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最看中的定情信物 你知道多少?
定情信物這種古代風俗被一直流傳至今,很多人會覺得兩個人的愛情無需用物質來束縛,但是依然會用定情信物來為彼此的愛情做個見證。那麼,古代十大定情信物有哪些呢?
古代風俗
「定情信物」被傳承了幾千年,相信以後還會被傳承下去,現在對「定情信物」的說法淡了,由於膨脹的物質欲,「定情信物」已經成為了金錢的代名詞,相比古代,現在已然退步。古代有十大定情信物,它們有的普通,有的昂貴,適合所有人群。
一:同心結
「何以結中心?素縷連雙針」。「結」是一個被賦予太多美好色彩的漢字,從遠古到今天,它始終滲透在人們的生活和情感里。同心結也一直是古人表達情感的信物。《詩源》記載:文胄與姜氏相愛,文胄送姜氏一枚百鍊水晶針作為信物,姜氏打開箱子,取出連理線,穿上雙針,織同心結回贈文胄。將那絲絲縷縷的錦帶編成連環迴文式的同心結來贈與對方,綿綿思戀與萬千情愫也都蘊含其中了,相對其他的信物,同心結有一份含蓄的深沉,因為它融入了戀人的巧思。
二:戒指
「何以道殷勤?約指一雙銀」用戒指定情的習俗在我國由來已久。戒指是定親之物,所以古代未字(尚未許配)女子都不戴戒指。
三:手鐲
「何以致契闊?繞腕雙跳脫」手鐲在古代有很多的稱謂,「跳脫」就是其中一種,古代的文學作品常見女子以手鐲相贈戀人的情節。
四:玉佩
「何以結恩情?美玉綴羅纓」,玉在中國的文明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詩經》里有「言念君子,溫其如玉」之句。古人給美玉賦予了那麼多人性的品格,以至於到現在人們仍將謙謙君子喻為「溫潤如玉」。「羅纓」是古代女子出嫁時繫於腰間的彩色絲帶,以示人有所屬,女兒出嫁時,母親戀戀不捨地與其束結羅纓,這就是「結縭」。女子為心儀之人的佩玉結綴羅纓,心意昭昭。
五:簪
「何以結相於?金薄畫搔頭」搔頭是簪的別稱,據《西京雜記》記載:漢武帝寵愛李夫人,有一次取下李夫人的玉簪搔頭,搔頭之名由此而來。古時規定罪犯不許戴簪,就是后妃有過錯也要退簪,因為簪還象徵著尊嚴。
六:纏臂金
「何以致拳拳?綰臂雙金環」「綰臂雙金環」指臂釧,又稱纏臂金,這是一種我國古代女性的纏繞於臂的裝飾,是用金銀帶條盤繞成螺旋圈狀,所盤圈數多少不等,一般三至八圈,也有多到十二三圈的。纏臂金的奧妙在於戴上之後無論從什麼角度看,所見都為數道圓環,而相互不關聯,宛如佩戴著幾個手鐲般美麗。
七:耳環
「何以致區區?耳中雙明珠」我國女性從很早以前就用各種耳飾打扮自己。最早的記錄見於《山海經》「青宜之山宜女,其神小腰白齒,穿耳以鎼」,《三國志》中諸葛恪說:「穿耳貫珠,蓋古尚也。」可知穿耳從三代時起至今不衰的時尚。
八:釵
「何以慰別離?耳後玳瑁釵」釵為珠翠和金銀合製成花朵或其他造型的發鈿,連綴著固定髮髻的雙股或多股長針,使用時安插在雙鬢。
九:香囊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後」香囊的歷史由來已久,古時又稱香包、香纓、香袋、香球、佩偉、荷包等等,古人佩戴香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
十:裙
「何以答歡忻?紈素三條裙」古時將絹稱為紈素,「紈素三條裙」指的是絹做的裙子。漢劉熙《釋名.釋衣服》:裙,群也,連接群幅也。古時布帛門幅狹窄,一條裙子通常由多幅布帛拼制而成,因而有「裙」的名稱。歷史上曾出現過各式各樣的裙子,如:彈墨裙、鳳尾裙、月華裙、真珠裙、鬱金裙、石榴裙等等。
※北京台北兩故宮因為這三件寶掐架了?到底長啥樣?
※乾隆皇帝后妃冊封尷尬事:後宮20年沒人能當家
※有史以來最厲害的《金瓶梅》插畫,就這個了!
※打飛機逛青樓會基友,中國古人夜生活太豐富!
TAG:經學文獻 |
※古代女子十大定情信物 看老祖宗如何泡妹子?
※古代男女的定情信物,有一樣讓人看了羞紅臉
※細數中國古代定情信物,古人也很浪漫
※哎?不是嫌我送的祖傳定情信物土氣嗎,怎麼還戴?|耽美段子
※它們才是中國古代十大定情信物
※托物言志:古代女子鍾愛的定情信物
※女孩子為什麼都愛送這種定情信物?
※古代男女的定情信物,美到不可方物
※醉美古代定情信物,美到不知歸路!
※紫砂壺竟然是古代的定情信物?
※古代男女定情信物,美到不可方物
※【揭秘】19種古代定情信物,你不知道的曖昧!
※古代定情信物
※古代男女定情信物為何要送這件東西,因為它象徵男女之愛
※很意外!沒有項鏈戒指的古代用這些做定情信物!
※男友送我的定情信物是只狗狗,讓我抓狂,知道原委後,我更愛他了
※古代的10大定情信物,哪个最浪漫?
※六小齡童的妻子也出演了《西遊記》,兩人定情信物是「一封信」?
※古代男女定情陋習,「燒情疤」令女性痛苦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