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致小朋友們:爸媽愛你,也會殘忍地對待你

致小朋友們:爸媽愛你,也會殘忍地對待你

訪 |王衛民


北師大陽光心理諮詢中心資深心理諮詢師。北京電視台、貴州電視台、廣西電視台特約心理專家。接待個體諮詢總時程一萬小時以上,在個案中長時間地浸泡,總結出很多個人化的經驗及感悟。

致小朋友們:爸媽愛你,也會殘忍地對待你


?? ?


1/ 7


問:

「生不生二孩?」


父母是否有必要徵詢大孩的意見?


在我看來,這更像一個陷阱,


日後一旦矛盾,


父母會說:「是你說想一個要弟弟(妹妹)啊!」

答:這樣問沒什麼意義,因為小孩子的回答是隨機的。如果他喜歡自己的性別,他可能就說想要一個同性別的,如果他偶然地看到親戚家有個弟弟或妹妹,他就會說我也想要一個。

致小朋友們:爸媽愛你,也會殘忍地對待你



父母為什麼要跟孩子溝通這個問題呢?這應該是夫妻倆的決定,不是孩子的。很多家長的潛意識是:「這個決定不是我做的」。家長不願意承擔「做決定」的責任,就推到孩子身上。成人很狡猾,這樣說的家長完全是要把孩子氣死,讓孩子百口莫辯。小孩子不像大人,會把不舒服的感受通過語言表達出來。大人把情緒語言化,不論別人聽得懂聽不懂,我自己說出來就舒服了。但是,小孩子怎麼可能把這種微妙的邏輯表達出來?


這樣只會影響孩子情緒的穩定性和狀態,引起孩子的壞情緒,比如煩躁、委屈、混亂。一旦孩子情緒一團糟、發脾氣、不聽話,家長就又找到理由了,「你看你不聽話」,然後孩子更加委屈:明明我情緒煩躁是因為上一件事你說了我,我沒法表達,現在你又說我。這就像俄羅斯套娃一樣,一個套一個,不斷地扣。

這就是為什麼好多孩子特別容易抓狂、容易暴躁。


2/ 7


問:


很多父母自信,

一定會平等地愛兩個孩子。


但這可能嗎?


情感是否可以被均分和量化?


答:什麼都能量化,但愛究竟是幾斤幾兩,這沒法測量。父母對兩個孩子都愛,只能做到盡量公平,但絕對公平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有強迫症。


3/ 7


問:


孩子在多大的時候會產生獨佔的意識?


答:按照弗洛伊德的觀點,人的性心理發展會經歷口欲期、肛欲期、俄狄浦斯期等5個階段。在3歲左右,孩子進入俄狄浦斯期,這時候佔有慾是最強的,會發展出妒忌、競爭等情緒。

致小朋友們:爸媽愛你,也會殘忍地對待你



孩子的第一個競爭對象一般是同性雙親,如果是男孩,這個時期要跟爸爸競爭媽媽,女孩則反之,這是產生競爭的原型。在家庭里,第二個競爭對象才是同胞弟妹。如果一個兒童在這個時期心理發育固著了,沒有發展好,長大後會有心理問題,比如女孩子會容易成為「醋罈子」。


父母要懂得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不要過分地打壓、打擊孩子的這種天性。家長是第一權威,如果孩子遭到過度的打壓,要麼將來會沒有自信;如果爸爸特彆強勢,孩子「競爭」不過,表面上壓抑了、不敢反抗、順從和巴結,這也會影響到將來的人格,比如對權威有莫名的仇視、敵視,或者溜須、拍馬。


4/ 7


問:


同樣是家庭中的親密關係,


但同胞的感情卻有好有壞。


父母應該如何引導同胞之間建立良性的情感互動?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嗎?


答:在某些家庭里兄弟姐妹關係不睦,是因為家庭中的氣場沒有把他們的善引發出來,而是把他們的一些自私、自我為中心,這樣的東西勾起來了。如果每個人都這樣,關係自然就不好了。


這跟父母的人格關係很大,大的家庭氛圍如果朝著互相付出、有愛的方向發展,將來就可能不會出現太多麻煩。如果父母鼓勵孩子多佔、多得,兩個親兄弟間關係也不會好。

致小朋友們:爸媽愛你,也會殘忍地對待你



我的觀點一直是:人性是善的。如何引導?


要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情緒負責。


讓孩子能夠從互相幫助中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在付出和做事中體會到價值感和成就感。


5/ 7


問:


隨著二胎政策放開,


不少大孩反對二孩到來,


甚至發生傷害事件。


有的孩子還擔心如果父母年紀大,


養育弟妹的部分壓力勢必會轉移到他的身上。


您如何看待這些社會現象?


