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偷得浮生半日閑,頂級閑人都在忙什麼?

偷得浮生半日閑,頂級閑人都在忙什麼?


偷得浮生半日閑,頂級閑人都在忙什麼?



(網路圖)中國人不愛強出頭,有名老話說的好:「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似乎太過張揚,就一定會帶來負面影響,所以,很多聰明人選擇做個閑人。「事不關已,高高掛起」,韜光養晦的背後,要不求保命,要不求將來一鳴驚人,總之背後都其實是閑不住的心鬧的。

不說最古,咱說說離咱比較近的幾百年內,出了名的「閑人」。


一是胤禎。


估計寫下這題目,是有貴客準備用耳瓜子要打小編了,他可是最勤政的好嗎?天天工作,基本上是屬於累死的典型。不錯,咱知道他當了皇帝以後,是真正的為民為國為愛新覺羅,不說文字獄什麼的,的確是很勤快。但是在此之前,他還沒有成皇帝之前,尤其是在太子黨與八爺黨之間,他是什麼態度?九王奪嫡,八爺與太子之間各種明爭暗鬥,各種拉幫結派,各種小手段,充斥著整個朝廷。但是這位老四卻似乎不問世事,不參與任何黨爭,似乎與世無緣,自稱是「天下第一閑人」。其實這個閑人很忙,關注朝廷動態,擴充勢力,拉攏重臣,向父親邀寵,閑不住的帝王心,最終,這個看似最無希望的最閑的人成了最大的成功者,不說他繼位合不合法,與他表面出來閑的目的無關。


二是乾隆的五弟弘晝。

雍正晚年,雖然沒有明言將弘曆立為下一代君王,但無論是封爵還是處理政務,任是瞎子也看得出來下一任江山這主必定是他。為此,雍正還將自己的皇子給弄死,可見是鐵了心要扶弘曆上位了。身為弘曆的兄弟,處境極其尷尬,為自證於皇權無趣,他上演了一幕幕荒唐的戲碼,吃喝玩樂,樣樣通,甚至還上演死過一回的大戲,已經到這份上了還不留條活路,這君王也就該被後世責罵。或許這也是向老爹學的一招兩用?


三是袁世凱。


袁世凱是清廷重臣,但是因權力過大,被攝政王載灃給擼掉了職務,被迫歸鄉養老。他隱居安陽洹上村,過起了賦閑垂釣的生活,看似一個富貴閑人。得空還寫了《自題漁舟寫真兩首》以表心跡,其中一首是「百年心事總悠悠,壯士當時苦未酬。野老胸中負兵甲,釣翁眼裡小王侯。思量天下無磐石,嘆息神州變缺甌。散發天涯從此去,煙蓑雨笠一漁舟。」著實閑的,悠然自得,樂在其中。從表面看,似乎是無所事事,退隱江湖,不關心朝野之事,其實就是為了瞞天過海。他暗地裡仍然關心政事,關注時局一點一滴的變化,等待時機東山再起,和當初這成語的主人謝安一樣,一有機會就出山,做下一番大事業,至於這事業是好是壞,那就見仁見智了。


……


閑是一種生活狀態,是一種生活情趣,我輩窮人,閑是夢寐以求的高大上,內心平靜,享受歲月的美好,但是,得有銀子啊,於是,要做富貴閑人,終成美夢。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婉如清揚 的精彩文章:

最年輕也最慘的太皇太后,多項歷史紀錄保持者
猜猜誰才是真正的縱火犯,你絕對想不到結果!
很勵志!大唐名將李靖,未發達時也曾如此落寞
他們為什麼這麼喜歡挖墳鞭屍?
誰給了張之洞的膽子,他敢殺「光緒」?

TAG:婉如清揚 |

您可能感興趣

偷得浮生半日閑
尋一間茶室,偷得浮生半日閑!
做個茶室,偷得浮生半日閑……
尋一間茶室,偷得浮生半日閑
陽光房裡,偷得浮生半日閑
靜坐一爐香,偷得浮生半日閑
靜坐一爐香,偷得浮生半日閑。
蓮遇——若隱於世,偷得浮生半日閑
一盞茶,一床琴,偷得浮生半日閑
終於能從工作的羈絆里,偷得浮生半日閑
偷得浮生半日涼
漫步竹林間,偷得浮生半日閑
告別塵世喧囂!躲進滬上這15家頂級茶館,偷得浮生半日閑
愛護環境,讓魚回家——偷得浮生半日閑
偷得浮生半日閑,聽雨飲茶嗑瓜子,身心皆逸的慢時光
偷得浮生半日閑,音樂香茗書為伴!
竹韻:一卷書,一杯茶,偷得浮生半日閑
【居其作品】一盞香茗,偷得浮生半日閑
十年如一散文·偷得浮生半日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