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日本人竟用一個字給《孫子兵法》內核差評:「懼」

日本人竟用一個字給《孫子兵法》內核差評:「懼」

《孫子兵法》在世界兵學上地位之高、在全球普及程度之廣、相關論著文章之多,恐怕沒幾本古書可以超越。在中國,談論《孫子兵法》幾乎都要帶著仰視的目光和膜拜的表情。如果膽敢說這部兵書還有不足甚至不對的地方,少不了人罵你不知天高地厚、幾斤幾兩。

日本人竟用一個字給《孫子兵法》內核差評:「懼」

《孫子兵法》英譯本(圖注)

自己的兵學聖祖,也許中國人自己不好意思說它的不是。不過,外國人就沒這顧忌了,其中以日本人為最。島國研究《孫子兵法》的結論,居然用一個字概括這部偉大兵書的中心思想——「怕」。

日本有一本非常著名的兵書叫做《斗戰經》,從書名就可以看出它想寫什麼。這部兵書這樣評價《孫子兵法》:「孫子十三篇,不免懼字也。」《孫子兵法》在日本人那裡,不管是戰略、戰役還是戰術層面的論述,都被認為離不開一個「怕」字。

此話怎講?

日本人竟用一個字給《孫子兵法》內核差評:「懼」

日本兵書《斗戰經》(圖注)

《孫子兵法》中,有句話知名極高,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不戰而屈人之兵」。孫子認為,這是用兵的最高境界。可日本人不這麼看,他們認為如果有實力,就應該暴揍對方,把對方徹底打趴下,打怕,打得俯首稱臣。如果有實力卻不用,只是威嚇,其實是「怕」的表現。只能說,日本人的思維很奇特,而且充滿「實力即強權,強權即真理」的味道。

孫子還提出了許多戰法,如出奇制勝、避實擊虛、先弱後強、迂迴包圍等。這些軍事思想和軍事理論,被戰爭實踐證明是非常實用和管用的。然而,在日本人那兒,又不對勁了。他們不認同避實擊虛、先弱後強,而主張正面強攻,中央突破。在日本看來,只要把對方最強大的部隊擊敗了,把敵人最堅固的城池拿下了,就解決了主要矛盾,其他問題還不是小菜一碟?

日本人竟用一個字給《孫子兵法》內核差評:「懼」

平安時代的日本(圖注)

《斗戰經》寫於日本平安時期(794-1192年),成書後普及率非常高,史載「自幼至名,手不舍卷」,書中觀點深入人心。從日本人的戰爭實踐看,還真是這樣。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腦洞大開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晒晒那些長發及腰的女明星,第1張長發及腿是誰?看到第6張莫噴
實拍在美軍航母和兩棲攻擊艦當兵的3個中國人,北京甘肅四川中招
一槍擊穿200米外的彈殼,我軍特等狙擊手採用了特殊訓練法
晒晒世界主要國家最牛大學校徽上的校訓,劍橋最霸氣日本最囂張

TAG:腦洞大開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