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程東金:「特朗普現象」與美國的保守主義政治

程東金:「特朗普現象」與美國的保守主義政治

程東金:「特朗普現象」與美國的保守主義政治



程東金/修遠基金會特約評論員

保守主義贏得了一個目標,軍事預算的無止境升級以及美國海外軍事存在的永久擴展。但盤點每一個其他領域,結果都令人失望。遏制福利國家?事實是大政府現在更大,而且仍在擴展。財政克制?美國公共債務達到了史上最高。社會保守主義和傳統價值觀?美國在文化上更加左傾,更具文化多樣性。


美國的政治周期又進入了大選年,此次大選格外引人注目,因為在這個堪稱最成熟的民主國家中,類似特朗普那樣通常是不健康民主特產的反常政治家一路前進。對觀察政治的人士來說,「特朗普現象」可以說是多年來美國諸多社會、政治和經濟矛盾集中爆發的表徵。作為局外人的特朗普是以共和黨人提名人的身份參選的;控制著當前共和黨大權的,則是一群保守主義者。沿著戰後保守主義的發展這一線索,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當前美國政治的若干特徵。


二戰以後,美國的保守主義始終是美國政治中強有力的存在。多年來,右翼共和黨人幾次遭遇選舉慘敗,卻又出人意料地強勢反彈、重振士氣。在反對國家「新政」的鬥爭中,右翼保守主義者必須先戰勝黨內的溫和派對手,贏得共和黨的控制權,再與自由派民主黨爭奪政府的控制權。保守主義在第一輪戰鬥中,逐漸取得優勢,控制了共和黨;在第二場戰鬥中,卻是勝敗參半。


在《開羅全球事務評論》(The Cairo Review of Global Affairs)2016年冬季卷中,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唐納德·克里奇勞(Donald T. Critchlow)教授發表《理解保守主義》(Understanding Conservatives)一文,講述了一個現代人所熟知的故事:現代美國保守主義運動的起源和發展。1930年代,它誕生於一批知識分子和政論作家的圈子中,在1950年代演變為一場共和黨內的政治運動,在1964年總統競選中展露頭角並逐漸重塑了共和黨,直至1980年代之後,成為美國政治傳統的主流之一,甚至一度成為主導性力量。

一波波進步主義改革的浪潮和羅斯福新政,逆轉了美國傳統的有限政府哲學。現代保守主義的誕生正是源自右翼對於新政的回應。最初,保守主義者的回應不成體系,缺乏有效的組織。政治和商業界的保守主義者甚至一度偏執地反對創建任何可持續的政治平台。這樣,有分量的抵抗最早來自知識界。一批絕望的右翼知識分子和政治作家起而攻擊新政的集體主義傾向,其人數雖少,但卻系統批評了福利國家的政策,哈耶克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在政治領域中,保守主義的進展則要緩慢得多,也更缺乏傳奇性。在1950年代的幾次選舉中,右翼共和黨人勢單力薄。他們不滿意溫和派共和黨人所提名的艾森豪威爾,但卻無力挑戰。尼克松在1960年選舉中輸給了肯尼迪,一些右翼共和黨人相信接下來的1964年將是其機會之年。他們發現了一位理想的候選人——戈特華德。他公開鼓吹保守主義,在黨內提名中,戈特華德與代表溫和派勢力的洛克菲勒展開角逐。戈特華德贏得了提名,但在隨後的總統競選中還是輸給了約翰遜。戈特華德與洛克菲勒的戰鬥是事關共和黨靈魂的意識形態之戰,某種程度上也是地區之戰:佔有傳統優勢地位的東部與新崛起的陽光地帶之爭。戈特華德的勝出,標誌著溫和派共和黨勢力走向衰落。


右翼共和黨人從戈特華德的失敗中得到三個教訓:第一,一個做出公開聲稱的保守主義者更可能贏得總統競選的提名,並領導共和黨;第二,他們不再信賴媒體,在戈特華德競選期間,美國的主流媒體表現得相當不友好,這讓保守主義者斷定左派控制著媒體;第三,共和黨能夠贏得南方。自內戰以來,民主黨牢牢控制著南方,可以說兩黨制並不適用於這一地區。但其代價是,民主黨必須支持南方事實上存在的種族隔離體制。黑人民權運動興起之後,民主黨逐漸轉向支持黑人的立場,這就開罪了南方白人,隨即導致現代美國政治史上影響最為深遠的一次政治重組。


從戈特華德開始,尋求共和黨總統提名的競選人都給自己貼上保守主義標籤。當然,他們在選舉期間的言論與上台後的表現並不總是一致的。1968年,尼克松以保守主義者所偏愛的議題(強化法律和秩序以及加強國家防禦)上台。然而,就任後尼克松的諸多施政方針卻令保守主義者深感失望。經歷水門醜聞和卡特民主黨政府的插曲,保守主義者在1980年再度拿下白宮,里根成為共和黨保守主義的象徵。里根當選是一系列美國社會結構性變遷的結果,但其本人作為一個演說家的政治技巧也至關重要,他成功地將保守主義信息傳遞給大眾。但尼克松模式再一次重演,保守主義所仰仗的大英雄里根以及其後的兩個布希政府未能遏制大政府的發展,相反,他們在教育、福利、醫療等領域,推廣了一系列保守主義版本的社會項目。


