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忠臣的一句「孟浪」之語,毀掉了漢人的百年江山

大忠臣的一句「孟浪」之語,毀掉了漢人的百年江山

文丨鬼子六


大將軍、大忠臣會不會說大話?當然會!


明朝大將袁崇煥一向為人稱讚,特別是1626年在寧遠城炮擊努爾哈赤,將他送上西天,揚大明朝軍威。但袁崇煥也有一個毛病,說話不謹慎,用古人的專有名詞叫「孟浪」。也就是說話輕浮,講大話的意思。正是這袁崇煥「孟浪」的毛病,害得他自己身首異處,也斷送了大明江山。


大忠臣的一句「孟浪」之語,毀掉了漢人的百年江山



此事還要從崇禎元年七月四四,崇禎皇帝和袁崇煥的一次見面說起。天啟七年(1627年),明熹宗駕崩,明思宗朱由檢即位,將魏忠賢閹黨除去,袁崇煥得以重新被啟用,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同年七月,袁崇煥返回京城,上疏陳述兵事,朱由檢於平台召見袁崇煥。


崇禎皇帝問袁崇煥,討論遼東事宜,希望袁崇煥能提出令人振奮的平遼方略。袁崇煥也知道崇禎皇帝對於他寄予厚望,他更知道全部的朝臣都在等著他督師薊遼後,能帶來讓人心服口服的功績。

袁崇煥回答:「倘若皇上能給臣便宜行事之權,五年而遼東外患可平,全遼可復。」


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袁崇煥想要問皇帝要權,起碼在遼東戰場上,袁崇煥要集權,自己當家說了算。當然,要權是要有代價的,領導給了權,必須要干出點成績出來。袁崇煥憑什麼要皇帝給他大權呢?他提出了5年平遼的承諾。有了這個承諾,皇帝放權也就有了交換條件了。


袁崇煥真的對平遼這麼有把握呢?前面幾任遼東經略都搞不定的事情,袁崇煥真的十拿九穩了嗎?


朝廷上總有一些冷靜的人。兵科給事中許譽卿就趁著皇帝暫退去方便的時候,當面向袁崇煥「請教」。說是請教,其實是要探探袁崇煥的老底,你說五年平遼,到底該怎麼做?


袁崇煥突然不說話了,淡淡地吐出了幾個字,「聊慰上意」。許譽卿一聽腦袋轟地一下,袁崇煥這是在忽悠皇上啊,忽悠朝廷啊!心裡沒譜的事情,你說個毛線啊!你袁崇煥用大言安慰皇帝急切的心理,軍前無戲言,萬一沒辦到,這可是要掉腦袋的。許譽卿提醒他,「皇上英明之極,你豈可浪對?到時按期責功,怎麼辦?」

袁崇煥也知道自己說了大話,闖了大禍。等皇帝方便完了,就開始在對奏中提出各種困難、各種條件,比如錢糧、武器、用人、輿論壓力等等。崇禎皇帝巴不得有人能給個確切的時間搞定遼東的大患,袁崇煥既然站出來,當然要什麼給什麼。袁崇煥提的條件都答應,並賜給他尚方寶劍,催促他快點出關去落實五年平遼的承諾。


袁崇煥自己種的因,要自己去接這個苦果了。遼東的滿洲人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尤其是薩爾滸大戰之後,早已經今非昔比。當時遼東的局勢,明朝屬於守勢,滿洲屬於攻勢。袁崇煥要五年平遼,不僅要扭轉明軍的守勢,還要消滅滿洲軍事主力,收復被佔領的城池。不說毫無希望,也是難上加難。袁崇煥這一路揮師東進,凶多吉少。


在朝廷內,袁崇煥五年平遼的浪言還讓朝中的君臣心潮澎湃。等了這麼多年,終於有個人能扛事兒了。崇禎皇帝以及他身邊的大神們,都深深舒了一個口氣。


袁崇煥雖然取得過寧遠戰役的勝利,重挫了努爾哈赤。但這只是一個局部的勝利,並沒有逆轉遼東邊境的態勢。要翻盤,談何容易?


袁崇煥到了遼東後,自知自己凶多吉少,也就難免有孤注一擲的心理。他一上來,就下了一個昏招,殺了東江總兵毛文龍。殺毛文龍他並沒有抓到什麼把柄,只是為了殺而殺,原因就在於毛文龍當時主張明軍應該力主防守,反對袁崇煥主動出擊的戰略。袁崇煥本來就壓力山大,哪裡容得下自己戰壕里有大將跟自己不一條心。仗著崇禎皇帝的信任,袁崇煥自作主張殺了毛文龍,還誇下海口:我若不能恢復遼東,願意拿著皇帝欽此的尚方寶劍自刎!


