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向死而生的蘇格拉底

向死而生的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約公元前469—前399年)是世界古代歷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曾被後世譽為希臘的耶穌,西方的孔子。可就是這樣一位先哲,卻被莫須有的罪名推上法庭,糊裡糊塗地被用毒酒處死在監獄中,這實在是令後世人疑惑不解。

向死而生的蘇格拉底


時光倒流到公元前399年,希臘雅典的一個普通法院里,正在審理一起政治犯的案件,被告就是已經七十多歲的蘇格拉底,他是以「褻瀆神靈,蠱惑青年」、「煽動反民主情緒」兩項罪名受到起訴的。面對法庭的審判,蘇格拉底慷慨激昂,侃侃而談:「雅典的兄弟們,我敬愛你們;但是我將服從的是上帝,不是你們,只要我有生命與力量,我將永不停止宣揚與傳授哲學。……我是上帝派遣給雅典城的牛虻;我們的國家像一匹碩大高貴的駿馬,由於它體積大、行動遲緩,需要時時叮咬它,才能使它精神煥發。所以我總是跟著你們,說服你們,並且在你們辦事不公正的時候責備你們。」但是,雅典這匹駿馬卻不喜歡牛虻的叮咬,執意想把這隻「牛虻」消滅掉。一個月以後,蘇格拉底在獄中接過當局為他準備好的致命毒酒,鎮定自若的一飲而盡,永遠地離開了他深愛的雅典。


大約在公元前469年,在希臘雅典城邦一個普通石匠的家裡一個小男孩來到了世上,被取名為蘇格拉底。當他長大成人的時候,正值希臘戰爭連綿不斷,蘇格拉底多次親身參加了戰鬥,在戰爭中接受血與火的洗禮。因此,他不像前代的哲學家們那樣成天坐在書齋里潛思冥想,而是把眼光從茫茫宇宙轉向了芸芸眾生,積極地融入社會,向社會傳播他的哲學思想。


傳說中的蘇格拉底其貌不揚,也不修邊幅,經常打著一雙赤腳,穿著一件破舊的長袍,為此還得到了一個「雅典的小丑」的外號。他白天很少呆在家裡,而在各種公共場所卻能經常看到他的身影:早晨他沿著運動場散步,上午總是出現在市場上,總之在人最多的地方都能看到他的出現。每次他都安靜地和各行各業的人探討各式各樣的問題,耐心傾聽別人的看法。

向死而生的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的一生都愛好智慧、追求智慧,他是第一個把「人」自身列入哲學命題的人,認識人類自己從他開始成為哲學的中心主題之一。哲學開始走下雲端,進入了千家萬戶,開始審視生命、倫理和善惡。他提出「知識即美德,無知即罪惡」,主張「真知必行」、「知行合一」。他反對人們追求物質享受和社會地位,認為人應該注意自身的素質和德行的完善,過一種文明而簡樸的生活。他主張社會各行業均應該讓有專長的人來管理,甚至國家政權也不例外。


同時,蘇格拉底還是一個教育家,他從母親為人接生孩子受到啟發,自稱是知識的「接生婆」,注重誘發學生的自己的想法,實質上是一種獨特的啟發式教育方法。蘇格拉底是一個真正的教師,大哲學家柏拉圖就是他的得意門生。

向死而生的蘇格拉底


1979年4月8日,《紐約時報畫刊》發表了著名記者斯東的文章。他認為雅典是歐洲思想、言論自由的發源地,不可能因為傳播某種激進的思想,就把一個受人尊敬的大哲學家處死,真正的原因是蘇格拉底犯下了其他不可饒恕的罪行。色諾芬和柏拉圖為了美化自己的老師,有意隱瞞了一些重要情節。那麼,使蘇格拉底被處死的真正罪行是什麼,卻不得而知。


人們從蘇格拉底坦然受刑的行為推測,他的死只能說是歷史的悲劇。不管是什麼罪名,他都是清白無辜的,他實際上是死於自己的信念。【來源:《世界名人未解之謎》華文出版社 作者:王怡卿 網路配圖】


註:本公號所推送的文章如侵犯到原作者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進來撩』欄中的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內刪除。所推送的文章並不代表本公號觀點,請和諧留言。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客兒 的精彩文章:

侵華法軍翻譯官回憶:目睹圓明園的劫難
誰燒了赤壁之戰的那把火?
「刀下留人」與「刀下不留人」
宋朝君主搞拆遷有多難?

TAG:史客兒 |

您可能感興趣

孔子和蘇格拉底的比較
面對生死,莊子和蘇格拉底的選擇為什麼異乎常人
蘇格拉底的說服術
哲人蘇格拉底的放縱與衝動
蘇格拉底必須死(下)
蘇格拉底與孔子之比較
蘇格拉底必須死(上)
蘇格拉底給我的啟示
享受蘇格拉底般理性隨性的生活!
蘇格拉給學生的人生秘訣是甩胳膊
蘇格拉底的學生!牛人原來是這樣的!
柏拉圖與蘇格拉底的哲理名言
哲理故事:蘇格拉底的心境
佛陀與蘇格拉底:什麼是世上最快樂的事?
穿回古希臘,讓蘇格拉底帶你去健身!
蘇格拉底的教育:讓你懷孕
格拉斯哥的神
從蘇格拉底的空頭支票談起
哲學家的世界:蘇格拉底的最後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