三根支柱維持著保守主義的核心:最小化的中央政府;自由市場;傳統的道德價值。但如何將這些願景轉化為實際的施政綱領?只有經由激烈的黨內鬥爭才能見出分曉。而在那些代表選民的國會政治家、在任官員以及草根活動家之間,也存在持續的緊張。這當然是任何一個有組織、有教義的運動所共同面臨的困境。自1930年代,美國保守主義逐漸成為一個自覺的知識和政治運動,在其意識形態原則和草根民粹主義之間,始終存在著張力,意識形態的純正性、贏得選舉以及統治之間,也並非總能協調一致。

以上描述聚焦於政治機器運作的保守主義發展史,佔據舞台的主角是數代保守主義運動的領導人和政治家、右翼知識分子和理論家以及大量行跡更接近宣傳家的人物。如果把視野延展開來,還可以更好地理解保守主義運動。例如,1960年代之後美國反動的「文化戰爭」給保守主義以絕佳機會,去代表那些在社會和文化議題上持保守立場的民眾,哪怕其經濟上明顯是自由市場原則的犧牲者。


克里奇勞認為,現代美國保守主義有兩點特徵:第一,共和黨右派成功利用戰後陽光地帶的人口變遷;第二,原民主黨陣營內帶有種族主義情緒的白人離棄了民主黨(在其支持黑人的民權事業之後)。其中第一點尤其值得注意。戰後陽光地帶人口的增長,與世界大戰期間以及冷戰早期階段的軍事工業複合體的發展直接相關,軍備大規模擴展以及戰爭相關產業的發展,創造了一個高薪的藍領部門,一個白人白領部門也大幅度地擴展起來。他們構成了戰後郊區人口增長的基礎,陽光地帶內保守主義的社會和政治價值觀佔據優勢。


產業和人口的重構導致重大政治變化,陽光地帶的軍事工業很快就對東北部的傳統霸權發起了挑戰。長久以來,東北部都是美國統治階級的中心。最終,軍事工業新富與一些「老錢」精英達成妥協。新的政治共識出現了,其意識形態表徵就是保守主義。或許可以大膽地說,諸如德州石油、梅隆銀行家族實際上就是戰後美國保守主義背後的真實力量。試舉一例,威廉·巴克萊1950年代創辦的《國家評論》堪稱早期保守主義運動的知識標杆。但在長時間內,雜誌的經營一直虧損,直至最後被其家族的石油財富和其他捐贈者買下。保守主義崛起的背後推動力,還有一批慈善家及其資助的思想庫。例如,聲名顯赫的美國企業研究所就屬於這一脈絡,堪稱保守主義運動在經濟學的大本營,其主席也是通用電氣的首席執行官。而眾所周知,通用電氣與軍事工業複合體有著最為親密的關係。


保守主義贏得了一個目標,軍事預算的無止境升級以及美國海外軍事存在的永久擴展。但盤點每一個其他領域,結果都令人失望。遏制福利國家?事實是大政府現在更大,而且仍在擴展。財政克制?美國公共債務達到了史上最高。社會保守主義和傳統價值觀?美國在文化上更加左傾,更具文化多樣性。考慮到保守主義者在擴展軍事開支以及海外軍事干預上顯著成功,以及他們在其他領域的顯著失敗,人們或許可以結論說:前者才是真正要緊的,而構成保守主義運動基礎並貢獻選票的那些保守主義信眾,不過是「有用的炮灰」(借用一句列寧的話)。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園 的精彩文章:

丘成桐:數學和中國文學的比較
市場究竟是不是理性的?諾獎得主如是說
當希拉里和特朗普還是朋友
要讀一些費勁、不太習慣的書
「裝」的歷史文化政治經濟學

TAG:哲學園 |

您可能感興趣

德國外長:特朗普的「恐嚇政治」危及美國和世界
福山談特朗普和美國政治
美國大選:特朗普演說誓言保障美國安全
美國特朗普和中國文革狂熱者的共同心理特性:權威主義人格的泛濫
美智庫稱特朗普和希拉里貿易政策主張將傷害美國經濟
美國大選:民主黨支持者「懸賞」求特朗普稅單
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讀書心得(一)——民主暴政思想的概念
特朗普支持者認為穆斯林難民為美國的主要威脅
美日主義的交織,奧巴馬為何顛覆美國政治?
特朗普正式獲得提名 民粹主義如何進入美國政治主流
英媒:特朗普當總統將葬送「美國治下的和平」
菲律賓版特朗普當選總統,美國版特朗普已在路上
《國家利益》:民粹主義正在改變美國? | 社會科學報
希拉里:特朗普不會給美國民眾帶來任何東西
川普:會實施美國優先外交政策(圖)
二特:菲需美國保護 不準備與中國打
北美峰會 美國與墨西哥總統批評經濟孤立主義
美國民主黨人力阻特朗普當總統 希拉里民調領先
普京盟友支持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
特朗普緊張:又一「特朗普」參與美國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