大忠臣的一句「孟浪」之語,毀掉了漢人的百年江山



沒等袁崇煥找到與後金主力決一死戰的機會,皇太極倒是主動出擊,打了皇太極一個措手不及。1629年,正當袁崇煥囤積重兵在寧遠、錦州一帶時,皇太極率領滿蒙騎兵10萬,繞道遼西攻破喜烽口以西的長城防線,直入內地,進逼北京。袁崇煥急忙派人前去阻擊,結果全軍覆沒,皇太極的軍隊馬不停蹄圍攻北京城。


袁崇禎這時在關外待不住了,帶領大隊人馬進入關內,增援北京。為什麼說袁崇煥在戰術指揮上犯了大錯呢?首先,他得知皇太極的軍隊越過薊州向西進發時,沒有去主動阻攔,而是尾隨敵軍,眼睜睜看著滿洲騎兵攻下北京城東面的幾個縣城。其次,他把自己從關外帶領的明軍主力安置在京城外圍,擺出了要和皇太極在北京城決戰的架勢。


大忠臣的一句「孟浪」之語,毀掉了漢人的百年江山



這讓城內如瓮中之鱉的君臣大為驚恐。你袁崇煥不是應該禦敵於國門之外嗎?不應該在薊州、通州一線與皇太極決戰嗎?為什麼要把戰火引到京城,置大明朝君臣安危於水火之中,這是何種居心?


京城裡的大人們頓時炸開了鍋,紛紛指責袁崇煥居心叵測。就連崇禎皇帝這個時候也不得不對袁崇禎起了疑心。於是,袁崇煥此時已經輸掉了這個局,而他自己卻不知道。他腦子裡只有軍事上的考慮,卻缺乏政治上的敏感性,將自己帶入一個死局。



大忠臣的一句「孟浪」之語,毀掉了漢人的百年江山



皇太極覺察到袁崇煥此時的窘境,他一旦發現了敵人的弱點,必將其置之死地。皇太極故意散步謠言,說袁崇煥與自己有秘密約定,他把滿洲軍隊引進關內,協助皇太極攻取北京。這一招正中下懷,京城裡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樣驚惶不安的大臣,終於找到了把柄。「陰謀論」瀰漫在整個城內,崇禎皇帝也動搖了。


崇禎二年十二月初一日,崇禎皇帝召見袁崇煥,直接宣布將他逮捕入獄。崇禎皇帝壓抑不住幾個月的猜疑、驚恐、憤懣,當面指責袁崇煥擅殺毛文龍、引滿兵包圍北京城、射傷滿桂。


事已至此,袁崇煥敗局已定!大明朝敗局也定!


為何什麼說?當時,遼東的明朝軍隊已經是全國最為精銳的一直隊伍,袁崇煥雖然戰略判斷有誤、戰術指揮不當,但他在軍中威望無人能及,只有他能將遼東幾十萬明軍粘合在一起。袁崇煥一經逮捕,遼軍頓時群龍無首,大將滿桂、祖大壽互不服氣,祖大壽憤而出走,帶軍撤回關外。北京城的皇帝大臣們還在被皇太極包圍,護城的一隻主力竟然撂挑子不幹了!如此離心離德,軍心渙散,明朝的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大忠臣的一句「孟浪」之語,毀掉了漢人的百年江山



後世之人多指責崇禎皇帝意氣用事,錯殺了忠臣袁崇煥。但許多人沒有看到,袁崇煥的悲劇命運,其實是源自於一句沒經過大腦的大話,五年平遼,近乎兒戲。就是這句大話,將袁崇煥逼到了絕境,他不得不斬殺大將毛文龍以確立自己的正確路線,又錯誤地將與皇太極的對決擺到了北京城下,激起輿論環境一邊倒的批評質疑,終於被皇太極施以反間計,被崇禎皇帝褫奪軍權,下大獄,被千刀萬剮而死。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清史研究 的精彩文章:

古代人要是沒有普通話,各地人怎麼互相溝通的?
喬峰夠不夠格做契丹的南院大王?
中國最後一次封禪,最終成就了誰?
為什麼說「沒有罐頭食品就沒有一次世界大戰」?
歷史新假說:中國人來自埃及?

TAG:明清史研究 |

您可能感興趣

乾隆身世之謎:漢人真的偷了大清江山?
乾隆身世成謎,大清的江山是漢人的江山嗎?
元朝皇帝的龍椅坐歪了:這兩位漢人出了大力氣!
西南一座人口不足50萬的小城,卻有漢人最後一位皇帝的陵墓!
一支以漢人難民為主的精銳之師,大破八十萬胡人
唐代吐蕃是否為幾千年來漢人碰上最大的對手?
花木蘭:非漢人是隋時期的突厥人?
清朝近三百年里,西太殿神廟供奉了13位滿清大臣,其中竟有一漢人
唐朝,令漢人糗大之事:他們眼裡的廢物,到了胡人手中竟成了至寶
乾隆皇帝的母親是一個姓錢的漢人 雍正帝聖旨說出驚天大秘密
元朝皇帝坐歪了龍椅,這兩位漢人出了大力
宿敵:漢人與匈奴的五百年恩怨
漢人失去燕雲十六州四百年,宋朝為何無法收復,毛主席說出了原因
漢人與匈奴的五百年糾葛
大清王朝的最後一位漢人忠臣是誰?
就因中國給一群富人起了「名字」,百年後淪落乞丐比漢人慘
三藩中其比吳三桂還惡貫滿盈 屠數百萬漢人 在廣州就屠了七十萬
史上六大叛徒,秦檜只是墊底的,有一人將漢人江山拱手讓給異族
這個漢人,輔佐四代清朝帝王打下大明江山,為清初文臣之首!