答:大孩的心理原因是很複雜的。這些孩子之所以擔心,跟心理狀態有關。一方面有這樣的擔心存在,同時也應該有「我有了這樣的血緣、一個世界上和我最親近的人,我不再孤單、我有依靠,從此我的學習、工作更有力量」這樣的想法。如果兩種思想是割裂了的,可能需要通過心理諮詢去整合。


有的哥哥姐姐對弟弟妹妹的攻擊性很強,比如會在沒人的時候掐他啊、擰他,這是因為如果父母過多關注第二個孩子,第一個孩子在心理上會有落差。兩個孩子發生衝突時,父母每次都站在年齡小的立場上去批評大的,說「你是老大,你要讓著他」,這也會對第一個孩子產生影響——他感受到不公平。由於太小的孩子不會分辨,父母越是這樣做,他只能對弟妹產生恨:我得到批評是因為你。

致小朋友們:爸媽愛你,也會殘忍地對待你



在大孩的內心和成長過程中,認為「自己會被不公平對待」的潛意識會在人際關係中不斷地投射。其中一個表現就是,有些孩子與其他人玩著玩著就被孤立了,覺得沒有一個人喜歡我、沒有一個人是我感興趣的。


通過固定的程序做心理諮詢,能夠替換掉早期讓人形成病態信念、自我否定信念的認知圖示,讓孩子回到生活中。同樣面對一個小他十幾歲的弟弟或者妹妹,感受到的也不再只是麻煩。這是由心態決定的,不是講道理能夠解決的。


6/ 7


問:


多生一個孩子,


是否能夠讓父母變得更加優秀,


更加理智?


答:有了第二個孩子之後,父母更加知道該怎麼做了。但這不僅僅是因為經驗增加了,更重要的是兩種心態的差別。比如,一個母親在有第一個孩子的時候是28歲,生第二個孩子的時候是35歲,後者的情緒更穩定、更成熟、包容力、容納力更強、更豁達。在前者的階段,她自己會有不安全感、有很多自己的情緒都沒辦法承載,更談不上為孩子承載焦慮。


所以,不僅僅是因為經驗問題,而是心理狀態不同,後者當然更好。


7/ 7


問:


許多80後父母是中國唯一一代「獨生子女」,


沒有同胞體驗,撫育兩個孩子會有特殊的問題嗎?


要成為合格的父母,


哪些能力是比較關鍵的?


答:獨生子女一代,在學習、工作、戀愛方面會遇到很多問題,都與父母對待他的態度有關。有的母親會無意識地複製媽媽的態度去教育孩子,但是當初她是特別抵觸媽媽這樣控制她、對她的。當她有了女兒之後,她也在控制孩子,比如孩子3歲的時候,就讓她什麼時間幹什麼。


這叫代際傳遞。但是,我們不能說因為他是獨生子女,撫育孩子就會有問題。還是要看每個人人格的完善性。

致小朋友們:爸媽愛你,也會殘忍地對待你



心理學特彆強調,如果你的人格非常完善,就算什麼方法都不懂,你教育出的孩子適應環境的能力也會很強,別人見到他都會很喜歡。首先,你能包容孩子,孩子就會建立包容和容納的能力,對於環境中的不滿意、朋友身上的缺點、老師的某些怪癖,他都能平靜地包容,這些都引不起他的憤怒。


父母首先要自我接納,才能用接納自己的心態去接納孩子的任何行為。父母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成人和孩子對比,成人絕對強勢。父母會無意識地把自己厭惡的東西、接受不了的東西投射到最親的孩子身上。最可怕的是父母自己都意識不到,這個絕對是殘忍的。


自我厭惡與自我接納是剛好相反的。一開始沒人自己厭惡自己,在一個人成長早期所愛的客體里——如我們說爸爸媽媽,他們不看好不欣賞的態度,會投射內化到人的心裡,變成自我厭惡。這些客體叫「鏡映者」,有人自信,是因為被客體鏡映了「我還不錯」;有人自卑,是因為周圍的人鏡映他「你不行」。


所以,做父母的最重要的是要修鍊自己的人格,要想辦法喜歡自己,你的孩子走到哪裡都會被人喜歡。

致小朋友們:爸媽愛你,也會殘忍地對待你




ID:reknow24


日 刻


長 按 圖 片

致小朋友們:爸媽愛你,也會殘忍地對待你


致小朋友們:爸媽愛你,也會殘忍地對待你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刻 的精彩文章:

古琴在御 莫不靜好——古琴是一種孤僻的樂器嗎?

TAG:日刻 |

您可能感興趣

小朋友告訴你哦:你爸媽才是真愛,你只是意外
親愛的爸爸媽媽,我不想當你們口中的「好孩子」!
親愛的爸爸媽媽,我想和你們好好說話
孩子,請記得無論爸爸媽媽身在何處,爸爸媽媽都是愛你們的
謝謝爸爸媽媽是你們把我培養了「同志」,現在又來反對我戀愛!
你女朋友這麼特別,你這樣會傷你爸媽的心吧!
爸爸媽媽,我最喜歡你們溫柔的樣子!
你們爸媽的朋友圈是不是也這樣?
爸爸媽媽 我怕 想你們 你們在哪兒?
爸爸媽媽你們離婚是幸福了,但對我的傷害你們永遠不懂
爸媽很疼哥哥,我女兒生病住院跟他們借錢,爸媽的話讓我寒心
按著爸媽喜好裝的新房,朋友們都嫌老氣,我說你們真是沒眼光
孩子的心聲:爸爸媽媽,你們能放下手機陪我玩一會嗎?
我愛爸媽,可我不能聽他們的話!
爸爸媽媽,你們知道我有多愛你嗎?
爸爸媽媽,我想對你們說……
「爸爸媽媽,請你們再愛我一次!」無數單親孩子的心聲
爸爸媽媽,愛我你就抱抱我
爸媽,你們就當我是白眼狼吧,我不想跟你們一起孝敬你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