨漫步
曲徑通幽香風細雨處,金屋藏嬌珠珠沐浴深 迷幻美媛百褶包臀裙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人間詞話·壹叄
春寒欲透縷金衣,落花郎未歸「阮郎歸·斜風細雨正霏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